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74,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七言律诗(续上)
① 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络绎军书日夕驰,风云惨淡捲旌旗。
一身报国唯存胆,万口由人任剥皮。
焚掠连村生气促,惊呼到处哭声悲。
关山举目无相识,欲避豺狼更倚谁!

其三
七言律诗
袒臂呼来近万人,谁知一败等灰尘。
争功不少熊罴将,悬赏偏求虮虱臣。
且喜妻贤能誓死,却缘母在未捐身。
潸然独步空山里,无食无眠已浃旬。

其四
七言律诗
纷粉怒骂总由他,兄弟三人聚一窠。
鸡犬乱鸣疑贼至,虫蛇共处齧身多。
孤臣力尽唯拚死,同辈机深转议和。
到底未除圭角气,夜深还自赋荆轲。

种菜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律诗
问天咄咄首频搔,学走空山日一遭。
壮岁功名轻马革,此时性命等鸿毛。
不求闻达安吾拙,能报干戈让世豪。
且向村翁分半亩,自将种菜教儿曹。

围中得石庄书,却寄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律诗
摐金伐鼓战方酣,何处飞来纸一函。
豺虎悲君投有北,鲲鹏劝我共图南(书中约扎南投以通大路)
山川计远言难尽,家国忧深意尚含。
为告奇兵天外至(时适有屯丁来援),月中捷信定连三。

殉难三烈诗 其一 廖秉钧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律诗
① 此组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永春学生员廖秉钧。在林圯埔佐陈、林诸豪杰起义;军败,被贼掳去。见戴逆,呵之跪;骂曰:『我天朝秀才也,岂跪尔无赖贼哉』!卒不屈而死。
仓皇书记孰堪亲,草泽今来刘道民。
白首参军刚草檄,青衿报国竟捐身。
十年落拓无知己,一死从容绝可人。
引颈衔须犹骂贼,胶庠正气未沉沦。

其二 陈再裕
七言律诗
集集义首陈再裕。与予谋举义,在五城擒逆番,檄诸屯团乡勇,同日树帜,军声甚壮。兵败被掳,在斗六骂贼不屈,仰药而死。同时殉难者:妾吴氏并子六人,其馀姻戚丁勇死者共三十馀人,盖得祸为最酷云。
独从境外建旌旄,格斗连山血溅袍。
张嵊一门都鬼录,缪彤诸弟尽人豪。
通夷助我军犹壮,骂贼怜君气不挠。
何日归元亲舐舌,愁云望断斗门高。

其三 陈耀山
七言律诗
许厝寮农民陈耀山。自去岁逢乱,挈眷依耀山以居两载,供应甚厚。予谋义旗武东西一带,耀山鼓舞居多;树帜后,手刃一贼。以萧姓背约反噬,一家十四口俱陷贼中;耀山怒骂不屈,贼以铁爪爬其背、小刀割其面。临刑,妻子跪祭,犹饮酒三杯,了无怖色。
草野何曾计立功,投锄荷芟亦从戎;
身经俎醢心弥赤,死别妻孥泪不红。
两载乱离忧患里,一家缧绁战争中。
伤心八口归何日,鬼啸狨啼恨未穷。

① 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谁提长剑斩杨么(贼帅姓杨),一旅居然破峒苗。
扫尽欃枪归浩劫,筑成京观不终朝。
人因战苦酬神助,我为俘多乞命饶。
寄语先声如破竹,乘劳须趁马蹄骄。

南投喜晤邱石庄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律诗
狼奔豕突遍乡闾,几度思君泪满裾。
两载离乡分手后,万金酬士破家初。
身非食肉工谋国,志不图功少上书。
今日相逢倍惆怅,头须白尽为军储。

孤愤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律诗
学书学剑两无成,投笔今朝为请缨。
万苦备尝增忍性,百年多累误虚名。
恩仇未报家先破,贫病交侵命已轻。
知被下车冯妇笑,短衣缚裤逐人行。

其二
七言律诗
纷纷肉食总无谋,议抚招降半不酬。
鼙鼓惊心犹昨日,河山转眼又三秋。
谈来战伐人皆勇,说到流亡我尚愁。
卜式家财逾十万,输将已罄漫徵求。

其三
七言律诗
风鹤经时喘未苏,飘零一剑寄长途。
年华荏苒髀生肉,戎马消磨颔有须。
每过贼营愁吠狗,常随俗忌怕闻乌。
海滨耆旧凋残尽,谁向黄公问酒炉?

鼙鼓连朝响未残,军中犹自著儒冠。
师因累捷威声壮,民为初降号令宽。
几处负隅犹拒命,频年杀贼不逢官。
元戎谁有书生胆,凿险缒幽路百盘。


共174,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