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词库 分类诗词 作品不分行
同心相遇思同欢,擎出酒胡当玉盘。
盘中臲卼不自定,四座清宾注意看。
可亦不在心,否亦不在面,徇客随时自圆转。
酒胡五藏属他人,十分亦是无情劝。
尔不耕,亦不饥。
尔不蚕,亦有衣。
有眼不能分黼黻,有口不能明是非。
鼻何尖,眼何碧,仪形本非天地力。
雕镌匠意苦多端,翠帽朱衫巧妆饰。
长安斗酒十千酤,刘伶平生为酒徒。
刘伶虚向酒中死,不得酒池中拍浮。
酒胡一滴不入眼,空令酒胡酒胡

孝惟行先。
教实理本。
故元宗探宣尼之旨。
为圣理之阃。
爰索隐以钩深。
或词约而意远。
然后勒睿旨于他山之石。
树崇台为儒林之苑。
天文焕发。
知孝道之克宣。
微旨高悬。
示仁风之已返。
上崇君德。
下达人情。
王猷玉润。
帝典金清。
谊虽型于子道。
理实畅乎家声。
施之于人。
风俗可移于孝理。
悬之于教。
日月方比于贞明。
不然。
何以卓尔孤标。
介然守正。
金字累累以条贯。
银钩历历而交映。
故向之者修睦。
就之者起敬。
斯乃示生民之大端。
仰高山之景行。
至哉圣化。
本本元元。
酌其旨而薄俗可厚。
毗于政而理道可敦。
故政以肃。
教为尊。
非无诗书。
始务陈其行本。
非无贵贱。
心愿宗其化源。
且高而不危者尚乎台。
磨而不磷者莫如石。
揭贞质于庠序。
殊秘府之竹帛。
谅乃侔天地而始终。
岂特垂载祀于千百。
静而绎思。
文固在兹。
一人有作。
比屋允。
览君君臣臣之间。
则心乎爱矣。
于尊尊卑卑之道。
则学而知之。
矧乎雕琢成章。
区分式序。
方隅而不失其正。
篇次而各得其所。
三千子之鼓箧。
邈矣具瞻。
十八章之箴规。
揭之备举。
乃知孝理馨香。
有时而彰。
不坏不朽。
化被无疆。
所以播鸿休于玉叶。
表嗣子于明王。
故曰孝者天之经也。
宜乎配地久而天长。

洪维哲人,含道研几。
大方不器,正得思惟。
磅礡山立,危昂凤姿。
耽耽广厦,浩浩澄陂。
元化及物,圣主为时。
嘉猷式赞,密诰是司。
十馀年閒,造膝诡辞。
显仁藏用,孰得而知。
天地有公,辅相其宜。
综纲清辖,揭礼高闱。
貂蝉峨峨,亲侍玉墀。
帝思其人,则曰汝为。
乃齐九赋,乃张四维。
清浊是分,集于灵龟。
祈祈名士,天下观颐。
正直摧刚,诚明灭私。
孰云强禦,视若婴儿。
量人气折,触角用羸。
因智图难,尹正邦畿。
无念鳏寡,克宣明夷。
尼父有言,栽者培之。
于赫斗枢,迭为官师。
重光叠耀,近古攸希。
分政于东,宏训保。
方俟元宰,聿来膺斯。
呜呼不淑,栋干其萎。
神昧于仁,胡可度思。
宠赠端右,恩覃泽垂。
元宇深邃,龙光逶迤。
德音孔昭,视我丰碑。

雪夜寻太白道士 中唐 · 李端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桑田 入羊中
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
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
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
篷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
别客曾留药,逢舟或借风。
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
过洞偏回首,登门未发蒙。
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

