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802,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古风(续上)
边外野人各聚族,中土外番两不属。
匹如蝙蝠不入群,兽则两翅鸟四足。
终然气类近杂种,往往为贼作耳目。
师山戛鸠所必经,貌恭亦颇迎辕軨。
大捷归来路重过,威声所加心胆破。
鞠𦜕膜拜满道旁,各寨争持牛酒贺。
军中有马逸不收,牵来一一献前驺。
就中豪酋曰陇正,雉尾插髻帕抹头。
何处梨园舞衣旧,披来大似冠沐猴。
剺面割耳誓内向,愿作籓犬防边陬。
昔何观望今惕息,乃知事固有威克。
勿论奉约果弗渝,聊酬来意劳酒食。
天兵如山压累卵,固弗虑汝泄虚实。

天南腊月犹炎歊,赤日炙我皮毛焦。
安营那得古木乔,布幕郁热如火窑。
今朝驻师何寥萧,蛮圻村傍龙江桥。
深竹一坞离尘嚣,中有隙地平不尧。
王猷径入不待招,支我戎帐一宿侨。
绿阴庵薆罨绛霄,亭亭排立十万条。
不知溽暑何处消,但觉白昼凉于宵。
日光欲漏如隔绡,濛濛空翠无痕描。
微风徐来疏影摇,泠泠戛玉其声飂。
军持煮茶拾堕樵,渴羌十斛尘暗浇。
笑余身且摩弓刀,敢慕筼谷栖逍遥。
意外得此真奇遭,绿天深处云为寮。
藉草一枕偃仰骄,使我欲话羲皇高。
题诗聊志爪迹遥,手自刻入苍筠娇。

腾越之花多杜鹃,杜鹃园更花骈阗。
我来戎幕暂无事,况有胜友同流连。
相邀联骑看花去,城东十里地最偏。
仄径疏篱款扉入,使我目眩快睹先。
沿池环列十万树,无一杂树参其间。
是日花姿正怒发,浓妆绝弗作可怜。
低昂相映出浩态,烂熳不怕春风颠。
窃红浓紫色不一,浅深乃有六十馀种相争妍。
不暇细分别,一一索笑嫣。
但觉花光高出花头四五尺,照人不觉红两颧。
满园艳彩晃不定,乃在无花之处烘云烟。
此即徐熙妙手亦难写,蘸笔徒费胭脂钱。
一队吴娃肉阵拥,三千隋女锦缆牵。
笑他空谷佳人渺独立,未免寒饿空婵娟。
天寒倚翠袖,何似衮衣炫服炫新鲜。
不意绝徼中,有此巨丽观。
兹园若量移,得占中土地一阡。
何减邓尉之梅雪成海,武陵之桃花为源。
我为作歌使之传,母令长此埋没南荒天。

古书用漆及石涅,松煤始汉开扶风。
晋取庐阜唐泽易,庭圭徙歙就郁葱。
节目礧砢液芳烈,性与文翰原相通。
清芬自有兰气袭,黝黑不藉漆滓融。
油烟熏灶起宋世,张遇小团擅熙丰。
后来文房率踵事,龛灯万穗取易供。
要仅姿媚少深重,论品终胜苍髯翁(见《杨升庵外集》)
晰斋先生雅好事,旌麾远镇洱海雄。
点苍一十九峰碧,之而爪鬣摩青穹。
或连蜷偃似侧柏,或挺特立如孤桐。
参天合抱不知数,问年大抵生鸿濛。
笑谓墨材落吾手,窑火夜爇胭脂红。
轻浮远撷最高顶,铁臼不惜万杵攻。
制成贻我盈一笏,豹皮囊厚缄如筒。
我闻造墨贵胶法,铢两不爽妙手空。
奚超父子秘独得,常和沈圭亦并工。
牛筋鹿髓妙调剂,百和乃可相陶镕。
龙脑麝脐入香料,丹砂犀角分药笼。
玉梭剑脊样各异,月团香璧名不同。
斯皆馀事非所尚,关键总以胶为功。
不然虽有芙蓉汁,或苏合膏细炷烘。
迄如抟沙愁破散,岂耐坚石勤磨砻。
先生墨宝信古雅,此法曾否精研穷。
千岁龙鳞产匪易,伐山力已驱僰童。
定知佳制不草草,欲使五粒声价隆。
繄余一鞭走滇徼,簪毫幕府随元戎。
鱼网纸敝已断裂,鸡毛笔秃多氋氃。
何况螺丸风日碎,涂鸦将用土炭充。
一朝拜嘉逾拱璧,顿壮行橐光熊熊。
岂暇更添皂角水,濡毫且快气吐虹。
敢辞眼花不作楷,纵费耳塞未怕聋
笑谢故人贶良厚,更乞月给驰邮筒。
虽无词头写天上,恰称盾鼻磨军中。
草檄敢作封侯望,元香九锡行属公。
⑴ 墨起沬,取耳中塞投之辄止,叶少蕴语,亦见《物类相感志》

