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94,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古风(续上)
欲曙未曙际,溪山无可名。
水烟多变态,欲与群峰争。
泉响不可忍,先作探源行。
涧水共趋壑,并作新泉声。
乃知万斛源,势挟全山鸣。
人欬鸥鹭起,鯈影游分明。
秋色苍然来,太行天外横。
安得咏沂侣,共此濠梁情。

天风吹夜泉,琤若雨声碎。
不知一片月,已上啸台背。
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
湖云碧于烟,因风荡为籁。
相将沿堤去,步入空明内。
俯仰寒苍然,清气不可界。
且与夜渔人,伫立听石濑。

土石山皮骨,草木山毛发。
北多不发山,东南或少骨。
惟有蒙泉清,是乃山血液。
骨奇液始奇,石洁源斯洁。
每看谷口泉,有若云吐月。
固知空洞腹,乳泉满其穴。
当其未涌去,蕴潜孰能别。
惟有相山人,望骨知优劣。
仙真罕尘语,市井无玉屑。
惜哉苏门山,铁立欠林樾。
安得万林影,倒浸澄潭雪。

① 燕山至蓟门,近海忽矫首西上,土变而石,是为盘山。远望如方城,入其中,则奥旷幽奇,有五峰三盘之胜。东西两涧夹中峰而下,中峰以上为上盘,其阳为中盘,当两涧之合,受南峰回抱者,为下盘。古称上盘石、中盘松、下盘泉,其实三胜盘盘有之。盖山外骨而内肤,故怪石剑戟中果卉郁然,松与石争奇,泉与石争怒。今半为行宫,半为梵寺。
北龙到海尽,郁钟泉石秀。
巀然大黑云,横枕蓟门右。
矫首忽西上,欲与太行斗。
青苍无坼隙,谁识中藏奥。
全变边塞莽,自成苍玉宙。
阳崖百卉尊,阴谷千冰溜。
松云栋牖出,韶頀阶除奏。
从知姑射仙,何异山梁雊。
我来雨后山,黛洗烟岚透。
干霄千石奋,喷雪万泉吼。
雄哉造化藏,远笑骊山陋
⑴ 盘山以形得名,为三国田畴隐居耕战之所。既引官军破公孙瓒复仇报国,固辞侯封,仍居是山,故陶渊明诗有「辞家远行迈,将往至无终。闻有田子春,节义为世雄」之语。此地汉之无终县也。俗人乃有田盘先生之说,殆犹匡庐以山形古正得名,而俗传为匡俗先生所隐欤。

① 盘泉之胜,全在行宫。盖东西涧水会于中盘,有唐文皇晾甲石,横亘其冲,卷水为小潭,水至石,怒跃而下,曰千尺雪,为行宫第一胜。从此历坡坂,流乱松中,忽有小石城负壁面瀑而亭于松间,以听众涛,为第二胜。再下则南峰横案其前,四山翠合,面面芙蓉,而静寄山庄在焉。水涯左大涧,闸之、桥之、亭之,潆洄荡漱,声光并绝,而泉观止矣。左踰桥上山,复有行宫四所,以览云壑,则胜在山不在水,今不述焉。
水无石不奇,尤难驶石面。
不坠深堑中,欲助松涛恋。
万泉趋一涧,何来横石堰。
力悭出山泉,欲激群龙战。
自非石当关,安得水百变。
从此瀑瀑松,习坎逢重荐。
从此涧涧石,卧虹饮飞练。
闸内百潆洄,闸外千霆电。
梁上石嶙峋,梁下雪奔溅。
苍寒浸金碧,乾坤镜一片。
大哉动静情,声光惬宸眷。

① 盘山一名四正山,一名五台山,而紫盖峰居中。背负北峰,其阳为中盘谷,双涧绕白,四山拱青,至此不见上下盘。地奥气聚,四时卉木不绝,故松至中盘愈多愈奇。而西为李靖舞剑台,东为莲花峰。峰不一坞,坞各有寺,钟声刹影,隐现树杪,而西峰下之盘谷寺松尤奇古。
峰势合成围,行行无所往。
窔奥回无倪,但闻空谷响。
松与瀑争涛,全出诸山养。
面面芙蓉障,衙衙鳞甲强。
俯视不见山,只疑云海荡。
一转一幽森,百步百肸蚃。
入东忘西胜,愕后失前赏。
夙世苍髯翁,重来此扶杖。
禽鸟怪人啼,僧樵无揖让。
日友太古云,日吸诸天沆。
欲寻出世侣,更向云深访。

