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08,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古风(续上)
江上 其二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江上传夕烽,直彻燕南垂。
皆言阳师来,行人又奔驰。
一鼓下南徐,遂拔都门篱。
黄旗既隼张,戈船亦鱼丽。
几令白鹭洲,化作昆明池。
于湖担壶浆,九江候旌麾。
宋义但高会,不知兵用奇。
顿甲坚城下,覆亡固其宜。
何当整六师,势如常山蛇。
一举定中原,焉用尺寸为。
天运何时开,干戈良可哀。
愿言随飞龙,一上先于台。

和扁日以遥,治术多瞀乱
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
彭铿有后贤,物理恣探玩。
耻为俗人学,特发仁者叹。
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
循方以治之,于事亦得半。
条列三十馀,有目皆可看。
略知病所起,可以方理断。
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
颇似郭舍人,射覆徒夸诞。
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
未达敢尝之,不死乃如线。
岂如读古方,犹得依畔岸。
在汉有孝父,仁心周里闬。
下诏问淳于,一篇著医案。
如君静者流,嗣子况才彦。
何时遇英明,大化同参赞。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
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
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
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
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
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
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
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
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
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
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
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
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
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
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
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
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
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
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⑴ 战国策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结斗于宫唐之上舍斗奔郢遂入大宫负鸡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蒙谷之功与存国相若

宵来骑白马,蹑电向钟山。
忽遇穷途伴,相将一哭还。
君来犹五月,不逐秦淮节。
携手宿荒郊,行吟对宫阙。
此去到芜湖,山光似旧无。
若经巡幸地,为我少踟蹰。

桃叶歌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桃叶歌,歌宛转,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中官采取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三月桃花四月叶,巳报北兵屯六合。
两宫塞上行,日逐江东猎。
桃叶复桃根,残英委白门。
相逢冶城下,犹有六朝魂
⑴ 隋书五行志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词词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及隋晋王广伐陈置营桃叶山下及韩擒虎渡江大将任蛮奴至新林以导北军此其应也隋书艺术传乐人王令言妙达音律大业末炀帝将幸江都令言之子尝从于户外弹胡琵琶作翻调安公子曲令言时卧室中闻之大惊蹶然而起曰变变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

大江从西来,东抵长干冈。
至今号栅洪,对城横石梁
落日照金陵,火旻生秋凉。
都城久尘坌,出郊且相羊。
客有五六人,鼓枻歌沧浪。
盘中设瓜果,几案罗酒浆。
上坐老沙门,旧日名省郎(熊君开元)
曾折帝廷槛,几死丹陛旁。
天子自明圣,毕竟诛安昌。
南走侍密勿,一身再奔亡。
复有一少者,沈毅尤非常(释名髡残)
不肯道姓名,世莫知行藏。
其馀数君子,须眉各轩昂。
为我操南音,未言神已伤。
流贼自中州,楚实当其吭。
出入十五郡,南国无安疆。
血成江汉流,骨与灊庐望。
赫怒我先帝,亲遣元臣行。
北落开和门,三台动光芒。
一旦霣大命,藩后残荆襄。
遂令三楚间,哀哉久战场。
宁南佩侯印,忽焉竟披猖(宁南侯左良王)
称兵据上流,以国资东阳。
岂无材略士,忍死奔遐荒。
落雁衡北回,穷乌树南翔。
可怜洞庭水,遗烈存中湘(何腾蛟追封中湘王)
连营十三镇,恣肆无朝纲。
夜半相诛屠,三宫离武冈。
黔中亦楚地,君长皆印章。
国家有驱除,往往用土狼。
积雨闭摩泥,毒流涨昆明。
蛮陬地斗绝,极目天茫茫。
顷者西方兵,连岁争辰阳。
心悼黄屋远,眼倦烽火忙。
楚虽三户存,其人故倔彊。
崎岖二君子,志意不可量。
郧公抗忠贞,左徒吐洁芳。
举头是青天,不见二曜光。
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仆本吴趋士,雅志陵秋霜。
适来新亭宴,得共宾主觞。
戮力事神州,斯言固难忘。
我宁为楚囚,流涕空沾裳
⑴ 此桥盖古时立栅处本当名栅江后讹为洪耳犹射江之为射洪也
⑵ 宋史天文志北落师门一星在羽林军南北者宿在北方落者天军之藩落也师门犹军门

晨兴自江上,踰岭走钟山。
肃然至殿门,双扉护重关。
初日照宫阙,隐映城郭间。
空山寂无人,独来拜榛菅。
流转虽不居,咫尺犹天颜。
喜会牧马收,冈峦乍清閒。
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
伫期龙虎气,得与春光还。
复想在宥初,苍生愿重攀(杜子美诗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劳山歌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
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濛。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
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上有巨峰景崱屴,数载榛莽无人踪。
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
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
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
其东直走千馀里,山形不绝连虚空。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
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
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
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
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
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此山之高过岱宗,或者其让云雨功。
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何时结屋依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

