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古风
菊之为花有四美。早植晚发。君子德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圆华高悬。准天极也。清霜不摧。励劲操也。是以君子多取之。余于暇日。得菊花五种。欲以托岁寒之期。遂赋诗五首以识之。亦自附于古君子所取之微意云尔。
我有黄鹤翎,数枝一盆栽。
蕊合晕犹重,香绽色方回。
纵似谷莺羽,清姿更崔嵬。
纵似茱萸丛,金露烂琼瑰。
我闻菊花色,以黄为正胎。
众皆春阳发,汝独秋阴开。
黄是阴中正,后裳所由裁⑴。
君子取其德,不偏又不隤。
⑴ 礼之鞠衣。即易之黄裳。后妃之服名。而取阴中之正色。
我有红鹤翎,袅袅近前除。
能化桃李质,烨敷雪霜馀。
微雨清一洗,浓郁锦初舒。
丹枫映数枝,佳丽画不如。
我闻菊花色,红艳最稀疏。
疏则物所贵,艳则人所畬。
岂嫌黄太多,司花别吹嘘。
君子取其文,令闻又广誉⑴。
⑴ 孟子令闻广誉。施于身。不愿人之文绣也。
我有白鹤翎,疏影自成阴。
玉梅嫌红妆,仙人披素襟。
皓月浑光华,错向庭畔寻。
清霜迷踪迹,同此岁寒心。
我闻菊花色,无如白满林。
秋于时为金,白于色为金⑴。
秋以白为花,物理斯可谌。
君子取其洁,琅玕又球琳。
⑴ 汉志。日行西降。谓之秋。白虎通。金在西方。西方者阴始起。周礼。以白琥礼西方。
我有一种菊,名曰禁苑黄。
不许湘滨餐(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肯向陶篱香(陶渊明自称松菊主人。)。
芳根自瑶陛,晚节传海乡。
妍妍如不胜,微风与翱翔。
暗暗如有送,朝露犹湑瀼。
开迟三翎后,萎趁千林荒。
自古人爱惜,天必夺之忙。
吾且辛勤护,以永三秋光。
我有一种菊,名曰醉杨妃。
不知前杨妃,何以名芳徽。
且道真杨妃,能葆傲霜馡。
因人名诸物,为其同德机(同德机字。出庄子。)。
苟取色斯止,杨妃又孰非。
我将醉处士,肇锡表光辉。
千秋能爱菊,渊明始阐微。
然后名言顺,寒圃庶无讥⑴。
按:右醉杨妃
⑴ 韩魏公菊花诗。老圃秋容淡。寒花晚节香。
人谁不读书,读书心负初。
精工窥六艺,博涉指五车。
标高揭己⑴日,期待信非虚。
知虑方悟界,诚力忽自疏。
嫠不恤其纬,农不服乃锄。
移向运均上⑵,几年饱乘除。
迫去然后归,身世头陀如。
寂寂重门掩,庭阶雀可罗(汉书。翟公废。门外可设雀罗。)。
山鬼休揶揄,芸编趣卷舒。
古今何相似,岁月尚有馀。
天下人不猜,莫如看吾书。
⑴ 标高揭己。出韩文。
⑵ 均陶者之输运。则不定。解见管子。
噩梦今宵觉,前峰月丈馀。
世情看炎冷,物理占盈虚。
十年浧濡迹,何曾一日舒。
非蝶犹蝶韵,无栩亦无蘧⑴。
归来吾田园,吾身始超如。
树萤流疾速,泽鹭影于徐。
云在水不住(杜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密密复疏疏。
触处皆鸢鱼,朗然悟邃初。
回思偪侧场,刍灵与涂车(涂车刍灵。明器也。出礼记檀弓。)。
帝监许悬解(庄子。帝之悬解。),终老任耕渔。
⑴ 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我闻三教皆吾师,心性精神同所治。
往往末流失其真,入主出奴⑴纷相嗤。
佛犹近儒道则远,道盖自私佛慈悲。
是以儒者喜谈佛,坡翁牧老一斑窥(苏东坡。钱牧斋。)。
我亦粗窥佛家说,得未曾有频耽奇。
优昙花开何世界,玻瓈影彻即迦尼(天堂最乐处)。
无量福禄与轮回,聊借寓言导众痴。
人心之危起于用,苟端其体心何危。
纤尘不动灵台里,止水自清香海湄(佛指此心。为香水海。)。
离指识月无限妙,频伽(妙音鸟)声中几解颐。
不二门是一贯诀,是甚么为常目之。
不二门是甚么,皆佛家旨诀。
天雨曼陀⑵石点头⑶,位育神功只如斯。
但问其教损益人,何论出华与出夷。
西方有圣岂漫许(西方圣人出。文中子。),他山攻玉知有裨。
往过来续流不息,入存出亡定无时。
以心观心浑此机,固哉胡然在门麾⑷。
