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词库 分类诗词 作品不分行
大理箴 东汉 · 崔骃
四言诗
邈矣皋陶,翊唐作士。
设为犴狴,九州允理。
如石之平,如渊之清。
三槐九棘,以贤以德。
罪人斯殛,凶族斯迸。
熙乂帝载,旁施作明。
昔在仲尼,哀矜圣人。
子罕礼刑,卫人释艰。
释之其忠,勋亮孝文。
于公哀寡,定国广门。
夐哉邈矣,旧训不遵。
主慢臣骄,虐用其民。
赏以崇欲,刑以肆忿。
纣作炮烙,周人灭殷。
商用淫刑,汤誓其军。
卫鞅酷烈,卒殒于秦。
不疑知害,祸不及身。
嗟兹大理,慎于尔官。
赏不可不思,断不可不虔。
或有忠而害,或有孝而见残。
吴忱伍胥,殷剖比干。
莫遂尔情,是截是刑。
无遂尔志,以速以亟。
天鉴在颜,无细不录。
福善祸恶,其效甚速。
理臣司律,敢告执狱
⑴ 《初学记》十二,引汉崔德正《大理箴》,未详德正为谁。《古文苑》作崔骃,今据之。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
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⑴ ○庾子山集七。《乐府诗集》十五。《诗纪》百十九。

赋得慎罚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嘉石 幪巾 刑措 于张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罚轻犹在念,忽喜尚留情。
明慎全无枉,哀矜在好生。
五疵过亦察,二辟理弥精。
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
每削繁苛性,常深恻隐诚。
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刑措谅斯在,欢然仰颂声。

