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77,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古风(续上)
援道殍志感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茕茕有老妇,委作道旁喂。
无名登尺册,收容有同罪。
保甲连坐条,斯言非汝绐。
闻汝丈夫子,身材亦磊磈。
避乱逢倭兵,竟作刀边醢。
老妇无所依,流离成冗猥。
身体罹残疾,病容日腲腇。
视之怀为伤,赠之以货贿。
茫茫天地间,转轮为苦海。
沉溺彼何人,悲声有馀欸。
济物须乐施,厚费宜无悔。
常持此寸心,聊以补真宰。
⑴ 作者注:「此地最忌无籍名之人。」

田野即事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村家何错落,村树何凌乱。
一径长逶迤,四野青草断。
道旁一老翁,牵萝发浩叹。
茅屋颠风飘,禾田恶水漫。
穷民兼饿殍,腹枵已年半。
荒鸡号昏宵,鳏鱼旷晨旦。
出门天地空,四顾无樵爨。
官吏日叩门,敲扑驱种蔗。
糖税归国家,糖利归会社。
农户绝饔飧,啼饥穷日夜。
农夫剧苦辛,为农难为稼。
蔗田虽有收,贱估不论价。
昨来大雨风,蔗苗况如赭。
徙倚到东皋,嗷嗷盈四野。
去年雨烂苗,今年风残稻。
陂塘处处乾,水租徵更早。
野田璺如龟,无禾亦无草。
农夫畏出门,坐饿成枯槁。
妇孺啼于床,牛羊号于皂。
粒米贵如珠,况乃乏刍稿。
荷锄何处施,悠悠望有昊。
潦后布旱云,雨露绝点滴。
四野烂如泥,炎威乃赫赫。
枯苗涸田间,峥嵘日火赤。
万户亿人家,群饥成菜色。
此间祲气多,有雨亦无泽。
况乃恒阳天,庶草何由殖。
薰风来若丝,解愠空太息。
⑴ 编者按:「贱」,《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贼」。

囚人哀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惨惨新竹城,悽悽苗栗路。
阴风四面来,颓云千里布。
警吏夜缚人,如狼驱走兔。
三五同一牢,百十同一捕。
骈颈就死期,悲情谁得诉。
亦有为鬼雄,一瞑绝不顾。
可叹瓜蔓抄,荆棘在跬步。
毙木作摽枝,生涯付草露。
贷死有轻条,犴门长禁锢。
仰首海东天,覆盆日为暮。
长此黑漆乡,黡然不求寤。
微尘一张眦,时时堪恐怖。
逝者良可哀,存者亦何慕。
海山有鲸鲵,京观封无数。
悲风散毅魂,何处五人墓。

役夫叹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生作路旁尘,死作岩下土。
白日惨不温,照见役夫苦。
役夫来自东,见山两眼红,茧足万山中。
役夫来自西,有足自行地,未尝越山溪。
役夫来自北,呜呜复唧唧。
城人入深山,如鱼落罟罭。
役夫来自南,南热寒不堪。
入山逢阴雨,僵绝六有三。
山途况险恶,溪深石崿崿。
肩头负重担,未行足已弱。
长官图勋阶,民番填沟壑。
只有役夫苦,谁识从军乐。
西人驱向东,东人驱向西。
饥暍受鞭扑,不异犬与鸡。
毒疠中人身,仆地烂如泥。
一死无消息,望绝母与妻。
来时敛金钱,比闾供行李。
死者不求生,生者且困死。
骨积空山坑,泪满浊溪水。
奈何辟番疆,使我至于此。
他日青山碑,忍以赤血纪。
⑴ 编者按:「深」,《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溶」。