雪团 清 · 赵翼
我闻清凉山,上有太古雪。
为落苦寒地,冬夏常莹彻。
何哉炎徼中,已届六月节。
亦见雪作团,净白挼玉屑。
一团卖一钱,筠篮满街列。
问其所从来,点苍晨采撷。
夫惟高故寒,上界气凛冽。
歊蒸迥不到,留此一片洁。
乃知十九峰,夐在青冥绝。
若以天咫量,五台岂能埒。
塞北冷易凝,天南暖难结。
自非入太清,安得脱暑热。
征途憺无事,物理供静阅。
地暖天自凉,此论非摭说。
归去姑雄誇,滇雪坚如铁。
洪炉燎不消,沸汤沃不灭。

安宁汤池名,入滇耳久属。
去年匆匆过,为赴师期速。
今来是归途,可弗留一宿。
纡道得其处,平冈隐回复。
门前有清溪,溪上有乔木。
呼童扣门入,楚楚数间屋。
内外判两池,泉脉暗渗漉。
解衣得磅礴,洗我尘十斛。
热未至炙手,深恰才及腹。
性灵抱中和,元气葆温燠。
几疑平池底,火轮转其轴。
风橐鼓洪钧,暖律吹黍谷。
烘此一勺源,长护春意伏。
吾闻炭与磺,皆能燂水熟。
硫磺泉多臭,石炭泉每浊。
此特涵清泠,兼复带芬馥。
知为砂床凝,其品擅所独。
惜哉落天南,寂寞锢荒服。
不得比华清,一浸妃子肉。
徒令如我辈,来此澡垢黩。
洗非高人耳,濯是伧父足。
七尺形秽躯,毋乃增水辱。
繄余聊取快,一爽豁心目。
忆自入滇来,尘劳日驰逐。
风埃面薰炙,虮虱体孳育。
忽得临清流,此念敢素蓄。
永昌珍珠泉,昨已曾手掬。
安宁朱砂泉,今更得身浴。
滇南两奇品,吾已兼其福。
所得良过分,敢复叹劳碌。

频年蓐食增减灶,牛吼饥肠苦难疗。
平戛偶然得芦菔,已赛唇猩与胎豹。
一朝幕府谢事归,忽逢猓人担上悬葳蕤。
非草非木非果实,兜罗绵软脂肪肥。
色比天花白数倍,形视松伞大几围。
问名曰鸡踪,可食不能飞,呼童买得来叩茅店扉。
岂暇接取厨娘羊签试方法,亦未饬下门生蟹糖议是非。
漉之井华水,和以煮苍豨。
斯须来入老饕口,老饕惊叹得未有。
异哉此鸡是何族,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
鲜于锦雉膏,腴于绵雀腹。
不滫瀡自滑,不椒姜自馥。
只有婴儿肤比嫩,转觉妃子乳犹俗。
顿令荣卫润枯焦,并使肠腑荡垢黩。
此岂菜肚老人所敢望,欲傲东坡羹糁玉。
若使官膳日具双,不爱家禽爱野蔌。
我昔曾读昌黎树鸡篇,只疑鸡鸣上树颠,今朝始得餐芳鲜。
试为徵厥类,大者如盖小者钱。
或产于石或于土,或于萑竹松杉边。
状如鸟者曰禽芝,食之可活数百年。
得非仙之人兮怜我久憔悴,锡我上药寿命延。
然而滇中瘴所起,生押不芦毒无比。
今我所食毋乃是,一笑姑听之,古人有言纵食河鲀值一死。
忆昔驱马走塞上,曾获银盘蘑菇大如掌。
何意蛮徼从军还,复此隽味得欣赏。
天南地北两奇珍,不是尘劳安得熊鱼坐兼享。
独怜十载走长途,似为口腹营区区。
他年归作樱笋会,好瀹山中红竹菇。

