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65,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七言绝句(续上)
咏史(上) 周公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
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⑴ 自注:不识圣贤心事,故古今书传所载多不识其真伪。

咏史(上) 尚父伯夷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春来秋叶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拂龟。
二老东来元并辔,马前何害不相知
⑴ 自注:叩马、鹰扬,道并行而不相悖。

咏史(上) 其一 齐桓公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
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
⑴ 自注:霸始于桓公,极于始皇。二人之死皆不得棺敛。

其二 齐桓公
七言绝句
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
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
⑴ 自注:五霸齐桓最盛,而宰周公、晋献公相遇遂言其衰者,内不修德而外有骄色也。不修德则无本,挤之则易倾,况又加以骄哉。

咏史(上) 老子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瓜葛非徒李世民,牵藤引蔓百千身。
周时柱下霜眉客,今作书符咒水人
⑴ 自注:老子其流之弊,至于书符咒水;释氏之弊,至于无父无君。若孔子,后世不依者其弊亦多。

咏史(上) 季札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鸑鷟无声皇极差,消磨人物百千家。
姑苏无限骚人楚,不罪延陵罪浣沙
⑴ 自注:事之失正者,皆足以乱天下,亡国败家。

咏史(上) 孔子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绝粮之愠鲜知德,浮海之喜无取材。
子思孟轲缘底事,列之舜禹与颜回。

火来秉节正如山,茀丧何心在世间。
身似泥沙心似玉,水中火里即浑閒
⑴ 自注:宋共姬鲁女,宋灾,火及姬宫。姬曰:妇人无傅母,宵不下堂。遂死。齐孝公夫人车败暴露,欲自杀,从者持之得免。

咏史(上) 荀息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三怨盈朝积不舒,奚齐卓子釜中鱼。
区区荀叔若乳妪,智略无称信有馀
⑴ 自注:全德全材,古人难得,但一节足为世教,圣人皆许之。此荀息之死,所以得书于《春秋》也。献公未死,一国之中皆二子之党也,其畜有年矣。奚齐、卓子之危,荀息皆肯为之传。受献公临终之命,为之尽力,荀息之智其不足称者矣。及李克杀二子,荀息必践其言,不负献公之托,斯则君子有守无贰、忠信不渝之道,此夫子所以取之也。正如子路仕非其所,而结缨一节,亦可称。至怨,古今之所难忘,而仁义之心能不灭,亦足为三纲五常之助矣。

咏史(上) 屈原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仲尼死后百年期,定把离骚继四诗。
占断江南烟雨绿,历山穷子与湘累。

咏史(上) 其一 豫让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义士忠臣不二君,漆身吞炭欲成仁。
若谋委质求亲幸,又抱奸心贼大伦。

其二 豫让
七言绝句
几多砺节与轻生,犹有丝毫在利名。
青史千年惟豫子,诚心大义最分明。

其三 豫让
七言绝句
荀息无裨晋献公,豫生如许智宗空。
古人才德难求备,大节初心要始终。

其四 豫让
七言绝句
三晋峥嵘虎战墟,中涓学语正坑儒。
石家礼法从何出,甲乙诸郎尽鲤趋
⑴ 自注:万古礼法谨,为汉世第一。考其先赵人徒,居魏之温。汉王出关时,石奋为河内小吏,年十五。汉王见其恭谨,以之为中涓,召其妇为美人,后遂居长安戚里。然则石奋之生,正当坑焚之日,其长也,在刘项之间。当是时也,齐鲁之郊固为秦矣,况三晋之人乎。然则石氏礼法,岂非所谓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哉。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原按:末一首疑咏石奋。

咏史(上) 廉颇蔺相如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
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自注:长平丧师时,廉蔺皆在。)

咏史(上) 子思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俎豆迂疏仁义迟,上传下授统如丝。
荐才莫讶非家法,救世宁无烂额时。

咏史(上) 即墨大夫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清浅蓬莱几度桑,纷纷斫石底心肠。
项梁刘季相逢日,即墨大夫头未霜
⑴ 自注:秦灭燕伐齐,即墨大夫之言,即陈胜起蕲以后天下之势也。当时不用,十年之后一如其言者,秦之恶未熟,天之历数有所归也。

咏史(上) 战国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千秋万古定于一,岂有乾坤属虎狼。
六印苏秦寿如石,山东终作一阿房
⑴ 自注:孟尝、平原、信陵皆曾破秦,古今惜其不胜。然以孟子之论观之,终亦必亡而已矣。

咏史(上) 太史敫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战国纷纷似乱麻,钓丝谁记旧秾华。
召南礼乐栖何许,故莒城中太史家
⑴ 自注:战国之末,而有太史敫之执礼法,孰谓孟子迂阔哉。淖齿之乱,湣王子法章变姓名为太史敫家佣,敫女与私通。法章立,以女为后,敫曰:女自嫁污吾家,终身不见。

咏史(上) 赧王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世历绵延四百秋,死蚿枯竹附诸侯。
末年隆准生丰沛,谁道嬴秦是继周
⑴ 自注:汉高祖年六十三,追数其生年,当赧王入秦献邑年也。竹死不枝,蚿死不蹶。出潜虚文。


共765,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