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共 1263468 首) 作品不分行

端午(风俗、释名)
别名

除“五日”,“端阳”,“午日”,“重五”,“蒲节”外,端午还有以下别称。

(ruí)
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全元散曲·迎仙客·五月》:“结艾人,庆蕤宾,菖蒲酒香开玉樽。”《水浒传》第十三回:“时逢端午,蕤宾节至, 梁中书 与 蔡夫人 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浴兰令节
即端午节。 《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五月》:“﹝五月﹞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
彩丝


旧俗以䌽丝为端午日应节之物。或系之于项,或系之于臂,或系之于户牖帐屏之间,谓可避邪恶。

长命缕
旧俗端午时系于臂上以祈福免灾的五彩丝。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 南朝 梁 王筠 《五日望采拾》诗:“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诗:“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合欢结
辽 俗之一。端午节以五采丝带缠臂,谓之合欢结。《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以五䌽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线符
旧俗端午日以五彩线篆符置户牖帐屏之间,以辟邪崇,其符称“线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线符》:“ 汉 五月五日,以五色印为门户饰,《续汉书》所谓桃印者也。 刘昭 曰:‘桃印本 汉 制,今世端午以五䌽线篆符以相问遗,亦以置户牖帐屏之间,盖本于 汉 桃印之制。’”
端午索
古代儿童于端午节所系的项索。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䌽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
朱索
红绳。旧时端午节用以饰门户,谓可避邪恶。《后汉书·礼仪志中》:“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明 夏完淳 《端午赋》:“地腊谁传,方舟不渡,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辟兵缯
旧俗端午节时系绕臂上的五彩丝线。谓可防避兵灾瘟疫,故名。《事类赋》卷四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䌽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一说,谓以始出茧为丝织成,染以日月星辰鸟兽之状的绢。
宛转绳
古时北方妇女在端午日佩带的结成人像的绳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 北朝 妇人﹞五月,进五时图、五时花,施帐之上。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皆结为人像带之。”
(bì)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端午䌽索》:“裁色缯为方片,各案四色位而安之于衣,而黄缯居四色缯之中,以此缀诸衣上,以表蚕工之成,故名襞方。襞者,积而会之也;方者,各案其方以其色配之也。今人用䌽线系臂益文也。” 乌丙安 《民俗学丛话·〈五彩丝·粽子·龙舟〉》:“至于彩丝缠折方,正是《荆楚岁时记》所说:‘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昌蒲


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入药。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驱邪、去疾疫。

昌歜(chù)
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 宋 范成大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之三:“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清 宫鸿历 《长安午日》诗:“䌽结灵符聊辟鬼,盘堆昌歜故愁吾。”
菖蒲酒
用菖蒲叶浸制的药酒。旧俗端午节饮之,谓可去疾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之二》:“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 清 张若需 《五日润州》诗:“何如满泛菖蒲酒,快对 金 焦 破泬寥。”
蒲剑
指菖蒲叶,其形状细长像剑。 旧俗于端午节挂在门上,谓可辟邪。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菖蒲艾子》:“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蒲龙艾虎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

与菖蒲作用相类。

艾虎
古俗,端午日采艾制成虎形的饰物,佩戴之谓能辟邪祛秽。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掺艾虎》:“《岁时杂记》:‘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䌽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 《端五帖子》云:‘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
采艾
端午节割取艾条悬户避邪。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进贺端午马状》:“伏以浴兰令节,采艾嘉辰,百辟合祝于 尧 年,万方宜修于 禹 贡。” 宋 陈元靓 《事林广记前集·节序·端午》:“今在处有采艾采药之说。”
插艾花
《岁时广记·端午·插艾花》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缯楮之类为艾,或以真艾,其上装以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陈鹏 《端午》诗:“插艾儿时事,而今两鬓华。”
天师艾
宋 时端午日,都人作泥塑 张天师 像,以艾为须,称天师艾。见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 宋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皇太妃阁》诗之三:“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 尧 母门。”
佛道艾
即伏道艾。 宋 时以为艾中之佳品,因其产于 汤阴 伏道 ,故称。古代端午节用以辟邪。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
艾符
古俗,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恶。 唐 殷尧藩 《端午日》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参见“ 艾人 ”、“ 艾虎 ”。
艾酒
古俗,端午日采艾浸酒,饮之以祛邪。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端午上》:“《金门岁节》:‘ 洛阳 人家端午造术羹艾酒,以花䌽楼阁插鬓,赐辟瘟扇、梳。’”
艾糕
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谓可祛毒。《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君臣宴乐, 渤海 膳夫进艾糕。” 宋 叶隆礼 《契丹国志·岁时杂记》:“五月五日午时……国主及臣僚饮宴, 渤海 厨子进艾糕。”
艾衣
古俗,端午日采艾叶合绵制衣,谓服之能祛毒。《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赐三事。” 宋 叶隆礼 《契丹国志·岁时杂记》:“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与绵相和絮衣,七事国主著之,蕃 汉 臣僚各赐艾衣三事。”
豆娘
古代端午节用的一种饰物。用艾、蒲或以缯绡剪制而成,用以辟邪。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古端五词﹞门儿高挂艾人儿……奴儿自是豆娘儿。”
符帖

