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世稱寒山子。太宗貞觀時人。居天臺唐興縣寒、暗二巖幽窟,時往還國清寺。與拾得交友。好吟詞偈、狀類瘋狂,以樺皮為冠,布襦木屐,人莫識之。閭丘胤出守台州,往寺求之,寒山走歸寒巖,入穴而去。有《寒山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詩僧。姓名、籍貫、生卒年皆不詳。早年周游四方,30歲后,長期隱居于台州始豐縣(今浙江天臺)翠屏山。其地幽僻寒冷,暑天亦有雪,故又名寒巖,因自號寒山子。與台州國清寺僧豐干、拾得相善,時有過從。喜作詩,有1篇1句,即題于樹間石上。據云禪僧靈祐、從諗曾見之,但無確據。享年逾70歲,一說過百歲。其生活時代,舊傳閭丘胤《寒山子詩集序》以為太宗貞觀間。近人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二〇考定此序為偽作,并據《仙傳拾遺》等記載,推定其應為玄宗先天至代宗大歷、德宗貞元間人。今人王運熙、楊明撰《寒山子詩歌的創作年代》,據其詩中所引禪語及五言詩之粘對規則,證定為中宗后所作。《宋高僧傳》卷一九、《景德傳燈錄》卷二七有傳。其詩多宣揚佛教輪回因果思想,亦雜有道教服食養氣煉丹之說,且常譏刺世態人情,表述其對人生哲理之思考。亦有抒寫山林景致、隱逸情趣之作。詩風淺顯明白,多用俚語村言,語氣詼諧,時含機趣。自稱曾作詩600首。憲宗元和間,道士徐靈府(一說為僧道翹)從山林屋壁上錄得其詩300余首,編為3卷。唐末禪僧本寂曾為作注,成《對寒山詩》7卷。二書皆不存。宋以后傳本僅1卷,存詩300余首,版本較多,《四部叢刊》影印復宋本及有正書局影宋本較為通行。今人有項楚、錢學烈等校注本數種。《全唐詩》存詩1卷。另《宗鏡錄》、《五燈會元》等書中尚存逸詩2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唐诗汇评
寒山,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唐诗僧,曾游历四方,行千万里,后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岩。又称寒山子。与天台国清寺诗僧拾得为友。旧传为贞观时人,据近人考证,当玄宗时人,贞元中犹在世。其诗通俗诙谐。宣杨佛教出世思想,讽刺世态人情,近王梵志体。有诗三百馀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百度百科
寒山(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後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台山,享年一百多歲。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温,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於天台山寒巖。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寒山子者。世謂為貧子。風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隱天台始豐縣西七十里。號為寒暗二巖。每於寒巖幽窟中居之。以為定止。時來國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時收拾眾僧殘食菜滓。斷巨竹為筒。投藏于內。若寒山子來即負而去。或廊下徐行。或時叫噪凌人。或望空曼罵。寺僧不耐以杖逼逐。翻身撫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或發辭氣宛有所歸歸于佛理。初閭丘入寺訪問寒山。沙門道翹對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巖間。好吟詞偈言語不常。或臧或否終不可知。與寺行者拾得以為交友。相聚言說不可詳悉。寺僧見太守拜之。驚曰。大官何禮風狂夫耶。二人連臂笑傲出寺。閭丘復往寒巖謁問。并送衣裳藥物。而高聲倡言曰。賊我賊退。便身縮入巖石穴縫中。復曰。報汝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縫泯然而合杳無蹤跡。乃令僧道翹尋共遺物。唯於林間綴葉書詞頌。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錄得二百餘首。今編成一集人多諷誦。後曹山寂禪師注解。謂之對寒山子詩。以其本無氏族越民唯呼為寒山子。至有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句。歷然雅體。今巖下有石亭亭而立。號幽石焉。
神僧傳·卷第六
寒山子者。世謂為貧子。風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隱天台始豐縣西七十里。號為寒暗二巖。每於寒巖幽窟中居之。以為定止。時來國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時收拾眾僧殘食菜滓。斷巨竹為筒。投藏于內。若寒山子來即負而去。或廊下徐行。或時叫噪凌人。或望空曼罵。寺僧不耐以杖逼逐。翻身撫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或發辭氣宛有所歸歸于佛理。初閭丘入寺放問寒山。沙門道翹對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巖間。好吟詞偈言語不常。或臧或否終不可知。與寺行者拾得以為交友。相聚言說不可詳悉。寺僧見太守拜之。驚曰。大官何禮風狂夫耶。二人連臂笑傲出寺。閭丘復往寒巖謁問。并送衣裳藥物。而高聲倡言曰。賊我賊退。便身縮入巖石穴縫中。復曰。報汝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縫泯然而合杳無蹤跡。乃令僧道翹尋其遺物。唯於林間綴葉書詞頌。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錄得二百餘首。編成一集。人多諷誦。至有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之句云。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風狂之士。隱天台始豐縣西七十里。號為寒暗二巖。每于寒巖幽窟中居之。以為定止。時來國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時收拾眾僧殘食菜滓。斷巨竹為筒。投藏于內。若寒山子來。即負而去。或廊下徐行。或為呌噪凌人。或望空曼罵。寺僧不耐。以杖逼逐。翻身撫掌。呵呵徐退。然發辭氣。歸于佛。理初閭丘入寺。訪問寒山。沙門道翹。驚曰。大官何禮風狂夫耶。二人連臂。笑傲出寺。閭丘復往寒巖謁問。并送衣裳藥物。而高聲倡言曰。賊我。便身縮入巖石穴縫中。復曰。報汝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縫。泯然而合。杳無踪跡。乃令僧道翹。尋其遺物。唯於林間綴葉。書詞頌。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錄得二百餘首。今編成一集。人多諷誦。後曹山寂禪師注解。謂之對寒山子詩。

