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92,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古风(续上)
禽言和姚俊卿孝廉韵六首 其三 (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① 越鸟巢南,异音震耳,以别常闻,为宣厥臆,赋禽言。
兜兜。
汝有田畴,予用有秋。
汝车汝舟,予惟榷是求。
胥人而雠,胥鬼与谋;
山竭海枯,无孔不搜。
不竭不枯,予沽予售。
予惟鬼之酬,载冕载旒,亦莫敢予尤。
兜兜。

其四 (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先顾!
先顾!
蹇人上天天有路,天门沉沉生紫雾,愚者不悟智者悟。
海上有秘方,黄金良可铸。
尔徒赤手谋青云,群仙不欢天亦怒。
河间车斑斑,何不谋之河间奼?
先顾!
先顾!

其五 (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归飞!归飞!
凤皇南飞,桐落竹稀。
集枯忍饥,水无莼菰、山无蕨薇。
芒芒四野,尔安适归?
归飞!归飞!

其六 (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都护!都护!
汝屯汝戍,汝仓汝库。
饱汝潼酪,雄衣猛裤。
海不及煮,山不及铸;
赤地万里,惟汝之故。
山裂海飞,强者天仆;
我戈我矛,我剑我屦。
正我索疆,张我韶頀。
我妇我孺,十日大酺。
勿梦梦天,天今云寤。
谁为天言,朱鸟有咮。
都护!都护!

题崧甫弟遗像(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三岁识四声,七岁能文章。
十三冠童军,英声震文场。
平生性沉郁,雅不乐襮彰。
宅躬已高洁,治事尤精详。
奋起佐义师,大节何慨慷
先忧后乐志未遂,眼看海化田栽桑。
眇眇一秀才,诏令侨海阳
芦中之人信穷士,国仇家愤何能忘?
吃箫不为吴市乞,卜邻石户同农忙。
山中千树桐,泽中千足羊。
无聊聊读货殖传,更用陶朱公策施之商
人生患难思骨肉,况乃兄弟非寻常。
少为失母雏,出入相扶将
以父为之师,读书同一堂(予与弟皆未更他师。)
双峰之山何峨峨!
大甲之水何汤汤!
瑞莲王子池、古柏大部庄,何须风雨夕,始复思联床
此情此境曾几日,君年且壮予且强。
渡江忠义人,俗口诮曰伧。
方同筹划宇宙分内事,将飞敛翼聊徜徉。
三豕渡河岁云暮,送君韩江江上风帆张。
谁知此别遂永诀?
至今每过泪洒江亭旁。
春风吹客忽出海,岂复再觅扶馀王?
临行不得一握手,心有万绪谁度量。
三书海外竟绝笔,语语真挚尤心伤
忧患焚和抑何亟?
满腔热血冰难凉。
丈夫死牖下,恨不为国殇。
是时乾坤正翻覆,目不忍视能无盲?
飘然撒手不姑待,南溟有客方归航。
闻丧复闻乱,百感增茫茫。
谁为赋大招?
返魂终无香。
魂来夜黑晓得耗,信知梦寐非荒唐。
登坟一哭千古恸,空山转眼今几霜。
渡台船针指辰巽,山中坟向如其方。
化为黄鹄有羽翼,东南飞定还吾乡。
黄鹄能言反乎复,天荒地老此恨终须偿。
安能浪信人言已成佛,幻视世界无兴亡。
佛言我相即非相,此图何乃神飏飏!
每见此图在,不信其人亡。
其才未展肆,其貌非老苍。
丰其智慧啬其寿,生才何意吾直疑彼苍。
神龟不可呼,安得叩九阊。
吾家世忠孝,卜者言将昌。
不于其身于其子,丹山已见双凤皇。
益之一凤雏,三凤方翱翔。
视此图中人,前辉而后光。
题图者谁?
为乃兄义师故帅虞曹郎。
⑴ 中日事起,弟奉檄办理全台义军营务处。
⑵ 归粤为海阳学廪生,由许中丞奏奉旨。
⑶ 弟在台以芦中人赋受知唐中丞、以货殖传书后文受知刘中丞,其先忧后乐赋,组织全以宋史事,尤为顾方伯激赏,传诵一时。归潮,则以拟范蠡致文种书受知张尚书。自丁酉后,弟往来潮、嘉间,兼事农商。
⑷ 先母陈恭人见背,弟七岁,予方十六。
⑸ 双峰在苗栗县之铜锣湾,予与弟皆生其地。大甲溪径东势阁而出,祖宅在焉。瑞莲堂在王子社旧居。乙酉、丁亥间,池莲屡有并蒂者。柏庄在大部处新居,皆台湾县地。
⑹ 己亥冬同画定岭东同文学堂事,弟遂归镇平山居,予送之潮州上水门外。庚子春,予以学堂筹款事,出南洋群岛,待弟不来,遂行,在新洲得弟信者三。
⑺ 弟生有佛徵,家人梦中亦见弟言已还佛位。