忆昨将入滇,路指特磨道。
前途骇传闻,使我心如捣。
云有十里箐,蜈蚣大盈抱。
皮可灵鼓鞔,毒比蛊蚕咬。
飞行来螫人,痛甚立晕倒。
山妻辍箸愁,方书遍搜讨。
难携托胎虫,空觅都管草。
蛛溺乌鸡屎,储作行笈宝。
未几宿其地,周防护头脑。
蓄疑到杯蛇,明察撮夜蚤。
魂惊床蚁斗,梦噩穴鼠搅。
偶闻勃窣声,亟呼燃束藁。
一夕幸无恙,晨起向前堡。
今归复来过,戒心再访考。
蜗涎粘败壁,蚓窍吟积潦。
曾无百足虫,蜿蜒起蓬葆。
居然出侥倖,来往躯命保。
在昔韩退之,衡云应默祷。
子瞻将南迁,太行豁日杲。
彼皆精诚通,能使不祥扫。
伊余一鲰生,讵格豚鱼扰。
缘知气运开,异类去已早。
如海徙鳄鱼,如泮驯鸮鸟。
否则嫌儒腐,不屑毒口饱。
幸免赋鵩凶,敢叹赪鲂槁。
惟应祭副辜,咸秩遍虫蝹。

闺媛或有私,时犹恐人知。
娼女即改行,见客仍笑嬉。
由来出身异,意趣自各岐。
与聘却扇妓,宁买破瓜姬。
所以刘士安,转运兼度支。
筦库必用士,不使吏为之。

城市犬能吠,专吠蓝缕人。
乡村犬亦吠,反吠衣履新。
由其所见陋,生不识冠巾。
毋怪狗苟徒,雠正群狺狺。
彼其心目中,好丑本不分。
自非同气类,相遇必怒瞋。
亦复何足责,彼固非人身。

夕阳在西下,红乃映海东。
震雷鼓一鸣,百里闻隆隆。
由来声与光,所届远莫穷。
奈何龌龊流,目睫谋徒工。
死为无名鬼,生为无是公。
君子务其大,意气高于虹。

博白绿珠渡,容管杨妃井
相望数百里,芳名至今永。
何哉二美人,俱产蛮荒境。
得非近苍梧,湘妃昔悲哽。
弹落啼红泪,幻出双女靓。
此语殊唐突,贞魂岂艳影。
南天本偏气,十月开桃杏。
冶丽有独钟,每化作灾眚。
君看两婵娟,明慧性所秉。
一为亡家媒,一为破国阱。
虽坠金谷楼,亦殉马嵬岭。
至今悲祸水,犹觉埋香幸。
我来访遗踪,一叹胭脂冷。
野渡水空流,古井波已静。
红颜久黄土,作诗但垂警。
村女独何为,还羡风流逞。
渡头迎画楫,井边汲修绠。
⑴ 杨妃生容州云陵里,今有杨妃井,见《广西省志》及郎瑛《七修类稿》

边民怕官鱼见獭,十月涤场齐纳秸。
斛不可量须秤称,猾吏乃得施其猾。
持衡高下总在手,手握锤绳紧不撒。
求益岂但卖菜争,贪多直欲助苗揠。
头会箕敛尚有数,此则无虑十加八。
可怜穷黎不敢言,张目熟视讵真瞎。
繄余实忝守此土,忍睹民膏尽被刮。
下令禁之未必止,按法诛之不胜杀。
特从秤背穿一穴,贯以长縆挂锤硈。
如索锁骨未易开,如孔入须猝难拔。
免使移星错昴参,省教瞥眼眩凫鳦。
平准听民自权度,奸胥在旁眼空黠。
从此铢黍分低昂,一秤贤于百番札。
诸葛秤心敢诩同,姚崇秤诫聊可察。
虽减墨吏囷积高,且纾耕农釜声戛。