入市书所见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荔支上市新桃红,绿竹雨过笋坼丛。
村家争趁挑菜节,街店初度卖鱼风。
杖头挂钱拟沽酒,酒楼近在市门东。
入市蹩躠才数步,捞虾卖浆如走兔。
碎裂粥鼓折饧箫,蚝筐满地钱满路
蓬头乱发捉向官,皤叟啼哭黄童怖。
青春白昼此何为,官役执鞭处处怒。
旁人嘶声向我云,沿途贩卖例罚布。
鞭朴尚觉施小惩,重则科条须禁锢。
市上有门门有亭,小贩须从此中停。
牟利之夫蝇头聚,公徒敛钱一一经。
此钱为汝谋卫生,民愚不知自犯刑。
日斜市远无人过,肉味蝼漏鱼郁腥。
我闻斯故三叹息,营求锱铢比盗贼。
年来斗米贵如珠,一寸之丝当尺璧。
斥牛出犊充赋租,质子典衣供悉索。
朝卖芋拳夕卖瓜,穿巷入街行蹜踖。
天阴雀冻乌毕逋,空仓日日走饥鼯。
门前门后锒铛呼,临江谁有千头奴。
节食缩衣犹不足,可复酒家唤当垆。
⑴ 编者按:「上市」,《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弃生先生全集》均作「市上」,据洪小如所藏抄本改。
⑵ 编者按:「路」,《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地」。
⑶ 编者按:「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均作「促」,据《洪弃生先生全集》改。
⑷ 作者注:「日本法:市上所敛税谓为『卫生费』。」

昔日大坪聚健儿,沿山沿海驱岛夷
风声鹤唳八公兵,篝火狐鸣五丈旗。
义旗一飏一再起,三载东洋惊祸水。
岛民虽被作牛羊,敌兵有时成蝼蚁。
自从□旅不可撑,梅子坑里为秦坑。
敌人眼中无铁屑,酷毒倭政尽□行。
粒粟寸丝难苟活,千家万家□剥夺。
十羊真有九人牧,一鸡长遭百刀割。
环山蔽海无所逃,釜中燥蟹钳巨螯。
残喘偷生不容喙,医疮剜肉竟焚膏。
沧海横流时一泄,涓涓忽洒苌弘血。
去冬北部鬼雄呼,四十人把斯人杀。
一时视死如视归,五人之豪颜佩韦。
况有同心数十辈,千秋义冢高巍巍。
昔人愿近要离墓,如君之徒堪比数。
恨予读书身手弱,闻风空式怒蛙怒。
⑴ 编者按:「夷」,《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原缺,据《洪弃生先生全集》补。
⑵ 编者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原缺,拟作「义」,《洪弃生先生全集》作「倭」。
⑶ 编者按:「秦」,《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弃生先生全集》均误作「奏」,据洪小如所藏抄本改。
⑷ 编者按:「倭」,《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原缺,据《洪弃生先生全集》补。
⑸ 编者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洪弃生先生全集》原缺,拟作「暴」。
⑹ 编者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洪弃生先生全集》原缺,拟作「尽」。

役夫行(发表于1914年)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役夫之徵遍全台,南北尽处由海输送于花莲港,以挽辎重入山。近中各处,由陆输送于埔里社,而挽辎重入合欢山,或兼凿路。自今年甲寅(1914)四月始,不数日而迭输人夫。每番一甲数人行,其不能行者,敛金以赀行者。每一夫行,百物取具,各甲必费数十金。多有死者,盖剿番之累如此。
瘴气蒸成万峰赤,悬崖洒遍猩血色。
深箐万古无人行,只今道路开荆棘。
路在千山万山中,壑深无底涵虚空。
藤萝尚带洪荒气,炮火横施开凿工。
开凿未已驱人上,征夫前泣后夫望。
手足作车尻作轮,狞雨盲风催转饷。
热气烁人成乳饴,冷气中人成僵尸。
毒湿渍人为腐脾。
天惊地塌雷霆起,复有破石堕空糜躯肌。
昔日中华全盛时,讨番役人人不知。
黄金布地士争赴,岂似今日驱人供熊罴。
兵卒三千夫十万,中央南北搜罗遍。
弱者输赀壮输身,迭番践更急于电。
闻道溪中产水晶,复企山中生金英。
可怜膏血换空地,一寸茸茸原野万骨撑。
长林一过无日暧,危峰再去有冰块。
五月穿裘困雪山,万夫痛涕至天晦。
问渠于此何不逃,渠言无处匿蓬蒿。
商鞅保甲诛连坐,惠卿手实吹毫毛。
呜呼,闾阎何事求安堵,此间法比连环弩。
吉网罗钳匪所思,虎苛蛇敛不堪睹。
相逢尽觉无人形,山头日作青燐青。
莫怨灾星散平地,试看炮雨穿林冥。
⑴ 编者按:「似」,《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洪弃生先生全集》又作「与」。
⑵ 编者按:「比」,《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此」。