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仙不在菖蒲涧,佛不在风幡堂。
劳君打包出东林、骑鹤离武昌。
与君携手南极旁,坐看东海恶潮撼乐浪、西峤战云连点苍。
地下斗麒麟,天上笯凤凰。
有矢不得射贪狼,有弓不得挂扶桑。
三十六军尽女子,军中之气安得扬?
乘轩三百人,济济何跄跄?
江南李花河北杨,天下方歌妩媚娘。
瓮头揭取六一泥,放出北斗斟天浆。
上天谁禦蛟龙车?
渡海谁驾鼋鼍梁?
地下主者媪不翁,天上主者刘而张。
烈烈蚩尤魂,持头欲咋古帝轩辕黄。
千秋万岁心徒伤,横来小者侯而大者王。
乃今置之祝融汪,古月不凉今月凉。
不生不死,百草何用神农尝?
长剑玉珥鸣琳琅,北收黄河南收江,乾坤纳纳一钵藏。
筮亦不能短,龟亦不能长。
赤手捧出日月双,九头之纪重纪天地人三皇。
北不尽幽燕,南不尽荆扬。
呼取天孙为织裳、牵牛为服箱。
胡为乃与下界虮虱徬徨重徬徨。
古来颜回为素臣、仲尼为素王。
华衮斧钺,笔削终日忙。
有天仅倚杵,压头头不昂。
丈夫动辄计万世,毕竟几人遗臭与流芳。
麟乎麟乎逢鲁圉,凤兮凤兮趋楚狂。
僬侥之民不自小,乃与龙伯大人之国相颉颃。
天欲无三光,地欲无五常。
世间狐貉瞰人尽,更遣虎豹来九阊。
与君相逢今日竟何日,非苏非李落日吟河梁。
三万六千椰酒觞,饱有荔枝饥槟榔。
三生一穗沉水香,死不用青蝇吊仲翔,生不用金鸡下夜郎。
罗浮仙蝴蝶,作茧供衣裳。
香溪之水春可航,朱明洞天径未荒。
送君此去吾亦隐,四百三十二君待我开草堂。
麻姑、玉女、梅花、美人尽列侍,人间无此温柔乡。
噫嘻乎嗟哉!
白云乡是温柔乡。

戊申广州五月五日作(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南风吹沙何烈烈,抟抟大地瓦解裂。
如山火云势岿蠘,欲雨不雨天益热。
照眼榴花作午节,江上水嬉武可阅,打鼓鸣钲角优劣。
使船如马马化龙,飞龙回头笑跛鳖,百里横江渡才瞥。
嗟尔健儿好身手,慎勿思起为枭桀。
年来民穷盗益多,群盗如毛不可栉。
小犹乡落事攻剽,大且据城谋篡窃。
此方告平彼旋起,一岁之间四五发。
东南已无干净土,半壁江山半腥血。
民言官苛迫民变,官言革命党为孽。
彼哉革命党曷言,下言政酷上种别。
假大复仇作橥楬,横从海外灌海内,已似洪流不可绝。
益之民穷变易煽,鱼帛狐篝竞潜结。
事败党人辄跳免,东邻西邻相窟穴。
可怜惟尔愚民愚,身罹兵诛家立灭。
年来招兵兵益多,东征西防未容撤。
饥困兵言月饷少,罗掘官言库储绌。
嗟哉民变犹可说,祗忧兵变不可说,此事迩来已芽蘖。
民犹可煽况煽兵,庞勋之徒何代蔑?
尤难言者东西邻,公庇群凶嗾内齧,鹰瞵狼睒谋我缺。
彼谋我者原多途,既山取金路敷铁。
更乘内乱肆厥毒,坐恐吾民靡有孑。
我今内治方无人,何力能俾外谋折?
官惟露布誇贼平,功状张皇某某列。
愁来且进菖蒲觞,有荔如丹藕如雪。
龙舟归去夜微雨,仰视江天黯空阔。
注:戊申广州五月五日作此,咏当时政坏、民乱、兵变、外侮诸情。