① 归顺州与小镇安分界处绝壁无路,忽山半一洞,如城门以通往来
危崖如削铁,横列截前路。
间道无可寻,陡壁孰能赴。
地绝天为通,神扃在云雾。
初时贸贸行,心疑仆夫误。
黑箐丛篁间,线道屡盘互。
攀跻过木杪,始见洞穴露。
其深三四丈,其广十馀步。
恰从崭绝处,横穿一罅度。
圆若城阙门,两头俯烟树。
地迥去天近,日出光早煦。
关名曰照阳,应补郦生注。
针孔绾众岐,人马所毕聚。
外达交趾国,内连邕管戍。
虽似入瓮行,不比由窦污。
设无此庨豁,万古瘴岚锢。
缅维洪荒来,兹地尽盘瓠。
张骞迹未经,安有凿空务。
又无粪金牛,足起五丁慕。
谁驱穿山甲,孰泼烧石醋。
想是山川气,到此渐窳蠹。
剥蚀蛀虫眼,窍出一寸嗉。
翻成方便门,转便往来屦。
咄哉造化奇,何由叩其故。
伊余按部过,小憩偶延驻。
百尺镜台悬,半空月轮吐。
罡风时捲入,郁作土囊怒。
旷览良自佳,登高愧难赋。
绝徼猺獞中,有此阨塞具。
一夫可语难,一丸可封固。
时清消警备,不藉储胥护。
重闭念勇夫,诗成仍却顾。

秀山耸削无寸土,其上乃有榕树古。
咄尔托根何奇哉,不以土植以石栽。
由来石罅中间有石气,润比土脉能滋培。
细根盈握大合抱,连蜷到处善钻窍。
黠鼠入穴身欲藏,修蛇赴壑尾犹掉。
岂须穿孔㭬根株,似椎凿壁开𥨩窔。
想当透裂石缝时,力过军前劈山炮。
路人但见榕树阴,大径五亩高百寻。
攫拿矫如蛟龙舞,苍翠可引鸾鹤吟。
谓此名材特奇古,足与秦松汉柏争萧森。
岂知其奇在根不在干,托体石母胚胎深。
似嫌尘土太肥腻,置身独取骨立之孤岑。
向来只说植物总在地,化工乃不可思议。
君不见凡树皆有皮,紫薇无皮独滑腻。
凡树皆有理,川柏无理转坚致。
何况风兰须挂空际开,炎木偏生火中炽。
齐谐难尽大块奇,诺皋仅逞拘墟智。
兹榕专以石气长,犹是物理之常无足异。
诗成非以炫多识,聊补南方草木记。

缆在高山上,船在深峡底。
相去百丈馀,奋呼不到耳。
挽船逆流上,霅霅争尺咫。
满船十数命,一线悬生死。
中途倘一断,粉碎劘石齿。
呜呼我何为,轻生乃过此。

华峒 清 · 赵翼
仇池小有天,远落武都氐。
桃花秦人洞,深藏武陵溪。
乃知好林壑,多在蛮獠黎。
水经括地志,或有不及稽。
迢迢归顺州,天末接交趾。
从古无人到,为僻处边鄙。
岂知百里内,处处佳山水。
就中推华峒,尤擅清景妍。
有山必有田,有田必有泉。
亩岁收二钟,不识旱潦年。
茅屋四五村,枕麓临沦涟。
依依榆柳树,绿阴连陌阡。
染衣刈蓝草,织布种木棉。
拾樵可供爨,把钓时获鲜。
五鸡二母彘,赛社留客便。
所买只盐豉,馀者不用钱。
人各长子孙,朝耕暮归眠。
其俗总淳朴,一概无愚贤。
混沌所未凿,留此太古天。
繄我倦游人,忽睹兹风味。
不觉意也消,曷禁心乎醉。
昔宋士大夫,每家宦游地。
清颍筑室谋,阳羡买田计。
故乡虽难忘,佳境良不易。
他年拟抽簪,卜筑于此寄。
同为一齐民,莫呼旧长吏。