剿番行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台湾前清归顺之番已过三分之二,所未归顺馀番,佐久间总督请以五年平之。今其季也,议院因其未成功,不许再展年限,故今年锐欲攻击中路诸番。台湾以中路入埔社之山为最广,而库鲁句番者,日本所谓太鲁阁番,又处深山之深,故其施工较难,而军民之困如此。
山獠穷居深山中,亘古不与秦人通。
重重叠嶂云烟阻,缈缈危峦霜雪封。
生聚虽如三僰众,杀锋未似五溪凶。
如何下策用火攻,西海直侵东海东。
不比牂牁下庄蹻,岂同巴蜀通唐蒙。
忆昔汉家天子诏,划将瓯脱为边徼。
侏离有语安耕猎,烽燧无熇封岭峤。
南北輴蛮虽棱威,中央靡草未原燎。
长与深林养鹿茸,何事将军誇◆鹞。
乃今穷兵踏◆◆,炮火所飞狐狸叫。
重崖阴阴无日曜,滚滚溪流石陡峭。
暑寒不时风叫窱,冰块纷纷随潦漂。
役夫开道身虺隤,兵士重毡镜远眺。
酒保技师收厚利,台人号咷倭人笑。
台人久作釜中鱼,生番熟番奚安居。
耕地一蹂无秸粒,山庐一火无籧篨。
番人逃窜成猿狙,山中来往随豪猪。
可怜千炮深箐溜,顿使三危众骨菹。
回视番巢万蚁垤,一朝如蚁遭扫穴。
白石苔封苦役骸,青山瀑泻藤猺血。
花莲港与合欢山,两军遥举互包截。
东西战队未双连,南北挽输劳九折。
寄言番妇莫冤啼,嗟我周黎亦靡孑。
⑴ 编者按:「离」,《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洪弃生先生全集》均误作「儒」。
⑵ 编者按:「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均误作「莫」,据《洪弃生先生全集》改。
⑶ 编者按:「技」,《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投」。

两山夹溪出,众水中流分。
水落群石起,两山相对奔。
一水渡未毕,西海已衔半边日。
不辨山容辨水声,水声急驶如雷疾
水挟沙石流滔滔,鲸鱼有脊鲲有尻。
风雨春秋发洪潦,一溪万窍生怒号
招招舟子指行路,路在溪中乱石处。
陵谷今来几变迁,乱石如山流不去。
⑴ 编者按:「急驶如雷疾」,洪小如所藏抄本作「潺潺苦太疾」。
⑵ 编者按:「水挟沙石流滔滔,鲸鱼有脊鲲有尻。风雨春秋发洪潦,一溪万窍生怒号」,洪小如所藏抄本无此四句。
⑶ 编者按:「乱石如山」,洪小如所藏抄本作「只有溪石」。

艳歌行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捲帘忽茁老蛟须,燃烛忽唾骊龙珠。
红玛瑙碗青珊瑚,登筵为君祝欢娱。
窈窕神妃在堂隅,长眉修鬘立斯须。
瑶旗翠羽苍虎符,即之若有还若无。
将以饫之无灵巫,我所思兮在远途。
灵风闪烁霜雪肤,酌君寿君歌吴歈。

打鹿行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① 作者注:「台人山居多以打鹿为生,为之歌之。」
崱屴千峰复万峰,峰峰如剑向人摐。
密密藤萝看不见,中有千年鹿养茸。
一群狰狞出苍狗,林中三鹿五鹿走。
腥风恶兽踯躅奔,山猪趋前熊趋后。
猎人持枪林中藏,不期中肩期中首。
负枪复向云雾中,穷冬莽莽生悲风。
扪壑攀岩作猱上,艎榛但见青濛濛。
逐鹿深山道,山深惟荒草。
相传上有琼瑶台,复说中有金银岛。
逐鹿不知山浅深,时时路傍逢洞獠。
洞獠深居穷崖阴,逢人杀人无人心。
猎人见獠如见鹿,獠群鬨散如惊禽。
打鹿取藏涧中水,或杂黄獐兼野豕。
十日挈出向冰壶,肠肉既佳味亦美。
身带山中烟瘴归,归到家中与妇子。
肉把酒共酣呼,鹿臭在衣血染须。
鹿蹄可以换斗米,鹿茸可以市珍珠。
鹿角熬胶养身躯,打鹿之乐何如乎。
打鹿不畏苦,使余从军气如虎,汉家狗屠视如土。
⑴ 编者按:「复」,《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后」。
⑵ 编者按:「艎」,《台湾诗荟》、《台湾诗乘》均作「篁」。
⑶ 编者按:「焙」,《台湾诗荟》、《台湾诗乘》、《清诗纪事》均作「炙」。
⑷ 编者按:「染」,《台湾诗荟》、《台湾诗乘》、《清诗纪事》均作「在」。

