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减字木兰花 钦谱
减字木兰花 《乐章集》注“仙吕调”。《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减字木兰花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欧阳修

  歌檀敛袂  缭绕雕梁尘暗起 柔润清圆  百琲明珠一线穿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樱唇玉齿  天上仙音心下事 留住行云  满座迷魂酒半醺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按《木兰花令》,始于韦庄,系五十五字,全用韵者。《花间集》魏承班有五十四字词一体,毛熙震有五十三字词一体,亦用仄韵,皆非减字也。自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五十字,前后起两句仍作仄韵七言,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始有两仄两平四换头体。此词亦四换韵,盖又就偷声词两起句各减三字,自成一体也。 苏轼词前段起句“晓来风细”,“晓”字仄声,“风”字平声。第二句“不会鹊声来报喜”,“不”字、“鹊”字俱仄声。第三句“玉座金盘”,“玉”字仄声。第四句“先觉春风一夜来”,“先”字平声。后段起句“不如归去”,“不”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二句“总是少年行乐处”,“总”字、“少”字俱仄声。第三句“不是秋光”,“不”字仄声。第四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惭”字平声。又宋媛蒋氏词前后段两结句“月照孤村三两家”、“回首乡关行路难”,“三”字、“行”字俱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格二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吕渭老

  雨帘高捲  芳树阴阴连别馆 凉气侵楼  蕉叶荷枝各自秋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前溪夜舞   化作惊鸿留不住 愁损腰肢   一桁香销旧舞衣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四换韵《御定词谱》未载,据《词律》补。
龙谱
木兰花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庄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后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钟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后片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只两片并于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七平韵。兹列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

木兰花 格三(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历代作品
共1757,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续上)
曾觌 1109 - 1180 一首
康与之 一首
向滈 一首
倪称 1116 - 1172 六首
洪适 1117 - 1184 二首
韩元吉 1118 - 1187 二首
无名氏 二十一首
一声杜宇。满地落红愁不语。
国色春娇。不逐风前柳絮飘。

珠帘休捲。爱惜龙香藏粉艳。
胜友俱来。同醉君恩倒玉杯。
杨花飘尽。云压绿阴风乍定。
帘幕闲垂。弄语千般燕子飞。

小楼深静。睡起残妆犹未整。
梦不成归。泪滴斑斑金缕衣。
多情被恼。枉了东君无限巧。
真个愁人。一片轻飞减却春。

阑干凭暖。目断彩云肠也断。
两岸青山。隐隐孤舟浪接天。
凭高一览。紫翠相围光照眼。
下瞰平湖。鹭立鸥飞意自如。

天清境胜。云澹烟横鱼动镜。
不是公诗。谁写新亭一段奇。
超然远览。是我辈人方具眼。
默想江湖。何处山川略得如。

凉秋最胜。万顷芙蕖盖明镜。
更乞清诗。要见胸中一吐奇。
新晴眺览。空翠相磨明老眼。
水满溪湖。来往风帆得自如。

天公济胜。明月当空开宝镜。
咏谪仙诗。醉里骑鲸也大奇。
岭头独览。诗料森然纷满眼。
倒影摇湖。西子新妆定不如。

溪南更胜。一片寒光明泻镜。
赖有新诗。不负西山万叠奇。
新诗细览。满纸骊珠光眩眼。
高论倾湖。倒峡词源世不如。

园池日胜。只恨孤鸾犹舞镜。
陶写须诗。怪得连篇字字奇。
雨馀还览。隐隐遥岑花病眼。
嫩绿浮湖。百顷蒲萄染不如。

晨光绝胜。不许纤尘微点镜。
满目皆诗。莫怪骚人语益奇。
藩车容裔。挺挺风流追两地。
粲斗分星。诗句当年汗简青。

疏帘披绣。共看横云晴出岫。
新月如钩。来照琼彝醉小楼。
使君情素。念我明朝行县去。
一醉相留。和气欢声到小楼。

暂时南北。莫唱渭城朝雨曲。
此去农郊。收拾童儿五裤谣。
壶中春早。剪刻工夫天自巧。
雨转风斜。吹作千林到处花。

瑶池清浅。璧月琼枝朝暮见。
莫上扁舟。且醉仙家白玉楼。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
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
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庭梅初绽。风递幽香清更远。
别有孤根。不待阳和一点恩。