炎荒物产奇,筱簜出异态。
近根节愈促,节节面具戴。
五官虽未备,团团具梗概
丰上开广颡,锐下剩短喙。
无须颐颔间,有骨颧辅内。
得风未能笑,滴雨或当靧。
澹白恰傅粉,嫩绿岂点黛。
幸无湘泪斑,洒作疤痣颣。
密如并头侣,森若骈首队。
雁行排一一,鱼贯联辈辈。
周围俱外向,何处相君背。
客携一株赠,摩挲殊可爱。
不中笛管吹,肯截鼓槌擂。
量材斸为杖,圆洁邛竹赛。
魋颜十八盘,数与应真配。
讵敢以墨黥,烙漆用火缋。
幻出众罗汉,眉目端正在。
与我相周旋,论交久可耐。
乃知庶汇蕃,见闻有不逮。
虞衡志既遗,草木状未载。
老夫喜骈丽,摘字为寻对。
闽中佛手柑,吴下鬼目菜。
⑴ 欧阳询嘲长孙无忌诗:「所以面团团。」见《乾𦠆子》

土歌 清 · 赵翼
春三二月墟场好,蛮女红妆趁墟嬲。
长裙阔袖结束新,不赌弓鞋三寸小。
谁家年少来唱歌,不必与侬是中表。
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侬酬歌不了。
一声声带柔情流,轻如游丝向空袅。
有时被风忽吹断,曳过前山又袅袅。
可怜歌阕脸波横,与郎相约月华皎。
曲调多言红豆思,风光罕赋青梅摽。
世间真有无碍禅,似入华胥梦缥缈。
始知礼法本后起,怀葛之民固未晓。
君不见双双粉蝶作对飞,也无媒妁订萝茑。

崇宁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书党籍。
首编元祐终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
大书深刻何煌煌,执政待制分班行。
聿从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滥觞。
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
兹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国无留良。
殁者追夺生者窜,并禁子孙仕朝堂。
兼有曾持绍述议,亦得附骥分馀光。
问胡作此一网计,众正登朝我将弃。
遂甘铸铁错竟成,肯令死灰燄重炽。
剪除异已期必尽,威福横行乃无忌。
太师原是一魔君(徐神翁语,见《钱氏私志》),谬托左元仙伯位
龙脑烟浮别院香,鹑羹命贱行厨味
比邻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亲赐醉(见《太清楼侍宴记》)
回视南迁诸党人,瘴雨蛮烟葬无地。
穷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钟正得意。
岂知公道昭日星,锢之愈力名愈馨。
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诵千佛经
磨砻贞石妙镌刻,翻似为作功德铭。
呜呼,权奸所争亦细故,祗此目前富贵具。
庸知数十年荣华,不过蜉蝣一旦暮。
何苦抵死雠正人,徒供千载嬉笑怒。
冰山他日况崩摧,白头也赴长沙路。
桃花三树诏勒回,东明佛灯黑如雾
一样投荒作逐臣,剩比诸贤多臭腐。
相传星变已毁碑,此碑何以完无亏。
想因桂管地僻左,深岩无人施斧椎。
碑阴不镌刻工某,毋乃亦是安民为。
沈侯好古拓一纸,铁画银钩擅绝技。
一点金锋虽兆乱,临池功深特秀美。
惜哉若亦作清流,故自不减苏黄米。
⑴ 林灵素谓京为左元仙伯,见《家世旧闻》
⑵ 京焚香从别室透入,见《悦生随抄》
⑶ 京好食鹑,梦鹑乞命,见《虚谷閒抄》
⑷ 薛肇明家婢知避京讳,见《燕閒常谈》
⑸ 蔡确等铸鼎列司马光诸人名,金人入,碎之
⑹ 党碑刻国子监,有人题曰「千佛名经」,见朱弁《曲洧旧闻》
⑺ 京妾慕容、邢、武氏三人随南行,有旨追取,以金人指索也,见王明清《挥麈录》
⑻ 京死于长沙东明寺,见《钱氏私志》
⑼ 京书玉清宫额,玉字一点极险急,有道士曰此点乃金笔,而锋铓侵王,见《老学庵笔记》


共802,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