赞道赋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下臣侧闻先圣之格言。常览载籍之遗则。
伊天地之元造。洎皇王之建国。
曰人纪与人纲。资立言与立德。
履之则率性成道。违之则罔念作忒。
望兴废如从钧。视吉凶于纠纆。
至乃受图膺箓。握镜君临。
因万物之思化。以百姓而为心。
体太仪之潜运。阅往古以来今。
尽为善于乙夜。惜勤劳于寸阴。
故能释增冰于瀚海。变寒谷于蹛林。
总人灵以胥悦。极穹壤而怀音。
赫矣圣唐。大哉灵命。
时维太始。运钟上圣。
天纵皇储。固本居正。
机悟宏远。神姿凝映。
顾三善而必宏。祇四德而为行。
每趋庭而为礼。常问寝而资敬。
奉圣训以周旋。諟天文之明命。
迈观桥而望梓。即元龟与明镜。
自大道云革。礼教斯起。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
君臣之礼。父子之亲。
尽情义以兼极。谅宏道之在人。
岂夏启与周诵。亦丹朱与商均。
既雕且琢。温故知新。
惟忠与敬。曰孝与仁。
则可以下光四海。上烛三辰。
昔三王之教子。兼四时以齿学。
将交发于中外。乃先之以礼乐。
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非有悦于钟鼓。将宣志以和神。
宁有怀于玉帛。将克已而庇身。
生于深宫之中。处于偫后之上。
未深思于王业。不自珍于匕鬯。
谓富贵之自然。恃崇高以矜尚。
必恣骄很。动愆礼让。
轻师傅而慢礼义。狎奸谄而纵淫放。
前星之耀遽隐。少阳之道斯失。
虽天下之为家。蹈夷险之非一。
或以才而见升。或见谗而受黜。
足可以省厥休咎。观其得失。
请粗略而陈之。觊披文而相质。
在宗周之积德。乃执契而膺期。
赖昌发而作贰。启七百之鸿基。
逮扶苏之副秦。非有亏于闻望。
以长嫡之隆重。监偏师于亭障。
始祸则金以寒离。厥妖则火不炎上。
既树置之违道。见宗祧之遄丧。
伊汉氏之长世。固明两之递作。
高惑戚而宠赵。以天下而为谑。
惠结皓而因良。致羽翼于寥廓。
景有惭于邓子。成纵理之淫虐。
终生患于强吴。由发怒于争博。
彻居储两。时犹幼冲。
防衰年之绝义。识亚夫之矜功。
故能恢宏祖业。绍三代之遗风。
据开博望。其明未融。
哀时命之奇舛。遇谗贼于江充。
虽借兵以诛乱。竟背义而●FDC6终。
宣嗣好儒。大猷行阐。
嗟被尤于德教。美发言于忠謇。
始闻道于韦匡。终获戾于恭显。
太孙杂艺。虽异定陶。
驰道不绝。抑惟小善。
犹见重于通人。尚传芳于前典。
中兴上嗣。明章济济。
俱达时政。咸通经礼。
极至情于敬爱。敦友于于兄弟。
是以固东海之遗堂。因西周之继体。
五官在魏。无闻德音。
或受讥于妲己。且自悦于从禽。
虽才高而学富。竟取累于荒淫。
暨诒厥于明皇。构崇基于三世。
得秦帝之奢侈。亚汉武之才艺。
遂驱役于偫臣。亦无救于彫弊。
中抚爱。相表多奇。
重桃符而致感。纳钜鹿之明规。
竟能扫江表之氛秽。举要荒而见羁。
惠处东朝。察其遗迹。
在圣德其如初。实御床之可惜。
悼悯怀之云废。遇烈风之吹沙。
尽性灵之神艺。亦自败于凶邪。
安能奉其粢盛。保此邦家。
惟圣上之慈爱。训义方于至道。
同论政于汉幄。修致戒于京鄗。
鄙韩子之所赐。重经术而为宝。
咨政理之美恶。亦文身之黼藻。
庶有择于愚夫。惭乞言于遗老。
致庶绩于咸宁。先得人而为盛。
帝尧以前哲垂裕。文王以多士兴咏。
取之以正人。鉴之于灵镜。
量其器能。审其检行。
必宜度机而分职。不可违方以从政。
若其惑于听受。暗于知人。
则有道者咸屈。无用者必伸。
謟谀竞进以求媚。玩好不召而自臻。
直言正谏。以忠信而获罪。
卖官鬻狱。以货贿而见亲。
于是亏我王度。斁我彝伦。
九鼎遇奸回而远逝。万姓望抚我而归仁。
盖造化之至育。惟人灵之为贵。
狱讼不理。有生死之异途。
冤结不伸。乖阴阳之和气。
士之通塞。属之以深文。
命之修短。悬之于酷吏。
是故帝尧画象。陈恤隐之言。
夏禹泣辜。尽哀矜之志。
因取象于大壮。乃峻宇而雕墙。
将瑶台以琼室。岂画栋以虹梁。
或凌云以遐观。或通天而纳凉。
极醉饱而形人力。命痿蹙而身受殃。
是故言惜十家之产。汉帝以昭俭而垂裕。
虽成百里之囿。周文以子来而克昌。
彼嘉会而通礼。重旨酒之为德。
至醉归而受祉。在齐圣而温克。
若其酗醟以致昏。沈湎而成惑。
痛殷受与灌夫。亦亡家而丧国。
是故伊尹以酣歌而作戒。周公以乱邦而贻则。
咨幽閒之令淑。实好逑于君子。
辞玉辇而割爱。固班姬之所耻。
脱簪珥而思愆。亦宣姜之为美。
乃有祸晋之骊姬。亡周之褒姒。
尽妖妍于图画。极凶悖于人理。
倾城倾国。思昭示于后王。
丽质冶容。宜永监于前史。
复有蒐狩之礼。驰射之场。
不节之以正义。必自致于禽荒。
匪外形之疲极。亦中心而发狂。
夫高深不惧。胥靡之徒。
韝緤为娱。小竖之事。
以宗祏之崇重。持先王之名器。
与鹰犬而并驱。陵艰险而逸辔。
马有衔橛之理。兽骇不存之地。
犹有腼于获多。独无情而内愧。
以小臣之愚鄙。忝不赀之恩荣。
擢无庸于草泽。齿陋质于簪缨。
遇大道行而两仪泰。喜元良会而万国贞。
以监抚之多暇。每讲论而肃成。
仰惟神之敏速。叹将圣之聪明。
自礼贤于秋实。足归道于春卿。
芳年淑景。时和气清。
华殿邃兮帘帷静。灌木森兮风云轻。
花飘香兮动笑。莺娇啭兮相鸣。
以物华之繁靡。尚绝思于将迎。
犹允蹈而不倦。极耽玩以研精。
命庸才以载笔。谢摛藻于天庭。
异洞箫之娱侍。殊飞盖之缘情。
阙雅言以赞德。思报恩以轻生。
敢下拜而稽首。愿永树于风声。
奉皇灵之遐寿。冠振古之鸿名。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703年10月) 唐初 · 李峤
引用典故:挂瓢 长安日 观风 开罗 夔龙 悬磬
四海帝王家,两都(一作姬)室。
观风昔来幸,御气今旋跸。
雷奋六合开,天行万乘出。
玄冥奉时驾,白拒参戎律。
后队咽笳箫,前驱严罕罼
辉光射东井,禁令横西秩。
帐殿别阳秋,旌门临甲乙。
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
邙巩云外来,咸秦雾中失。
孟冬霜霰下,是月农功毕。
天道向归馀,皇情美阴骘。
行存名岳礼,递问高年疾。
祝鸟既开罗,调人更张瑟
登原采讴诵,俯谷求才术。
邑罕悬磬贫,山无挂瓢逸。
(一作垂)恩浃寰宇,展义该文质。
德泽盛轩游,哀矜深禹恤。
申歌地庐骇,献寿衢尊溢。
瑞色抱氤氲,寒光变萧飋。
宗枝旦奭辅,侍从王刘匹。
并辑蛟龙书,同簪凤皇笔。
陶甄荷吹万,颂叹归明一。
欢与道路长,顾随谈笑密。
叨承廊庙选(一作举),谬齿夔龙弼。
喜构大厦成,惭非栋隆吉。

