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20,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逍遥咏 其一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先贤所诫恐心邪,不说神明道理耶
岂信炉中生白雪,是非汞内产丹砂
华池自有延龄药,龙虎相逢王几家
十月阴阳须满足,馀残审细勿教差
⑴ 原注:先圣垂诫,以警回邪。正直居中,自然淳朴。
⑵ 原注:夫道德之体,神明之心,应感不穷,未尝疲于动用之境也。
⑶ 原注:大药之功,世人罕测。或乃四时可就,或则九转方成。先见黄牙,次飞白雪也。
⑷ 原注:夫阴阳抗行,体性悬隔。或则感气而相得,或乃变化以成形。
⑸ 原注:黄帝云:金丹之术百数,其要在于神水华池,内固其身,而外静其志也。
⑹ 原注:龙者阳位,虎者阴位。若阴阳之契会,犹龙虎以相从,必用丹砂,自能济世。
⑺ 原注:《丹房记》云:夫修大药,从春修制,至十月毕功。故云十月脱胎,馀两月沐浴。
⑻ 原注:华池之外,白雪之馀,更在用心,勿令有忒。

其二
七言律诗
彩云轻举压天津,舞鹤迎鸾自在身
蟾影枝开三岛树,桃花风弄十洲春
相传灵异无虚说,道理分明尽是真
但信此中深护慎,修行所愿勿因循
⑴ 原注:仙道已成,乃能变化。云凝五色,驭以飞腾,缥缈陵虚,高踰星汉。
⑵ 原注:皓鹤彩鸾,交翔接舞,任情骖跨,轻若乘风。十洞三清,往复无阻。
⑶ 原注:三山峭拔,迥倚层霄。琪树婆娑,影分蟾魄。
⑷ 原注:碧桃花发,春满十洲。风动琼枝,香薰杳霭。
⑸ 原注:蓬壶异境,杳隔云涛。仙者所传,应非虚诞,而尘中下士,难以信之。
⑹ 原注:修鍊功至,神仙道成,理趣昭然,无非真妙。
⑺ 原注:虽凡智昧劣,未达真源,但可仰而信之,则无过矣。
⑻ 原注:夫修行者,必先决其志,立其誓,然后勤而行之,则巧必成矣。

其三
七言律诗
刚柔得所自安宁,五色霞光景象清
龙倚穴吟云雨至,虎依岩啸涧风生
从容海峤非遥远,倏忽烟萝别有情
谁到真空闲密地,火轮玉阙镇常明
⑴ 原注:阴阳不差,变化靡忒。语刚柔则阻越,言气类则相生。故制伏安宁,神圣可验。
⑵ 原注:功著道成,内丹照灼。霞舒五彩,光含万象。应用无竟,莫之与景。
⑶ 原注:召云者龙,所以穴吟而云雨至。盖云者水气也,龙者水畜也,气类交感而相应焉。
⑷ 原注:风从虎,故依岩啸而谷风生。此乃明阴中有阳,互为主客,递相含养,以至于道也。
⑸ 原注:蓬洲阆苑,皆依海而住。境闲象外,迹异人间。今药成九转,名焕三清,从容以游,故非遥远。
⑹ 原注:烟萝掩映,岩窦曲盘,得道之人,于焉憩驾,盖窒嗜欲,绝烦虑,物外人间,旷然情意,故无凝滞也。
⑺ 原注:道性无方,体之则神,能达此闲密,运兹妙用,其唯真人乎。
⑻ 原注:火轮阳精,玉阙阴粹,光华相射,明不暂歇,既无私而恒在,但有感而必通。

