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念奴娇 钦谱
念奴娇 《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曾觌词名《壶中天慢》。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凡句读参差、大同小异者,谱内各以类列。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轼

  凭空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平仄


此调仄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干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閒衾辗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閒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格二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处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早生华发 人间如寄 一尊还酹江月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 《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 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讹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格三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夔

  五湖旧约 问经年底事 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 渐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 画桡不点清镜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谁解唤起湘灵 烟鬟雾鬓 理哀弦鸿阵 玉麈清谈 叹坐客 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 飞萤冉冉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 旧家乐事谁省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异。 按此词第四、五句句读,即“大江东去”词体。因姜夔自注“《念奴娇》之鬲指声,转入双调。”采以备体。

格四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夔

  闹红一舸 记来时 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日暮 青盖亭亭 情人不见 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容易落 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 几回沙际归路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东去”词体,及换头句押短韵异。 按刘克庄“老夫白首”词后段起句“尝试。铨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正与此同。

格五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 数笔横塘秋意 岸嘴冲波 篱根受月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野径通村市 疏风迎面 湿衣原是空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堪叹敲雪门荒 争棋墅冷 苦竹鸣山鬼 纵使如今犹有晋 无复清游如此 落日黄沙 远天云淡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弄影芦花外 几时归去 剪取一半烟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韵异。 按刘儗词“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襟烦如洗。”黄机词“春愁几许。似春云霭霭,连空无数。”方岳词“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閒营柳。”俱与此同。

格六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炎

  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 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 影落潜蛟腾起 莹玉悬秋 绿房迎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楼观光凝洗 紫箫声袅 四檐吹下清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睇 浪击空明 古愁休问 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 知有渔舟閒舣 露已沾衣 沤犹栖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 长翁元自如此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藏短韵异。

格七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辑

  嫩凉生晓 怪得今朝 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 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 苍烟不见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苔径孤吟屐 系船高柳 晚蝉嘶破愁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且约携酒高歌 与鸥相好 分坐渔矶石 算只藕花知我意 犹把红芳留客 楼阁空濛 管弦清润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水盈盈隔 不如休去 月悬良夜千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衬字异。

格八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银蟾光满 弄馀辉 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 横在閒窗虚壁 染纸挥毫 粉涂墨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 别是一般 清瘦踪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今夜翠葆堂深 梦回风定 因月才相识 先自离愁 那更被 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 轻阴移尽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过眼难寻觅 江南图上 画工应为描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二衬字作四字两句异。

格九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陈允平

  汉江露冷 是谁将瑶瑟 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 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 涂腮粉艳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 佩环犹自丁东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


  回首杜若汀洲 金钿玉镜 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 罗袜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 迢迢良夜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三十六陂风 九嶷何处 断云飞度千峰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叶词之句读参差,又换头句押韵,曹词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陈词、叶词别首可校。按陈词别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残”,“荻”字仄声。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声。第九句“风灯渐暗”,“渐”字仄声。叶词别首“酒阑歌罢”,“酒”字仄声。后段第四句“閒踏轻澌来荐菊”,“閒”字平声。第五句“半潭新涨微澜”,“半”字仄声。第六、七句“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红”字平声,“有”字仄声。第九句“归心如醉”,“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三词。

格十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张元干

  吴淞初冷 记垂虹南望 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 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 冰轮如许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 古今豪士悲吟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苍髯丹颊仙翁 淮山风露底 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 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 举杯相属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 醉来虚籁千林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格十一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叶梦得

  故山渐近 念渊明归意 萧然谁论 归去来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 飘飘风袂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 更欣有酒盈尊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怅萍梗无根 天涯行已遍 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 窗户小 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 晚云遥映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山气欲黄昏 此中真意 故应欲辨忘言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换头句押韵异。