遐观邃古。逖听前闻。
北辰居正。南面为君。
莫不茅茨土阶。以恭俭而为度。
上栋下宇。避燥湿以为文。
声芳吁谟乎五典。德广兆映于三坟。
迨乎缵戎天秩。启迪人偫。
以为百堵仄陋。不足以光先正。
九筵迫狭。不足以垂景勋。
于是资奥区而写城阙。凭大壮而列宫棼。
梓庀匠于季稚。林衡僝木于毫分。
既而工用其法。人来以子。
鼛鼓逢逢。版筑儗儗。
离娄督绳以为度。般输削墨而为砥。
侔造化以制作。越埃而资始。
珠网滴沥而露垂。丹刻翚飞而霞起。
危檐矗以露断。高阁立而云倚。
远而望之。莫测其端倪。
迫而察之。但惊其峻峙。
仰鹍鹏之不逮。岂燕雀之能拟。
于是发礼以衅之。励乐以乐之。
可谓休以令闻。垂之亿秭者也。
既而冯陈就閒。是游是纵。
笑语卒获。声色攸重。
邀观则环拜兴舞。命赏则夹道罗从。
以为一生之歌斯笑斯。千载之善祷善颂。
岂知海县则天下所有。帝王则黔黎攸共。
固惟不节之嗟。盖不知其所用也。
岂与夫明主君临。边鄙静谧。
俭以足用。贵在无佚。
尚菲陋。卑宫室。
为无为以自保。事无事以终日。
故得国家载宁。帑藏充实。
福祚乃于万斯永。子孙则百而逢吉。
屡降哀矜之诏。频优耆老之秩。
斯可谓皇哉唐哉。唐哉皇哉。
而天地长久。何三五之能匹也。