其四
七言律诗
天非爱道许人修,学士愚迷不到头
内境拟将何所用,杳知深邃故难求
丹霞隐密堪依仗,雪月纵横入品流
消息顿然潜世虑,凡岐圣路有刚柔
⑴ 原注:天禀至真,固无私覆,人守其道,自合玄元,非求所爱,自契希夷。
⑵ 原注:道虽无方,学则有绪,而昧道者以嘘吸为功,药饵为妙,然可养形,终非至理。
⑶ 原注:苟守内皮白,不固外精,既非元和,安至乎道。纵有所负,抑亦何为。
⑷ 原注:至真之理,深邃之精,以有名之笙,通无象之法,而冈知者难可寻求。
⑸ 原注:灵光有照,目以丹霞,内印无求,爰彰隐密,而达理通幽者诚堪依禀也。
⑹ 原注:夫道之妙者,得用无滞,凝明不穷,况乎皓月凝霜,青松戴雪,可标品格,可任纵横。
⑺ 原注:消息盈虚,穷达一气,内精外洁,逸乐无为,荡荡然何尘虑之可挠矣。
⑻ 原注:贞清者阳,柔和至于圣道;滓浊者阴,刚很极以凡途。此两者胜异虽殊,制之在我也。

其五
七言律诗
逍遥里外混诸天,澹荡其中四叙间
拂拭尘埃明印月,遍驱神鬼锁骊山
装添出没何奇异,秘隐藏真未是闲
但好消详清景内,勿生疑虑动机关
⑴ 原注:内境外境,诸天混然,足可以畅彼逍遥,足可以远乎尘虑。
⑵ 原注:二境参列,万象森然,澹荡熙和,四叙无间,
⑶ 原注:精纯慕道,不染尘埃,真性融明,犹乎朗月。
⑷ 原注:鞭驱山石,使役鬼神,谩塞沧溟,究理何益,嗟乎妄动,寂绝骊山,
⑸ 原注:凡所装成,皆归虚妄,徒言奇异,非道可称。
⑹ 原注:有为合道,徒自劳形,秘隐真析,未为闲适。
⑺ 原注:消详内境,冥契虚无,漱玄液于三瞧,(原校:宋作焦)运清英于六气。
⑻ 原注:体虚极之玄门,必融通之上士,狐疑尘虑,不足可以奉行,妄动机关,诣道逾远也。

其六
七言律诗
口称千岁少年颜,不是天人即地仙
四海五湖皆遍历,十洲三岛去周迁
道高举措何优劣,精彩非常语更贤
物理开襟通象外,未知几许达深玄
⑴ 原注:心长禦气,气与神会,内既有主,形乃长存,体合衰而不衰,年当耄而不耄。故虽称千岁,而尚带童颜也。
⑵ 原注:仰兹容貌,俨若神仙,望天则疑降自于三清,指地则认来从于十洞。
⑶ 原注:静无所著,动无所系,或乘兴浮于四海,或任运游于五湖,命侣啸俦,故皆冹历,
⑷ 原注:虽十洲路邈,三岛云深,必周流迁陟,无往不通。故仙者,迁也。谓老而无变,迁入于山,故称仙矣。
⑸ 原注:抱长生久视之道,仰之而弥高,故称高矣。若观夫容止举措,动合成规,既出乎是非之外,复何优劣者哉。
⑹ 原注:含和养气,怀玄抱真,故精彩非常也。《抱朴子》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者,终不得长生也。即此语之贤,可以为国之纪,可以副人之望也。
⑺ 原注:凡物之理,豁开襟灵,则幽通象外也,
⑻ 原注:万象历然,而人自昧,必能顿穷妙理,则迥达深玄也。

其七
七言律诗
鸾栖洞府影交加,金鼎将成岂用誇
向日迎阳炉上火,中秋望月桂开华
丹砂伏定纵横药,白雪飞腾不离家
一种为铅铅自化,灵胎母子笑天涯
⑴ 原注:十洞九府,鸾凤所栖,神仙所居,无不翔集。
⑵ 原注:成九还于金鼎,就玄色于仙经,自协冲虚,岂用誇诞。
⑶ 原注:日者阳之精也,火者阳之华也。夫向日迎其大阳,以伏其铅汞极阴之气也。
⑷ 原注:月者阴之精也,秋者金方肃杀之气也,月临秋气,已是纯阴,复至中秋桂华之夕,即大阴得位之极正也。故丹砂拒火,在乎极阴之气也。
⑸ 原注:用日月之正候,就玄妙之灵功,丹砂克成,任纵横万药,不能动也。
⑹ 原注:变绿河之制,涌白雪之光,势若飞腾,然不离于天地之炉也。
⑺ 原注:为金之铅,亦与常铅一种也。盖制伏之术,调候之功,只向此铅,倏然而自化矣。
⑻ 原注:阴阳侯正,母子道成,神丹已出于灵胎,天际可期于笑乐。