瞻彼古台。揆日爰设。
载徵经始之旨。将测运行之节。
天地之心可见。风雨之交既别。
玉律匪先。土圭是揭。
以徵阴阳之短长。以察浮骖之晷辙。
不然者。焉可以酌其数于高空。
建天中而有截。详厥周典。
询诸日官。以寒暑为候。
以阴阳为端。且俯接神州。
迥当嵩岭。凭累土之增构。
运孤标之直影。矧因高以垂范。
异寻虚而捕景。分至有度。
知王者之迎长。盈缩不愆。
念志士之思永。𡾰嵼峭耸。
昭明有融。九层一验。
万宇攸同。彰宣精而示下。
表无私而得中。况复圭植于台。
日生于海。当呈象以委照。
必澄霞而赋彩。两童之辨犹惑。
太史之占斯在。上千里而是驰。
下寸晷而未改。嗟夫。
悠也久也。元之又元。
升大明而赫矣。顾崇址而岿然。
是以分北陆。识南𨇠。
审以作程。定此而会期率土。
中以举正。因兹而仰辨均天。
惟彼元德。我后是则。
普观端景。知立表于天中。
潜测末光。思劳躬于日昃。
至若视朔兴纪。书云立规。
浮箭司辰。且于室内。
建木灭影。或在天垂。
岂比夫兹台之特立。平四气而正两仪。

引用典故:九万扶摇 先生令赵重 三黜 倚伏 金丸 考槃 素餐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佐剧劳黄绶,提纲疾素餐
风生趋府步,笔偃触邪冠
骨鲠知难屈,锋铓岂易干。
伫将调玉铉,翻自落金丸
异议那容直,专权本畏弹。
寸心宁有负,三黜竟无端。
适喜鸿私降,旋惊羽檄攒。
国怜朝市易,人怨虎狼残。
天地龙初见,风尘虏未殚。
随川归少海,就日背长安。
副相荣分寄,输忠义不刊。
击胡驰汗马,迁蜀扈鸣銮。
月罢名卿署,星悬上将坛。
三军摇旆出,百越画图观。
茅茹能相引,泥沙肯再蟠。
兼荣知任重,交辟许才难。
劲直随台柏,芳香动省兰。
璧从全赵去,鹏自北溟抟。
星象衔新宠,风霜带旧寒。
是非生倚伏,荣辱系悲欢。
畴昔偏殊眄,屯蒙独永叹。
不才成拥肿,失计似邯郸。
江国伤移律,家山忆考槃
一为鸥鸟误,三见露华团。
回首青云里,应怜浊水澜。
愧将生事托,羞向鬓毛看。
知己伤愆素,他人自好丹。
乡春连楚越,旅宿寄风湍
世路东流水,沧江一钓竿。
松声伯禹穴,草色子陵滩。
度岭情何遽,临流兴未阑。
梅花分路远,扬子上潮宽。
梦想怀依倚,烟波限渺漫。
且愁无去雁,宁翼少回鸾。
极浦春帆迥,空郊晚骑单。
独怜南渡月,今夕送归鞍。

上裴中丞 中唐 · 杨巨源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三捷 扬执戟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
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应笑白须扬执戟,可怜春日老如何。

达万类者莫尚于和气。
郁万类者莫极于幽情。
故登台而豁望。
得寓目于春荣。
高临乎双阙。
迥出乎重城。
洞千门而拂曙。
披九陌于初晴。
云当轩而气润。
风溢槛而光清。
阴始分而土膏起。
阳已动而泉脉生。
缥缈九层之端。
希微四达之眺。
春驭兴而摇裔。
兴牵春而窈窕。
鸧鹒来于东野。
鸿雁去于南津。
爱烟霞而改旧。
嘉草树而含新。
思欣欣于丽景。
情艳艳于韶春。
虽懵阴阳之义。
且知天地之仁。
我国家道洽众灵。
化涵诸夏。
吹律岂劳于邹衍。
操音宁藉于子野。
德被荒遐而有截。
泽周品物而无假。
因寿域以同归。
奚乐郊而独写。
是知气之所感者情。
情之所和者气。
气苟达而内惬。
情必洽而外慰。
等彼纯绵之温。
若享太牢之味。
因在极于羡溢。
宁止臻于髣髴。
不然者。
太昊之令何荣。
老氏之言安贵而已也。
春台高兮势峨峨。
莺乱啭兮传伐柯。
聊登陟兮一过。
揽春心兮未和。
春台晓兮光淡淡。
花竞落兮如菼菼。
远凭临兮一览。
袅春心兮多感。
感因外而重遣。
和自中而再寻。
任三阳之荣悴。
齐万化以浮沈。
风何知于虎啸。
云何识于龙吟。
犹春台之蹈泰。
与圣政之同深。