格十二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六平韵 曹勋

  半阴未雨 洞房深 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 烟细细 飞起一缕轻云 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笑语惹兰芬 歌筵初罢 最宜斗帐黄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楼上念远佳人 心随沈水 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 争似此 些子香气常存 记得临分 罗巾馀赠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尽日把浓熏 一回开看 一回肠断重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龙谱
念奴娇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附著于后。

念奴娇 定格 苏轼

  凭高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格二 变格一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中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格三 平韵格 叶梦得

  洞庭波冷 望冰轮初转 沧海沉沉 万顷孤光云阵卷 长笛吹破层阴 汹涌三江 银涛无际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遥带五湖深 酒阑歌罢 至今鼍怒龙吟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回首江海平生 漂流容易散 佳会难寻 缥缈高城风露爽 独倚危槛重临 醉倒清尊 姮娥应笑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犹有向来心 广寒宫殿 为予聊借琼林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2999,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续上)
刘子实 一首
柴望 1212 - 1280 三首
家铉翁 1213 - ? 二首
陈著 1214 - 1297 八首
陈景沂 一首
王义山 1214 - 1287 一首
姚勉 1216 - 1262 一首
周申 一首
张矩 二首
李曾伯 四首
李彭老 二首
牟巘 1227 - 1311 一首
何梦桂 1229 - ? 三首
汪宗臣 1230 - 1330 一首
一门相种,剩河英岳粹,共扶昌箓。
夹辅正宜资鲁卫,左右秉持钧轴。
缓驾轻车,任回虎节,何事劳山国。
东民欲靖,作新少借康叔。

况是鸑鷟佳辰,雪霜深处,秀孕椿松绿。
天意特教荣晚节,挺挺世臣乔木。
绣斧功成,衮衣促觐,莫恨公归速。
一陶和气,要令天下蒙福。
匆匆别去,算别来、又是几番春暮。
酒债不偿还似可,负了若干吟句。
渭北春天,江南夜雨,总是伤情处。
黯然消歇,绿杨一阵莺语。

空记十载嬉游,如今蓦地,两处成离阻。
纵是相逢天涯路,难觅年时欢侣。
寄语东君,岁华不驻,谁为留春住。
小楼昨夜,东风依旧飞絮。
登高回首,叹山河国破,于今何有。
台上金仙空已去,零落逋梅苏柳。
双塔飞云,六桥流水,风景还依旧。
凤笙龙管,何人肠断重奏。

闻道凝碧池边,宫槐叶落,舞马衔杯酒。
旧恨春风吹不断,新恨重重还又。
燕子楼高,乐昌镜远,人比花枝瘦。
伤情万感,暗沾啼血襟袖。
念奴娇 其二 宋末元初 · 柴望
春来多困,正晷移帘影,银屏深闭。
唤梦幽禽烟柳外,惊断巫山十二。
宿酒初醒,新愁半解,恼得成憔悴。
髼松云鬓,不忺鸾镜梳洗。

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落,玉糁苍苔碎。
乍暖乍寒浑莫拟,欲试罗衣犹未。
斗草雕阑,买花深院,做踏青天气。
晴鸠鸣处,一池昨夜春水。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
耿耿孤忠磨不尽,唯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
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
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馀乐。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神仙何处,人尽道、我州三神之一。
为问何年飞到此,拔地倚天无迹。
缥缈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
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露冷风清夜阑,梦高人过我,欢如畴昔。
道骨仙风谁得似,谈笑云生几席。
共踏银虬,迫随绛节,恍遇群仙集。
云韶九奏,不类人间金石。
洛阳地脉,是谁人、缩到海涯天角。
绿树成阴芳雾底,得见当年台阁。
园杏贵客,海棠姬侍,拥入青油幕。
人间那有,风流天上标格。

如困如懒如羞,夜来应梦入,西瑶仙宅。
为你闲风轻过去,□□不教妨却。
娇不能行,笑还无语,惟把香狼藉。
花花听取,年年无负春约。
轻衫短旆,几年来、游遍江南江北。
扰扰浮生争富贵,金碧楼台满目。
厦屋千间,夜床八尺,此理谁能烛。
翩然归去,家山是事都足。