其八
七言律诗
离男坎女甚清廉,金鼎分毫上火炎
莫把馀心怀利用,古先学士诫无厌
深藏异宝参详理,已渐成形旋要添
运转但教经岁月,光扬溢目众人瞻
⑴ 原注:日月英华,阴阳大道,育养群品,生化万灵。故《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各尽其清谨之用也。
⑵ 原注:大药在鼎,用五行四象以陶镕至道,藏身以亡彼,去我为玄妙,差之纤毫,必炎炽欻作矣。
⑶ 原注:失道于动,起念于心,欲期不乏之功,永作济世之用,即去道远矣。
⑷ 原注:常思往古学道高人,尤诫无厌,冀臻于玄要也。
⑸ 原注:万汇禀灵,皆蕴道性,若能详究渊深,必得遇其妙旨。
⑹ 原注:日月一年十二度合,圣人取象。三十日月,月次开鼎,添洗药物,方渐成灵丹大约矣。
⑺ 原注:初自太易之始,洎乎卦象火记之终,其间一飞一伏,一佐一助,阴阳互相含养,遂经长久矣。
⑻ 原注:玄功既就,光彩辉华,溢目动人,灿然可重矣。

其九
七言律诗
何人晓了是兼非,铅汞从凡隐圣机
福寿丹砂随日变,长生药鼎负龙威
秦皇汉武终邪见,大道神仙在杳微
学似牛毛成似角,故然堪笑两无依
⑴ 原注:至道无方,空之悬远,洞达其旨,孰晓是非,
⑵ 原注:金鼎大药,道在一真铅汞也,必能自神。合圣道以修之,考五行以鍊之,是能变化通玄,故圣机无隐也。
⑶ 原注:丹药功成,服之不老,五福之先,遐寿为最,验其神用,故随日变也。
⑷ 原注:炉安八卦,鼎具四神,甲乙青龙,庚辛白虎,丹必负威而服,故能久视长生也。
⑸ 原注:秦皇好道,汉武慕仙,徐福采药以不还,栾大访术而受责,徒思脱屣,不务垂衣,上德迷真,诚为邪见。
⑹ 原注:大道虚无,应之玄寂,以守真而抱一,用绝念以造玄。故在杳微,视听冈及。
⑺ 原注:餐霞御气,捕影系风者,如牛毛而多矣。还丹得就,白日升天者,况祥麟之一角,举世罕焉。
⑻ 原注:夫玄珠在水,以冈象而得之;道在杳冥,以无得而明之。岂可以积学而求,动念而取者,去道悬违,故彼邪见者,堪笑无依也。

其十
七言律诗
逍遥抱一岂相差,方便门开智慧花
神室分形添石髓,华池巨燄隐灵砂
穹隆务实归宗旨,释意从容不是赊
滋味勿教贪过度,必然混世老天涯
⑴ 原注:圣人抱守淳一,可以为天下式,自然品类无差,其仪不忒矣,
⑵ 原注:万法晓了曰方便,智慧无滞曰门开。得不果證于他年,故显花开于今日。
⑶ 原注:神者妙用难测,室乃藏纳有形。洪润流液,故彰石髓矣。
⑷ 原注:夫迹参洞府,心契冲寞者,可认华池之浅深,灵砂之次第也。
⑸ 原注:且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必先肆意于穹隆,归旨于甚深矣。
⑹ 原注:高豁性情,兴怀远寄,陶然于自得之境,释意于混茫之外。
⑺ 原注:夫佳味爽口,美食烂肠,故《道经》云: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⑻ 原注:上士以栖真鍊魄,冲虚静默,老于天涯,混于物表。