纷羽族之多端兮。
同翾飞而类殊。
有鸲鹆之微禽。
亦播质于洪炉。
因稚子之嬉游。
得中园之坠雏。
恣饮啄以驯扰。
来目前与坐隅。
尔乃栖以笼槛。
铩其羽翼。
冀留轩以为娱。
俾遐翥之无力。
乍踉跄而将举。
顾㰚褷而复息。
虽主人之见容。
终使丧天和于自得。
或亲宾至止。
徽轸徐触。
每闻弦而鼓翼。
亦追节而翘足。
貌宛转以成态。
声间关而助曲。
乍寂寥以閒睱。
若凝情以相瞩。
理轻毳以自洁。
类山元之佩玉。
每翔集以安卑。
同君子之自牧。
思谢尚之起舞。
迈风流之逸躅。
苟鲁昭之不君。
固乾侯之出辱。
方渡济以申儆。
伊凉德之自覆。
徵故老之相传。
验曩记之或存。
在端午之司晨。
剪其舌而能言。
巧喉啭以达情。
顺人心而不谖。
方渴日以呈材。
愿朱明之骏奔。
忽愀惨以憔悴。
响哀音于帘箔。
竟啁啾而不去。
若徊翔之有托。
恍心讶而未辨。
歘狸狌之攫搏。
俄毙踣而不胜。
纷血洒以毛落。
彼葛卢与冶长。
通鸟兽之音声。
阙君子之周防。
无古人之至精。
既不能纵尔于辽廓。
又不能遂尔之生成。
使异类之得志。
曾未极其飞鸣。
则本夫养之之惠。
适足以害其生生。
又忆夫清江之使者。
东海之波臣。
苟其时之不来。
则刳肠而涸鳞。
鶋钟鼓而反悲。
马皂栈而多死。
虽为遇之已甚。
固又夭其天理。
尝闻乎贤圣之理物也。
智愚殊方。
薰莸异藏。
善用无弃兮互见其长。
各有攸处兮两不相伤。
官天地而府万物。
由此道而为常。
吾既悟斯理之不早。
因失之而后防。
收视听以冥观兮。
遂偫性之茫茫。

稽夫王者御极。上法璿衡。
分五方以辨位。察四时以作程。
节既云徂。躬履端而御极。
气之将始。必出郊以亲迎。
然后人心不惑。君德用明。
是时火官威寝。金精气浮。
有司来奏。诘旦迎秋。
皇帝乃斋心以待晓。御衮龙以垂旒。
俄而金阙戒辰。司鱼钥以撒鍊。
玉漏将晓。直鸡人以献筹。
乘舆乃驾。赫奕皇州。
天仗倏以云合。风旗闪而星流。
驰六飞以启道。腾八骏以夹辀。
祝三辰与七宿。俨公卿与诸侯。
在位则其帝少皞。配坐则其神蓐收。
我皇乃顺时候。育黔黎。
佩白绶。执白圭。
盛德在金。就金方以蒇事。
西成有望。出国门以面西。
岂比夫箫鼓徒乐于汾水。玉帛空朝于会稽。
诫晨既睪。酒缩灵茅。
笙镛谒庙。梁稻充庖。
日转天旋。既将归于北极。
云行雨霈。匪空自于西郊。
是月也。天地始肃。
秋冬将布。劳我农夫。
张我王度。疑狱在断。
命司寇而按囚徒。远方来宾。
发天兵而开武库。然后人畏威而自正。
俗知禁而刑措。休祥毕至。
则河涌灵图。庆赐遂行。
乃山呼圣祚。于赫哉。
国容既备。时令将徂。
乐万姓以雍熙。总百川而奔注。
余亦愿于宾王。效武贲而作赋。

