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词库 分类诗词 作品不分行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游北山赋(641年) 唐初 · 王绩
吾周人也。本家于祁。永嘉之际。扈从江左。地实儒素。人多高烈。穆公感建元之耻。归于洛阳。同州悲永安之事。退居河曲。始则晋阳之开国。终乃安康之受田。坟陇寓居。倏焉五叶。桑榆成荫。俄将百年。绩南山故情。老而弥笃。东陂馀业。悠哉自宁。酒瓮多于步兵。黍田广于彭泽。皇甫谧之心事。陇亩终焉。仲长统之规模。园林幸足。独居南渚。时游北山。聊度日以为娱。忽经年而忘返。西穷马谷。北达牛溪。丘壑依然。风烟满目。孙登默坐。对嵇阮而无言。王霸幽居。与妻孥而共去。窗临水石。砌绕松篁。类田园之去来。亦已久矣。望山林之故道。何其悠哉。诗者志之所之。赋者诗之流也。式抽短思。即为赋云。
天道悠悠。
人生若浮。
古来贤圣。
皆成去留。
八眉四乳。
龙颜凤头。
殷忧一世。
零落千秋。
暂时南面。
相将北游。
玉殿金舆之大业。
郊天祀地之洪休。
荣深责重。
乐不供愁。
何况数十年之将相。
五百里之公侯。
兢兢业业。
长思长忧。
昔怪燕昭与汉武。
今识图仙之有由。
人谁不愿。
直是难求。
闻鼎湖而欲信。
怪桥山之遽修。
玉台金阙。
大海水之中流。
瑶林碧树。
昆崙山之上头。
不得轻飞如石燕。
终是徒劳乘土牛。
已矣哉。
世事自此而可见。
又何为乎惘惘。
弃卜筮而不占。
余将纵心而长往。
任物孤游。
遗情直上。
觉老释之言繁。
恨文宣之技痒。
彼事业之迁斥。
岂明神之宰掌。
物无往而咸章(一作物无待而成章)
生有资而必养。
嗟大道之泯没。
见人情之委枉。
礼费日于千仪。
易劳心于万象。
审机事之不息。
知浇源之寖长。
鸟何事而撄罗。
鱼何为而在网。
生物诡隔。
精灵惚恍。
庄周三月而不朝。
瞿昙六年而遐想。
有是夫。
况吾之不如先达乎。
请息交而自逸。
聊习静而为娱。
遂披林樾。
进陟㩻䧢。
连峰杂起。
复嶂环纡。
历丹危而寻绝径。
攀翠险而觅修涂。
耸飞情于霞道。
振逸想于烟衢。
重林合沓以齐列。
崩崖磊砢而相扶。
睹森沉于绝涧。
视晃朗于高嵎。
自谓搏风飙而出埃瓂。
邈若朝元宫而谒紫都。
碧峦之下。
清溪之曲。
望隐隐而才通。
听微微而不属。
眷然引领。
兹焉顿足。
步拥石而邅回。
视横烟而断续。
古藤曳紫。
寒苔布绿。
洞里窥书。
岩边对局。
髣髴灵踪。
依稀仙躅。
灶何代而销金。
杯何年而溜玉。
石室幽蔼。
沙场照烛。
松落落而风回。
桂苍苍而露溽。
月未侧而先阴。
霞方升而已旭。
喜方外之浩荡。
叹人閒之窘束。
况乃幽谷藏真。
傍无四邻。
紫房半掩。
元坛尚新。
逢阆风之逸客。
值蓬莱之故人。
忽据梧而策杖。
亦披裘而负薪。
荷衣薜带
藜杖葛巾。
出芝田而计亩。
入桃源而问津。
昆山若砺。
渤澥扬尘。
栽碧柰而何日。
种琼瓜而几春。
自然诡异。
非徒隐沦。
乃有上元仙骨。
太清神手。