作品評論

闾丘元《寒山子诗集序》
(寒山)出言成章,缔实至理,凡人不测,谓风狂子。
王舟瑶《跋寒山子诗集》
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馀首。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
彦周诗话
“若有人兮坐山楹,云衮兮霞缨。秉芳兮欲寄,路漫兮难征。独惆怅而狐疑,蹇独立兮忠贞。”此寒山语,虽使屈、宋复生,不能过也。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至云“不烦郑氏笺,岂待毛公解”,又似儒生语。大抵佛语菩萨语也。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
《东目馆诗见》
寒山、拾得诗冲口而出,半是藏身,半是醒世,别为一格,无以摹拟。
共313,分1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五言律詩
可笑寒山道,而無車馬蹤。
聯谿難記曲,疊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
此時迷徑處,形問影何從。

其四
五言律詩
吾家好隱淪,居處絕囂塵。
踐草成三徑,瞻雲作四鄰。
助歌聲有鳥,問法語無人。
今日娑婆樹,幾年爲一春。

其五
五言律詩
琴書須自隨,祿位用何爲。
投輦從賢婦,巾車有孝兒。
風吹曝麥地,水溢沃魚池。
常念鷦鷯鳥,安身在一枝。

其六
五言律詩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欲驗飛鳧集,須徵白兔遊。
靈瓜夢裏受,神橘座中收。
鄉國何迢遰,同魚寄水流。

其九
五言律詩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
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其十一
五言律詩
驅馬度荒城,荒城動(一作重)客情。
高低舊雉堞,大小古墳塋。
自振孤蓬影,長凝拱木聲。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無名。

其十二
五言律詩
鸚鵡宅西國,虞羅捕得歸。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賜以金籠貯,扃哉損羽衣。
不如鴻與鶴,颻颺入雲飛。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其十五
五言律詩
父母續經多,田園不羨他。
婦搖機軋軋,兒弄口㗻㗻。
拍手摧花舞,搘頤聽鳥歌。
誰當來歎賞,樵客屢經過。

其十六
五言律詩
家住綠巖下,庭蕪更不芟。
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巖。
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
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

其十八
五言律詩
歲去換愁年,春來物色鮮。
山花笑(一作夾)淥水,巖岫(一作樹)舞青煙。
蜂蝶自云樂,禽魚更可憐。
朋遊情未已,徹曉不能眠。

其二十七
五言律詩
茅棟野人居,門前車馬疎。
林幽偏聚鳥,谿闊本藏魚。
山果攜兒摘,臯田共婦鋤。
家中何所有,唯有一牀書。

其二十八
五言律詩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谿長石磊磊,澗闊草濛濛。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
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

其二十九
五言律詩
六極常嬰困,九維徒自論。
有才遺草澤,無藝閉蓬門。
日上巖猶暗,煙消谷尚昏。
其中長者子,箇箇總無裩。

其三十三
五言律詩
聞道愁難遣,斯言謂(一作會)不真。
昨朝曾(一作始)趂却,今日又纏身。
月盡愁難盡,年新愁更新。
誰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

其三十五
五言律詩
三月蠶猶小,女人來采花。
(一作隔)牆弄蝴蝶,臨水擲蝦䗫。
羅袖盛梅子金鎞挑筍芽。
鬬論多(一作爭)物色,此地勝(一作是)余家。

其四十二
五言律詩
璨璨盧家女,舊來名莫愁。
貪乘摘花馬,樂搒采蓮舟。
膝坐綠熊席,身披青鳳裘。
哀傷百年內,不免歸山丘。

其四十四
五言律詩
獨臥重巖下,蒸雲晝不消。
室中雖暡靉,心裏絕喧囂。
夢去遊金闕,魂歸度石橋。
拋除鬧我者,歷歷樹間瓢。

其四十九
五言律詩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
昨來訪親友,太半入黃泉。
漸減(一作滅)如殘燭,長流似逝川。
今朝對孤影,不覺淚雙懸。

其六十七
五言律詩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恆凝雪,幽林每吐煙。
草生芒種後,葉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窺窺不見天。

其七十二
五言律詩
啼哭緣何事,淚如珠子顆。
應當有別離,復是遭喪禍。
所爲在貧窮,未能了因果。
塚間瞻死屍,六道不干(一作忻)我。


共313,分1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