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68,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下一页
古风(续上)
题次儿槱诗文卷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怪汝作诗如作画,笔扫风云驱百怪。
爱汝作文如作诗,潘江、陆海有馀漪。
郑虔名成老画师,传作未见垂当时。
王维有画兼有诗,绝妙未见兼文词。
古人专精在一艺,不尚誇多尚传世。
画虎一事倘无成,鼫鼠五能亦俱赘。
吾儿可有兼人才,行年十四、十五才。
天赋汝能天禀粹,天富汝年天骨开。
儿乎多能吾所许,儿乎末艺吾不与。
文章要须气节高,文学尤须经济举。
乱世人才安足多,扣牛宁戚徒悲歌!
台海波涛今漆黑,中华世界方蹉跎。
吾今与汝守蓬荜,吾老一任东隅失。
望汝怀器伏人间,或□扶桑作晓日!

乙卯重午(乙卯重午)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五月五日吊屈原,六日又当吊台湾。
台岛此日蛟螭蟠,户三百万海漫漫。
海底残魂招不起,三百万人同日死。
髑髅鞟骼郁嵯峨,虎狼戛戛磨牙齿。
彼一人些千古伤,全台奈何不断肠!
羌沈江兮羌沈海,黑风毒浪鱼龙僵。
昨夜雷门擂大鼓,羵羊蹩躠商羊舞。
灯火煌煌黎邱市,旌旂窣窣修罗府。

痛断发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我生跼蹐何不辰,垂老乃为断发民!
披发欲向中华去,海天水黑波粼粼。
天为穹庐海为壑,桃源路绝秦中秦。
况是中华亦久变,发短更甚胡中人。
吴绳虽约难为纶,且留尺寸来反唇,国人姗笑倭人瞋。
我生于世一微尘,我头一发回千钧。
科头违世廿载匀,戴之如山五十春。
垂之亦自嫌剡剡,断之夫岂能彬彬!
山鬼怂剑躐余后,晞汝阳阿归陶甄。
在笯可怜断尾凤,遁荒须跨无角麟。
托迹伊川昆吾野,苍浪种种嗟沈湮!
冲冠此际无轮菌,惭颜懒被华阳巾。
惟有晋时无颜帢,称是头颅堪同寅。
古者有罪科城旦,维髡与钳为一伦。
穆生不设醴酒醇,吾不能去空嶙峋。
屈原散发遵枉渚,吾将骚首问苍旻!

蓄发诗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不欧、不亚亦不倭(余为不今、不古编髟),我发虽短未媕婀。
我头不与人同科,可屈、可伸奈我何!
垂垂渐觉成盘螺,有如玉山长嘉禾。
不似童山空峨峨。
随俗不随乡人傩,老子头颅聊自摩。
任人讪笑语言讹,闭门缩颈甘藏窝。
道逢狞吏掩而过,抱璧相如避廉颇。
自笑杨朱为一毛,有惭肤挠与目逃!
几茎衰发奚坚牢,如斯时世须餔糟。
但余未能从时髦,耄矣老夫爱皤皤。

我家傍海隅,常闻风涛作。
去山二十里,不见青山壑。
有时见山容,足已涉城郭。
此行向中华,万山将笼络。
不图台北路,群峰先崿崿。
有如赴汪洋,河伯先海若。
路出香山间,海山俱寥廓。
四水望西流,连山自东落。
山水交潆洄,红尘供插脚。
我车风雷驰,我神尻轮跃。
一出鸡笼山,一身脱尘缚。
俯仰洪渡中,天地入冥漠。

风雨四山来,山外开曙色。
潮声吼如雷,海上犹深黑。
雨止风怒号,风鸣雨淅淅。
开门望曙光,巨灯悬竿侧。
电气逼人青,林烟散天碧。
我为候船来,望之心怵惕!
赖有贤主人,珍重慰羁□。
远客夜不眠,毫光明满室。
宗悫万里风,宗炳五岳屐。
□去指顾间,虽老心未息。
投笔潮鸡啼,海山忽四白。

将游中华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将老再行迈,竟作万里游。
此意同矍铄,恨无勋业酬!
栖栖入□山,远与禽向俦。
向禽亦何易,踪迹巢、许侔。
尧、舜今已没,洪水自东流。
我为乘桴客,翻向陆中浮。
陆中诚阻艰,尚有桃源留。
沧海浅更涸,巨鱼日吞舟。
六鳌沈蓬山,一去不可求。
我欲穷天阙,安得昆崙邱!
中原轩辕都,胜迹神禹州。
乾坤虽莽莽,轨路自悠悠。
列子御风行,域外期一周!

将泛海入中华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飙轮发出东瀛东,台湾水与吴淞通。
五岳三山禽庆志,五湖四海范蠡风。
久闭岛上如樊笼,山水瑟瑟无欢悰。
有树髡比湘君赭,有石血见秦鞭红。
欲向方壶觅员峤,奈无黄平、乏赤松。
放棹沧溟游万里,此行或遇东王公。
中原今已霸图空,龙蟠虎踞空匆匆。
碧水千回留古迹,青山一发馀高踪。
我从世外追温伯,有目不送南飞鸿。
拌以双屐踏万里,一蹑岱顶登高嵩。
昂头缈缈白云峰,手撷仙人青芙蓉。
归来袖里乾坤大,游筇且化葛陂龙。

南岸十馀里眺马当山,赋马当歌(乙丑六月二十一日)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水莫如吕梁,山莫若太行。
兼二妙之山水,吾今果见诸马当。
马当峰拂高隼天,马当江蓄神龙渊。
龙腾水怒火轮𥳽,峰峰壁立云涛连。
亘古屹立大江边,长江锁钥生寒烟。
一矶、一矶拥水圆,一落千寻地轴穿。
汹漭江流供插脚,轮菌庐阜疑并肩。
江水西来九派大,山翠东流万派外。
颇怪郦生「水经」疏,叙山不与马当会。
我闻马当山,风送王子安。
我来愿将一帆借,愧无雄词滕王高阁攀!
顺风直向鄱湖口,湖水入江山为走。
澎泽县西山色分,望见小孤犹回首。