走电奔雷。
耘空莳朽。
河閒之业不齐贯。
淮南之术无虚受。
咒动南箕。
符回北斗。
偓佺赠药。
麻姑送酒。
青龙就食于甲辰。
元牛自拘于乙丑。
永怀世事。
天长地久。
顾瞻流俗。
红颜白首。
傥千岁之可营。
亦何为而自轻。
昔时君子。
曾闻上征。
忽逢真客。
试问仙经。
谈九华之易就。
叙三英之可成。
拭丹炉而调石髓。
裛翠釜而出金精。
珠流玉结。
雪耀霜明。
咸谓刀圭暂进。
足使云车下迎。
纷吾人之狭见。
搅偫疑而自拂。
使投足而咸安。
亦何为乎此物。
彼赤城与元圃。
岂凭虚而搆窟。
但水月之非真。
譬声色之无佛。
过矣刘向。
吁嗟葛洪。
指期系影。
依方捕风。
谁能离世。
何处逃空。
假使游八洞之金室。
坐三清之玉宫。
长怀企羡。
岂出樊笼。
徒劳海上。
何事云中。
昔日蒋元诩之三径。
陶渊明之五柳。
君平坐卜于市门。
子真躬耕于谷口。
或托闾闬。
或潜山薮。
咸遂性而同乐。
岂违方而别守。
余亦无求。
斯焉独游。
属天下之无事。
遇山中之可留。
聊将度日。
忽已经秋。
菊花两岸。
松声一邱。
不能役心而守道。
故将委运而乘流。
伊林涧之虚受。
固樵隐之俱托。
逢故客于中溪。
遇还童于绝壑。
云峰龟甲而重聚。
霞壁龙鳞而结络。
水出浦而潺潺。
雾含川而漠漠。
是忻是赏。
爰游爰豫。
结萝幌而迎宵。
敞茅轩而待曙。
尔其杂树相纠。
长条交茹。
叶动猿来。
花惊鸟去。
起公子之殊赏。
谈王孙之远虑。
山水幽寻。
风云路深。
兰窗左辟。
菌阁斜临。
石当阶而虎踞。
泉度牖而龙吟。
月照南浦。
烟生北林。
阅丘壑之新趣。
纵江湖之旧心。
道集吾室。
风吹我襟。
松花柏叶之醇酎。
凤翮龙唇之素琴。
白牛溪里。
峰峦四峙。
信兹山之奥域。
昔吾兄之所止。
许由避地。
张超成市。
察俗删诗。
依经正史。
康成负笈而相继。
根矩抠衣而未已。
组带青衿。
锵锵儗儗。
阶庭礼乐。
生徒梓。
山似尼邱。
泉疑洙泗
忽焉四散。
于今二纪。
地犹如昨。
人多已矣。
念昔日之良游。
忆当时之君子。
佩兰荫竹。
诛茅席芷。
树即环林。
门成阙里。
姚仲由之正色。
薛庄周之言理
触石横肱。
逢流洗耳。
取乐经籍。
忘怀忧喜。
时挟策而驱羊。
或投竿而钓鲤。
何图一旦。
邈成千纪。
木坏山颓。
舟移谷徙。
北冈之上。
东岩之前。
讲堂犹在。
碑石宛然。
想问道于中室。
忆横经于下筵。
坛场草树。
院宇风烟。
昔文中之僻处。
谅遭时之丧乱。
局逸步而须时。
蓄奇声而待旦。
旅人小吉。
明夷大难。
建功则鸣凤不闻。
修书则获麟为断。
惜矣吾兄。
遭时不平。
殁身之后。
天下文明。
坐门人于廊庙。
瘗夫子于佳城。
死而可作。
何时复生。
式瞻虚馆。
载步前楹。
眷眷长想。
悠悠我情。
俎豆衣冠之旧地。
金石丝竹之馀声。
没而不朽。
知何所营
临故墟而掩抑。
指归途而叹惜。
往往溪横。
时时路塞。
忽登崇岫。
依然旧识。
地迥心遥。
山高视直。
望烟火于桑梓。
辨沟塍于乡国。
斜临姑射之西。
正是汾河之北。
怅矣怀抱。
悠哉川域。
忆昔过庭。
童颜稚龄