鹿溪行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我行鹿水上,遥望鹿溪东。
霁月出深碧,乱山悬半空。
东北为肚岭,东南为燄峰。
峰峰何奇崛,九十有九重!
群峦竞绿缛,万树含翠浓。
翠岫破荒起,朵朵青芙蓉。
鸟声啼竹林,又闻隔林钟。
循溪行不已,人家四、五里。
行尽青溪头,万冢乱烟起。
沙薯百顷红,芦黍千村紫(芦黍,酿高粱酒甚佳)
谽谺春水桥,迢递夕阳市。
登桥望阴翳,云涛互亏蔽。
沧海从西来,潮水向东逝。
夕霭苍茫时,山海渺无际。

旅思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前路风忽忽,征车寂不发。
一出故乡来,回头望城阙。
不见乡中人,但见乡中月。

花开春已晚,月明人已远。
愁心如车轮,长行去不返。
欢情如月轮,圆时再不满。

短歌行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莫照堂前镜,照镜生白发。
莫上马头鞍,上鞍见髀骨。
富贵而销磨,无异厮养卒。
贫贱而销磨,不如长灭没。
峨峨者山,洋洋者河。
河流无已,不如山高。
愚为利役,贤为名劳。
富贵繁华,万古蓬蒿!

猛虎行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南山有猛虎,食人无乐土。
悲风飒飒来,山鬼诉穷苦。
似诉当初时,被食人不知。
筋骨遭狼籍,皮肉受离披。
侠儿欲扑之,陷阱不先治。
反增猛虎怒,咆哮不可持。
攫兽食其䴠,攫人食其脂。
当道而蹲距,眈眈常苦饥。
行人无所逋,畏虎兼畏狐。
狐为虎牙爪,搏噬与之俱。
一虐犹难避,两虐将安图!
生莫近狐穴,死莫傍虎嵎!
生死不自由,前路立踟蹰。

旅地寒风感怀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北风吹如铁,一夜寒冰结。
万山草木枯,十里笮桥折。
路上无行人,行人马啼齧。
尘壒扑天黄,日色入云灭。
村径十三条,条条沙断绝。
回首蓟北山,无此霜凛冽。
曲腰寒起粟,龟手冻欲裂。
磨砚池水乾,扫阶雪地洁。
佩剑霜有棱,熏笼火不爇。
窗外问梅花,冲寒未吐蘖。
踟蹰顾行旌,迢遰犹难发。
岁月叹蹉跎,谋生计已拙!
长大抚头颅,壮怀未豁达。
抑郁在人间,貂裘苦难脱!
意气百尺楼,风尘受颠越。
今古几英雄,销磨嗟未歇。
我亦失路人,同声一呜咽!

过通霄路偶眺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波涛接远天,沧海接平田。
蒲帆片片飞,平地有流船。
举头东北望,海面高于山。
山巅视海浪,如望山上泉。
浪平水深黑,浪涌如雪白。
千丈若长蛇,奔驰银练色。
晴空无片云,下垂如笠泽。
行人惴惴危,海山一线隔。
到此万象卑,汪洋在咫尺。

老衢崎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盘路赴蚕丛,上岘豁平场。
下临渺无际,远树但苍苍。
蝘蜒势千里,暝见东南冈。
西尽沧海阔,东去乱山长。
一线红泥坂,深谷散牛羊。
谷底有耕田,井密如罫方。
人家万松里,岚翠环四傍。
长飙起天末,屋古斜照黄。
登临极平楚,云物入微茫。
直北多关山,巉绝枕重洋。
此去路途广,车马似风樯。
暮霞半空落,断崖丹赭张。
北客驻遐眺,险尽喜康庄!

红山崎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危云树末生,急客云中行。
崚崚千石磴,俯瞰深溪清。
万翠攒眼入,一红拍崖平。
疏林夹流水,十里一镜泓。
言是夏秋际,远山露列城。
万井积邱垤,百峰互阴晴。
登高望遥阜,想见官军营。
忆昔甲申初,此地防夷兵。
烽烟倏忽灭,耳有胡笳声。
今来开道路,遍志轮蹄程。
不久铁车过,平地殷雷鸣。
岩谷忽破碎,山海一楸枰。
我自催鞭去,秋风马首轻。


共477,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