其十一
七言律诗
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
周知配类无疏失,物性从来理自长
鼎里花开装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黄
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
⑴ 原注:龙为铅而虎为汞,刚为阳而柔为阴,旨趣玄微,秘诸仙诀。
⑵ 原注:金石之性,各禀自然,合而用之,互有违顺。若能消息会合阴阳,变化之功通乎神妙。
⑶ 原注:传达精微,配其品类,纤毫无失,其功十全。
⑷ 原注:万物之性,各有所长,不可以论辛忌甘、好丹非素也。
⑸ 原注:金鼎丹成,如花烂漫,二气交感,五色相鲜,修鍊之功,验于此矣。
⑹ 原注:三黄者,则硫黄、雄黄,雌黄也。纯阳之性,擒制尤难,若依彼神言,明其火候,则亦可伏之矣。
⑺ 原注:华池之名,何止百数,制之在气,功用不同,更在沈研以通其妙。
⑻ 原注:功之成矣,妙用纵横,掌视四方,何往不适矣。

其十二
七言律诗
神仙不死几人存,欲界从头是可论
真实自然归至理,狂颠逢见道须尊
分明记取依经典,消息临时度晓昏
四叙推迁由反覆,唯占日月顺乾坤
⑴ 原注:见素抱朴,积德累功,仙道既真,谷神不死。然洞天遐阻,鳌山杳隔,得长生久视者,几人存焉。
⑵ 原注:从凡入圣,无不自欲界而升诸天。且修何妙用,颇涤尘滓,永处清虚。事匪常情,故可细而论也。
⑶ 原注:至理渊旷,非道不达,但虚白其心,真实其行,则晓悟玄门,如指诸掌也。
⑷ 原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且狂悖者,良为未明玄旨,正处劳生,若见通明真,则颠沛自歇。故知清净之理,可化不善之人。
⑸ 原注:《老子》云: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若依兹圣典,佩服心腑,则众妙之门,必可履践尔。
⑹ 原注:消息以时,晓昏唯寂,进退得度,用舍合宜矣。
⑺ 原注:岁时不驻,所以循环春秋,推迁寒暑。然摄生养通者,不随物而改变也。
⑻ 原注:日御飞辔,月魄轮空,亏盈不差,乾坤自顺。法而动静,其道乃光也。

其十三
七言律诗
逍遥密化道希夷,宗习群流我咏之
应是有情听譬论,莫教虚度悟参差
深穷动静宜消息,测隐玄元善所为
性识更能通幻梦,恬然存相似生知
⑴ 原注:得理息羁,冲虑放嗾,乃曰逍遥。潜凭冈象,寂寥无声,混汉无形,乃希夷之道也。
⑵ 原注:习乎妙道,虽探幽赜秘,孰窥其元。我以咏之,今知乎要矣。
⑶ 原注:夫生我者道,禀我者神,犹性动为情,情生昧道。今可举况设谕,皆令悟入也。
⑷ 原注:复垂慜诫,再示玄虚,虑虽悟得性为宗,恐不至鍊形为要,乃参差之毫釐矣。
⑸ 原注:夫动举静移,去道弥远,静止动息,乃合冲玄。今可超动静源,出有无表,穷达要妙,消息玄虚也。
⑹ 原注:太虚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目之玄元。今可恻彼幽隐,善所作为,终极乎道矣。
⑺ 原注:性可以洞神,识可以鉴圣。丁(原校:宋作了)尘寰之幻梦,不溺色声;明妙本以全真,何须修鍊。
⑻ 原注:虚白恬然乐于内,澡雪存相洁于外,乃形俨性静,萧洒出尘,指万法似生知,固一气为大道也。

