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94,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十步九步峰,层黛层螺画。
三折五折水,一佩一环㶁。
阳厓云是树,阴厓云是石。
路尽石每横,峰回溪乍辟。
更转更幽旷,忽然人化碧。
源穷始得泓,飞瀑所汇积。
恍如玉镜前,挂以晶帘百。
四围空翠影,入此虚明白。
幽冥恍忽间,知我何代客。
到此人自仙,留久境终僻。
却恐归途迷,喜及洞门划。
聊同渔父舟,非访刘阮昔(桃源九曲。)

山灵老爱云,不放云出岭。
云从何岫出,晓必返其顶。
我登华萼心,俯瞰万山尽。
南云向北驱,北云向南引。
蓬蓬勃勃势,整整斜斜影。
鳞鳞皛皛形,无一得自逞。
涌如海朝宗,翕如军令禀。
弥聚势弥厚,岂意涣俄顷。
展成八极宽,铺出大银涬。
翕疑会万灵,散似恢四境。
银盘贮默苍,时露百千嶙。
俄闻海水砉,透出金光炯。
云山互开阖,乾坤骇驰骋。
廓然还虚无,舒卷嗟玄牝。
良久神始夷,眩外惭定静(华顶归云。)

树势欲无峰,峰势欲无日。
不闻云外钟,那识林中室。
前身天台僧,双涧恍旧历。
万里水云身,到此甫一适。
妙香浮虑净,钟梵梦魂寂。
风林杂夜泉,尽疑山雨滴。
明发别僧去,欲归大师甓。
请入白云深,更穿白云出(国清夜宿。)

① 四明者,天台之委也。自天台逆上百三十里而起,二百八十峰介东西二剡溪之间,磅礴二郡五邑,高与天台埒。自鄞县大雷入者为东四明,自馀姚上虞入者为西四明,惟自奉化雪窦入者为中四明,故雪窦在二支包络之申。深溪广谷,高迥幽寂,不似天台之近人。至山之得名,以馀姚西四明之芙蓉峰石室,一面四窗,反不在中四明。然泉石云水之奇,则皆在此不在彼焉。
百里复溪山,一峰岿其内。
古寺托何所,山作倚天盖。
峰回路百转,豁然露涛浍。
天山忽有村,百顷云叆叇。
上下两雪窦,青霄藏世界。
高步万石上,俯受万峰拜。
崖古木雄放,谷荒鸟幽怪。
夔魈出窔奥,雷雨动神桧。
悬流数千尺,九天陨砰磕。
万壑松风来,如闻神鬼忾。
猛虎户外睡,古月檐上挂。
僧居久忘高,梵呗皆沆瀣。
身卧白云中,梦落白云外。

来寻云外僧,不辨云中路。
晚钟声出云,引入云深处。
岚气满山头,疑是仙灵聚。
壑重崩若山,林翠坠疑雾。
钟鱼任千指,寂若无人住。
夜窗不知寒,重云如败絮。
肃肃空明气,时与诸天遇。
何年汇镜潭,莹澈发禅悟。
天光神秀钟,复起龙象顾。

① 雪窦后山二十里为徐凫岩,其主峰首昂而腹内却,如物之鞠其躬,故名鞠猴山,攒峰割日,哀湍崩云,自昔推为异境。盖天台之脉至此起祖,横张两翅,包左右二谷,而中峡为长岭。岭巅终年云不绝,号曰二十里云。峡之南曰云南,峡之北曰云北。田畴村落,分受两峡水,泉石林竹幽绝。居人由云南往云北必踰长岭,名曰过云。盖雪窦四明之奥,而过云又雪窦之奥,虽越人莫知游者。唐末谢遗尘隐其中,赋诗传世,而游踪仍罕至,故志乘多以过云在大兰。及明末黄南雷修《四明志》,遍搜亲历,始获其胜而更正之焉。
寻云不厌深,穷源期必尽。
造物不近情,閟奇惟恐罄。
锁之几百重,蓄之千万仞。
水惟无他去,磴必自此进。
决往无遁深,果穷百奇靓。
崩云下承足,攒日横排阵。
但闻乱泉声,如响万山磬。
中岭界长谷,不许两源并。
然后大合围,烟云无可遁。
山古蟠根厚,水远知源盛。
此间苍寒极,全出高深酝。
到此不能出,莹然万虑静。
禽鱼无钓弋,终古鸿荒性。
夐哉造物藏,始识乾坤峻。

