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6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壮节滋培雨露深,袖然文采冠儒林。
恩沾二族全纯孝,忠贯三朝秉一心。
墓木未悬吴札剑,断弦谁续伯牙琴。
伤情故箧存遗帖,洒泪行间自不禁。
⑴ 自注:伯宇初为臧氏舅所养,登第之后不忍遽归。既升朝叙封,而臧氏夫妇继亡。服阕还朝,乃自陈归宗。此事古今罕有,殆天以全节付公,无愧范文正公也。

郊居多与泮宫邻,回首清游迹已陈。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
饮水饭蔬真乐趣,始知席上有儒珍。

飞盖追随访隐沦,坐中佳客有荀陈。
贪杯且可偷邻瓮,爱竹何须问主人。
雨后已看山色爽,云头渐喜月华新。
烹羊载酒邀同社,冷落杯盘笑集珍。

气清天朗属中秋,黉舍初成燕鲁侯。
依旧规模环璧水,斩新牌榜灿银钩。
青衿士子欣荣遇,白发迂儒预胜游。
尼父道行千载后,坐令南海变东周。

随车甘雨应精祈,乐岁丰年喜有期。
草色青青连粟垄,竹声细细想荷池。
欣逢山路花开日,正值田家酒熟时。
准拟明朝风日好,野桃应有未开枝。
⑴ 自注:海外俗不种小麦,惟赖粟以接禾稻。

道人何处是生涯,山绕孤村水绕家。
鬓里雪霜全扫白,胸中梨枣旋开花。
已乘绿景功初就,更服黄精善莫加。
若向静中生妄想,还如炎地走冰车
⑴ 自注:梨枣,绿景,冰车,见《真诰》。

历遍昌江守令权,却回小邑作神仙。
宦游未遂心先淡,归橐虽空意愈坚。
浊酒三杯须满酌,枯棋一局要争先。
闲居自得闲中趣,更活人间七十年。

吏隐堂(1155年)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海邦地僻少迎将,心逸身闲白昼长。
剩欲哦诗追沈谢,不求名迹拟龚黄。
旋移松石成云壑,时引笙箫入醉乡。
吏散帘垂公事毕,清风一榻傲羲皇。

拙诗奉送厚之权郡还阙(1155年)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天衢未拟纵骅骝,南顾聊宽圣主忧。
民颂永传儋耳国,家声夙著虎头州。
簿书脱屣归华贯,翰墨收功入胜流。
去去愿将民疾苦,尽摅胸臆副旁求。
⑴ 自注:《后汉·蛮夷传》云:海外有儋耳国。

平生忧道不忧贫,万里风波一叶身。
路滑须凭木上座,天寒那用竹夫人。
闲寻独鹤为仙友,笑指孤云作近邻。
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

送秦令元发赴吉阳(1155年10月)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百里威风已震惊,朱幡夹道耸先声。
耕桑不扰民归业,香翠无求吏自清。
老去方知五马贵,愁来未觉一杯轻。
世情冷暖难开口,怀抱因君得尽倾。

象台(1155年)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全家卜筑面孱颜,变态烟云坐卧看。
丘壑时应携妓女,阶庭还见产芝兰。
水涵山影千寻碧,路转松阴十里寒。
杖策它年容叩户,尽驱佳处入毫端。

和雨后对月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载酒人无顾寂寥,秋来门巷更萧萧。
风驱雨脚收千嶂(院本作瘴),云捲月轮升九霄。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
登临莫作殊乡念,乘兴时寻小石桥。


路隔仙凡只一尘,浮生出没转风轮。
宿缘未断形虽换,异世相逢意自亲。
圆泽再来寻旧伴,房公一笑悟前身。
若将爱见迷真性,万劫难超未了因。

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1156年1月23日)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
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原作嗟化劫,据院本改),新疆兵革偃长城。
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逐客多年住海滨,今朝喜作北乡人。
飘风扫地捲烦暑,骤雨翻空洗瘴尘。
境恶乍离宾馆陋,眼明欣睹佛祠新。
松林竹径俱幽胜,留滞何庸叹苦辛(自注:绍兴丙子六月十九日。)

重阳从古多伤感,逐客南来重叹嗟。
镜里但惊添白发,樽前犹未见黄花。
求仙顿觉三山近,成佛无令一念差。
习气平生都扫尽,更凭橘水洗尘沙。

暖阁初成荷北邻,欢然一笑欲烘春。
香烟苒苒萦纡转,鼻息齁齁出入匀。
睡美忽惊天曈昽,夜寒谁怕脚舒伸。
老兵来报雪床厚,准拟明朝共饮醇。

题嵊县黄山庵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十载清游得重寻,风门小立契初心。
上盘直与云天近,下瞰不知岩壑深。
浥露黄花平衬地,著霜红叶巧依林。
他年愿结香灯社,竹杖芒鞋数共临(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


共16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