雪中风韵。皓质冰姿真莹静。
月下精神。来到窗前疑是君。
疏梅风韵。不许游蜂飞蝶近。
要识芳容。除向瑶台月下逢。

尊前一见。换尽平生桃李眼。
却笑襄王。楚梦无踪空断肠。
山城驿近。又报寒梅传驿信。
远水孤村。月下何人与断魂。

幽芳在手。花木无情那得瘦。
似此天真。好赠东阳姓沈人。
香肌清瘦。泪湿轻红疏雨后。
笑靥微开。宿雨微醺越女腮。

多情无奈。玉管休吹帘影外。
薄晚池台。惆怅繁华梦里来。
东君有待。留得一枝香雪在。
晚日融融。只恐轻酥暖渐镕。

歌催管送。芳酒一尊谁与共。
寂寞墙东。潇洒黄昏满院风。
园林衰槁。一品梅花开太早。
紫蕊檀心。独占中央色似金。

幽香清远。对景开尊同赏玩。
雅称仙姿。莫是多情染相思。
鹅黄初吐。无数蜂儿飞不去。
别有香风。不与南枝斗浅红。

凭谁折取。拟把玉人分付与。
碧玉搔头。淡淡霓裳人倚楼。
蔷薇叶暗。满架浓阴风不乱。
午酒才醒。历历黄鹂枕上听。

此情难遣。不比红蕉心易展。
要识离愁。只似杨花不自由。
家门希差。养得一枚依样画。
百事无能。只去篱边缠倒藤。

几回水上。轧捺不翻真个强。
无处容他。只好炎天㬠作巴。
北湖云锦。铺遍琉璃三万顷。
风月诗仙。趁得花时出洞天。

红菱碧藕。满劝一杯千岁寿。
来岁看花。新筑苏堤路上沙。
祥呈香褓。尝记翁生当己卯。
福禄俱添。绿鬓红颜七十三。

芝兰满砌。争著彩衣堂下戏。
祝寿无涯。王母襟期醉九霞。
向来梅发。雪袂仙裳回绛阙。
今又梅开。已领熊罴好梦来。

试将梅比。才著阳和争结子。
梅子生成。早晚须调鼎鼐羹。
花间棠棣。匹似人间兄与弟。
一种花枝。底事当年却盛衰。

中藏蜾蠃。忽遇螟蛉真类我。
换叶移根。要与相辉映一门。
小春良月。尧砌蓂开三数叶。
瑞启三躔。此夕人间诞女仙。

寿期百岁。今日欢娱初庆晬。
喜事重重。亦有嘉祥应梦熊。
阿兄生日。屈指今年年五十。
豆雨初晴。昨夜分明见寿星。

槐黄已迫。愿言共展冲天翼。
桂子飘香。看取吾家棣萼芳。
喜逢生日。偻指今年方六十。
次第回春。甲子从头又一新。

敬驰一曲。付与歌儿勤为祝。
满劝金钟。试问蟠桃几度红。
蓂开五叶。正是瑶池逢诞节。
昨夜观星。南极边头婺女明。

家邻九曲。寿比群仙何待祝。
满劝金钟。但问蟠桃几度红。
日逢三九。相对梅花倾寿酒。
次第回春。甲子从头又一新。

敬翻一曲。付与歌儿勤为祝。
为问仙翁。今岁蟠桃几度红。
舞台歌院。雨后西风寒剪剪。
翠掩屏风。花与残霞一样红。

宫裀隐绣。香软巧随莲步绉。
不怕露寒。日日拼教醉画栏。
春融酒困。一寸横波千里恨。
着处芳菲。蝶兴莺情醉自迷。

欹云妥翠。冷落金屏山十二。
低抱琵琶。月向黄昏日又斜。
慈闱生日。恰则今年当八十。
玉宇澄清。五夜分明见寿星。

恩深鞠育。长愿一身全五福。
满劝椒觞。岁岁今朝拜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