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恶刚肠谁得似,宁为范孟不徐子。 是非今世太支离,频复白圭劝毁訾。 仰首银河白于水,懒妇闻愁织妇喜。 四时代谢何足叹,流景从来迅若此。 东风吹绽含胎蕊,喜揽芳华入吟里。 溪畔刺舟还怅然,已有落花贴流水。 ① 玉泉山盖灵境也虽亭台点缀时有晦明而山水吐纳岚霭朝暮与造物相终始故一时之会前后迥异一步之移方向顿殊吾安能以十六景槩之即景杂咏复成十六首 丰隆技痒不可止,形其奇峰色其绮。 借问长绳系得无,小试为之旋飞起。 或疏或密垂飒纚,接上翻江窘舟子。 瓦衣耐漏谩讥评,既水须知不洗水。 南峰云接北峰云,外湖水涨内湖水。 斯亭斯景亦其常,而我此时欣遇此。 舒眉不似常年喜,常年得雨斯佳矣。 麦虽少救大田遥,涝后民艰廑无已。 石田老笔以韵胜,久矣弆藏石渠里。 拈吟六帧重详观,全图恐复不止此。 按:石田此册几六帧帧系以诗并自书名而不纪岁月诗中曰大将曰将军曰上将盖为武职之好文翰接名流者所作疑当时全册本不止此或散佚不完或经市贾析而为二以求多售故无末帧署款未可知也至其所谓将军者未知为谁因考石田耕石斋诗其称将军凡四一为谢将军题橒弟画一为王将军楼船歌一为鹘打雉赠陶将军一为赠海上刘将军惟于谢则自诩水墨缘王则称其左图右史其言将军盖不出乎王谢之间顾其名字无可考既和其韵题册并识以晰疑 力穷寻到茅屋底,身实劳哉心实喜。 禾如助长卜秋收,完租债更育妻子。 既已洗之那重洗,彼仍有说譬之水(水不洗水亦禅家语)。 然当儒者勉四勿,譬扫尘宁一扫止⑴。 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即圣人洗心之谓也盖克己者必私欲净尽而后天理流行然其实在用功处若无端绪可凭从何处得下手工夫及夫子训之以四勿此即宋儒脚踏实地之宗至于视听言动沓至纷来必日新又新而其功始无间断伊川所谓造次克念战兢自持者是也颜子不远之复夫子以不贰过许之盖惟颜子明以察几健以致决非徒日月之至然后能几于欲净理行之境曾忆甲辰南巡叠韵扫叶楼诗有吾因絜矩于克己一点弗留方寸头之句意盖有见于此王守仁扫尘之喻实见为学工夫故用其意释氏洗心之说似与儒家扫尘之喻有相贯通处然释氏之言洗心却祇言得现成不如儒家之随处随时省察克治为亲切有味也 ⑴ 明王守仁谓私欲如地上尘一日不扫又有一层 河南河北间桃李,点点落红已盈咫。 自由花开八千春,是真自由能不死。 铸字长兴明礼洞,南坡西郭路如砥。 亲朋莫谓吾居僻,总计程途无十里。 学书试比前溪水,不息乃能流㳽㳽。 因文悟道真荣华,世路轩车如弊屣。 牙舌喉唇又变齿,初中终响自然起。 次清次浊不全清,正反相须轻重以⑴。 ⑴ 五音有牙舌唇齿喉初声中声终声。而唇声有轻重之殊。舌声自正反之别。字亦有全清次清全浊不浊不清之差。 一定不来之子氏,千重山外万重水。 屏风催曙黄鸡图,两翼开时倘报喜。 青山泻出碧溪水,影入流云去莫止。 一到沧溟难复回,满空明月古今是。 南山嵂嵂千年山,汉水汤汤万年水。 圣主太平千万斯,千千万万又千祀。 按:余昨夏。作海东乐府百首。原于益斋先生小乐府法。今秋雨里。见养研山房俗乐府。仿以制之。皆东国忠臣志士。哲辅鸿匠。高明幽逸。才子佳人。咏叹嚬呻之馀也。盖昭代歌谣无传。惟益斋后。申象村,郑东溟诸公。得唇齿轻重之法。坠之为羽声。抗之为商音。然当时咀嚼者。今举为古调。人无知之。养研所咏。全非古体。而亦不免戛戛乎。难于绎解。民风之日异时变。于斯可见矣。余之所编。今则无人不诵。而如过几年。与古调纵然有间。比时调。亦不无差等之殊。是古风雅变正之所由作也。 南之揖亦北之跪,四十七年一宋士。 张生背后驮孤魂,千古含冤漏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