山惟隐天。海则孕日。
日将升而转丽。山望远而无失。
青崖直上。觉亭亭而渐高。
碧浪遥分。睹杲杲之初出。
将以测晷度。穷节汨。
岂能独媚东南之隅。空呈畏爱之质而已哉。
当其阴兔倾。晨鸡鸣。
扪葛藟。陟峥嵘。
挺身于重巘。肆目于八纮。
天地廓。烟云清。
赫彼巨浸。吐兹炎精。
映曈昽而有竟。烛浩淼而方呈。
彩射空中。谓阴火乍出。
色浮波上。疑萍实初生。
皦尔下土。焕乎上征。
触高涛而暂灭。泛轻浪而还明。
曙色渐分。晨光未改。
濛泛拂浪。扶桑浴彩。
将黄道以丽天。必青方而浮海。
岂韬映之为美。实照临而有待。
是知望自远乎日域。登莫峻乎天坛。
彼以离而取象。此以艮而居安。
考之则阴阳有度。察之则溟涨无端。
况乎银漠落。金波残。
将东方而自出。俾下土而式观。
三足翱翔。若刷乎渤澥。
重轮辉焕。如历乎波澜。
映嵎夷而未定。拂若木而将干。
红彩下沈。照波中之鳞甲。
朱光上溢。射云表之峰峦。
诚变化之相诡。谅始终之莫殚。
洎夫出溟渤。照戎夏。
升九天。辞午夜。
羲和整辔而直上。葵藿倾心而皆借。
亦何必登日观之峰。而后望神明之舍。

览削成之峰。见灵掌之状。
拓迹崇岫。据奇謺嶂。
迢亭上竦。赫奕东向。
高踪可觌。犹存二华之间。
纤指遥临。远蹠重霄之上。
尔其依峭壁。据崇峦。
排物外。抚云端。
羽客遐指。都人竦观。
据开辟之殊致。若腾陵而上干。
惟昔巨灵。启斯太华。
拓崇崇而乔岳西靡。决浩浩而洪流东下。
故能遵八川。安万化。
干厚土。存中夏。
姜嫄歆于帝武。迹可相伦。
伯禹导于龙门。功亦齐霸。
厥道可遵。厥状斯存。
仰摧天汉。遥临国门。
莲萼高生。如将搴撷。
桂枝傍倚。状欲攀援。
试冥搜于元造。谅遗迹于坤元。
若乃傍攀冥蒙。上指寥落。
右倚岑岭。左临绝壑。
纷诡状之无眹。谅神功之有作。
星坛未没。必俟于捧持。
石鼓常鸣。庸非其拊搏。
揖之永久。斯为不朽。
嗟列岳之所无。小终南之何有。
喻天地惟资于一物。拯沈溺岂藉于烦手。
常抗迹于介石。乃遗芳于崇阜。
依乎泬寥。揭彼嶕峣。
耸昈昈于千仞。擢纤纤于九霄。
折若华于暮景。捧丽日于晴朝。
既瞻眺之无斁。望提携之匪遥。
共仰瑰姿。徒怀壮丽。
如排雾雰。似拂昏曀。
遐窥巨迹。犹存体物之辞。
回瞰崇朝。暂写凌云之势。