笑指旧隐逍遥,分猿鹤地,云顶栽花竹。
乘兴生涯随处好,卜市心□新筑。
山色窥帘,杏阴依户,门外从尘俗。
朱颜雪鬓,清闲十二分福。
暑天向晚,最相宜、一簇凉生新竹。
潇洒轩窗还此景,此景真非凡俗。
猿鹤相随,烟霞自在,与我交情熟。
人生如梦,个中堪把心卜。

休叹乌兔如飞,功名富贵,有分终须足。
不管他非非是是,不管他荣和辱。
净几明窗,残编断简,且恁闲劳碌。
流萤过去,文章如在吾目。
紧头上立,问如何、犹向清溪盘礴。
应为春防须熟局,且借轻裘弹压。
野聚晴炊,烟波暖唱,尽出江南北。
从容归衮,三年功满棋柝。

真个福比南山,谁无富贵,无此团圞乐。
锦瑟瑶琴清对处,青紫诸郎参错。
楚楚孙枝,温温婿玉,帘幕欢声拍。
抠衣小子,寿公也趁龟鹤。
翠云弄晓,芰荷香、微透凉飔帘箔。
彩袂蹁跹欢舞处,勾引衔桃双鹤。
骤马风前,奔鲸浪里,独有壶天乐。
如何不醉,放教杯量宽着。

消得寿八千春,百分才一,更童颜如渥。
听取飞琼含笑道,堪学孩儿书额。
舄令骖凫,瑶仙跨凤,喜聚家人醵。
心香遥上,也随风过蓬弱。
晓村深处,记当年、轻被东风吹别。
重得相看春雨屋,心事从头细说。
深院灯寒,流苏帐暖,曾梦梅花月。
如今何在,消凝分付啼鴂。

亭馆飞入腥烟,残香惟有,数朵酴醾雪。
旧燕寻巢来又去,也觉双飞声咽。
泛梗生涯,空花世界,且做杯中活。
可人兰玉,风光还有时节。
百年光景,算山中、多占人间分数。
一片清风梅是主,弹压粗花俗树。
小小鱼池,深深莺谷,曲曲香云路。
堪诗堪画,是天分付闲处。

闻要跨鹤西游,家林自好,且何妨留驻。
趁取酴醾新煮酒,烧笋煎花为具。
万事皆空,千金一刻,底用闲愁苦。
无情杜宇,笑他催我归去。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偏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江邮湘驿。
问暮年何事,暮冬行役。
马首摇摇经历处,多少山南溪北。
冷著烟扉,孤芳云掩,瞥见如相识。
相逢相劳,如痴如诉如忆。

最是近晓霜浓,初弦月挂,傅粉金鸾侧。
冷淡生涯忧乐忘,不管冰檐雪壁。
魁榜虚誇,调羹浪语,那里求真的。
暗香来历,自家还要知得。
南昌奇观,最东湖、好景重重叠叠。
谁瞰湖光新佳阁,横挹翠峰巀嶭。
十里芙蓉,海神捧出,一镜何明彻。
鸢鱼飞跃,活机触处泼泼。

容斋巨笔如椽,迎来一记,赢得芳名独。
猛忆泛莲前日事,诗社杯盘频设。
倚看斜阳,檐头燕子,如把兴亡说。
谁迎谁送,一川无限风月。
鹴裘夜冷,怪地炉煨酒,经时难热。
晓起盘风天舞絮,拍手儿童欢悦。
客里新吟,天葩剪巧,思与梅争发。
使君属和,雪花同是三绝。

