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5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古风(续上)
秋思十首 其五 (1120年) 宋 · 李纲
秋云澹无依,皛皛映寒日。
卷舒谁使之,聚散在倏忽。
出岫本无心,行空宁有质(左选作踬)
功成归何方,妙用藏于密。

其六 (1120年)
秋风晚萧索,凄然遂成林。
百谷欲成实,见此造物心。
清凉入户牖,天光为沈阴。
禅房有羁客,抱膝正长吟。
⑴ 蓝格本、朱本、道光本作雨

其七 (1120年)
秋风动禾黍,泛泛凄芳馨。
散策步田野,欣此百谷成。
林下父老醉,云间鸡犬声。
丰年诚可乐,安得遂吾生。

其八 (1120年)
秋月照我心,清光奈愁何。
回薄万古恨,月愁应更多。
独饮不成醉,溯月空长歌。
安得一丸药,高奔伴姮娥。
⑴ 原作夏,据道光本改

其九 (1120年)
古后有明训,霜降休百工。
草木日摇落,蟋蟀鸣堂中。
岂不感时节,念此岁复穷。
劳生真一梦,飘泊随西东。

其十 (1120年)
百卉秋具腓,先陨惟梧桐。
岂无贞洁者,独立青霜中。
艳艳篱下菊,青青岭头松。
与君为德友,相好永无穷。

① 道光本彦字下有多字
四大假合初不真,筋脉缠络相依因。
□□□□类芭蕉,须臾变灭如浮云。
风寒暑湿起众疾,痛楚展转劳吟呻。
医工对治巧用药,分别佐使甘酸辛。
须知病者谁受病,其中必有不病人。
于斯荐取自调伏,沈痾消散如埃尘。
本来面目只一体,安用更分精与神
欲识其中不病者,即是毗卢清净身。
⑴ 自注:来诗有“精之又精,神之又神”之语。

月中有桂光更多,扶疏一轮枝干罗。
天风飘下广寒子,岂与凡种同其科。
四时不改碧玉叶,满庭自擢青铜柯。
森然众木共培植,无异野鹤群鸡鹅。
秋来隐圃风露冷,喷花看(道光本作香)蕊尤婆娑。
圃中自有隐君子,心与世远恬无波。
对花度此九秋色,不以物外伤天和。
西邻栟榈更好古,妙年欲制芰与荷。
连墙请谒不知倦,宜尔鬓(蓝格本作须)发忘其皤。
天生逸才当有用,委弃寂寞理则那。
吾衰尚有惜花意,零落奈此馨香何。
却思梁溪有小圃,只恐松竹荒寒莎。
未能归去老三径,且把诗句从公哦。

菊花开日即重阳二首 其一 (1120年9月9日) 宋 · 李纲
南方气候殊,佳月即中秋。
昨者月既望,萧萧风雨愁。
安得一轮玉,清光满溪楼。
酌酒自起舞,与之相献酬。

其二 (1120年9月9日)
南方气候殊,有菊即重阳。
九日今已近,青蕊未可尝。
安得黄金花,泛此白玉觞。
会当烂漫开(道光本作开烂漫),为插满头香。

九日但孤坐,悄然无世喧。
菊花殊未开,始知气候偏。
开轩寓远目,相对惟青山。
昏鸦已接翅,独鹤何时还。
且尽杯中物,此外无(道光本作何)足言。

其二 (1120年9月)
小雨湿丛菊,何当喷金英。
嚼蕊亦可人,萧然慰我情。
羁旅念家远,浊酒还独倾。
云表雁初过,草根虫自鸣。
岁晏将如何,一醉豁平生。

昔我自帝所,远谪来沙阳。
由春以涉夏,及此秋气凉。
节物日凄紧,白露结为霜。
行当入室处,聊复葺我堂。
伐竹制窗牖,朴素无青黄。
西风屏寒色,短日来孤光。
草木已零落,但闻菊蕊香。
超然适燕处,便足傲羲皇。
释氏戒恋著,一宿寄枯桑。
今我日必葺,于道无乃荒。
彼以著故戒,无著何所妨。
譬犹梦中境,离著可两忘。
傥能达此理,随寓皆道场。