至矣哉。
如天之君。
声明化淳。
穆南端而作乐。
播薰风以养人。
顺圣时而和。
则气无留慝。
解吾氓之愠。
故物无不亲。
所以应乎品类。
遍乎天地。
感一德而当阳。
处八方之正位。
使夫微者必扇。
幽者必遂。
不以动而有光。
和而能至。
风之始也。
日月贞明。
星辰齐平。
然后荡荡而起。
熙熙而生。
触类而煦然长育。
无朕而潜来备盈。
行而有孚。
倚五弦而调四气。
广而不费。
匝九垓而周八纮。
非比夫抵华叶。
陵高城。
转丛蕙而渥彩。
合万籁而成声者也。
风之达也。
本于元首。
播于偫有。
使五福富昌。
万物殷阜。
宜其叶无为之大化。
匪独革有苗之小丑。
亦有广莫北动。
阊阖东来。
不如自其南而掩器。
一其薰而阜财。
则知端拱垂黻。
化人无拂。
则必合其君。
资其物。
岂惟三国不监。
二叔不咸。
徒偃其禾。
而表其谗。
故我君烈烈。
行道有截。
歌祖德而庶事用康。
谐舜乐而鸣琴不撤。
被南风之溥畅。
慰远黎之胥悦。
士有欲抟风于九霄。
希假势于一挈。

太华崔嵬。伊巨灵兮其壮哉。
挺高掌以遐举。劈孤峰而洞开。
功侔造化。势越风雷。
划千仞之岩峦。屹从地裂。
决九河之波浪。杳自天来。
昔者混茫。是生磅礡。
惟神无眹。配天有作。
念彼流之未通。顾兹山之可却。
将以辟迢递。正崭凿。
惬心而再定川原。应手而别开林壑。
灵意将伸。雄棱益振。
蓄怒赑屃。注情嶙峋。
谓钓鳌不足以骇人。鞭石不足以骋神。
指挥而叠嶂知改。盼睐而三峰可新。
然后攘臂效能。端身任力。
扪苍霭以天半。折翠微于月侧。
若百神将萃而潜助。二仪欲判而未息。
岚光两向。犹连松柏之声。
黛影中开。已断云霞之色。
岂不以閟形幽默。拓迹巍峨。
致用而扶持天地。程功而变化山河。
分积翠于空中。千年轧汉。
启通津于指下。万里腾波。
豁丹崖于天阻。呀峭壁而相距。
势且异于两伤。力自宏于一举。
截仙子幽栖之洞。壮王者建都之所。
盖以神开寿域。灵固人寰。
廓峻极于倏忽。标削成而险难。
越大禹之理水。小愚公之移山。
竹箭波中。路竟深于遵达。
莲花峰外。迹终寄于跻攀。
是知事冠杳冥。理归元奥。
石有时而分裂。水有时而疏导。
信乎宰物者之使然。非人情之所到。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指象之法。莫先于浑仪。是以王者将下理于万人。先上齐于七政。轩昊之后。分重黎二官。唐虞之日。命羲和四子。代掌其器。以为人极。圣作有程。必应其变。故有谓之周髀盖天。谓之浑天宣夜。用则假于器。妙则存乎人。曰若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以为天有时。时有变。不可从旧。更法而取新。更立铜浑。无毫釐之差。得精一之义。引而上则迈于古。推而下则合于今。非古之聪明神睿者。孰能为之乎。于是五纬连珠。两曜合璧。神输祥瑞。天降嘉生。默而不谈。且虑樵夫之笑。言而未远。且陈君子之心。遣于鄙辞。乃为赋曰。
国之神器。名之浑仪。
法天之象。知天之为。
虽考古以作则。亦维新而成规。
琢璿为衡。范金为盖。
其状则小。其用则大。
南极北极。正其端隅。
上规下矩。正其外内。
缭绕黄道。环回紫宫。
斗居其北。日起其东。
别度数于分寸之内。点星象于毫釐之中。
处动而能静。妙同乎造化之意。
寂无以为有。用拟于阴阳之功。
有象必见。惟幽是通。
乃知近能则远合。下正则上同。
因之以言宝历。遂乃授乎人时。
以通天下之志。以断天下之疑。
违之则失。信之无欺。
圣也智也。念兹在兹。
四时以之咸序。万物以之攸理。
弦望之候不𠌤。寒暑之期可纪。
测天地之否泰。知阴阳之终始。
述作固称于帝王。司存乃归于太史。
猗此成器。为国之宝。
通幽洞微。赞我皇道。