① 北峰云罩寺为盘顶,诸峰皆发脉焉。游盘不登此,无以尽全山之胜。峰锐如笋,塔踞其巅,远视燕蓟,长城蜿蜒一气。盘山之外,若合成大盘山焉。云罩之下,有上方寺,负壁千寻,双裂直上,以险得幽。壁上有悬空石,又西有天门开,皆石落天上,以险得奇,为上盘石之最胜。山下常有白云铺满,与岱黟争幻。
陟盘不造巅,几受盘中缚。
今朝峰顶身,影从塞外落。
海山亘燕蓟,蜿蜿蟠龙若。
兹山特龙首,峰又龙之角。
石石欲上天,鳞甲之而作。
足底云蓬蓬,耳侧风霍霍。
松泉亿万涛,尽作云霄乐。
此身大虚舟,暂向人间泊。
会当抟扶摇,岂独矜廉锷。
请从云中君,永谢岩峦托。

青壁障我前,丹崖枕我席。
瀑雪想我左,松云滃我腋。
溪声以为楼,溪光以为宅。
山重水复中,放出一泓碧
僧送出山泉,泉迓入山客。
同音有殊听,高下善相即。
心閒水益空,谷静音如积。
去年听盘泉,泉声尚凄激。
今年听盘泉,盘泉更清寂。

开户惊白云,昨夜檐前宿。
出门斸云根,已失回头屋。
潜潭鱼不寐,背负苔痕绿。
落花不肯留,流出前溪曲。
枯僧踏岭云,落叶声相触。
石门旧题字,莓藓已难读。
草堂树几年,何已虚其腹。
怀抱老渐空,至今松花竹。

① 龙门之奇,终古所同。惟冬月冰合,至此,冰皆立积,不行者旬月,尤为奇绝。
万冰薄龙门,一一冰皆立。
直积冰岳雄,重新天险辟。
不分水清浊,并觉霆寥寂。
从知世界奇,天意非人力。
蛟龙蛰其下,万灵觐其侧。
何必桃浪至,谬称鲤三级。

① 摩诘辋川即在关麓,尽收山水之胜。
终南自此终,华阳自此始。
诸峰趋太华,皆作太华体。
蓝田望武关,秦岭相首尾。
辋水如车辐,谷口纵横瀰。
峰峦互开阖,山川相织绮。
入深天渐高,人马盘空蚁。
不觉水声微,但咽风云驶。
回首灞浐城,斜阳万山紫。
似缩秦川图,铺之马足底。
云与地为一,天去山如咫。
战垒复何存,征途谣匪兕

① 华阳之南山,横亘蟠薄,而其神秀则以炭谷之龙湫为主峰,故昌黎《南山诗》《秋怀诗》《炭谷湫祠》皆咏此山。今俗亦名南五台山,盖山之数峰壤抱如城者,中条、王屋皆然,惟五峰内特起一中峰,则惟晋之五台、蓟之盘山有之,故盘山亦有五台之名,与此而三矣。志乘中或误以此为古之太乙山,则予《禹贡解》已正其失。
霅然阳厓峙,呀然阴谷霤。
桀然中台竦,森然五峰秀。
大山宫小山,上帝开天囿。
老龙宅其中,城郭环伺候。
出入风雨从,黑云屯陇右。
陟巅俯寒碧,仰被圆灵覆。
窅然尘世绝,自辟幽深宙。
南山亘华阳,蜿蜒嫌沓袤。
自非奥天阃,奚以专地轴。
梵呗殷牝谷,松涛琴岩岫。
惟应大雄力,永镇神奸瞀。

① 骊山一培塿耳,自汤泉而外,初无奇胜,而一笑倾周,一浴败唐,一葬亡秦,为今古凭吊之薮。盖密迩咸阳,离宫复道,便于游幸。其实不逮嵩、华、鄠、杜之百一,与雷塘之亡隋,皆不值焉。
此山讵尤物,何足亡人国。
骊山与雷塘,万古共悽恻。
烽何必此巅,浴何必此侧。
葬何必此坑,一人万人瘠。
万古逝堂堂,百代来驿驿。
鹿争蕉中梦,柯烂斧边弈。
传闻三神山,桃实今已核。
玉女金银阙,富贵南山石。
如何海上船,一去无消息。
痛哭鞭烛龙,起照三泉夕。

