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逼塞(偪塞)
(1).拥塞;充满。《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也刚筑,也柔和,虚空逼塞满娑婆。”朱子语类卷一:“天却四方上下都周匝无空闕,逼塞满皆是天。” 清 黄宗羲 《海市赋》:“尔乃帆席未掛,僧窗宴启,忽然丛岛逼塞,孤峯魁峙,疑异国之飞来,岂灵居之迁徙。”
(2).堵塞;淤塞。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其最患人者, 荻塘 河水瀦淤逼塞,不能负舟,公濬之百餘里。” 清 金友理 《太湖备考·水治》:“并禁毋得侵筑,逼塞上流。”
(3).指地方偏僻闭塞。明史·韩宪王松传:“时弃 大寧 三卫地, 开原 逼塞不可居。”
拥塞;滞塞。朱子语类卷一○四:“今人大抵偪塞满胸,有许多伎俩,如何便得他虚。” 清 钱谦益 《题李长蘅为吴生画溪山秋霭图》诗:“诗肠泪眼半焦枯,短歌偪塞堪卢胡。”
《國語辭典》:阻塞  拼音:zǔ sè
有障碍而无法畅通。如:「交通阻塞」。《福惠全书。卷八。钱谷部。漕项收兑》:「催攒远离口岸,不得阻塞河路。」《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无数粮船,阻塞住河路,自青年铺直到灵口,水泄不通。」
《漢語大詞典》:否闭(否閉)
闭塞不通。 汉 蔡邕 《释诲》:“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亨通与否闭,物理相沉浮。” 宋 司马光 《乞申明求谏诏书札子》:“如此则上恩不得下究,下情不得上通,上下否闭,万事乖失。”
《漢語大詞典》:固塞
坚固的要塞。荀子·议兵:“城郭不辨,沟池不拑,固塞不树,机变不张。”史记·礼书:“ 秦 师至 鄢 郢 ,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闭塞,不开朗。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臣性姿固塞,人品眇微。”
《漢語大詞典》:聋瘖(聾瘖)
亦作“ 聋喑 ”。 聋哑。比喻沉闷闭塞、上下情不通的局面。晏子春秋·谏下十七:“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治国家如何也。”子华子·晏子问党:“聋喑之朝,上有放志,而下多忌讳。”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鐘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漢語大詞典》:杜权(杜權)
谓闭塞中有所变动。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杜闭中觉有权变。”
分類:闭塞变动
《漢語大詞典》:鄙塞
鄙野闭塞。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 子良 因曰:‘鄙塞尘陋,岂得知此不?’” 李石曾 《无政府说》:“知识由鄙塞而开展,道德由虚伪而真正,此亦进化之理也。” 茅盾 《幻灭》七:“她又讨厌家乡的固陋鄙塞和死一般的静止。”
分類:鄙野闭塞
《漢語大詞典》:掩聪(掩聰)
闭塞听闻。《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黈纊塞耳,所以掩聪。” 高诱 注:“不欲其妄闻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上》:“奈何掩聪塞明,箝口结舌,坐使敌国怀覬覦之志,外人操笔削之权,泰然自安,施施然甘受他人之陵侮也?”
分類:闭塞听闻
《漢語大詞典》:闭约(閉約)
闭塞,不顺畅。荀子·非十二子:“幽隐而无説,闭约而无解。” 杨倞 注:“谓其言幽隐闭结而不能自解説。”
《漢語大詞典》:窒阂(窒閡)
闭塞,阻隔。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民死其乡,吏死其牖下,川谷郡县鬲越而不达,风俗臭味窒阂而不流,若是,则其害於文明也最甚。”
分類:闭塞阻隔
《國語辭典》:闭结(閉結)  拼音:bì jié
阻塞不通。
分類:闭塞郁结
《漢語大詞典》:闭密(閉密)
(1).犹秘密;保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天父曰:‘尔等各要灵变闭密,我回天矣。’”
(2).肌理闭合,闭塞。《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集注引 沈明宗 曰:“且寒主收敛,伤营则腠理闭密,故用麻黄汤发之。”
《漢語大詞典》:覆甑
倒置的甑。喻环境闭塞。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其事虽天之明,而人处覆甑之下,焉识至言哉。”
《漢語大詞典》:蛰气(蟄氣)
谓冬季闭塞之气。 唐 元稹 《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由是天以雷霆苏蛰气,兵以鼓鼙作战力。”
分類:闭塞
《漢語大詞典》:阂心(閡心)
闭塞心性。大宝积经卷十一:“菩萨弘仁,以大勇猛无尽大哀,怀无极慈,降伏恶逆,欲乱菩萨,菩萨本浄,消除垢浊羸劣阂心弊恶之尘。”
分類:闭塞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