昔先王省风作乐。象物制典。
宾宴服礼。神歆降戬
六代各异。五音相演。
盛衰感召而自生。理乱区分而可辨。
列国殊化。化形于声。
淫正难分。分之者善。
于是师旷陈乐而立。伯牙注耳而听。
钟师击钟。罄师击罄。
考鼓振革。撰土木以相宣。
悬匏裁笙。发丝竹而递蓥。
审正声之发。防奸声之径。
俾夫郑不干雅。正不近佞。
混音者澄。醉歌者醒。
集九成而仪羽自降。立六变而致物斯定。
惟政在人。惟声无私。
兴亡系焉。逆顺应之。
天将是惩。神告勿疑。
卜商之告文侯。古则如此。
端赐之问师乙。歌如何其。
堂上堂下。既献既酢。
百拜终礼。八音合乐。
天地潜会。鬼神相索。
遂使浃洽充塞。馨臭上登。
和乐无亲。惟德是宏。
惉懘无准。惟恶是朋。
声虽无常。听其有恒。
盖致理者妙。非习乐者能。
恶可鉴诫。德可奋兴。
惟周后弃。播种黍稷。
惟文王昌。不迩声色。
雅颂废于后昆。幽厉隳于正直。
观圣人之备乐。知天子之深识。
既而䃂缓有馀。其乐只且。
声之感化。浸润相于。
审音达性。飞沈翔泳。
自上化下。敢告执政。

天道昭著。灵台耸拔。
将治历以明时。必仰观而俯察。
谁敢俶扰。曾不范围。
既七政以钦若。亦四序而发挥。
寒暑有次。启闭相依。
彼畴人以视远。类君子之表微。
维人有令。维天有兆。
道在乎观。法用不挠。
彼分至之复应。生云物以缥缈。
俾占望以聿书。将丰灾以是表。
夫其大观在上。南正是掌。
审仁和之景色。候肃杀之气象。
授时莫愆。行令靡爽。
举祀物以昭报。顺禳祈之肸蚃。
若乃履端于绪。以正厥初。
分职辨云。既明于周典。
申命出日。载列于虞书。
举春奉始。积闰归馀。
节候应乎寒燠。政令随乎惨舒。
是用敬授。以崇祗祓。
将举正以举中。宁不轨而不物。
岂唯中台端立。永望以肆。
将以见天地之心。辨刚柔之位。
庶乎有典有则。克明克类。
若夫春景载阳。冬日已至。
望西成之平秩。见南郊之敬致。
莫不参阴阳之则。符璿玉之器。
审四时以成序。察五云而有备。
备用先天。实惟有年。
傥灵台之可颂。庶无忝乎周篇。

