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866,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池州萧丞相楼二首 其二 (1080年5月)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丞相风流直至今,朱栏仍对旧山林。
奔驰轩冕终(明蜀本作身)何有,跌宕图书意最深。
松绕城头风瑟缩,江浮山外气阴森。
三年不起南迁想,应有前人识此心。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其二 (1080年)
七言律诗
西归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从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赤壁怀古(1080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自黄州还江州(1080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身浮一叶返湓城,凌犯风涛日夜行。
把酒独斟从睡重,还家渐近觉身轻。
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
家在庾公楼下泊,舟人遥指岸如赪(自注:江州城下土赤如赭。)

游庐山山阳七咏 其一 开先瀑布(1080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山上流泉(宋大字本作泉流)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其二 漱玉亭(1080年)
七言律诗
山回不见落银潢,馀溜喧豗响石塘。
目乱珠玑溅空谷,足寒雷电绕飞梁。
入瓶铜鼎春茶白,接竹斋厨午饭香。
从此出山都不弃,满田粳稻插新秧。

其三 简寂观(1080年)
七言律诗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其四 归宗寺(1080年)
七言律诗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⑴ 自注: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其五 万杉寺(1080年)
七言律诗
万木青杉一手栽,满堂白佛九天来
涓涓石溜供厨足,矗矗山屏绕寺开。
半榻松阴秋簟冷,一杯香饭午钟催。
安眠饱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唤始回。
⑴ 自注:仁宗初年,有僧手种万杉,特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赐之。

其六 三峡石桥(1080年)
七言律诗
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
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
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其七 白鹤观(1080年)
七言律诗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寄题陈宪郎中竹轩(1080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家有修篁绿满轩,趋庭诗礼旧忘言。
凌霜自得良朋友,过雨时添好子孙。
试剪轻筠扶野步,旋收凉叶煮清樽。
风流共道胜桑梓,邻里何妨种百根。

北垣荆棘旧成堆,留待公来次第开。
车马已通城下路,榛芜尽付冶家灰。
异时碧瓦千门合,应记红旌百度来。
自笑裨谌便旷野,肩舆飞盖许追陪。

其二 (1080年)
七言律诗
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
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
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
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其三 (1080年)
七言律诗
山脚侵城起阜堆,绕城徼道斩新开。
闉阇半坏惊潮信,隍壑初深见劫灰。
蚁聚千夫曾几日,鳞差万瓦看将来。
史君才力轻山郡,朝论行闻急召陪。

次韵王适食茅栗(1080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相从万里试南餐,对案长思苜蓿盘。
山栗满篮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
久闻牛尾何曾试(明蜀本作识),窃比鸡头意未安。
故国霜蓬如碗大,夜来弹剑似冯驩。

过毛国镇夜饮(1080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风格照人华省郎,江山绕郭古仙乡。
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
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初长。
簿书拨尽知馀力,道院清虚顷未尝。

治剧从容缓策衔,铃轩无事日清谈。
隼旟画戟明千里,纸帐绳床自一庵。
金奏屡陈容客和,玉山不动看宾酣。
我来邂逅逢宽政,忘却漂流身在南。

其二 (1080年)
七言律诗
一纸新诗过雁衔,醒然何异接君谈。
奉亲鱼蟹(宋大字本作稻)兼临海,退食琴书定有庵。
一别经年真似梦,多忧不饮亦如酣。
共君友(宋大字本作交)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


共1866,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