上山瀑在前,下山瀑随后。
下山云掖足,上山云压首。
山云平屋头,水云平屋下。
沿溪数十家,家家住云罅。
溪左田苗青,溪右田水白。
朝朝望云起,夜夜见云黑。
山深云液积,尽化流泉清。
家家吸空翠,妇孺皆聪明。
郎家住云南,访侬到云北。
带来岭上云,映到松篁碧。
郎家住云北,送侬到云南。
同饮桃花水,影照桃花潭。
人家闭门早,飞瀑檐前挂。
住山五百年,阅尽云变化。
君欲归人间,去去休回顾。
俄顷白云生,下山不知路
⑴ 云南村曰桃花坑,有岩长数百丈,高数仞,石色红白相间,如桃花初发,故亦名小桃源,其胜更在云北之上。窃怪越中名胜,动推剡溪,不知剡溪特因太白慕谢公东山,屡见于诗,其实荒山溪涧,绝无幽胜,仅为嵊县通舟之港而已。

① 武夷亦仙霞岭旁出之水口也。关锁万山之水,而舟出其间。峰壁曲折,争奇竞秀,虽不过数里,然有巫、桂之奇,而无其泷险,有潇湘之清幽,而加以丽峭。引胜怡情,故宜为栖遁所醉心矣。
至奇万骨峰,至清百折水。
天地此中合,溪贯万峰倚。
舟行出其间,有似穿珠蚁。
五步一笏变,十步一障徙。
空明寒碧内,万古黛螺洗。
渔樵半是仙,掩映孤光里。
滩从房闼行,篙向画屏驶。
水中矗影倒,舟腹砺声齿。
已穷水云胜,尚嫌山骨峙。
壁立无寸肤,何从寄游趾。
晚陟仙游嵓,万峭罗户几。
夜月醉仙骨,苍烟媚山髓。
譬贮雪浪石,浸之雪盆底。
此间空明界,更胜波中视。
云霄欬啸声,山下疑仙鬼。
尚讶棹歌闻,那有市声起。

上山月在前,下山月随屧。
舣舟月在水,舟行月随枻。
但任山转移,不知水曲折。
人行水月中,彼我皆冰雪。
直疑南北峰,皆我苍苍骨。
凭槛坐深宵,太虚同一窟。
暮云作山形,欲与暮山接。
若无青白痕,几忘高下蹑。
鸿濛本一气,宇宙谁超忽。
真人驭神气,凡俗恋尘堀。
请随云中君,遍览琼瑶阙。

曲曲奥不旷,旷即嫌市阓(谓第九曲内村市。)
精舍第五曲,亦复少胜概。
谁知六曲中,奥旷洞天最(俗名小桃源,亦名陷石堂。)
洞口九泥塞,垣廓周遭大。
奇峰四苍苍,平原千秽秽。
秦汉落花中,羲皇流天外。
直缩大乾坤,于此仇池内。
如何太古来,至今仍草昧。
疑有鬼神呵,不许游人再。
始知万嶙峋,皆作此关塞。
我今破天荒,披寻失人代。
何时洞中身,复出白云蔽。
何时溪外人,得入红霞界。
云隔千万重,霞深咫尺在。

溯滩舟行迟,迟得领众妙。
下滩舟行驶,驶易失瞻眺。
难进苦易退,仕随各殊操。
我归武夷舟,瞬息万山剽。
方惊左右奇,已失前后奥。
讵不拟疑犹,濑急湍崩哨。
最末玉女峰,一柱屹门隩。
苦将归棹留,远作来帆导。
多愧山水情,祇益烟云悼。
尘寰万劫谪,仙境何时到。

我昨庐阜游,鹿洞濂溪访。
旋辞象山泉,即买武夷桨。
讵徒泉石癖,兴发高山仰。
哲人逝千载,溪山寄馀响。
当年云水气,尚入游仙杖。
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陵谷自今昔,神化无来往。
森然方寸间,觌面高深象。
朝入万云重,梦宿九霄上。

① 广信贵溪之山,皆由仙霞岭逆而西上,特起象山,高入云霄,而龙虎山廿四嵓锁其水口,与闽之武夷南北相背,故朱、陆各据其一矣。象山两涧诸瀑汇为上清溪,过张真人宅,溪中二桂洲即夏相国故居。其下游即龙虎山,童露无取。即张宅亦明末改卜,非道陵古迹也。惟水口廿四仙嵓,夹溪耸峙,与武夷、桂林争奇。就中许嵓尤幽绝,栖真莫宜焉。南昌人盛称西山旌阳故居,贵溪人盛称龙虎山道陵遗址,道听涂说,百闻不如一见也。道陵祖子房,墓在徐州微山湖中。钟彼灵秀,荫及云礽,与龙虎山无涉。乃择其三胜,诗以声之。
泉声去不息,山势高未已。
杰立数千仞,登顿二十里。
云与客争路,石角藤罥履。
半日入重围,置身万峰里。
空濛空翠间,雪练崩奔起。
双涧抱平畴,乱瀑喧阶戺。
后逼万仞山,前逼万仞水。
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
平临闽越旷,响阅唐宋始。
登高临深际,万念肃无起。
别涛步步迟,人共斜阳紫(象山。)

