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94,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古风(续上)
① 中丞未第时,曾馆于百文敏两江制署,斋前有竹千竿,故绘此图。及是,兼署制府,出此索题。
竹实谁所食,吹箫谐凤鸾。
当年两天人,玉立双琅玕。
翠袖曾倚处,至今霜月寒。
转盼凤将雏,森森千万竿。
箨龙老风雨,金粉影清湍。
由来餐沆瀣,岂在栖雕阑。
谪仙忽重来,岁月惊檀栾。
煌煌五色芝,华屋成丘山。
何异辽东鹤,重集瑶池端。
神仙信可慕,光阴良可叹
⑴ 公迎秦夫人于金陵,即秦芝轩中丞之女。秦府产灵芝,适为门楣之兆,故公以芝楣自号。

渭川多径节,江左多弱植。
勾萌信得时,抚字良不易。
既欲长琅玕,必须去荆棘。
要当雨露中,常挟风雷力。
拆甲竟千亩,凌云看百尺。
宿土护陈根,霜筠戛风日。
当年个中亭,云卧恣胸臆。
希文忧乐怀,橐驼种树术。
他时菁莪成,请赓澳淇什。

星燧原隰蚁壤溃江河。
非苜来大宛,非楛贡新罗。
谁知狂国泉,市比贡艘多。
饮食继讼师,嗜欲兴干戈。

重典辟止辟,古人不我欺。
岂其叔叶世,反胜虞周时。
惩螫须断腕,理乱先斩丝。
但明大理星,何畏蚩尤旗

欲拔长鲸牙,须是摩天手。
虎山霍不采,龙渊威蓄久。
轩车服四溟,周戎诘九有。
安有涉长河,舟败篙楫朽。

鸿钧转上帝,六合为一身。
良由日月遍,不独风雷嗔。
计陈无贵贱,道合何疏亲。
刍灵尊戺陛,风云哭渭辛。

择士如择马,理财如理军。
安有富四海,而以贫寡闻。
倾泽塞漏卮,鞭骥归驽群。
卮竭还渔泽,驽败方侈勋。

海环大九州,震旦东隅长。
自昔金轮圣,宰制千国王。
涣汗九万里,荣辱非一彊。
奈何羿乌耻,徒使鲁阳伤。

朝望西溟水,夕驾昆崙山。
胸中盖地图,八极指掌间。
身非黄鹄翼,而与罡风还。
高鸣叫阊阖,羲驭何时攀。

睒睒太白芒,汩汩黄流昏。
五行金水气,日随大化奔。
圣人调燮功,参赞有其门。
春秋蕃露篇,那数盐铁论。

圣忧日中昃,愚歌鼓缶功。
否泰大转圜,平陂小异同。
猰㺄特癣疥,樽俎有伏戎。
惟有华山老,河洛宵探穷。

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
一石一草木,尚压千万峰。
岂肯放平易,招引人世踪。
树皆斜仄生,云皆斜仄通。
略无寸步直,但有两壁穹。
近之太难亲,遥瞻始景从。
正如古神圣,千载共朝宗。
不睹岩岩势,但慕泱泱风。
安知真觌面,不与跻华同。

为访云中君,来寻天上石。
千洞万洞势,混沌重开辟。
人行入山中,山已天外立。
再上更不能,有石皆倒岌。
台殿青云端,势欲压山侧。
森然一檐下,献此万丈碧。
造胜启天荒,入深闯地赜。
遗众伫曾颠,骤觉此身易。
出山意已移,灵境渺天北。
从知此后身,所莅皆谪斥。

百转百丘壑,一步一阶级。
奇怪非一逢,性命几万掷。
倒垂万菡萏,侧走千霹雳。
一石三芙蓉,三峰祇一石。
千峰为莲瓣,三峰为莲菂。
纷纷莲花须,化松千万亿。
白帝明星宫,寄在千叶隙。
神仙窟宅间,日与天相索。
聪明乃尘垢,陶铸皆陈迹。
虽复游无穷,亦自悲形役。
一下金天台,人间愁踧踖。

① 华山中断为二,而苍龙一岭联之。岭左右为东西二谷,东谷直抵潼关,而西谷最胜,登华者皆自此入,即所谓张超谷也。谷口水汇于玉泉禅院,寻涧而入,双峡壁立,麓趾互错,地深天高,石奇泉养,凡百十曲而至水帘洞。瀑自绝壁万仞飞下,即谷水之源也。洞居半壁,一石凸出受瀑,倒入洞腹,将至涧底,复穿石出,下汇寒碧。而两峡松各数十万,绿天翠海,涛满虚空,光响灵幻,非复人世,宇内断无第二。而自来游华者,皆半途即舍涧登青柯坪,从无一人穷源至斯者。洞天咫尺,不许问津,何必桃源,始迷前路。
苍苍惟一色,不辨云树峰。
浩浩惟一声,不辨风泉松。
入谷几千曲,穿云将万重。
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寻源不得源,讵惜劳双筇。
山荒人迹绝,猿鸟俱鸿蒙。
谁知万壑响,出自微泉淙。
万泉之上游,关键万峰中。
出入石府藏,讵非龙所宫。
空翠风不卷,气与诸天通。

