一径寒云锁竹斋,中丞呵止忽笼街。 邻翁指唱高轩过,上客偏怜小住佳。 深树流莺窥羽盖,夕阳归骑挂松钗。 依然五月严公驾,重使骚人动古怀。 朝房冠佩雁行排,放榜明朝诣阙皆。 报国文章聊可藉,儒官职役此为佳。 求师已有襕衫客,逢友多誇玉笋侪。 稍逊皇华人复命,亲承天语叩瑶阶。 铭功彷佛纪平淮,手抚蛮酋鸟入怀。 江戢怒涛供洗甲,天留绝壁待摩崖。 边筹终倚通儒定,物论空劳异学排。 只有名心应未尽,擘窠大字瘦如柴。 一从初服返茅斋,屡接郇笺老眼揩。 出处岂关天下望,寒暄偏累故人怀。 春风渭树人千里,秋露秦葭水一涯。 不是云霄能念旧,谁从林下问芒鞋。 西南北已武功皆,何意东溟起瘴霾。 戎索疆才恢玉垒,职方地肯弃珠厓。 兵收裨海蓬瀛岛,星贯穹霄毕昴街。 从此万方清晏奏,岂徒韩笔纪平淮。 夜风吹雨雨平阶,去去明湖渌浸涯。 尘里岁年难此会,域中山水欲吾侪。 红蕖绿芰深深棹,云影天光渺渺怀。 便觉江南归路接,却忘身是坐高斋(载将请假还里。)。 移居请客埽秋阶,日日秋晴晴更佳。 摹得粤东苏米刻,署为都下啸歌斋。 凉风满路僮担菊,细雨明春院种槐。 何似药洲饶水石,罗浮天际话凭偕⑴。 ⑴ 「蜀人苏轼子瞻南迁惠州,舣舟岩下,与幼子过同游圣寿寺,遇隐者石君汝砺器之,话罗浮之胜,至暮乃去。绍圣元年九月十二日书。」此刻在韶州英德南山后石壁,药洲米黻元章题。此刻石高三尺许,今在布政司廨后堂东竹丛中,学使皆摹石携归,今置斋壁。 百年难负蹋青鞋,薹菜花黄彳亍偕。 破梦人犹前度约,回肠句已后时怀。 湖阴树暖烟生郭,栏曲歌长月到阶。 饮酒被纨誇服食,白头相见便为佳。 定陶国中十二钗,相逢不独忆翻阶。 丝纶阁迥承申命,阊阖天清过巳牌。 新笋园林穿白练,嫩萍池沼聒青蛙。 江南梅子城南杜,白发悠悠自小斋。 已信冥顽难谲谏,那将桎梏误官骸。 华严弹指经时现,沙数恒河大地皆。 同气凋残疑异代,斯民忧乐属吾侪。 如何终此人间世,惭愧劳生未有涯。 十年欢笑好朋侪,底事今年会尽乖。 东去又呼乘月棹,春来全负踏青鞋。 身如苦李淹留独,客似漂萍转徙皆。 此后藤阴真寂寞,直须自讼别名斋。 年来兄弟惯天涯,冀北江南倍系怀。 千里寄梅缄玉札,几回对月卜金钗。 时艰转觉勋名易,俗美因知政事佳。 幸我迟来春未暮,犹薰花气满衙斋。 秋江物色坐来佳,竹外渔灯照石崖。 快阁开襟今夜最,异乡吟病两人皆。 隔帘杜宇清难歇,满榻稽山碧未排。 倘使吾君不相访,可怜幽独若为怀。 半生蹋遍软红街,归对幽花惬素怀。 冰雪正宜勤印證,丹铅无事巧安排。 欣逢老圃秋香晚,最称东篱夜月佳。 餐到落英尤爱惜,琼瑶咀嚼胜清斋。 嘉名题遍小牙牌,花样虽殊共雅怀。 自抱芬芳忘色相,忍将黄紫强驱排。 拈髭颇愧酡颜映,插髻还宜素面佳。 欲画先愁难著墨,薄纱晴日写萧斋。 矍铄群贤洛社侪,相忘霜鬓动幽怀。 金英嘉会联翩集,白雪新词次第排。 如此风神何处写,不施涂泽自然佳。 疏枝伴我清如水,孤赏惟宜闭小斋。 敢云高格俗难谐,化尽今情与古怀。 太素灵根原不落,重阳猛雨漫相排。 未霜早已经霜鍊,无色甘输有色佳。 却洗繁华成澹泊,吉祥虚室悟心斋。 摩挲碑碣手频揩,遗址重寻赉砚斋。 前辈风流吾岂及,小园花木近犹佳。 嶙峋石骨高于屋,潋滟波纹绿到阶。 最喜数椽临水筑,红蛮格子早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