寄赠国学保存会诸子(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文明古国五千载,中经秦火诗书在。
汉兴诸儒功最多,不有守先后何待。
西海潮流猛秦火,东风复助为妖祸。
障川挽澜今无人,后生小子忘丘轲。
昆崙山高东海深,百王千圣知此心。
终看吾道益光大,日月行天无古今。

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村人看客衔尾舟来时。
双轮在前画舫随,入涌涌路歧复歧,汽笛鸣使村人知。
村人有约远迎客,村童村妇纷来窥。
几成看杀卫叔宝,荔枝树下人争围。
岂知老饕苍髯已三尺,馀客亦复鬑鬑皆有须,但动食指思朵颐。
是时荔枝半生熟,青红满眼光陆离。
荷包太早桂味迟,五月黑叶方垂垂。
采之满筐出供客,更令饱饫兼僮厮。
我舟泊处上有丞相祠(村人梁姓,文康后。)
但能耕稼魏公庄,岂必识字为佳儿。
村居若有千树荔,更用千户侯何为?
维闽与粤荔枝国,各有佳品因时宜。
君谟作谱起聚讼,彼优此劣词何支。
我生于闽长侨粤,有荔枝处皆尝之。
平生嗜荔如嗜色,情人之眼皆西施。
少年最爱十八娘,至今追忆神犹驰。
自来岭南日啖三百颗,临风辄念天人姿。
门书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
梅妃生闽杨妃粤,杨妃宠盛梅妃衰。
人间选色论品目,两皆尤物天所遗。
亦如荔枝各具色香味,相看不厌、不见常相思。
奈何玉环不自爱乡味,坐令蜀产称珍奇。
蜀荔之佳万万逊闽粤,维髯蜀客亦谓言非欺。
惜髯但啖粤荔未到闽海湄,惟应楚客粤归足傲道州老,此来非早仍非迟
亲解海山仙人绛罗襦,临江况复将别离?
江天过午村鸡啼,满船载得荔枝去,濛濛烟雨遮船旗。
⑴ 兴化府署大书“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为楹联。
⑵ “无奈荔枝何,昔我来迟今太早。”何子贞太史海山仙馆联语也。

述灾(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炎天久不雨,一雨遂汎滥。
三江势俱涨,有地皆水占。
平乡水过屋,高市水入店。
桑田尽成海,馀者山未陷。
无堤能自坚,有稻不得敛。
灾民露天宿,屡徙常倚担。
生者鹄面立,死者鱼腹殓。
天心夙仁爱,忍使民昏垫。
无家百万人,仰视宁无憾。
虽有泛舟粟,救死亦云暂。
来日良大难,安能久遍赡?
平生愧禹稷,饥溺常在念。
徬徨起中夕,侧目江云暗。

赠阳湖陈生(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大江浩浩趋东海,汇为大湖涵远空。
由来江左数人物,民风虽雌文则雄。
阳湖陈生三十九,手治官书百粤走。
乞我题诗写古愁,夜半携尊酌南斗。