亦以辟恶驱邪。

赤口白舌
古代迷信谓主口舌争讼的恶神。旧俗多于端午节书帖悬门以禳之。《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又是五月五日到, 可常 取纸墨笔来,写下一首《辞世颂》:‘……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端午》:“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禬。”
仪方
古时端午节倒贴于柱上以避蛇虫的字样。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或采百草以制药品,觅虾蟆以取蟾酥,书‘仪方’二字倒贴于楹,以辟蛇虺。”
天师符
旧俗端午日以黄纸盖以朱印,绘天师、 钟馗 像或五毒符咒,粘于中门以避祟恶,谓之天师符。见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天师符》
其它制品
雄黄酒
旧俗端午节饮用的搀有雄黄的酒。雄黄,矿物名。也称鸡冠石。橘黄色,有光泽。可制造烟火、染料等。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雄黄酒》:“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的人物。为修炼千年的白蛇精所化,名白素贞。心地善良,追求美满爱情。在杭州西湖与许仙相遇,倾心爱慕,结为夫妻。就是因端午节误饮雄黄酒现白蛇原形,将许仙惊吓而死。后她盗仙草将他救活。
术羹
用术制成的羹。《养生要集》曰:“术味苦,小温 ,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一:“ 洛阳 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端午,术羹艾酒,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
枭羹
以枭肉制的羹汤。古代夏至日皇帝制之以赐臣下,寓有除绝邪恶之意。《史记·孝武本纪》“祠 黄帝 用一枭破镜” 裴骃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 汉 使 东郡 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宋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阁》诗之五:“百官却拜枭羹赐,凶去方知 舜 有功。”
五毒饼
指模压有五毒虫图案的饼子,旧俗于端午节食用,以祛除毒邪。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端阳》:“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饴,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
守宫
汉武帝时,以端午日取蜥蜴置之于器,饲以丹砂,至明年端午捣之。以涂宫人臂,有所犯则消没,不而则如赤痣,故得守宫之名。
龙舟


端午节用为竞渡的龙形船。 《耳剽集》载: 明 制:朝廷每端午日,迎母后幸内治看划龙船。

斗龙舟
以龙舟竞渡。我国民间习俗,每年端午节举行。传说是为了纪念 战国 时代怀石投江的伟大诗人 屈原 。
凌波军
五代 南唐 中主 李璟 曾令各郡民众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得胜者赏给银碗,称为打标。后尽收编为水军,号称凌波军。
其它各类活动
斗百草
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唐 郑谷 《采桑》诗:“何如斗百草,赌取凤皇钗。” 亦省作“ 斗草 ”。 唐 白居易 《观儿戏》:“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清 彭孙遹 《金粟闺词》之四四:“斗草归来香径里,裙花深处涴芹泥。”
射柳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剪柳》:“ 永乐 时,禁中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也。以鹁鸽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辄飞出,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于清明、端午日,名为射柳。”
射团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
归帐路头
吴 方言称财神为“路头菩萨”。旧时妓院中对嫖客都是三节(端午、中秋、年底)结帐。在结帐时要祭财神,叫做“归帐路头”。《海上花列传》第二七回:“该两日还算好,难下去归帐路头,家家有点台面哉。”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 孔子 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
踏石
旧时 陕西 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节令》:“五月五日, 江 南曰竞渡, 陕西 洋县 曰踏石。”
耍青
明 朝时 北京 人对端午郊游的俗称。《日下旧闻考·风俗·五月》引 明 胡胤嘉 《柳堂遗集》:“都人以五日游为耍青,十日游为送青。”
遗扇
赠扇。旧时端午一种风俗。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遗扇》:“《唐会要》曰: 贞观 十八年五月五日, 太宗 谓 长孙无忌 、 杨师道 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遗卿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推旧俗之语,则知端午之以扇相遗,自 唐太宗 始也。”

详见前篇:端午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