赵公化去时,一琴遗使君。
五年作太守,却反东皋耘。
有时意不惬,来蹑劳山云。
临风发宫商,二气相絪缊。
可怜成连意,空山无人闻。
我欲从君栖,山厓与海濆。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
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
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
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
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
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
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
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
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
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
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
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
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
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
⑴ 易山附于地史记封禅书栾大言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

潍县 其一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人臣遇变时,亡或愈于死。
夏祚方中微,靡奔一人尔。
二斟有遗迹,当日兵所起。
世人不达权,但拜孤山祀
⑴ 孤山在昌乐县东十里有伯夷庙左传昭二十年亡愈于死先诸

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
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
英名动刘备,一为却管亥。
后此复何人,崎岖但荒垒。

京师作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呜呼古燕京,金元递开创。
初兴靖难师,遂驻时巡仗。
制掩汉唐闳,德俪商周王。
巍峨大明门,如翚峙南向。
其阳肇圜丘,列圣凝灵贶。
其内廓乾清,至尊俨旒纩。
缭以皇城垣,靓深拟天上。
其旁列两街,省寺郁相望。
经营本睿裁,斲削命般匠。
鼎从郏鄏卜,宅是成周相。
穹然对两京,自古无与抗。
酆宫逊显敞,未央失宏壮。
西来太行条,连天瞩崖嶂。
东尽巫闾支,界海看滉瀁。
居中守在支,临秋国为防。
人物并浩穰,风流馀慨忼。
百货集广馗,九金归府藏。
通州船万艘,便门车千两。
绵延祀四六,三灵哀板荡。
紫塞吟悲笳,黄图布毡帐。
狱囚圻父臣(王洽),郊死凶门将(满桂)
悲号煤山缢,泣血思陵葬(虏酋上我先皇帝陵号曰思陵)
中华竟崩沦,燔瘗久虚旷。
宗子洎群臣,鸢岑与黔涨。
丁年抱国耻,未获居一障。
垂老入都门,有愿无繇偿。
足穿贫士履,首戴狂生盎。
愁同箕子过,悴比湘累放。
纵横数遗事,太息观今向。
农𤱕苦诛求,甲卒疲转饟。
且调入沅兵,更造浮海舫。
索盗穷琅当,追亡敝筑杖。
太阴掩心中,两日相摩荡。
火运有转移,虞天乱无象。
白水燄未然,绿林烟已炀。
空怀赤伏书,虚想云台仗。
不睹二祖兴,茕茕念安傍。
复思塞上游,汗漫诚何当。
河西访窦融,上谷寻耿况。
聊为旧京辞,投毫一吁怅
⑴ 史记李广传以临右北平盛秋滑稽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后汉书逢萌传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

玉田道中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我行至北方,所见皆一概。
岂有田子春,尚守卢龙塞。
驱车且东之,英风宛然在。
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秽。
浭水久还流,盘山仍面内。
地道无亏崩,天行有蒙昧。
骋目一遐观,浩然发深忾。
可怜壮游人,不遇熙明代。
⑴ 蓟州志浭水在丰润县西门外凡水东流而此独西故名曰还乡河

谒夷齐庙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言登孤竹山,忾焉思古圣。
荒祠寄山椒,过者生恭敬。
百里亦足君,未肯滑吾性。
逊国全天伦,远行辟虐政。
甘饿首阳岑,不忍臣二姓。
可为百世师,风操一何劲。
悲哉尼父穷,每历邦君聘。
楚狂歌凤衰,荷蒉讥击磬。
自非为斯人,栖栖无乃佞。
我亦客诸侯,犹须善辞命。
终怀耿介心,不践脂韦径。
庶几保平生,可以垂神听。

仲尼一旅人,栖栖去齐卫。
当其在陈时,亦设先人祭。
深哉告孟言,缅矣封防制。
而我亦何为,远游及三岁。
前年北踰汶,顷者东过蓟。
三世但一身,南瞻每挥涕。
未敢废烝尝,无由办羊彘。
粟从仁者求,酒向邻家贳。
庶几傥来歆,精灵眇天际。
不知自兹往,吾驾焉所税。
世故多屯邅,曰归未成计。
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粝
⑴ 家语孔子厄于陈蔡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子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祭焉北史王慧龙传自慧龙入国三世一身至琼始有四子诗疢如疾首

吾家有赐茔,近在尚书浦。
前区百亩田,后启重门堵。
子姓俨成行,科名多接武。
家风万石传,花竹平泉圃。
蝉联二百祀,魂魄犹兹土。
一旦阅沧桑,他人代为主。
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驱车去关河,行行远豺虎。
亲朋不可见,何况予同父。
碌碌想阿奴,耕田故辛苦。
行者叹四方,居者愁门户。
岂为别离哀,努力念尔祖
⑴ 陆士衡赠从兄车骑诗营魄怀兹土精爽若飞沈