入衡州(770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谢安 白起 马卿 独坐 圆凿方枘 嵇叔夜 江总外家养 金汤 桔井 剧孟 门阑苏生 琼树 岩廊 张子房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
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
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
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
嗟彼苦节士(谓潭州刺史崔瓘为臧玠所杀),素于圆凿方。
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一作短)墙。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
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一作怒)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
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元恶(谓臧玠)迷是似,聚谋(一作谍)泄康庄。
竟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
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
福善理颠倒,明徵天莽茫
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
隐忍枳棘刺,迁延胝趼疮。
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
久客幸脱免,暮年惭激昂。
萧条向水陆,汨没随鱼商。
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
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
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
片帆左(一作在)郴岸,通郭前衡阳。
华表云鸟埤(一作阵),名园花草香。
旗亭壮邑屋,烽橹(一作卧)城隍。
中有古刺史(谓阳济也)盛才冠岩廊。
扶颠待柱石,独坐风霜
昨者琼树,高谈随羽觞。
无论再缱绻,已是安苍黄。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
门阑苏生(苏生,侍御涣),勇锐白起强。
问罪富形势,凯歌悬否臧。
氛埃期必埽,蚊蚋焉能当。
(一作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
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
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
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下流匪珠玉,择木羞鸾皇。
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原注:彼掾张劝)
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⑴ 时澧州杨子琳、道州裴虬、衡州阳济各举兵讨玠
⑵ 谓崔伟公,时摄郴州,甫将往依焉

江涛凋瘵后,远使发天都。
昏垫宸心及,哀矜诏命敷。
恤民驱急传,访旧枉征舻。
外镇藩条最,中朝顾问殊。
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
已事方怀阙,归期早戒涂。
繁笳咽水阁,高盖拥云衢。
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
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
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

讲德联句 唐 · 皎然
四言诗
先王设位,以正邦国。
建立大官,封植有德(述)
二南敷化,四岳述职。
其言不朽,其仪不忒(衡)
暨于嬴刘,乃创程式。
罢侯置守,剖竹分域(昼)
赫矣皇唐,康哉立极。
精选藩翰,庸资正直(述)
爰命我公,东土作则。
克己恭俭,疲人休息(衡)
济济闾闬,油油黍稷。
既富既教,足兵足食(昼)
恤其凋瘵,剪其荆棘。
威怀逋叛,扑灭蝥贼(述)
疾恶如雠,闻善不惑。
哀矜鳏寡,旌礼儒墨(衡)
乃修堤防,乃浚沟洫。
以利通商,以溉嘉谷(昼)
徵赋以节,计功以时。
人胥怀惠,吏不能欺(述)
我政载孚,我邦载绥。
猛兽不暴,嘉鱼维滋(衡)
肃恭明神,齐沐不亏。
岁或骄阳,雨无愆期(昼)
帝嘉有庸,宠命来斯。
紫绂载绥,金章陆离(述)
资忠履孝,阅礼敦诗。
明德惟馨,自天祐之(衡)

惟皇动天。辨方正位。
稽大明于北陆。郊上元于南至。
五夜祗肃。载惟列祖之诚。
三日罔愆。用表致斋之意。
于是乘法驾。鸣和鸾。
玉漏声晓。金波影残。
环卫俨以星拱。簪裾列而云攒。
备肃肃之盛礼。咸济济于灵坛。
大吕云门。既六变而斯阕。
嘉栗旨酒。感百神而具欢。
矧器用陶匏。藉以包茅。
光逾泰畤。馨迈周郊。
朱火炀烟。远浮于华盖。
元酒明水。近映乎长旓。
懿夫宇宙氛氲。晴郊景曛。
宗伯司礼。保章辨云。
荣光烛于九野。佳气覆于六军。
飘飘飖飖。郁郁纷纷。
足以昭上帝。瑞吾君。
时谓唐时。歌卿云之五色。
德称虞德。咏南风之再薰
是以惟圣惟寿。可大可久。
既丰稔之足徵。复灾疠之何有。
既而旋天步。回象舆。
大孝是展。皇情未摅。
将欲超羲轩于上古。方淳朴于太初。
俾时和俗阜。涂谣史书。
土阶攸则。而琼室靡居。
且虑乎贤哲尚屈。所以敦于云物。
缅乎德化未覃。所以郊于国南。
祈动植之攸济。匪娱乐而是甘。
然后景福来格。无疆在兹。
笑竹宫之求应。鄙宣室之受釐。
是以降哀矜之诏。宣恻隐之慈。
布政施德。逮茕与嫠。
举沈沦于是日。庶闻之于有司。