晴皋诗来,兼惠黄精,次韵答之(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江山不复故,岂有故城郭?
登高浩四瞩,风尘变京洛。
我怀古仙人,五云有楼阁。
安能徇利名,生命付鼎镬。
服食求神仙,此意良不恶。
平生南北走,羹蛇饮羊酪。
支离养生事,入世久飘泊。
非无合丹术,神药犹待索。
黄金未能炼,四海一空橐。
入目皆桑田,沧海已成昨。
仰天自搔首,白发不可却。
高空何泬寥,大野何广漠!
投身坠世网,羽翼何时作?
我本江海人,出世是归著。
惟君知此意,赠我仙人药。
灵兼芝草采,冷共梅花嚼。
于时天地昏,日月嗟蚀薄。
蟠湫蛟龙战,磔肉狼虎攫。
长啸谢世氛,一任舟移壑。
相期有霄汉,云霞得所托。

白马乡有怀明义土赖若夫先生(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先生名其肖,字若夫,镇平白马乡人,明诸生。明亡,起兵奉先朝正朔,守县境者数年,屡败清兵。及势不支,乃遁去,不知所终,乃明之完节士也。先生童年嬉游,塾师责之曰:若夫为不善。即答曰:若夫豪杰之士。其自命如此。白马乡今犹分忠孝节义四旗,传为先生遗制。明稗史皆作潮阳人,而通鉴辑览从之。镇平时犹属潮州,当因此误云。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
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
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
当时乃已神龙见首不见尾。

赠莫生(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晚清 · 丘逢甲
海上原多不死药,此语传自秦汉间。
安知古语今始实,不死不在求神仙。
病原不死药之死,竞咎中医失医理。
由来官失学在夷,即今论药已如此。
多君卖药高韩康,专从海上搜神方。
瓶中海水尽甘露,不须更待神农尝。
五羊城头春草发,五羊城外春潮阔。
捣药仙禽啼海云,春风过处江山活。

我生本在东海东,中有万三千尺出海之高峰。
此峰上有万年不化之古雪,玉立天半尤奇雄。
我生延平同甲子,坠地心妄怀愚忠。
毗耶故国不能守,脱身兵火烧天红。
坐令玉山竟落五百年后此一劫,有愧东渡沧海朱家龙。
扁舟走闽复走粤,郁然五岭佳气何葱茏?
神僧许我一片乾净土,闯然入户精灵通(谓惭愧禅师入梦事。)
闽粤之交小卜筑,手斩荆棘披蒿蓬。
南来腾空立天马(天马腾空为镇平八景之一。),北眺水月明石虹
玉华金简(皆峰石。)并罗列,吾庐为主山为从。
东望军山念吾祖,勤王当日亦复师无功。
吾庐之西万松顶,大山小山森相宫。
此山乃若特为吾庐设,山名不妨偶与匡君同。
四山之中中有村,吾庐适在村当中。
人间若别有天地,桃花流水尽日声淙淙。
额吾庐以黄庭语,岂欲上蹑神仙踪?
表吾庐者奉新许,笔势劲若铭彝钟(心太平草庐额,许中丞仙屏书。)
丙申之春吾庐寔经始,买山更在光绪乙未之初冬。
十五年中一转瞬,辋川图画久慕前贤风。
镜中谁作此狡狯,山林舍宇人物顿觉如亲逢。
堂堂乎张,文采冠吾党,前辉后光昌而丰。
人生意气潜契合,东山茯苓西山松。
为吾题图意乃在图表,证今引古词何鸿!
即以词论已超绝,直与明镜摄影齐神工。
嗟哉文学在今日,遭值世宙方昏雺。
已抑公羊作饼家,更诬孔子为儒童。
三年不飞亦已矣,岂有一举天能冲?
夐乎欲论太平世,人狙出口谁能容?
君家仲坚昔吾慕,偶然游戏海上思作虬髯公。
安知仍落此世界,儒冠复戴奄奄欲绝宁吾衷。
已无一时豪杰可摧倒,聊欲万古开拓吾心胸。
昆崙山脉走南戒,万水趋海朝祝融。
此间山水清雄良足寄怀抱,且收倚天长剑韬神锋。
太平之民或容作,教取子孙识字为耕农。
南荒丹山本凤穴,凤虽不至吾仍种竹栽梧桐。
梦中忽见海上故亲友,落月黑塞林青枫。
偶图山居志吾幸已脱劫外,乃劳翩然大句相推崇。
人生得閒无事亦仙福,黄庭此语吾所宗。
有山不归果何乐,世网一坠嗟重重。
庐山之君昨招我,云中手把青芙蓉。
注:心太平草庐乃公山居澹定村宅名。
⑴ 仙桥尤为县胜境,上有庵,明邑令题曰“石虹水月”。
⑵ 君山一名军山,以创兆先生参文信国军。时义军由此过也。

