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忆江南 钦谱
忆江南 宋王灼《碧鸡漫志》: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吕宫,字句皆同,止是今曲两段,盖近世曲子无单遍者。   按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此词乃李德裕为谢秋娘作,故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又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名《望江南》。皇甫松词有“閒梦江南梅熟日”句,名《梦江南》,又名《梦江口》。李煜词名《望江梅》。此皆唐词单调。至宋词始为双调。王安中词有“安阳好,曲水似山阴”句,名《安阳好》。张滋词有“飞梦去,閒到玉京游”句,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閒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宋自逊词名《壶山好》。丘长春词名《望蓬莱》。《太平乐府》名《归塞北》,注“大石调”。

忆江南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按温庭筠词:“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正与此同,平仄参之。

格二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欧阳修

  江南蝶 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曾傅粉 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微雨过 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苑 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即单调词加一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 按《啸馀谱》录李煜作,本单调词两首,故前后段各韵。且双调始自宋人,从无用两韵者,即《海山记》讹托隋词八阕,亦前后一韵,不可不辨。

格三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两平韵 冯延巳

  去岁迎春楼上月  正是西窗 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  粉销妆薄见天真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人非风月长依旧   破镜尘筝 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飏花阴   空馀枕泪独伤心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阳春集》冯词二首前后段俱两平两仄四换韵,实与唐宋《忆江南》本调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
龙谱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忆江南 定格 刘禹锡

  春去也 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笑亦含颦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格二 双调 苏轼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搜韵君按:此双调词格,为搜韵依据原书例词及单调格式扩展。
历代作品
共3392,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续上)
查慎行 1650 - 1728 四首
许嗣隆 十九首
纳兰性德 1655 - 1685 四首
沈皞日 五首
骑鹤吹笙,六郎风格,梅村句子犹新。
词坛酒垒,五十八回春。
好在江山四壁,茶烟畔、鬓缕飘银。
惊初见,壮心千里,拟向何人。
横塘舟舣处,桃鬟柳眼,总是迷津。
把吴都旧梦,付与前因。
乱后渡江光景,算谁似、卫玠伤神。
垂纶手,却遮西日,还指洛阳尘。
江行好,袅袅挂帆时。
一练澄波烟锁住,三竿红日雾消迟。
此景晓来宜。
江行好,历历乱帆时。
牛背日斜鸦独立,渔湾人去鹭双窥。
此景晚来宜。
江行好,寂寂卸帆时。
群雁惊人霜外起,小船吹笛月中移。
此景夜来宜。
秋光好,卷幔坐凉天。
似暗复明横晓月,欲连还断散朝烟。
秋早是今年。
秋光好,回首路漫漫。
砧杵音中炉烟冷,关山影里笛声寒。
无语凭阑干。
秋光好,禅榻净无尘。
细雨似愁愁似雨,淡云如梦梦如云。
墙罅一虫闻。
秋光好,瑟瑟可怜宵。
香里风光寻细腻,酒边意气学粗豪。
只是觉萧骚。
秋光好,爽气豁心胸。
笼写葡萄珠历落,盘堆荷藕玉玲珑。
相赏莫匆匆。
秋光好,一叶堕斜阳。
鸿燕去来添怅望,鸡虫得失费平章。
送目入苍茫。
秋光好,粔籹买秋城。
楼角红拖飘绣缎,檐牙锦簇飐纱灯。
夜色漾空明。
秋光好,寒露湿窗纱。
碧碗香传浮茗叶,青釭影动护灯花。
银汉一些些。
秋光好,逐队度秋风。
秤过鹌鹑装锦袋,斗回蟋蟀贮花笼。
三市六街中。
秋光好,天宇碧鳞鳞。
月印竹枝书个个,风回雁字写人人。
南望隔秋云。
中秋节,记得在昭阳。
万顷水烟涵月影,孤村灯火照秋光。
犹侍两高堂。
中秋节,记得在邗关。
水榭涛翻银浪涌,画桥箫歇玉人寒。
丙夜不曾还。
中秋节,记得在金陵。
两岸水楼横夜笛,六街瓦塔闹秋灯。
淡荡月三更。
中秋节,记得在金阊。
石上歌丝风寂寂,舟中弦索月茫茫。
虎阜到三塘。
中秋节,记得在吴州。
漠漠钟催萧寺雨,濛濛雁送古城秋。
丝竹绛纱留。
中秋节,记得在家乡。
堂背萱花含古色,檐牙桂蕊送新香。
瓜果味偏长。
中秋节,记得在昌平。
山吐云光明一院,天横秋气冷诸陵。
笳吹未曾停。
中秋节,记得在滇南。
风漾雨丝山映碧,云涵月影水拖蓝。
桃李绿阴涵。
中秋节,记得在燕台。
玉漏残时歌板动,银蟾生处酒旗开。
兴尽闭高斋。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江南好,家住在横塘。
曾系画船曾系马,也栽黄竹也栽桑。
十二曲回廊。
江南好,城上正啼乌。
少妇每题罗唝曲,游人偏爱莫愁湖。
襞锦寄书无。
江南好,门外板桥斜。
有水东西皆种柳,无山高下不飞花。
春思落谁家。
江南好,梦里说秦淮。
歌扇底翻灯影出,酒船头载月明来。
扶醉踏青回。
江南好,且莫挂归帆。
白发内官沽腊酿,冷花老树点春衫。
灵谷去盘桓。
按:以上《柘西精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