奉和御制读后魏书(三首并注) 其二 (1016年1月26日) 北宋 · 夏竦
五言律诗
高祖宽仁主,哀矜信有馀。
严刑几尽措,黎庶获安居。
旧法躬刊定,繁文再刬除。
既平财谒路,清白励簪裾
⑴ 高祖驭宇,留心刑法,诏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帝哀矜庶狱,卒从降恕,京师决死狱,岁不过五、六。置谨法者数百人,防喧斗于街衢,使民安其职业。命中秘官修改律令旧文,经御刊定。诏曰:门房之诛,犹在律策。可更议之,删除繁酷。又遣使循行天下,纠守宰之不法,食禄者跼蹐,财谒之路殆绝。

臣某言:伏以遹追孝者,雅人歌其匪棘;
能事神者,书策美其多材。
况祗款庙祧,裒对宗祢。
宣治馨而有飶,恍忾叹以如闻。
从昔所难,乃今具举。
恭惟皇太后陛下,至仁兼爱,柔道体元,保育长君,就成圣德。
出入一纪,巩固万枢。
黎苗偃化,则泽从云游;
殊邻结好,则倚若天等。
三光储发歛之度,百物遂零茂之宜。
且念措多方之治平,皆真考之遗法。
成功不荐,审训谓何。
亟诏攸司,属图新礼。
躬按天飞之驭,并会月游之庭。
万羽蹈扬,袆章参亚。
逮晏朝而已事,因列圣以居歆。
薰然至和,入金匏而成象;
锡之多福,塞穹壤以无垠。
臣属在陪祠,职当汗简,轻率斐狂之思,少裨舞叹之馀。
敢露欢悰,自忘朴学。
谨夙夜斋沐,撰成《皇太后躬谒清庙赋》一首,干渎宸览。
闻夫祀以息民,王假有庙,昔人美而称之。
殊不知粢盛之香,所恃者昭德;
祝史之荐,不愧者信辞。
济济非尽志之貌,翼翼为多福之基。
然未有祓精,意燀鸿仪。
仰瞻丹楹,则祫而后献;
俯奠嘉玉,则告而不祈。
非圣后之有作,畴能出千古而鬯丰规哉!
于皇齐圣,绍天葆命。
佑育我长君,财成我庶政。
十有一年,绵区厎定。
且曰予惟膺真庙之托,耿列圣之光,投艰夙夜,罔或怠遑。
幸三边无谁何之警,万物跻仁寿之场。
若使功成不告,则春秋祗事,无以奉承审训而享我先王。
丕显明辟,孝爱兼极。
将顺德音,爰告方国。
列保荫于亲慈,谂勤劳于圣职。
粤若朝多吉士,位靡瘝官。
乃承乃弼,为屏为翰。
薪有芃棫,河无伐檀。
此则圣后备陶姚则哲之难也。
清问下民,哀矜庶狱。
兴列化条,恢疏网目。
杜其牙角,保我墉屋。
此则圣后有成康措刑之速也。
每岁命使,继好龙庭。
轒辒相衔,厥角相平。
罔投以饵,罔系以缨。
此则圣后保汉宣抚和之盟也。
能仁精庐,圣仙福地,有种于祠,有歆于类。
莫不发少府之藏,贲万楹之丽。
此则圣后奉唐家戒禧之至也。
恭则易优,俭斯少欲。
金玉不扣于上方之器,纂组不丽于三宫之服。
别苑无从禽,离宫无改筑。
此则圣后守黄老清静之躅也。
至于熙百志,乂万枢,粹与天谋,冲与道俱。
朝未昕而晰燎,夜已乙而观书。
尚且勤劳励翼,辑阙衮而按罗图。
是以长乐之记,彤管之史,休功懿绩,纷纶填委。
虽巧劳与智忧,邈无阶而胜纪。
是宜格祖谢成,有斋恤祀。
答在天之丕覆,拥如山之秘祉。
于是方岳投颂,臣邻肄仪。
增蔽旒于法冕,加缛采于袆衣。
皆宸心之参定,掩前圣之未思。
仍以仲春吉日,曳九旗,参六螭,云罕前导,王轪下驰。
羲和扫霞以登照,雨师沈景而藏霏。
攸徂之民,注耳倾目者以万计,惟恐属车之行迟。
宝辂徐动,云帘四垂。
翟茀騩乘,次于鸡翘之省。
莫不穆穆肃肃,按周道而翳华芝。
有侐閟宫,光昭帝容。
百工如绣,广乐成宫。
咀芝英以自洁,秉葵首而有融。
鸾刀騞然,刑丽牲以升几;
玉瓒觓尔,湛明水而函空。
边豆惟旅,铏芼相从。
遍七室以沃灌,罄一德而虔恭。
星妃备亚献之列,月后谨三酌之容。
二告交答,万祥来同。
然而归蕃釐于嗣帝,让懿铄乎祖宗。
是以秘祝私请,无一当于圣躬。
宁不谓虑危以安,保盈以冲?
虽古之任姒马邓,区区述美,曾不足踵武而齐风。
乐阕礼成,回舆而归,天子乃揽率吁之固请,建丕称而扬徽。
拜奉琼册,内荐椒闱,上公旄节以焜照,群臣冠剑而陆离。
遂鸿名于茂实,俪天极之巍巍。
已事而诏曰,我之此行,务达至诚,不丰于昵,不有其名,惟斋心以交肸蚃,惟合漠以侑神明。
然重劳百执之庀事,聊第赐于公卿。
若夫策勋舍爵,兹事体大,则候夫皇帝之躬耕。

