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老仙平日鍊心丹,荏苒光阴百岁閒。
随分种花供冷眼,逢人留酒有温颜。
乾坤只作醒中梦,风月何妨忙处閒。
有约酬春争起舞,要看北道破先悭。

二月二十五日醉吟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午酒三杯率处真,不知门外有风尘。
溪山花木一帘影,兄弟妻孥满屋春。
万事到头皆有命,两閒立脚要求仁。
羲皇以上已难问,且做渊明左右人。

次韵梅山弟感春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老来危迹感秋蓬,万事都归马耳风。
百五节为春好处,两三年在乱离中。
溅花难禁少陵泪,缚柳休辞韩子穷。
最是残镫风雨夜,杜鹃声里梦西东。

用前韵记梦中所感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风引归舟远翠蓬,转头三见柳花风。
伤心殆尽王摩诘,痛哭真成贾太中。
尚有鬼神知夜问,谁知兄弟坐天穷。
此时此意无人会,放读离骚太乙东。

村环十里即朱陈,时节过从气谊真。
酒味同甘山脉水,韭香一洗俗饕尘。
云南近日偶无事,天下几人知此春。
相对无言无尽意,不将桃李著精神。

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
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四库本作与我)同归家处村。

山人知我岁寒情,十里移来老眼醒。
凿破苍苔方丈地,种为门户四时青。
春寒亦自雪霜意,世变从他风雨腥。
牢立本根须畅茂,不施巧结看真形。

一年景象在春光,底事今年春反常。
四十日来无点雨,二三月里却多霜。
麦苗病燥饭亏料,桑叶死寒蚕绝粮。
天下苍生不堪命,但看人事即阴阳。

脾疼大作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夜来宿痼起心脾,辗转无眠不自支。
水鸟信天那得饱,河鱼作祟却乘饥。
苦无药力课神效,烂煮菜根(四库本作羹)为善医。
造物怕生安乐病,时将疼痛玉(四库本作甚)吾衰。

连日南风雨不成,今朝忽有洗檐声。
春膏唤起地元气,仁脉流行天本情。
桑妇惊传二叶迸,田翁痴望两歧生。
穷阎系命皆蚕麦,最是难供急急征。

闻杜鹃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帝魂旧话是耶非,知得安危动处几。
自出蜀啼随地气,直过洛去泄天机。
春风万古此心在,云树千山何日归。
听到如今转难听,恨无双翼与俱飞。

西来本自趁晴天,雨卧东林日似年。
百念已成沈水石,一行真坐逆滩船。
何妨华鄂添诗集,暂与阇黎结饭缘。
决意明朝向东去,山堂未到已潸然。

题雪窦西麓庵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踏遍山南紫翠关,转西寻麓更幽閒。
菊花数本竹边路,茅屋几閒溪外山。
巧著轩窗随上下,剩留书画在中閒。
是庵信美非吾土,自有菟裘足往还。

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次韵前人食素馄饨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庖手馄饨匪一朝,馔素多品此为高。
薄施豆腻佐皮软,省著椒香防乳消。
汤饼粗堪相伯仲,肉包那敢奏功劳。
还方谨勿传方去,要使安贫无妄饕。
⑴ 原缺,据四库本补

杖锡山别前人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结约登临百里深,流连风雨一窗阴。
新寒镫火照清梦,绝静山林生古音。
此日与君相别处,有天知我不言心。
归途步步须回首,苍壁擎云几万寻。

初心高处欲穷游,兀坐书窗七月秋。
风雨已成贫甫叹,山云却为老韩收。
从来人事有圆缺,可是天公分去留。
正尔无聊负暄立,赤书忽落剡溪头。

其二
七言律诗
云旆吹晴踏翠巅,写成诗卷思翻然。
谁知同赋有齐己,人指醉吟为乐天。
意自源头水中涌,语如山色雨馀鲜。
尾貂分付归鸿去,欲便寻盟未有缘。

文脉丝垂感慨深,奎躔今直鄮山阴。
末流自逐狂澜倒,独步直成空谷音。
四海园林春事里,一家松竹岁寒心。
相知不必长相见,明月春风处处寻。

其二
七言律诗
忆昨追随太史游,欠招吟脚共评秋。
自怜蒲柳难禁老,君向桑榆尽可收。
人物多从危世见,山林盍有好诗留。
和篇忽转云南去,便当同行云上头。


共4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