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45,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追忆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漂泊江潭未有期,凤楼龙堞梦参差。
霓裳夜奏通三殿,羽檄晨飞又一时。
事险几同狐截尾,名高不望豹留皮。
冬郎别有伤心处,漫拂朝冠尽泪垂。

过袄祠感赋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索诃世界久成尘,三一从何示妙身。
大食兵传唐景教,休屠王祭汉金神。
蔷薇花发军容艳,薜荔枝繁鬼语新。
独策青牛关外去,当时望气可无人
⑴ 薜荔字用释典。休屠王所祭金神,乃自在天像也,释典中多可證。后世以为佛入中国之始,误矣。耶稣之教,与婆罗门之一因宗同;景教即犹太教,余别有考。

中秋夜作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桂魄销沉夜气寒,螭龙愁掩水晶盘。
山阳下国成名异,湘水微波寄迹难。
海阔倘容精卫塞,心孤惟共晚枫丹。
不须更听邻家笛,白露庭楸恨自漫。

六龙回辔敞云天,迢递春城北斗悬。
玫石陛前新论议,黄金台上众才贤。
试从邹衍谈天后,重溯轩辕铸鼎年。
海水万重星四野,苍生系命好筹边。

其二
七言律诗
晓宇曈昽金扇开,九衢毂转殷轻雷。
掞天绘日閒平德,燮化调元邴魏才。
御马锦鞯辉趢趗,蕃王茸帽簇毰毸。
迂生滥厕鹓行末,冀见寰瀛献赆来。

其三
七言律诗
胸次崔嵬不可删,放怀直到五云间。
其鱼鲂鱮谁能御,我马玄黄且未还。
沧海东来能撼岳,太行北去更无山。
凭谁重作丙丁鉴,览古忧时独厚颜。

一卷苍茫异境开,秋怀胜赏共崔嵬。
因知岳阜参天处,曾见山翁把酒来。
北狩风沙龙驭远,南征鼓角雁声哀。
沉思三十年间事,岂独昆明有劫灰。

卧龙冈上怀诸葛,丹凤门边想魏徵。
旷代风期如可接,百年灵爽况依凭。
芳兰剪径风初静,瘦竹欹檐石有棱。
谏草一篇书百卷,云天高击九秋鹰。

其二
七言律诗
徐君风力重明廷,欲采蘋蘩为荐馨。
直节已充花市隐,高文常乞草堂灵。
诗传江左犹留派,客话天山不可听。
寂寞草玄坊局冷,他时谁讯子云亭。

雨后閒坐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静玩熏炉自在香,老槐疏柳易斜阳。
身行世路九折坂,梦绕庐山三石梁。
病起微凉初觉倦,雨馀缺月自生光。
为评汝颍谁优劣,乍拟拈豪意已忘。

先生有道堪千载,文范云亡倏九年。
撰杖威仪今已矣,傍檐梅柳故依然。
再传定有真儒出,百卷曾无一字偏
日迈月征怀往训,此心长饮在山泉
⑴ 先生曾言,王文成之学,原非纯粹,而再传之后,得刘、黄诸贤榰柱世教,遂蔚为大宗。而朱子之学,则真所谓不待七十子丧而大义已乖者。此其有望后起之心,诚缠绵也。
⑵ 先生所撰,总名《钟山丛书》,仅百馀卷。
⑶ 先生尝于书养大书《诗》「日迈月征」四句,以自警惕。四十以后,有劝具节劳者,则又书曰:「我不敢仿效我友自逸。」故所藏之书殆十万卷,无不经丹黄者。吾友沈子培刑部称之曰:「若兰甫先生,盖有所不言,无所不知也。」呜呼,此岂后人所易几及哉?
⑷ 先生常用之印,文曰「在此山斋」。

夜泊香港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鳌掷鲸呿气自横,飘然书剑又孤征。
鬼灯明灭非人境,山市虚无似化城。
晓雾但愁销蜃气,夜潮时复警鸡声。
书生结习今馀几,倦倚篷窗梦太平。

赠汪芙生瑔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閒观岁月逝骎骎,七尺匡床著作林。
茶罢略披柱下史,梦回初听海潮音。
目无馀子独怜我,后有千秋谁见心(君著书名《无闻子》。)
待约看梅共樽酒,垆灰拨尽话深沉。

春日广州作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九衢歌管日喧阗,一室儒生自圣颠。
梦好难寻人境外,花开如见古皇前。
街丁逐疫敲铜鼓(一冬无雨,正月疫疠盛行。),游女嬉春堕翠钿。
不是江湖长挂眼,久居岭表亦安然。

画船听雨惜芳辰,还忆龙飞晋水春。
岳牧尽酬金帛价,舆台都称绮罗身。
焚香犹见星环极,涉世深愁海飏尘。
解恨咸通当日事,始知端己是诗人。

口如冯异不言功,心似营平最朴忠。
水战暗符名将法,山容真见大臣风
阶前枯树英雄暮,冢上灵芝孝感通(公母卒,庐墓三年。)
麟阁勋成箕尾去,故人挥泪望征鸿。
⑴ 《孙武兵法逸篇》及《伍子胥兵法》皆言水战。中兴制度,仿佛近之。
⑵ 余戊子游湘,与公雅故。谈及剃须渡台,及鸡笼力战事,公惟引咎,自言无功而已。
⑶ 公自言年岁已晚,国家除拜必不受,惟兵革无避耳。

起闻腊鼓岁将除,独吊荒祠想壮图。
绝代天才嗟入蜀,当时长策在连吴。
河山百战英灵改,风雪残冬草木枯。
胜地我来仍驻马,江声千古但雄粗。

金陵怀古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六朝城阙久蒿莱,千载匆匆几劫灰。
南渡尚闻龙变化,北征徒见燕飞来。
云端江水遥通蜀,乱后天心倘爱才。
行过新亭笑王导,海风吹处五云开。

① 公讳长善,他塔喇氏,满洲镶红旗人。
征南幕府久相依,作赋论兵自一时。
跌宕琴尊狂客聚,雍容裘带士人师
遗诗酷似苏和仲,铭墓吾惭杜牧之
长忆春明驱马日,泪痕点点落衣缁
⑴ 公任广州将军,署有壶园,亭馆极美,花树华蔚。公又好客,公子侄伯愚、仲鲁两翰林,皆英英逾众。宾从多渊雅之士,如张编修鼎华、于兵部式枚、梁编修鼎芬暨予,皆尤密者也。
⑵ 公任广州时,为驻防旗人奏加举额,又设明达书院,亲为校阅。粤中驻防科第之盛,甲于各省,其明效也。
⑶ 公录坡公诗,读之成诵者千馀首,故所作类之。
⑷ 满洲大臣自乾隆以来,相率于墓前刻御制碑文,而墓志神道之类皆不用。予尝语伯希祭酒,以为后世欲闻满洲耆旧行事功烈,殆无可徵也。
⑸ 予丙戌落第出都,与公别。公曰:「吾年暮多病,尔无事早来。」虑不及相见也。后虽于丁亥、戊子间仍相从八阅月,然此语凄感心脾,终不能忘矣。

衮衣赤舄在山林,犹是绸缪牖户心。
四表已瞻云荫大,十年便觉海波深。
偶将艺苑英华句,自写卷阿正始音。
曾读阳秋怀谢傅,苍生翘首一沉吟。


共145,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