传画美人戏成(1120年9月) 宋 · 李纲
美人颜色娇如花,鬒发光翳朝阳鸦。
玉钗斜插翠眉蹙,岂亦有恨来天涯。
画工善画无穷意,故把双眸剪秋水。
丹青幻出亦动人,况复嫣然能启齿。
年来居士心如灰,草户金锤击不开。
纵教天女来相试,虚烦云雨下阳台。

传画忠义图(1120年9月) 宋 · 李纲
君臣以道合,言出心莫逆。
膏泽下于民,美化施无极。
中世此道衰,言如水投石。
义士以死争,直谏或有益。
折槛制留今,断鞅事存昔。
当车血污轮,伏蒲涕沾席。
昭然贯日诚,屹尔回天力。
谁将丹青手,图此忠义迹。
传之置坐隅,能使懦夫激。
斯人不复见,壮哉古遗直。

题富郑公画像(1120年9月) 宋 · 李纲
天骄自昔难羁縻,凭陵中夏侵北垂。
秦城万里堑山谷,汉女远嫁为阏氏。
赫然武帝事征伐,天下骚动士马疲。
古来制禦无上策,本朝镇抚诚得宜。
祖宗守边有良将,胡骑远遁不敢窥。
澶渊之役起仓卒,当时众议何其危。
莱公庭争乃亲讨,貔虎百万从六飞。
弩机暗发虏酋殒,震怖屈膝祈完归。
欢盟从此到今日,生灵休息诚赖之。
中间桀骜邀岁赐,悬河之辩亦莫支。
笃生郑公为民社,一言剖决遂不疑。
莱郑之功实终始,配入太庙铭鼎彝。
我生后公不及识,再拜图像涕泗洟。
安得如公之人在廊庙,坐使德泽渐烝黎。
⑴ 蓝格本、朱本、道光本作食

明妃曲(1120年9月) 宋 · 李纲
昭君自恃颜如花,肯赂画史丹青加。
十年望幸不得见,一日远嫁来天涯。
辞宫脉脉洒红泪,出塞漠漠惊黄沙。
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
穹庐腥膻厌酥酪,曲调幽怨传琵琶。
汉宫美女不知数,骨委黄土纷如麻。
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诗人誇(以上《梁溪集》卷一二)
⑴ 蓝格本、朱本、道光本作胡

秋高气倍清,夜静舟初泛。
露华浩如洗,月色寒可鉴。
林峦与邑屋,左右入轩槛。
晶荧星影摇,崷崒山光蘸。
风微烟羃羃,溪远波湛湛。
端疑客乘槎,坐使云河犯。
观梁且停桡,恋月愁系缆。
景幽费摹写,思妙造古淡。
吾方久于此,胜赏岂云暂。
愿同二三子,险韵时得探。

明月照清溪,影落千寻碧。
轻风皱微澜,荡漾摇金色。
相携理桂楫,及此万籁寂。
天空露气寒,栖鸟正缩瑟。
何人起秋思,数弄月中笛。
坐使迁客情,悽然感去国。
清游得英俊,胜赏饱泉石。
岂殊在吾家,亲戚欬于侧。
赋诗各言怀,险韵对勍敌。
归来气未衰,开匣看三尺。
⑴ 《两宋名贤小集》作款

佳月霭秋色,翛然感予怀。
言携二三友,泛此溪中斋。
风露生万里,屋木凭两涯。
凄微烟雾合,芬馥天香来。
恍若度云汉,奔月游瑶台。
灏气集肺腑,洒濯无纤埃。
沉沉夜寥阒,回舟兴悠哉。
澄波静如练,何异浮江淮。
但恨景物美,实难赋咏才。
斯文当共勉,天意属吾侪。


共45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