何赏不极。
何游不经。
弄春风于涧户。
咏秋月于山扃。
北窗照雪。
南轩聚萤。
䌽衣扇枕。
缁布问经。
何斯乐之易失。
倏衔哀而茹恤。
天未悔祸。
遭家不秩。
子敬先亡。
公明早卒。
余自此而浩荡。
又逢时之不仁。
天地遂闭。
云雷渐屯。
与沮溺而同趣。
共夷齐而隐身。
幸收元吉。
坐偶昌辰。
容北海之嘉遁。
许南山之不臣。
养拙辞官。
含和保真。
岂若冯敬通之诽世。
赵元淑之尤人。
殷忧耻贱。
憔悴伤贫。
操井臼而无乐。
历山河而苦辛。
岂如我家生事。
都卢弃置。
不念当归。
宁图远志。
坐青山而非隐。
游碧潭而已喜。
旧知山里绝尘埃。
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
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之琴曲。
桂树淩晨之酒杯。
丘园散诞。
窟室徘徊。
坐等枯木。
心如死灰。
亦有山羞野馔。
兰浆木麨。
叶煎羹。
松根溜醥。
既采药而为食。
谅随情而不矫。
负锸春前。
腰镰岁杪。
草渐密而饶兽。
树弥深而足鸟。
地寂寞而森沉。
路纵横而窈窕。
野亭鹤唳。
山梁雉鷕。
远游之所。
幽栖之次。
或抱犊而新来。
乍闻鸡而始至。
藋畦一两。
茅斋数四。
山为险而无人。
岭时平而有地。
石菌抽叶。
金芝吐穗。
镜厌山精。
刀驱木魅。
泉绕砌而鱼跃。
树横窗而鸟萃。
天网何宽。
人生岂难。
饮河知足。
巢林必安。
亦何荣于拾紫。
亦何羡于还丹。
红藜促节之杖。
绿箨斑文之冠。
野餐二簋。
园蔬一盘。
送阮籍而长啸。
得刘伶而甚欢。
晓入柴户。
暮归药栏。
老莱地僻。
邹生谷寒。
杨柳则条垂锻沼。
杏树则花飞坐坛。
赋成鼓吹。
诗如弹丸。
携始睟之鸣鹤。
对新婚之伯鸾。
我有怀抱。
萧然自保。
古人则难与同归。
纷吾则此焉将老。
涧溪沼沚之蘋艾。
邱陵阪隰之桑枣。
接果移棠。
栽苗散稻。
不藏无用之器。
不爱非常之宝。
抵玉惊禽。
挥金薙草。
接朋友于杯桉。
弄儿童于襁褓。
乐山泽之浮游。
笑江潭之枯槁。
戒非佞佛。
斋非媚道。
无誉无功。
形骸自空。
坐成老圃。
居然下农。
身与世而相弃。
赏随山而不穷。
披衣灶北。
逐食墙东。
傥有白头四皓。
庞眉八公。
小童乘日。
仙人驭风。
乡老则杖头安鸟。
邦君则车边画熊。
心期闇合。
道术潜同。
解来相访。
愚公谷中。
⑴ 吾兄通字仲淹生于隋末守道不仕大业中隐于此溪续孔子六经近百馀卷门人弟子相趋成市故溪今号王孔子之溪也
⑵ 此溪之集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南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馀人称为俊颖而姚义多慷慨同侪方之仲由薛收以理达称方庄周薛寔妙言理也
⑶ 吾兄仲淹以大业十三年卒于乡馆时年三十三门人谥为文中子及皇家受命门人多至公辅而文中之道不行于时余因游此溪周览故迹盖伤高贤之不遇也