能全知觉本然体,庶葆虚灵无上姿。
刹那一念收敛地(佛家以时之最促者。为刹那。),第一层上工孜孜(以虚灵为第一层。知觉为第二层。)。
拔根利器除结锋,心三口四言堪思⑸。
儒演佛乘君休笑,万法到处差不氂。
⑴ 韩子原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⑵ 天雨曼陀。出佛经普生公。
⑶ 欲明阐提法性。聚顽石而说法。石为点头。出传灯录。
⑷ 杨子。在夷狄则进之。在门墙则麾之。
⑸ 心三。谓贪瞋痴。口四。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皆出佛经。
古人以客重主人,皇朝近俗犹先秦。
屦满户外庄何讥,锥处囊中赵有臣。
椎埋陆博与洗削,世所卑夷吾不嚬。
驶雪多积荒城外,急风每起沙河滨。
真才岂在轩冕种,蚌珠梗瘤结之因。
密若静女洁如玉,无愧吾门入幕宾。
刘家高客竟谁是,穷庐相守同一伦。
飞蓬毁誉曷足较⑴,岁寒襟期聊共亲。
两对已忘饥与渴,肯数甑釜生埃尘。
君不见今世儒名者,晋家四伯何诜诜⑵。
⑴ 飞蓬之问。出管子。谓蓬飞因风动摇不定。
⑵ 晋之四伯。有谷伯,笨伯,猾伯,琐伯。
人诚不知足,知足何怨尤。
吾生多天幸,天幸今可筹。
幸不为牛马,穿鼻与络头。
幸不为女子,蚕织又爨厨(叶。)。
幸不编佣仆,幸不枕戈矛。
轩轩七尺躯,并幸无疮疣。
幼能攻书史,长且辨鲁鱼(叶。)。
才短心欲长,嘐嘐古人俦。
经学培其本,文章润厥修。
礼乐兵刑事,皆吾分内忧。
用之为东周,舍尔传千秋。
兀兀穷年华,若忘老将投。
东方少真儒,蓬问⑴纷啁啾。
疏无知十三(十三经注疏。),集但披韩欧。
一涉度外言,蒿目惊相雠。
然犹圣人徒,岂比市井曹(叶。)。
近日一种俗,都是朱家羞(朱家羞字。出史记刺客传。)。
名义干甚事,巧宦即英流。
索瘢痒得搔,见善胸攒鍭。
窃窃相睒眒,睚眦要必酬。
揲缣令婢仆⑵,据钱恐人偷。
何曾梦里语,或脱声利区。
此辈与周旋,我生良亦愁。
秪缘主恩厚,未遽簪籍抽。
敖惰仍招谤,挤排积困咻。
而今成宿愿,物我同得求。
蜗庐足容膝(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蠹书足箕裘⑶。
通政官近密,头衔足且浮。
从此天幸葆,俛焉新说裒。
然后足方足,不负宿昔期(叶。)。
⑴ 管子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⑵ 柳仆射婢鬻。盖巨源见巨源于束缣内选择边幅。第其厚薄。婢失色而仆。
⑶ 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五十馀几岁,平生判头颅。
默数天下事,件件胜人无。
力耕能孝悌,不如上农夫。
居货句奇赢,不如善贾流(叶。)。
拖绳牧牛羊,担柴供庖厨。
田居今半载,一任二三奴。
蜗庐坐雠夷(雠夷。熟视不言貌。),大小都糊涂(小糊涂。大不糊涂。按出宋史。)。
但知信天命,人中亦鹚鸬(鹚鸬。一名信天翁。)。
闰岁知寒早,贫士对襟衣⑴。
等身书堪披⑵,向阳牖暂开(叶○朱子诗。今朝竹牖向阳开。)。
独有农马知,钩深与研几。
欲说文章妙,无结不成辉。
所以俞汝言,鼓掌笑人非⑶。
⑴ 对襟衣。即东人所谓背子也。见杨慎丹铅录。
⑵ 宋贾黄中幼聪颖。父师取书。与其身等令读之。
⑶ 明儒俞汝言。读一名士文。鼓掌笑曰。此文无黄。盖以文之传后世者。必有物结聚。如牛之有黄也。
田居谙物情,物情一何凋。
量亩出租税,计夫输佣调。
籴令严于霜,追呼急如飙。
终岁服勤力,竟也甔石⑴枵。
古有买茶客,三五两部消。
怒投谅非激,农商同此嗷⑵。
终然无可业,无业亦难聊。
⑴ 扬雄家。无甔石之储。有以自守泊如也。
⑵ 有客以半铢买粗茶一笼。笼税工部。茶税户部。公私之费。视价浮五之三。客怒而投诸江。
世皆我自我,智士犹此尤。
谁欲物相物,昆虫浑一沤。
我则异于是,薄责躬自修⑴。
君子与小人,天人岂二俦。
归田多妙悟,庄生语何渝⑵。