溪山各无言,万云所酣醉。
水石各无心,万松为映渍。
松云几万重,浸得衣浑翠。
身似鱼游空,何待生羽翼。
仰视峡中天,古井澜不沸。
咳唾不敢轻,谷响殷潮势。
步步皆岳魂,息息通仙忾。
莹然一寸心,苍苍照天地。
诗难状碧空,梦亦浮元气。
何人苍龙岭,俯瞷思飘坠。
请谢世网尘,长枕秋云睡。
仙犬守云扃,毋许渔樵至
⑴ 袁中郎《游华山记》,自苍龙岭俯瞰西谷水帘洞,松云水石之奇,直得一死。盖亦身未至而遥瞻,已如此心醉。

山穷水尽处,群龙天上来。
泉泉云所化,石石星所胚。
万丈芙蓉裂,中有银河洄。
积此千仞水,郁为万古苔。
想当开辟初,莲花面面开。
花间万斛源,神物蟉其隈。
见水不见石,所至无坚厓。
从此万象归,昼夜冰雪豗。
一潭一变化,一瀑一济淮。
至今秋雨天,石破惊皇娲。
出坎入坎龙,九地九天雷。
我来但莹碧,光影涵三才。
愿借玉女盆,酌此玉井杯。
更借巨灵掌,劈驭片琼瑰。
携归傲嵩岱,何独小黟台
⑴ 华,西岳也。故西峰西谷最奇,而西谷水帘又源于山顶之二十八宿池。其池介西峰、南峰间,一练迭承,圆椭小大不一,如珠联、如瓮侧、如甃仰,光滑磨刮。且口狭腹巨,非人力所能致,俨然神龙蟉蚴之迹。余行天下,惟天台黄山之九龙潭可彷佛,已甲于东南。然彼仅九,而此三倍之。彼皆山麓之壑,此在云霄之上,岂复世间所有?池垂尽,石唇昂起,漾为深广。登华路阻,后人决而泄之,游人始得踰涧以达于西峰。

陟岳尽苦险,未得岳门阈。
登山须问峡,谷则峡水脉。
一岭划两谷,门户从此辟。
谷穷峡乃出,源尽岭斯迫。
试问秦蜀栈,阁道通千驿。
矧此数里程,何暇五丁劈。
凿栈八九重,避疃百千尺。
鸟道绝蚁附,猱攀变蹇策。
尽辟铁絙险,化为云水石。
试问涛与松,可许青云屐
⑴ 华以险名,由取道者舍谷而趋青柯坪,不知谷水之源即接苍龙岭。但从西谷水帘洞之对崖横穿斜栈以通岭,则开凿不过数里即可尽。避千尺疃、百尺疃、老君犁沟之奇险,而兼收西谷水石松云之胜。乾隆中,毕中丞沅曾开通登华之路,惜无以此语之者。

① 岱岳三谷,东溪、中溪皆崖狭水深,可游不可栖。东溪即对松崖,中溪即石经峪也。惟西溪自敖来峰麓深入数十里,曲奥旷窈,溪尽源出,有东西百丈崖双瀑之奇,而西崖尤峻。孙明复诸贤皆读书其间,为岱畎之最胜。
山大水声小,水与山不敌。
谁知砉砉响,能静岩岩魄。
岱宗石不裂,裂即万寻壁。
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
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
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
仰视苍苍天,坼入巉巉石。
倾厓宿苍阴,倒影地不及。
不辨峡西东,但随溪转侧。
到此顿忘归,今古空明积。
昔贤此考槃,觞咏谭王伯。
至今濯缨亭,气与岱宗赫。
山禽不敢啼,草树若屏息。
悄然万虑澄,何独红尘隔。

① 徂徕在岱阳,为岱宗几案。遥望一石尔,及近则谷口窈然,中有白鹤湾、竹溪之胜。唐李白、孔巢父等所游,号竹溪六逸。宋石介亦隐居其中。山上及水牛洞多六朝摩崖石刻。
倚空生巉厓,十地无寸土。
行行靡所向,山势围成堵。
谷深风冒日,石合翠成坞。
不信风泉过,但谓夜来雨。
山空生远音,壑寒断人语。
无复巢许流,惟见招提宇。
松竹虽寥寥,荒涂积今古。
苍苍万石刻,苔与云吞吐。
日暮勿流连,怪石疑豺虎。


共394,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