引用典故:安仁省 子云阁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
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
池色摇晚空,岩花(一作光)敛馀煦。
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
留连穷胜托,夙(一作风)期暌善谑。
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长啸披烟霞,高步寻兰若。
金狄掩通门,雕鞍归骑喧。
燕姝对明月,荆艳促芳尊。
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

初唐 · 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按:五祖弘忍一日会众传法弟子,神秀呈偈出于壁间。
⑴ 《嘉庆广东通志》三二八《释老传》引《指月录》

引用典故:鸾镜 尾生抱柱 竹杖成龙 桑田 成都骋驺引 随凤史 西邻玉 青牛 啸起青萍 京兆画 南陌金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佩中邀勒经时序,箫里寻思复几年。
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
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乍可悤悤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惟将浊水况清尘。
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不能京兆画峨眉,翻向成都骋驺引
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赩鳞去不还。
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
分念娇莺一种啼,生憎燕子千般语。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
御沟大道多奇赏,侠客妖容递来往。
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
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
长短众诸判不寻,千回百过浪关心。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
为想三春狭斜路,莫辞九折邛关道。
假令白里似长安,须使青牛学剑端。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龙飙去去无消息,鸾镜朝朝减容色。
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
不分淹留桑路待,秪应直取桂轮飞。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见敦煌本《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收惠能偈一首,原出于法海本《坛经》,与敦煌本异,今重录。)

唐初 · 李峤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披云
明鉴掩尘埃,含情照魏台。
日中乌鹊至,花里凤皇来。
玉彩疑冰彻,金辉似月开。
方知乐彦辅,自有鉴人才。

登襄阳城 初唐 · 杜审言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习池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
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
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
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
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
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
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
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
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
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
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
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
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
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
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
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
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
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
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
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
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
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
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
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
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
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
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
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
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
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
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
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
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
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
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
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
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
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
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
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
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无著物,邪障那边生。
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
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
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
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
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
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
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
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
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
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
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
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
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
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
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
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
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
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
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697年8月) 初唐 · 苏味道
五言排律
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
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
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
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
五行(一作衍)幽机畅,三蕃妙键开。
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
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
人寻鹤洲返,月逐虎溪回。
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
愿陪为善乐,从此去尘埃。

散关晨度(671年) 初唐 · 王勃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白马高谭 青牛 弃繻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引用典故:蒿莱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古意 初唐 · 颜曹
逶迤临云雨,蛾眉戏琼台。
对酒自娇笑,君王肯下来。
击鼓雷阗阗,选妓纷呈才。
锡宴池上子,精魄辞不回。
指日穷所乐,岂知殷运开。
孤舟一遥放,曾构成尘埃。
见《文苑英华》卷二○五(按:《文苑英华》卷三○六收颜胄《适意》一首,《全唐诗》卷七七六收入。疑胄、曹为一人,惜其事迹无考,无以定夺。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其三 (730年10月)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辽东鹤
窅然长夜台,举世可哀哉。
泉户一朝闭,松风四面来。
石碑填駮藓,珠服聚尘埃。
谁言(一作遥望)辽东鹤,千年往复回。

引用典故:元凯
石涧泉虚落,松崖路曲回。
闻君北溪下,想像南山隈。
近念鼎湖别,遥思云嶂陪。
不同奇觏往,空睹斯文来。
岁后寒初变,春前芳未开。
黄蕤岸柳,紫萼(一作莟)村梅
尽室兹游玩,盈门几乐哉。
嗟留洛阳陌,梦诣建章台。
野失巢由性,朝非元凯才。
布怀钦远迹,幽意日尘埃。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初唐 · 刘宪
五言排律
① (一作三会寺应制)。(一作萧至忠诗)
引用典故:劫尘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
戒旦壶人(一作警),翻霜羽骑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
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
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闺怨 初唐 · 徐彦伯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金微
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鸡鸣丑。
鸡鸣丑。
曙色才能分户牖。
富者高眠醉梦中。
贫人已向尘埃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

登城楼望西山作(727年) 唐 · 张九龄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洪厓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