叠韵再题心太平草庐图,并答温丹铭(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晚清 · 丘逢甲
洪水已注沧溟东,洼者为泽高者峰。
茫茫大陆号中国,战争几辈誇英雄。
成为帝王败寇盗,佐帝王者臣称忠。
有史以来数千载,几朝战血山河红。
天地杀机不一发,草泽各倖蛇成龙。
一龙升天众蛇伏,龙居云气偏葱茏。
是时天下号一统,兵戈四海初交通。
青青战地见禾黍,遗民垦土锄蒿蓬。
威加海内猛士尽,贯日无气成长虹。
喔咻屡下宽大诏,与民休息民咸从。
词臣例上太平颂,举朝将相争言功。
迂儒掉头不肯信,手抚古瑟调商宫。
独居深念此何世,此仍据乱非大同。
亢然远慕太平世,高歌金石深山中。
山中古瀑飞潺淙,白云满径无人踪。
冥心自铸太平象,人间半夜闻清钟。
儒书自昔用者寡,况今闭塞方严冬?
匹夫慷慨念天下,我正坐有迂儒风。
挭然与世无一可,太平梦想能躬逢。
已不作太华陈希夷,又不作武当张三丰。
胡为独诵黄庭内景语,谡谡山阁风生松。
有山可隐尚不隐,秋南春北为宾鸿。
自名曰士亦求食,其术更绌农桑工。
不知挟持果何具,谓欲与世除昏雺。
太平有待吾且老,岂有丹鼎能还童?
眼中鸡鹜各争长,卧看一鹤苍霄冲。
庙堂纷纷有人在,山林养志犹吾容。
卧龙一出太多事,惜不终老从庞公。
吾庐山村曰澹定,聊付图画旌吾衷。
文昌题句叹奇绝,已若丹篆吞吾胸。
穷郊忽出八叉手,一收寒态生春融。
云龙上下吾党事,岂诧衣钵传机锋。
九原若起柳州柳,定许古调歌黄农。
春山花落桐君桐,春雨夜长枫人枫。
手披旧史发浩叹,无数神圣纷追崇。
乾坤一儒腐可笑,差喜吾党诗相宗。
画中吾庐在何许?罗浮东望烟云重。
四百三十二峰正初日,海天朵朵金芙蓉。
注:温丹铭名庭敬,大埔县人。

写影入明镜,移之尺纸间。
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
而况尺幅纸,欲写四面山。
山中有吾庐,更有山中田。
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
但写一角山,吾庐山之阳。
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
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

其二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天下万山祖,其名曰昆崙。
昆崙有南支,万里趋越门。
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
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
我从海上来,卜庐澹定村。
东望徵君山,吾祖祠墓存。
明夷兆谁筮,参军墓谁题?
呀呀朱鸟咮,郁郁冬青枝。
夜半雪压庐,重撰铜弦词。

其三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绢寿八百年,纸本寿过之。
人生百年耳,写此将何为?
吾亦爱吾庐,此意陶潜知。
黄者径菊花,碧者门柳丝。
南山有佳气,松风吹酒卮。
高咏归去来,宜得图传之。
惜皆付后人,图者非当时。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姚翁年七十,照海须眉白。
为写吾庐图,森森见松柏。
群山走腕下,万里若咫尺。

其四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昔者陆放翁,庵额心太平。
自云此三语,取自黄庭经。
放翁振奇人,平生喜谈兵。
上书论北伐,策马尝西征。
未甘以文字,供奉小朝廷。
至老志不衰,家祭诗可徵。
吾生于放翁,所遭百不同。
同者惟此心,天或哀吾穷。
有海畀不波,有岁畀常丰。
吾穷足自慰,老作太平翁。


共292,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