未说赋就梁园,阳春拍调,压倒唐元白。
早晚联镳花底去,共看朝霞银阙。
朝退归来,清虚堂里,醉洒淋漓墨。
而今且对,聚星堂上宾客。
秋来两日,因个甚、乌鹊侵晨传喜。
却是常娥亲姊妹,降作人间佳丽。
黛柳长青,官梅稳衬,镜里春明媚。
花颜难老,寿杯频劝浮蚁。

闻道潇洒才郎,天庭试罢,名挂登科记。
昨夜凉风新过雁,还有音书来寄。
千万楼台,三千粉黛,今在谁家醉。
归来欢笑,一床真个双美。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
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
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
忠魂耿耿,秪凭天辨优劣。

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
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
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
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平生宦海,是几番风雨,几番霜雪。
绿野来归身强健,镜里微添华发。
剑束床头,书寻架上,富贵轻于叶。
南坡石竹,年来尤更清绝。

好是梅坞松关,对湘溪一曲,翠屏千叠。
柱杖篮舆诗卷里,尚小东山勋业。
只恐鸥盟,难忘鹤怨,未是闲时节。
片云收却,照人依旧明月。
云胡不喜。
抽脚篮中,安身局外。
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
八尺藤床,二升粟饭,方寸恢馀地。
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

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
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
刘项雌雄,蹠颜修短,无彼亦无此。
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
浮生如寄,叹征尘驱我,担簦西去。
烟嶂云屏相迎送,几幅鹅溪缣素。
挥汗流金,饮冰漱玉,桃叶呼前渡。
若将有意,道傍一鹭延伫。

细读壁上龙蛇,太丘笔在,更著茶坡句。
樽酒十年今白发,不改江流东注。
胜概难逢,旅怀易动,信美非吾土。
恨无六翮,长风万里高举。
素飙荡碧,喜云飞寥廓,清透凉宇。
倦鹊惊翻台榭迥,叶叶秋声归树。
珠斗斜河,冰轮辗雾,万里青冥路。
香深屏翠,桂边满袖风露。

烟外冷逼玻璃,渔郎歌渺,击空明归去。
怨鹤知更莲漏悄,竹里筛金帘户。
短发吹寒,闲情吟远,弄影花前舞。
明年今夜,玉樽知醉何处。
水西云北,记前回同载,高阳伴侣。
一色荷花香十里,偷把秋期频数。
脆筦排云,轻桡喷雪,不信催诗雨。
碧筒呼酒,秀笺题遍新句。

谁念病损文园,岁华摇落,事与孤鸿去。
露井邀凉吹短发,梦入蘋洲菱浦。
暗草飞萤,乔枝翻鹊,看月山中住。
一声清唱,醉乡知有仙路。
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
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
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
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问春何去,乱随风飞堕,杨花篱落。
罗袜香囊无觅处,谁有返魂仙药。
细柳重门,碧桃深巷,回首曾行乐。
玉龙吟断,夜深人在江阁。

因念璧月琼枝,对玉人何处,绣帘珠幕。
一半青铜尘满匣,空抚鸾刀金错。
薇露烟销,莲膏花凝,不寐还孤酌。
一春心事,总将愁里消却。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
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三分春色,更消得,风雨几番零落。
年少不来春老去,空负省薇阶药。
燕子飞忙,杜鹃啼杀,总为谁悲乐。
临春结绮,旧家何处楼阁。

一任年去年来,怅画阑舞,断尘生帘幕。
回首扬州浑一梦,可是风流俱错。
百岁心期,一春光景,付与閒杯酌。
青蛇犹在,莫教雷雨飞却。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季春部
白蛇宵断,逐鹿人、交趁罾鱼群起。
赤帜雄张军缟素,龙种天生大器。
堪鄙猴冠,自为狼藉,楚帐多尘垒。
胆寒垓下,一鞭东窜休矣。

亭长空舣扁舟,范增群辈,尽涂脂流髓。
望断秦关无限恨,羞面江东山水。
购首千金,若为名利,黯黯斜阳里。
石炉灰冷,美人魂落烟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