过无故作,宥必有因。
非缓狱于中典,盖原情于庶民。
事异刻深,宜屈一成之法;
理当诖误,率从三赦之仁。
于穆圣皇,抚宁四海。
慎上世之明罚,清下民之多罪。
刑小必重,以其恶而怙终;
宥大必轻,以其善而能改。
明德攸尚,深仁念兹。
义或出于彼失,情非因于我欺。
虽深文之具止,在降等以行之。
虑有司之误传,申恩必速;
顾智者之一失,屈法何疑。
且夫法以降奸,过非有素。
傥议事之一贯,则淫刑之可惧。
在夫审克无爽,哀矜合度。
赐缣或失,可明郎吏之非;
书马不全,足验侍臣之误。
则知刑惟一体,事有万殊。
盖情之无状者,非民之失;
文之徒备者,乃法之辜。
所宜虑万方之有罪,察一夫之向隅。
宥诚我出,过亦谁无?
比宣父之知仁,必于其党;
同汉文之赎罪,岂忍加诛?
噫,欲正莫若去邪,欲利莫先除害!
赖奸隐匿者虽小,吾不见其轻;
失辞无简者虽繁,吾不见其大。
诚昭察于政条,乃兼该于理会。
胁从罔治,但计恶于刑中;
非意相干,悉恕情于度外。
故得有宥在治,不愠不知。
非厚诬而专意,成善贷以从宜。
事偶出于忘遗,法诚可降;
义稍干于深固,罚亦无私。
异哉!
狱贵简孚,君惟精究,情不踰矩,政思从旧。
致斯民之不偷,自哲王而获宥。

桓妒妻(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
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
持刀拥群婢,径往将必屠。
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
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
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
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
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
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
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
曰我见犹怜,何况是老奴。
盛怒反为喜,哀矜非始图。
嫉忌尚服美,伤哉今亦无。

韩子华江南安抚(1051年) 北宋 · 梅尧臣
韩侯出持节,志在抚黔黎。
县官负弩迎,刺史跃马随。
千里宣德泽,煦如春风驰。
寒潮不起浪,怗怗威冯夷。
借问何致耳,试听将所为。
立车呼父老,劳以哀矜词。
我从大明宫,天子亲谕之。
忧汝岁屡凶,吏不恤汝疲。
已输又索籴,囷橐无孑遗。
此非陛下意,恐使汝辈疑。
疾苦汝告我,不惮为汝治。
父老必喜拜,如馁得饲麋(夏校:疑为糜误)
我称此大是,一一无不宜。
南方二十州,欢声无幼耆。
壶浆拥大道,妇女闯短篱。
行闻江汉间,复有宣王诗。

