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油墨  拼音:yóu mò
印刷所用的顏色油,黏性很高,主要是由亞麻仁油、桐油、樹脂、膠等加入各種顏料和鈷、錳、鉛等金屬鹽的乾燥劑製造而成。也稱為「墨油」。
《漢語大詞典》:清漆
不含颜料的一种透明涂料。俗称“凡立水”。用树脂、亚麻油或松节油等制成。涂在物体表面,干燥后形成光滑薄膜,显出物面原有的花纹。主要用于涂饰家具、门窗、自行车等。也用来制造瓷漆和浸渍电器。
《漢語大詞典》:朱拓
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或铭器上拓下的文字或图形。 鲁迅 《彷徨·祝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國語辭典》:油漆  拼音:yóu qī
1.用鉛白、鋅華或其他礦物顏料加入有機溶劑製成的塗料。
2.塗上塗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九回:「看他那小輪船時,卻是油漆的嶄新,是長江船的式子。」
《國語辭典》:绛青(絳青)  拼音:jiàng qīng
以國畫顏料胭脂和花青等量調和而成的顏色。宋。蘇軾〈次韻陳履常張公龍潭〉詩:「玄黃雜雨戰,絳青表雙蟠。」
《漢語大詞典》:碌青
即石绿。颜料的一种,也可入药。新唐书·地理志五:“﹝ 江南道 宣州 宣城郡 ﹞土贡:黄连、碌青。”
《國語辭典》:水彩  拼音:shuǐ cǎi
1.一種用水調和的繪畫顏料。較具透明性,但作品保存期限較油畫短。
2.水彩畫的簡稱。參見「水彩畫」條。
《國語辭典》:画料(畫料)  拼音:huà liào
繪畫、雕塑時所用的顏料。如:「畫完圖,他的手上沾滿畫料。」
《國語辭典》:洋紅  拼音:yáng hóng
本指西洋輸入的紅色染料。今泛指粉紅色的顏料。
《國語辭典》:黃明膠  拼音:huáng míng jiāo
用牛皮熬成的膠。色黃,透明,可用以黏貼物品。製作精良者亦可入藥,治吐血、衄血等病症。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獸部。黃明膠》。
《漢語大詞典》:艾褐
印染、绘画等所用的一种颜料。 宋 叶适 《元夕立春喜晴》诗之三:“艾褐家紬阔阔裁,抱孙携子看灯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象诀:“艾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合。”
《國語辭典》:二绿(二綠)  拼音:èr lǜ
一種畫國畫所使用的顏料。顏色較石綠淺些。
《國語辭典》:瓷漆  拼音:cí qī
一種塗料。用樹脂、顏料等製成,塗在物體的表面,可以增加光澤,並防止腐壞。
《漢語大詞典》:丹碌
红色和石青色。泛指中国画所用的各色颜料。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颺,不待铅粉而白。”
《漢語大詞典》:泥金扇
用泥金颜料绘画于扇面的扇子。 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再不向泥金扇底歌新曲,白玉堂前舞柘枝。” 元 张可久 《清江引·春怀》套曲:“银驄暖玉鞍,綵凤泥金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