其十四
七言律诗
水精宫殿月华明,白玉为墙火不侵
八境风高骈羽驾,九重天上绛霞深
物情晃朗无遮隔,非是凡间比类寻
汗漫真游谁得到,桂花香洁影森森
⑴ 原注:《阳精注》云:水精宫殿,帝后,三妃、九嫔所居。日有九华,月有十华。
⑵ 原注:《灵宝经》云:三清圣境,假使阳极水尖,阴穷火运,三界消坏,而三境不侵。
⑶ 原注:八溟之府,诸仙之境,玄气凝结,清风益高,羽驾争行,骈繁无尽。
⑷ 原注:仙天九重,赤霞掩映,净色可观,故谓之深。
⑸ 原注:神仙情性,同日月之精英,晃朗无遮,明然自若。
⑹ 原注:人间物象,俾不解者枢以喻知。仙界幽通,比类奚及。
⑺ 原注:洞府幽都,神居灵域,非夫物外不拘之者,曷游真境之中。
⑻ 原注:婆娑桂树,异实名花,影覆仙宫,香浮神阙。

其十五
七言律诗
从凡入圣作梯媒,红燄炉深岂易裁
点化纵横名大药,纳驱杂类谩成灰
真铅即是机关理,闇室皆明任众猜
未究前言劳自苦,精穷玄妙乐康哉
⑴ 原注:人若通道,道亦通人。人道相能,超凡入圣。故必假精修至鍊,而作梯媒也。
⑵ 原注:夫修大药者,必先置炉,炉者,鼎之丘郭也。当灼灼红燄之前,宛有蓬莱之状。其间仰观俯察,明阴洞阳,千变万化,未易裁也。
⑶ 原注:总五行而合体,括四象以成形,点石化金,纵横妙用,故名林药。
⑷ 原注:不达大丹之法者,徒以世间杂类,催促驱驰,终无所益也,
⑸ 原注:太阴真精,谓之真铅也。机关运处,理尽其中矣。
⑹ 原注:自闇而明,人莫能极,故众谩猜也。
⑺ 原注:前言之妙,乃圣贤之密用也,岂造次而明之,不达而求之者,徒自劳苦也。
⑻ 原注:道之至也,即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必能精通穷究,何乐如之,而神用康也。

其十六
七言律诗
交结从头有顺违,方知雾散若云飞
超凡入圣含金体,抛弃迷蒙挂紫衣
细认消停无远近,分明意外隐玄机
相逢配偶为闲事,谁解调持得一归
⑴ 原注:地天交泰,二仪相通,顺之则物类攸行,违之则气能差互。
⑵ 原注:《庄子》云:积水上溢,故为雾,《淮南子》云:山之出云,蒸柱润础。斯皆积阴之盛也,其或阴阳调畅,象纬和平,则雾之散,云之飞,理皆如也。
⑶ 原注:抱素还朴,傥积德而累功;以石为金,即自凡而入圣。
⑷ 原注:弃欺幻之术,得虚通之门,丹田既离于迷蒙,紫车尽期于变化。
⑸ 原注:差之毫釐,失之千万。子细消息,复何有于远近乎,
⑹ 原注:夫道分明,离于言象,超然意虑之外,故玄机隐而难见。
⑺ 原注:若阴阳和同,则气象谐偶,万汇通变,俱不劳神。虽庶事森罗,而自可闲适矣。
⑻ 原注:夫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然则知者虽众,其能调理任持,归于得一之体者,诚为难矣。

其十七
七言律诗
昭宣形体思悠然,那是愚夫那是仙
不识饶教非远近,误来何事苦相悬
含容里外无诸物,象法其由语话诠
品格调高奔世界,任从他宝四周迁
⑴ 原注:覆载之内,万物生成,皆得优游,各遂其性也。
⑵ 原注:仙凡虽殊,妙道一致,显即登真脱屣,未乃触事面墙。
⑶ 原注:晦昧其道,汨没于真,虽远近有殊,皆不可求其及也。
⑷ 原注:或达虚无之理,只在刹那。前念犹自懵然,后念杳无鄙隔。
⑸ 原注:既达其理,静虑安神,内即万想俱捐,外即一物无状矣。
⑹ 原注:法显形象,言可诠量,语默之间,同归大道。
⑺ 原注:神仙品格,邈乎高尚,所以乘云蹑虚,游四荒八极之外也。
⑻ 原注:仙都日月,难究遐长。既得逍遥,任从迁改。