背后负青山,当面对平筱。
虽盘庐山底,仍出众山表。
隐隐苍碧间,禅房出树杪。
古寺号「栖贤」,临流见幽窈。
涧水天上来,转觉瞿塘小。
苏公拟三峡,三峡谁多少!
阴沈至渊潭,神龙起昏晓。
寺前五老峰,远远闻啼鸟。
我从海上来,爱此红尘杳。
既过涧中桥,无限清浪绕。
复饮招阮泉,秋风双袂袅。

自入庐山来,众山纷磅礴。
日月藏岩阿,风云出丘壑。
神灵所宅都,江湖为缠络。
兹山诚南岳,可以兼衡、霍。
包孕百山川,巍峰起窕谷。
一罅一山开,各有新面目。
阴阳负两郡,岷嶓归一曲。
我行在觚弦,大千见粒粟。
晦明山中央,乾坤为跼促。
欲揽山四陲,羌无巨灵足!

驳霞满天天色紫,五云台阁天中起。
继以海市虚无间,蜃楼复在空明里。
凌霄万汇天机悬,火布水锦风轮旋。
珊瑚玳瑁万家饰,虹栈星房九气鲜。
江光烂漫群龙戏,乃是千舟万舟至。
叆叇三湘七泽天,缤纷四海五湖地。
汉阳、武昌夹岸长,东西南北控中央。
安得江神一起鞭石梁,联络二十二省成一疆,朝轶大秦、暮扶桑!
呜呼我歌未罢开曙光,天苍苍兮江茫茫。
愿乘槎兮出大荒!

过遂平县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自过信阳来,景物殊呰窳。
河南比鄂南,风土判良楛。
遂平房子国,周衰迁于楚。
中原若无人,鲸吞无所阻。
唐时平淮西,易名遂千古。
城西嵖岈山,战场今莽卤。
谁知五日间,此地复焦土(余过后四日,土匪窜至,全城为墟)
强寇回霍邱,处处惊鼙鼓。
俯仰天地非,人民入刀俎。
呜呼十馀年,水火民何苦!

北望首阳山,今有夷、齐祀。
南入偃师城,古为汤亳里。
帝喾所旧都,周王所东履。
如何同莒、邾,大无三百雉!
我向中逵行,不见繁昌市。
田横刎此乡,其地尚可指。
伊水入洛河,在此如江汜。
我欲游嵩山,城边聊徙倚。
望见太室容,忽焉风尘起。
中路多萑苻,踟蹰不能已!
风静山逾明,欲就心如矢。
闻说二室间,三十六峰里。
选胜而骋奇,峰峰天中峙。
甚喜山有灵,惜哉车无轵!
况是涉坎艰,爰作临崖止。

袁、曹战时垒,云是中牟台。
师旷留遗迹,歌风有馀哀。
田丰祠已矣,楚氛安在哉!
我过朔风生,南风竞不来。
古邱不可见,一路见蒿莱。

① 清改二程书院,今作农业学校
远对夷门城,近对禹王阁。
大梁书院中,浮图压东郭。
可有塔上铃,和答院中铎?
嶪嶪白云归,日暮栖鸦鹊。
师旷君子人,伊川圣者作。
列仙去不回,斯台空寄托!

过临城,望抱犊山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遥望抱犊山,下有豹子谷。
昔为隐者居,今聚绿林族。
山中豪客多,虎头飞食肉。
无地安渔樵,何处筹耕牧!
嗟乎平地间,长蛇常起陆。
况夫荒荒山,能无丛莽伏!
连绵有峰峦,迢递似平麓。
远视目力穷,近无镜光缩。
路与峄县通,轨辙分横幅。
北向滕、薛都,风轮去何速!

圣道日榛芜,孔路亦已荒。
沙尘飞蔽天,日色为昏黄。
我行八千里,来到泗水旁。
秋冬水潦降,波澜何汪洋!
想见横流世,难凘孔泽长!
宣公泗渊滥,吴师泗上翔。
此诚鲁壕堑,岂独圣津梁!
一车驱两马,浮杠百步强。
桥南见石路,桥下横野航。
跋涉崎岖中,突见万古坊。
汉柏参天地,鲁陵匹帝王。
回首鲁公台,已至鲁城隍。
信宿陋巷街,瞻见阙里墙。

水行越沧海,陆行踰崤、函。
日夜行万里,更披万仞岚。
初上泰山北,复下泰山南。
既入岱宗坊,步步起巉岩。
登及岱盘九,峻甚华峰三。
悬峰出天际,危峪入空嵌。
忆我近嵩高,回轸向关、陕。
车行山隧中,忘却成皋险。
自入泰山来,险巇重重掩。
一险方才过,一峰又当脸。
回首视前峰,地底见一点。
迢递三天门,万山没深崦。
徘徊碧空中,白云为我敛。

庐阜有高峰,四溃皆奇特。
灵境变幻间,一峰藏千亿。
探奇心未餍,复到泰山侧。
泰山层层高,别肇神仙域。
直上五十盘,凌霄去不息。
飞泉五千仞,山头惟一滴。
满山柏戴云,悬磴松生石。
秦、汉皆后来,云物万古积。
石闾对介邱,天府西东辟。
绝顶濛濛间,青旻连青壁。
真人御风行,去天不盈尺。
俯视山半云,雷声出山腋。
朝登日观峰,沧海扶桑色。


共268,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