⑴ 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⑵ 庄子云。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
晚喜谈禅悦,此生悟风轮⑴。
根尘蒙几年,水月如匹练。
境寂心愈寂,不怕空华现。
檐角一声磬,依然祇树院。
般若佛毋论,法华实相衍⑵。
终须抽键扃,循元又旋见⑶。
天心怜我穷,许开路一线。
⑴ 佛说。大地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
⑵ 祗树院。佛居也。般若,法华。并佛经也。
⑶ 佛说。反其见以见性曰旋见。不循尘而循根曰循元。
自为明皋隐,事事惬幽襟。
沟塍如画井,桑麻蔼交阴。
峦回必有村,曲曲人烟沉。
役车幸早休(诗役车其休。),阡陌相参寻。
农占云多术,不须看毕参(毕参。二星名。农谣所以占丰凶。)。
臈瑞徵雪候,枫色问霜林。
纷纷休告语,明年可知今。
年光何奔驶,日行已北陆。
野阔因涤场,山峭知落木。
寂寂重门掩,至理推倚伏。
蛮触斗蜗角,焦明栖蚊目(蛮触,焦明。并见列子。)。
窄窄人间世,吾生眉几蹙。
苟然无饥渴,焉用较耕禄。
得此伊谁恩,陨结华封祝。
余记性迟钝。读书不十过。不能诵。诵亦不能久不忘。故一遇考古镜。今之事。须黄奶以自提撕。然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即行旅往来。穷乡瑟居。傍无书簏。茫然靡所徵信。则将圣作性。(王守溪作性说。引孔子语。心之神明谓之性。而原文非。性即圣。)幻壮月为牡丹(山东人刻金石录。不知八月之为壮月。而玄黓岁壮月朔。改作牧丹朔。)。亦其势之不容免。夫张横渠之妙契疾书。陶九成之摘叶贮瓮。皆所以资手笔代腹笥也。前辈尚然。况余之迟钝善忘乎。乃自四十以后。凡有看读。必杂记其可考镜者。积数年。稍加铨次。分门类书。名之曰碧绀珠。取张说记事珠之义也。
有珠有珠非珠珠,不产沧海产剡溪⑴。
结绳邈矣编简劳,创纸侯伦汉史题(汉蔡伦始造纸。时人称蔡侯纸。)。
渔网布丝沿革在,龟文谷浪巧思齐⑵。
谁把径寸誇为宝,且使照乘能古稽。
张公所得珠中真,碧绀其色通灵犀。
我珠亦一张公珠,千箱万轴恣取携。
平滑文砥鉴映物(纸。砥也。谓平滑如砥石。),匹练秋水光烛藜。
聪明愈进四十后,正叔当年何珠赍(伊川四十以后。记性愈进。)。
思引建言应不倦,求据前事寻有蹊。
经传子史啜英遍,施及百家与齐谐(叶。)。
多闻记持佛莫讥,治艺治心工自睽⑶。
轮王髻宝问几颗(佛语云。轮王有髻里之珠。),蛟人室藏还如泥。
良田益友岂善喻(古人以良田益友。比书籍之功用。),言乃功用珠亦低。
丹铅旧目得无氄(杨慎有丹铅总录。),日知新例犹未犁(顾炎武有日知录。)。
晴𤗉摒挡六年箧,州次部居圆一奎。
⑴ 剡溪多藤剥皮为纸。古人诗。溪藤熟捣净涓涓。
⑵ 伦始捣故渔网为纸。名曰网纸。后人以生布为纸。丝綖如故麻。名麻纸。其后又以树木皮为纸。名谷纸。
⑶ 佛语云。多闻记持。历劫辛勤者。终不能修證。
陶令之彭泽,玩世非求足。
始发弦歌说,宁未揣终辱⑴。
旷达要大隐,泾渭在幽独。
当时几辈人,容他空洞腹⑵。
粪土与臭腐⑶,堪唾岂堪欲。
归去辞一阕,胜似金百斛。
回笑猉獜楦⑷,不啻尘视玉(周子通书。铢视轩冕。尘视金玉。)。
吾亦慕陶者,追来思反躅。
⑴ 渊明谓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资。可乎。执事者闻之。白以为彭泽令。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小儿。
⑵ 王䆃指周觊腹曰。此中何所有。觊曰。此中空洞无物。足容卿辈数百人。
⑶ 或问殷浩。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财本粪土。
⑷ 杨烱呼朝士为猉獜。楦或问之曰。弄假猉獜者。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