至哉土德。
光含五色。
其色也。
辨五方以建侯。
其德也。
发万物以生植。
自夏禹而作贡。
在徐方而自职。
王者立社以封疆。
诸侯苴茅而有国。
于赫巨唐。
德之皇皇。
实乘土而化康。
采大汉强干之宜。
裂地以爵。
法有周维城之制。
分土而王。
各班其位。
各正其方。
用甲日而靡忒。
建阴气而允臧。
定五方而式序。
分五色而有章。
平野烟消。
发卿云之瑞彩。
高天雨霁。
浮丽日之重光。
众色环封。
所以示外共其方职。
正色居上。
所以表内附于中黄
观其仪。
则知大君之有弼。
稽其旨。
则知邦伯之有秩。
列三才则惟数在五。
参十端则惟德居一。
既明既丽。
可以比乎天文。
不骞不崩。
所以保乎阴骘。
配皇王之永久。
齐天地而终毕。
矧夫经邦理社。
必土是封。
光昭圣德。
叶赞时雍。
将尊天以亲地。
在侯土与国社。
既蕃翰乎四海。
实厎宁乎天下。
若然者。
君立社以布政。
臣受土而宣威。
象君臣之同理。
知社土之相依。
是以成百王之则。
作万邦之宪。
圭璋玉帛。
莫不因我而执。
公侯伯子。
莫不因我而建。
土之德也斯美。
社之义也奚拟。
其色也。
匪同五星。
而乍连乍散。
其质也。
各表一方。
而岳立山峙。
有以崇国祚于我皇。
有以同磐石于宗子。
夫如是。
则其义广矣。
岂斯文之所能尽纪。

倬垂象以昭回。
惟帝居之曰斗。
壮魁台以立极。
建衡杓而为首。
齐七政而均序五行。
临四海而横制九有。
所以附乾枢。
压坤纽。
携龙枕参。
左枪右棓。
总列宿而环卫中宫。
体偫臣而辅弼元后。
范围六合。
纪纲四维。
其道不昧。
其照无私。
若乃铜浑作式。
未央取则。
其变可考。
其动可测。
履端于始。
当献岁以指南。
举正于中。
在阴方而主北。
观夫峥嵘纚联。
若缀若悬。
冰散珠圆。
乍似拔长剑而倚天。
揭西柄以戒满。
拱北辰而处偏。
乘三台而斡运。
齐七曜而回旋。
酌天地之心。
岂酒浆之可挹。
分寒暑之气。
较钧石而罔愆。
躔次靡失。
历数斯在。
昼其隐也。
不争曜于太阳。
昏必见焉。
宁藏晖于真宰。
照万国兮犹鱼从网。
宗百川兮比朝于海。
参差北斗。
阑干太清。
环帝座之焜耀。
薄河汉之纵横。
不应丰以中见。
每居次而自明。
总五纬于天统。
行四时而岁成。
非止雄桥梁于巴蜀。
壮都邑于咸京而已。
于是万人攸仰。
万物取象。
实星之长。

伊惟仲秋。
日在端午。
我皇帝出震兰殿。
诞膺紫微。
祥光夜合。
佳气晨飞。
圣人作而万物睹。
固先天而天不违。
是以礼容之盛。
六叶交映。
或体天以设轨。
或因时而布令。
乃启新节。
献金镜。
形于四海。
加于百姓。
虚以受物。
则万象必涵。
金以平心。
而九流惟正。
当其时也。
天宫戚里。
公侯卿士。
各荐其明。
用伸知已。
虽大小而殊致。
必规圆而相似。
且夫考工垂典。
匠人有作。
或铸或镕。
是磨是削。
刻以为龙。
镂以成鹊。
初临玉扆。
透鸾影而将飞。
未对金墀。
拂菱花而不著。
徒观其用之则满。
舍之则虚。
固无私于物类。
非取鉴以焉如。
尔其提握见重。
光芒未歇。
若清潭之无比。
类瑶池之有月。
如以题古字。
隐盘龙。
无藏菲薄。
无漏纤浓。
映空而天地且霁。
照远而山河更重。
岂独淋漓玳瑁之床。
澄澈芙蓉之帐。
荧荧绮疏之下。
皎皎青楼之上。
有美人兮无良媒。
饰蛾眉而相向者也。
所以吾君钦崇万化。
锡赉百官。
其表不枉。
其形必端。
诗所谓我心匪鉴。
岂不戒于游盘。
别有照象无疲。
含光未知。
方有期于见胆。
窃自比于临池。
傥先容之可致。
庶斯焉而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