缇籥惊年杪,铃斋戒夙兴。
连空集霙霰,撇席命宾朋。
菌阁盘虚出,箯舆选胜登。
山川方晻蔼,缟素竞飞腾。
密著珠帘重,低沈粉水澄。
迷藏秦洞穴,刻镂禹沟塍。
蓬岛三番抃,瑶峰四彻绳(自注:群玉山四彻中绳。)
风传天外籁,湖写鉴(自注:音槛。)中冰。
银色三千界,琳台十二层。
折梅思陆凯,咏絮对王凝(自注:道韫,凝之之耦。)
妒舞轻飘燕,临书细字蝇。
光凌射的鹤,气压沃洲鹰。
棹月溪翁共,歌兰楚客能。
琼辀走油壁,练马顿钩膺。
泽渗阳膏动,和薰气烛蒸。
冬权时已正,尺瑞岁将应(自注:协韵。)
鄙也同民乐,油然弗自胜。
平时陪法从,长忆奉昭陵。
拂旦开金殿,鸣鞘下玉乘。
六花朝服满,万岁寿觞称。
就望尧云日,赓歌舜股肱。
冰醪沾饫赐,竹唱听哀矜。
尔后孤踪远,频年老病仍。
两朝还观魏,何日见觚棱
⑴ 以上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一

早日文章誉,他年法令师。
官终廷尉府,葬用贰卿仪。
参佐征南画,哀矜谳狱词。
平生经济学,不愧伯喈碑(自注:公墓刻端明蔡公之文。)

送句判官赴大理详断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廷尉咨贤佐谳刑,辟书连上得翘英。
时推黄霸持平久,众伏儿宽定奏成。
尺竹泛疑资审劾,惠文弹治要详精。
从来法吏多阴德,勉务哀矜助圣明。

郑侍郎挽词 其二 北宋 · 刘攽
五言律诗
治狱馀阴德,哀矜出片言。
千金无重比,驷马见高门。
星落林乌暝,愁悲薤露喧。
江风伤远目,楚些一招魂。

临汝西有崆峒山,其下即广成泽。
按《庄子》,黄帝闻广成子居于崆峒之上,故往见之。
《庄子》虽多寓言无实,然此崆峒、广成,适皆同处,意其真有所谓广成子者也。
又大隗居具茨之山,黄帝至襄城之野而迷,皆与崆峒相近,事未必皆虚也。
予因作《崆峒山赋》。
驰平原之旷旷兮,登隐弅之高丘。
林蓁蓁而云茂兮,树参天以相缪。
鸟哀矜而思侣兮,兽衔草而群游。
即崆峒之旧址兮,访成子之所留。
乌乎,服天下之为至美兮,夫岂知圣人之绪馀!
独修身为妙本兮,窈静默以玄虚。
何轩辕之徇齐兮,而犹特室白茅,三月而閒居。
顺下风而稽首兮,曾南面而晏如。
彼非至人不能以下人兮,信崇高之叵娱。
谓庄生之寓言兮,羌林麓其未改。
瞻具茨之髣髴兮,知大隗之所在。
尝迷道于襄野兮,七圣偕而无悔。
得要道于牧马兮,称天师而再拜。
悲世俗之狭隘兮,疑至言于否躗。
航污渎之浅狭兮,僭瀛海之浮汇。
守穾奥之荧烛兮,昧白日之辉晒。
追古人之不可及兮,独临风而悲慨。
彼六相之辅治兮,曷四海而弗宁。
名百物而垂衣裳兮,云门用而告成。
尚纡思于荒泽兮,勉闻道于长生。
岂在野之不可蔽兮,固前修之所营。
眇抽思而成章兮,庶来今而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