自昔遘难初,城邑遭屠割。
几同赵卒坑,独此一人活。
既偷须臾生,讵敢辞播越。
十年四五迁,今复客天末。
田园已侵并,书卷亦剽夺。
尚虞陷微文,雉罗不自脱。
却喜对山川,壮怀稍开豁。
秉心在忠信,持身类迂阔。
朋友多相怜,此志贯穷达。
虽邻河伯居,未肯求呴沫。
出国每徒行,花时犹衣褐。
以此报知交,无为久恻怛。

山海关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
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
东支限重门,幽州截垠堮。
前海弥浩溔,后岭横岝㟧。
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
缅思开创初,设险制东索。
中叶狃康娱,小有干王略。
抚顺矢初穿,广宁旗巳落。
抱头化贞逃,束手廷弼却。
骎骎河以西,千里屯毡幕。
关外修八城,指麾烦内阁(孙承宗)
杨公(嗣昌)筑二翼,东西立罗郭。
时称节镇雄,颇折氛祲恶。
神京既颠陨,国势靡所托。
启关元帅降,歃血名王诺。
自此来域中,土崩无斗格。
海燕春乳楼,胡鹰晓飞泊。
七庙竟为灰,六州难铸错
⑴ 通鉴罗绍威召朱全忠尽杀魏博牙军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注错铝也又误也罗以杀牙军之误取铸错为喻

成祖昔定都,乃省兹山阳。
群山自天来,势若蛟龙翔。
东趾据卢龙,西脊驰太行。
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
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
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维时将作臣,奉旨趋傍傍。
盛德比霸杜,宏规轶瀍邙。
雷电驱元冥,白云升帝乡。
三光坠榆木,穷北回辒辌。
駊騀金粟堆,寂寞桥山藏。
右献左次景,裕茂迤西旁。
泰陵在茂西,稍折南维康。
永陵在东南,规模特恢张。
碝石为元墀,丹青焕雕梁。
昭近九龙池,定依昭左方。
其制亦如永,工丽踰孝长。
庆居献西隅,德奠永东冈。
环山数十里,松柏参天苍。
列宗每驾朝,百执恒趋跄。
一年祭三举,侍从来班扬。
诗追安世歌,典与郊禘光。
自伤下土臣,不睹昭代章。
天祸降宗国,灭我圣哲王。
渴葬池水南,灵宫迫妃殇。
上无宝城制,周匝唯砖墙。
下有中涓坟,陪葬义所当。
殿上立三主,并列田娘娘。
问此何代礼,哽咽不可详。
麦饭提一箪,枣榛提一筐。
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
下阶拜稽首,出涕双浪浪。
主祭非曾孙,降假非宗祊。
重上诸陵间,裴回复彷徨。
茂陵树千株,独立不受戕。
门阖尚完具,上头安御床。
自康以接庆,小树多榆枋。
殿楼尽黄瓦,逶迤各相望。
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定陵毁大殿,以及东西廊。
馀陵半无门,累甓仍支杗。
尚存宰牲亭,暨外诸监房。
百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六兽柱则四,制与钟山亢。
跨以七孔桥,峙以白石坊。
仁宗所制碑,崷萃当中央。
行宫已颓坏,御路徒荒凉。
每陵二太监,犹自称司香。
人给地数亩,把耒耕山场。
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
皆云牧骑来,斫伐尤披猖。
并力与之争,仅得保界疆
有盗贵妃冢,斩首竿以枪。
于时奸宄民,瞿然始惩创。
绕陵凡六口,六口各有兵。
一陵立一卫,卫设屯与仓。
居庸有总兵,昌平有侍郎。
一朝尽散迸,无复陵京防。
燕山自峨峨,沙河自汤汤。
皇天自高高,后土自芒芒。
下痛万赤子,上呼十四皇。
哭帝帝不闻,吁天天无常。
幽都蹲土伯,九关飞虎伥。
日月相蚀亏,列宿为参商。
自古有殂落,剧哉哀姚黄
从臣去鼎湖,二妃沈江湘。
仓皇一抔土,十五零秋霜。
天运未可亿,天心未可量。
仲华复西京,崔损修中唐。
谁能寄此诗,雅颂同洋洋
⑴ 杨雄甘泉赋崇邱陵之駊騀兮师古注曰高大之状司马相如子虚贼碝石珷玞注张揖曰碝石白者如冰半有赤色公午传不及时而日渴葬也注喻急也释名日月未满而葬曰渴唐诗德宗纪贞元十四年以左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为修奉入陵使先是昭陵寝殿为火所焚至是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间桥陵一百四十间元陵三十间惟建陵仍旧但修葺而巳陵寝中床褥帷幄一事以上帝皆亲自阅视然后授损送于陵所


共408,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