① 唐玉华宫避暑故址,在同州府宜君县西南,夹谷窈入,有石岩、石室,水帘覆之,如喷飞雨,与松涛瑟瑟满谷,即杜诗所吊「哀湍绝壁」「溪回松风」矣。离宫无迹,惟一寺乃唐玄奘译经之所,高寒清迥,远胜骊山。惟距长安二百馀里,故巡幸凭吊,皆不如骊山之著。
泉温使人春,泉瀑使人秋。
如何玉华驾,不及骊山驺。
无乃冰雪气,未称霓裳讴。
嵯峨萧瑟间,栋牖松云浮。
几见洞天内,频邀黄屋留。
我来但高寒,万壑松涛飂。
中夕风雨豗,尚恐渔阳桴。
汾阳姑射访,空同广成诹。
窅然丧南面,怅矣黄虞游。

陇山自此终,南山自此始。
秦坤蜀艮吭,大断乃大峙。
万山东一坪,沔渭分峡水。
观山必观峡,左右万峰倚。
雄关亘云际,联之一线耳。
果然关之东,雪瀑半坡起。
翠壁泻浪浪,万仞杳无底。
陈仓大散关,一扼千夫垒。
平世息龙战,窟穴犹虎兕。
登高复何畏,一呼万山唯。
前途大阖辟,造物意未已
⑴ 宝鸡之煎茶坪,即大散关,古陈仓道也。坪仅一线,而关下水北流入渭,南流入沔,万山一吭为中干。过之处,地多虎,居人皆栅避之。

柴关号树海,州里青不断。
并为大岭阴,曾无赫曦煖。
树疏使人幽,树密使人惮。
凛然大黑云,流出黑河浣。
西来岫势长,北去川声短。
逾岭紫柏祠,曾与赤松伴。
不信仙隐地,当此尘毂绾。
定知云中君,俯笑征途栈。

山势日以高,日气日以横。
俯首壑前云,侧足身外径。
陟岭知势积,薄霄畏身殉。
俯视升氛劳,始知奔峭盛。
身已陟云梯,前山犹万仞。
风餐露宿中,更向前林进。
昨宵最高峰,已在舄底衬。
中天腐骨轻,下界尘怀静。
临深履薄中,涉险惟一敬。

舆夫贪径捷,直上万山砢。
程虽十里近,险乃十倍过。
何如遵通衢,饱受山水磨。
五步一伫立,十步一憩坐。
冈势审去留,峰情辨主佐。
聊借目力舒,慰兹足力惰。
寺古荒亦好,误行翻自贺。
始知济胜具,美游究难卧。
山熊引其子,千仞遥相和。
掷石落深涧,顿惊岚翠破。

偪仄复偪仄,万山天地塞。
数里百岭青,数岭一溪黑。
东峰望西峰,咫尺眉睫即。
及到穷朝昏,乃在飞鸟北。
平生慕奇峭,及兹羡平易。
今朝地稍平,石笋森森立。
似束万峰奇,成此千石崱。
延赏未及遍,前山又登陟。
杜韩畏大华,但赋南山什。
岂知五岳尊,参天贵挺特。
峰多乃成贱,徒然薮奸慝。
阴箐冰条死,阳厓日车匿。
蜗垒保崜峗,鼠穴穷搜栉。
得非核桃瓢,招此训狐蜮。
思刬两戒雄,神丁万牛辟。
扩开造化胸,永息蚩尤役。
高厚信茫茫,我行殊恻恻。
山驿星斗寒,凛矣蛮荒国。

山势到穷尽,豁然云水亮。
人事坎坷历,夷然径路旷。
今朝栈树底,俯视帆下上。
右俯嘉陵江,潜流贯沔漾。
石壁照澄潭,万千神佛状。
如出罗刹窟,得瞻满月相。
蜀驹小于犊,健绝何奔放。
瞬息蹄百里,万山皆倒向。
使入万马阵,腾蹴孰能抗。
用材得时地,何代无跌宕。
古今貉一丘,沽酒齐得丧(七盘岭即鸡头关。)


共394,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