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73,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梅公仪见寄华亭鹤一只(1058年)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子真仙裔富高情,远寄仙禽至洛城。
昔向华亭常警露,今来缑岭伴吹笙。
稻粱犹忆嘉禾美,竹树应怜履道清
已遣吾家伊水墅,旋营莎荐似咸京
⑴ 自注:乐天《池上篇》云有华亭鹤二。
⑵ 自注:公仪在雍公署种莎,谓之鹤荐,继有诗咏。

寒食日早发赴积庆庄拜扫过龙门马上作(1059年4月4日)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赫奕晨霞照万灯,路穿阙口势如吞。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下鞦韆挂䌽绳。
平地伊流不一抹,半天嵩岳翠千层。
行行渐入吾疆理,竹坞松阡间绮塍。

宿少林寺(1060年4月1日)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① 清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引此诗题下注:一作楼异
六六仙峰绕静居,俗尘至此暂消除。
西来未悟禅师意,北去还驰使者车(自注:予方被命移守北都。)
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
心知一宿犹难觉,花藏重寻贝叶书。

游金星观(1060年3月)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鹤发庞眉二老仙,林间老屋十馀间。
斋粮不蓄惟栽菊,道眼长明祇看山。
朋侣过从应绮用,比邻掩映是嵩辕。
暂游自愧尘劳迹,解帢临溪濯腻颜。

游岳寺(1060年3月)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寺占嵩颜景最多,奇峰列刹共嵬(四库本作嵯)峨。
依岩宝砌砻清础,出谷飞泉逗素波。
下瞰长川穷渺邈,傍观列岫极陂陁。
缁林法乐堪随喜,钟磬声清呗梵和。

常随净侣叫禅关,熟听潮音丈室间。
身逐孤云辞陇首,心如皎月照香山。
儒空两悟言无滞(自注:渐师自儒入于释。),觉望双除性本闲。
居守意勤当应现,不须祇到虎溪还。

上相寻芳驻画轮,华貂玉节耀松筠。
二南雅丽音盈耳,八体遒妍妙入神。
鲁壁再传科斗字,稽山长咏永和春。
小园从此增光价,一室荧煌照乘珍。
⑴ 原作花,据四库本改

山僧知我思归意,为我临伊创草堂。
闻说绕阶丛巨石,更须当槛植脩篁。
窗间东望乾元刹,门外南趋积庆庄。
便拟半移生计去,不知何似畅师房。

和副枢吴谏议上元夜从驾至集禧观(1073年)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顺时同乐慰邦民,协气和风应早春。
斗运帝车遵大路,云从天步绝纤尘。
民瞻玉色欣游豫,岳峙琳宫望省巡。
回御端闱张镐饮,兰灯桂魄耀星津。

潭潭相府方高启,岌岌枢闱亦对开。
棋布司存邻象阙,星分位表拱天台。
乐天善颂传嘉句,虔命叨居愧薄才。
仰认圣皇优待意,先时曾枉翠华来。

昔年宝应茅斋主,别后炎凉已屡经。
暂入城来缘买药,却骑牛去似飘萍。
缑山重访吹笙伴,秘省长虚画鹤厅。
一任洛阳人白眼,且看三十六峰青。
⑴ 原缺,据四库本补

和副枢吴谏议寄题广化寺东轩(1073年)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净居高出四禅天,更对伊嵩辟广轩。
塔耸千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
我有草堂南涧口(自注:即临伊堂。),一回西望一销魂。

三朝光辅仰耆年,谢政归来作散仙。
筑室尚依双凤阙,放怀何必五湖船。
清谈倾座簪缨盛,䌽服趋庭子舍贤。
公伴赤松应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其二
七言律诗
华颠相顾最相亲,同是三朝二府人。
曾忝政堂陪大论,又叨枢筦继清尘。
我惭蒲柳衰残质,公称夔龙强健身。
把酒观言兼恋德,春晖不觉渐西沦。
⑴ 原缺,据四库本补

和副枢蔡谏议植山芋(1073年)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平台山芋传区种,久饵能令玉寿延。
欲长深根培客土,便期珍味荐宾筵。
吴莼顿觉名称减,楚芰须惭嗜好偏。
况是丹头推绝品,百金供费亦宜然。

百卉千花淑景新,主人吟啸惜芳辰。
依依绿减随堤色,灼灼红移洛浦春。
已爱清香飘宴席,更分秾艳与交亲。
邹阳本是梁园客,醉赏犹思濉水滨。

杲日无亏彰睿圣,前星有庆耀东朝。
皇明烛远群羌服,火德乘时众慝消。
丹扆焦荣犹损膳,华颠尸素合归樵。
夔牙共奏康哉□,雅咏和声彻九霄。

再到积庆坟庄即事偶成 其一 (1073年)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不到伊川八九年,重来风物尽依然。
惊回俗梦鸣皋鹤,洗净尘襟漱玉泉。
绿筱侵阶当蕙帐,苍霞满目对松阡。
天怜老懒优深处,罢听晨鸡彻晓眠。

其二 (1073年)
七言律诗
郊园乍适疏慵意,勉强逢迎已不能。
赤米白盐充野馔,蕉衫芒蹻见山僧。
含风古木遮檐角,漱玉清泉泻石棱。
田父相过复相劝,早归林下醉腾腾。

① 张靖、李章、傅尧俞,时判河阳祈雪济源庙作
畴昔常闻处士庄,林泉胜景甲山阳。
一渠寒水流清济,千仞浓岚耸太行。
枋口云归穿古木,燕川风过入脩篁。
前贤旧业何人继,分与三贤作醉乡。


共473,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