其十八
七言律诗
知之修鍊但辛勤,若志由来离六尘
金鼎乍分红燄火,月魂高锁碧潭津
深思五岭凡间路,好作三天物外人
万里州通宽世俗,清虚境象善求真
⑴ 原注:修鍊之士,今古无多。知之者可以造玄微,昧之者无以达其妙,孜孜矻矻,唯务辛勤。
⑵ 原注:然以烧丹鍊石,苦志劳神,要在鄙弃諠哗,蠲除嗜欲,六尘既息,万虑寂焉。
⑶ 原注:庚辛应象,成兑鼎以含真;丙丁助阳,藉离火而养气。辉华红燄,颢结玄霜,
⑷ 原注:金液成丹,月华流润,高陟烟霄之上,深穷玄妙之津。
⑸ 原注:五岭路岐,深思遐远,千溪万壑,峭拔峰峦,未出尘寰,俱非圣辙。
⑹ 原注:三天丽境,万象之尊,脱屣尘寰,逍遥物(原校:宋作欲)外,好真之侣,善思齐焉。
⑺ 原注:四海混同,九州万里,宽分宇宙,通贯遐陬,变世俗之浇漓,尽淳风之化洽,
⑻ 原注:海晏河清,天宁地肃,二仪昭泰,万汇清虚,既属良时,道宜进取。

其十九
七言律诗
知来秘法谕恒沙,须是铅开汞上花
烧鍊勿令伤血脉,凡情散乱损黄牙
离男合度分明说,坎女和同不用誇
大矣日中成九转,红浆一饮到仙家
⑴ 原注:夫心印密传,灵符玄授,演九藏之奥,穷万法之源,林叶不足以比其多,恒河可以为其喻。
⑵ 原注:一爻始生,五阴方下,花生于汞上,药必熟于鼎中。
⑶ 原注:夫欲鍊胎易质,革秽除腐,神形合契,白日轻举者,务养其性命,存其血脉也。
⑷ 原注:道者至静为宗,精思为用,自然神感有灵,凡情不乱,黄牙自成矣。
⑸ 原注:夫金大鼎,研味真奥,八卦以成其序,男女以别其位也。
⑹ 原注:四神当位,龙虎相逢,丹砂必成,谷神长在。故不自矜,失于道体。
⑺ 原注:日中九转,十月玄功,烹鍊既精,名殊次第,即湛阴粉面等也。
⑻ 原注:道者万物之奥,群情之望,肺肠既沃于红浆,形体必栖于碧落。

其二十
七言律诗
还源根本杳难穷,秘密玄微造化中
白日昏迷常不见,青龙雾晓大家同
阴阳表里和烟碧,天地相鲜似火红
直要审详知道理,丹成千载上升功
按:《御制逍遥咏》卷八
⑴ 原注:归根复命,得道之常,真曰大还,全非九转斯之妙旨,冲寞难穷。
⑵ 原注:养素还淳,功齐造化,玄关秘诀,包括无遗。
⑶ 原注:虽曰玄微,其道明白,如日之照,本自无私,学者迷之,瞑然无睹。
⑷ 原注:龙象太阳,光充宇内,五行有犯,如雾昏蒙,雾廓晓天,无幽不烛,故曰大同。
⑸ 原注:丹分内外,二气相资,交泰混融,纤尘不医,如烟一色,凝碧虚明。
⑹ 原注:阴阳相契,功用自全,神光炳然,交彻二位,如火之盛,红燄晶荧。
⑺ 原注:差之秋毫,天地悬隔,未穷玄旨,曷望成功,
⑻ 原注:神丹既就,妙用克彰,足保遐龄,上登仙界。


共120,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