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阮郎归 钦谱
阮郎归 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昼长”句,名《碧桃春》。李祁词名《醉桃源》。曹冠词名《宴桃源》。韩淲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

阮郎归 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 春来长自閒 落花狼藉酒阑珊 笙歌醉梦间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春睡觉 晚妆残 无人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 黄昏独倚阑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唐宋人填此调者祇此一体。若黄词押韵游戏,非正体也。 前段第一句,苏轼词“绿槐高柳咽新蝉”,“绿”字仄声;秦观词“宫腰袅袅翠鬟松”,上“袅”字仄声。第二句,李词别首“孤窗月影低”,“月”字仄声。第三句,秦观词“秋千未拆水平堤”,“秋”字平声,“未”字仄声。后段第一句,欧阳修词“浅螺黛”,“浅”字仄声,“螺”字平声。第四句,司马光词“落花寂寂水潺潺”,“落”字、上“寂”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黄词。

格二 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重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重韵 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雕鞍 有人愁远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月斜窗外山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归去后 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后段重押四“山”字韵,自注“效独木桥体”。宋人亦间一为之。
龙谱
阮郎归 又名《醉桃源》、《碧桃春》。《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阮郎归 定格 晏几道

  旧香残粉似当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衾凤冷 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 
  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历代作品
共463,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当代(续上)
蔡淑萍 1946 - ? 三首
张晓虹 1958 - ? 四首
伯昏子 1966 - ? 二首
卢青山 1968 - ? 二首
谷海鹰 二首
冯永军 一首
阮郎归(1986—1994年 重庆) 当代 · 蔡淑萍
灯前悄听雨疏疏,朝晴好鸟呼。
诗朋邀约上香车,寻春人意舒。

桥小小,水徐徐,桃红露似珠。
一枝摘得梦回初,手犹那卷书。
阮郎归 游成都望江公园(1996—1998年) 当代 · 蔡淑萍
竹青石瘦冷秋初,来寻女校书。
枇杷门巷旧庭除,当时身影孤。

登丽阁,望云舻,恍疑飘素裾。
薛涛井水似前无?
红笺总不如。
注:丽阁,即崇丽阁,俗称望江楼。园中薛涛井犹在,然公园所售之薛涛笺,疑乎不如薛涛所制也。
阮郎归 元夜晚归(1996—1998年) 当代 · 蔡淑萍
星河垂地泻无声,长街十里灯。
光浮车漾似舟轻,水晶界里行。

庭院静,晚风清,中天圆月明。
婆娑桂影总多情,寒枝玉露零。
摘诗渐觉月辉凉。
收词三两行。
南飞雁影过篱墙。
秋心瓣瓣黄。

风尚好,露凝霜。
岁时暗踱量。
遣怀人在水云乡。
孤舟客路长。
去年今夜对窗看,姮娥未卷帘。
桂花谢了又秋寒。
盘回不计年。

期信渺,鬓云添。
新词落笔难。
一杯薄酒到更阑。
冰轮也未眠。
秋声断续叩芸窗,无眠怨夜长。
邻家飞叶过篱墙,枯心渐次黄。

思入境,笔凝霜。
更深墨也凉。
误从风榭起诗行,一笺落海棠。
别时容易见时难,枯桐断续弹。
雁归声里听流年。
飞花片片寒。

花似梦,梦如烟。
为谁理旧弦?
撩开桂叶问婵娟,蟾宫未卷帘。
醉桃源 桂林遇雨次梦窗韵(二○○○) 当代 · 伯昏子
玉簪罗带露凝华,清容倚碧霞。
层林浮没雨初加,惊开天石花。

泥漫路,纵飞车。
匆匆千万家。
兴亡何事惹寒鸦,横过峰若斜。
流金叠彩上灯时,行人归暮迟。
灵霄耀汉泛槎宜,潮平看散漪。

花径迥,举愁眉。
刘郎何又回。
渔光渐阻远山肥,凉生残鬓知。
蛙声初起小田塘,风枝语露窗。
流萤箫管月中扬,相看两逸狂。

风似旧,夜如乡。
孤樽酒欲凉。
五湖待去问君航,无情烟水茫。
小垂帘幕挂风檐,黄昏一阵寒。
倚楼人在梦缘间,天在渺然间。

垂风幕,倚楼寒。
春影望长天。
去年酒病到今年,再莫到明年。
新词吟罢齿留香。
香回惹梦长。
梦长难寄恼残妆。
妆台尘似霜。

风剪剪,燕双双。
双双舞画梁。
梁园谁约检诗囊。
囊空人断肠。
三千烦恼化青丝。
丝长绾梦痴。
梦痴春晚乱绒飞。
飞鸿逐落晖。

鸿杳杳,梦依依。
依依赠别离。
离愁堪折恨难移。
移眸桃渡迷。
按:【注】晦窗先生原作《阮郎归》“夜来魂绕豁蒙楼。楼前碧水流。水流千里似侬愁。愁云横渡头。 云霭霭,水悠悠。悠悠恨未休。休将心事托沙鸥。鸥飞人尚留。”晦窗先生首创此顶针续麻体,且下片“云”、“水”仍承前片三、四句。我第一首和词未能如其承接,后经先生点明又和一首。
东风吹放碧桃花,枝枝聚绛霞。
谁教种向野人家,苔遮石径斜。

萧瑟雨,晚来赊。
无人惜岁华。
而今我亦在天涯,长思留子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