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4,分1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古风
慕容初入邺,已有虎狼志。
前驱丁零部,后面鲜卑骑。
燕燕尾涏涏,飞飞啄塘蒲。
三原隔五嵏,缓急当奈何。
慕容在何许,已度凉马台。
饥鹰掣鞲绦,一逝不复归。
青春遥夜开华堂,绮罗弦管东西厢。
阿谁公子淮南王,美人家本邯郸倡。
合蝉堕马耀明妆,起舞为君陈乐方。
翠曾参差烟际翔,鸾惊龙婉相颉颃。
西城北里各擅场,罗袖文巾纷御香。
明眸善睐含流光,舞罢云中孤月凉,若耶溪水胜潇湘。
越川佚女春浣香,织成白纻冰雪光。
上为舞衣下舞裳,大秦珍珠明月珰。
昆山玉拨映金梁,齐琴赵瑟声锵锵。
七鞶妙舞纷相当,须臾璧月沉西方。
汝南鸣鸡啼晓霜,今我不乐去日长。
裴回念此摧中肠,翡帱翠幄陈高堂,请君安坐乐未央。
日落山气凉,清流自回转。
穷源不知劳,渐忘溪路远。
幽石各奔峭,修树亦婉娈。
遥睇径难测,回瞩途屡变。
寂历众山响,萧条晚风善。
微径暮樵出,悬崖归鸟见。
须臾夕霏收,残阳四山遍。
新月忽清扬,馀霞自舒卷。
稍觉葛衣轻,幸藉孤筇健。
平生丘壑人,兹言庶能践。
清境难久留,申旦戒徒御。
引领睎前峰,抗策辞东路。
数武即岖嵚,危蹊少安步。
顾盻见百里,云日媚烟树。
凭高俯澄湖,风帆竞孤鹜。
晴旭移峰巅,明晦变已屡。
褰衣入空翠,溪流渺南注。
椮疏旷游眺,苍茫失昏曙。
东山清风来,西涧凉雨度。
澄潭益萧瑟,游鳞纷散聚。
前贤迹已远,山川缅犹故。
夙昔思古人,三叹读书处。
早读神僧传,缅希志公迹。
剑水踪已遥,钟山事成昔。
岂知常白峰,留此千年石。
鸟爪带铜绿,镜面莹藓碧。
磨灭开元碑,虫鸟纷难译。
披萝究遗文,剥苔理残画。
断阙发闻见,樵牧增叹惜。
陆铭圯寒冢,王碑委荒僻。
庐陵傲珠犀,东武比博弈。
沦弃多名珍,何惮穷钩索。
一勺醴泉冰,供此风雨夕⑴。
⑴ 神价传志公面莹彻如镜手足皆鸟瓜碑有云陆倕制铭于冢内王筠勒碑于寺门皆与传合
风雨湖上来,萧条洒飞阁。
殷雷起眉际,极目穷寥廓。
遥天压烟水,空濛气磅礴。
大泽盘蛟龙,斜风偃雕鹗。
却眺鸿濛中,日光远回错。
草木暗四山,急淙鸣万壑。
怅然思古人,《大雅》何时作。
古今人物画手谁第一,晋有卫协吴曹兴。
南唐周生更奇隽,行笔瘦掣姿崚嶒。
此图在世踰千载,墨光黯淡生光晶。
君王隐逸各有态,蚕丝烟篆交回萦。
目瞋鬓突五剑客,短后之衣曼胡缨。
二人旁立目左顾,剑如星日光纵横。
昂首右顾者三士,二人按镡神欲生。
一人拔剑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长鲸。
使笔如剑剑气出,此公无乃能铁兵。
庄生说剑固豪快,十步千里无留行。
千年奇论佐奇笔,挥毫泼墨皆飞鸣。
云间墨妙更遒绝,钟王腕底纷斗争。
自云昔见吴兴书《说剑》,恨不作图双妙并。
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书非赵卿。
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
我闻周生妙得后主作字法,秋胡谢女风格清。
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伤人今古情⑴。
⑴ 宣和御藏文矩有秋胡故实谢女写真等图
太史下蚕室,坎壈谁见知。
发愤传货殖,千古同悲噫。
郭纵出铸冶,翁伯起贩脂。
洒削既鼎食,胃脯亦连骑。
志士守蓬萝,不如交马医。
索带披敝裘,不如规鱼陂。
我爱灌仲孺,意气薄云天。
长啸入吴军,指顾坚壁穿。
长戟郁龙蟠,怒骑如风旋。
声名冠诸侯,皆曰夫夫贤。
魏其势既落,田氏宠益专。
朝请考工地,夕夺城南田。
丞相故宾客,顾盻忽屡迁。
笑骂顾四筵,殊不直一钱。
当时膝席子,岌岌皆危冠。
郑季有孽子,少小为人奴。
骑从平阳主,给事建章居。
朝拜大将军,封侯诧钳徒。
遂复还尚主,赐第耀通衢。
陇西老飞将,猿臂雄万夫。
白首不得侯,心折幕府书。
谁能对刀笔,临风自捐躯。
天道有如此,千古同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