洲居水为垣,通之赖舟楫。
我爱桂洲幽,更寻桂洲迹。
双渚澄碧浸,四面万峰揖。
如何夏桂洲,涧源自壅塞
隔溪龙虎宫,百灵听敕劾。
身邻羽士居,不受羽士惑。
至今香叶冠,气慑万夫特。
流俗亦何知,万里走符敕
不信溪山灵,独钟巫阳宅(桂洲。)
⑴ 二洲二墓,四面环水,形胜佳绝。夏公听术士言,壅其一源,遂致败。

奥尊户必严,都大墉斯捍。
山川大关锁,乾坤收泮涣。
象山峙云表,龙虎夹溪畔。
果然廿四嵓,骨立锁霄汉。
唅呀怒以尊,赑屃斧而断。
仙人矗矗幢,玉女重重幔。
七曲九折滩,一篙自鱼贯。
阳嵓阴厂内,西朒东曦暗。
嵓尽石笋出,万笏森削錾。
空明与巉峭,终古相涵澹。
怪肺顿槎枒,武夷桂林半。
就中有许嵓,鸡犬桃源乱
却立豁垣墉,对江横扆案。
别开天地先,自豁鸿濛岸。
堂庙势森严,洞天气消散。
舣棹肃心神,临流照漪涣。
心凉太古冰,物炽阴阳炭。
徒壮龙门游,终怀逆旅叹(仙嵓。)
⑴ 龙湖下游半里中有百馀家,相传许旌阳之裔。

峡山无瀑观,瀑山无溪例。
此亦溪旁峡,万丈青云睇。
如何屋灶棺,绝厂谁所置。
竞移仙鬼踪,我触鸿荒閟。
即今帆杪树,古时半平地。
巢窟燕泥耳,篙眼蜂窝未。
不石水不猛,不谷陵不锐。
使非淘汰功,安得冠缨坠。
当年寝食区,邈若云霄寄。
慨睹江河下,喟然缅巢燧。

① 康乐守永嘉,好游咏,而今可考者惟江心一屿,诗与境合。其北雁宕仅至斤竹涧;东雁宕即白石山,仅行田其下;西雁宕即仙宕,曾不齿及。即所咏石门,亦始宁墅东山之石门,乃康乐旧居,在上虞嵊县,非青田之石门瀑也。殆古时山径未辟,志乘向导无人,故以好游如康乐而灵奥辄遗欤?妄题数章,欲以补谢屐之憾,不复顾山灵之嘲尔。
② 三章。南雁宕在平阳县之南,距温州百馀里,游人罕至,古今所题咏者皆北雁宕。
白石太古水,苍厓三伏冰。
山僧闭户去,贻我千嶙峋。
回环四拱合,负扆朝山灵。
不有棨戟卫,谁尊阊阖扃。
肃肃诸天气,森然集戺庭。
秋碧寒疑月,钟清远自霆。
中宵眠不稳,只恐夜云崩(灵崖。)

不信入山深,但觉逢人少。
寻幽不惮遥,山深误亦好。
陟降翠雨中,出入白云绕。
何石不壁立,无潭不镜皦。
但看户闼奇,已识中藏奥。
深谷杳无人,流泉先我到。
祇觉气苍苍,竟忘声浩浩。
自天下渴虹,决云入归鸟。
别水岂无情,相送前山窈。
恋涛步步迟,濯缨媚芳沼(龙湫。)

何年山腹裂,蟠空结灵闬。
彷佛巨灵劈,来作华佗换。
爆竹一声迸,雷震诸天惮。
白云凝不动,闻声始流窜。
当门一线天,俯首万山瞰。
诸天盗太虚,我岂尔冰炭。
万一我百骸,竟同盘古散。
怪肺化槎枒,空腹穹霄汉。
后人游五内,岂不惊天半。
出洞尚回首,万化谁炉煅(灵峰洞。)

① 白石山在乐清县西二十里,水石奇胜,故志乘亦有雁宕之名。玉甑峰踞其中,石洞呀豁,高广四十馀丈,可望海日。其瀑水左右汇为东西二漈,漈底大石砥平,长数百丈,阔数丈,号曰龙街。水鸣其上,曲折而下,响如操琴,为潭者六。左右怪石,奇峰林立。
越险入天门,凛然警心目。
别开石世界,争聚云宗族。
云石互拱处,早为仙鬼据。
呀张屹东向,海日吞其腹。
逾岭涧声殷,惊疑山欲覆。
始知水势奇,云石反失步。
澄而为寒碧,屹而为府库。
坦而为街衢,锵而为佩璐。
造化岂无心,竭才穷部署。
耳目声光气,此时遗去住。
幸有出涧泉,导我还山路。


共394,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