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遗才(遺才)  拼音:yí cái
1.虽有才华而考试落第的人。《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是年及端拱初,礼部试已,帝虑有遗才,取不中格者再试之,于是由再试得官者数百人。」
2.旧时秀才考举人时,临时核准参加考试的人,称为「遗才」。《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出奇玩世》:「直至临场,曹公再三苦求,附一名于遗才之末。是科遂中了解元。」
《漢語大詞典》:奏荐(奏薦)
(1).犹奏荫。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其两大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於庶僚,大示区别,復更每岁奏荐,积成冗官。”宋史·选举志五:“ 淳化 改元恩,文班中书舍人、武班大将军以上,并许廕补;如遇转品,许更荫一子,由是奏荐之恩始广。”
(2).上奏朝廷,荐举官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先锋将 康延孝 自以为功大,应得重赏, 郭崇韬 却奏荐亲信将 董璋 为 东川 节度使, 康延孝 大怒。”
《漢語大詞典》:奏辟
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国初,州郡官属,皆长吏自行奏辟,姓名未闻於朝,已先莅职。”
《國語辭典》:同岁(同歲)  拼音:tóng suì
1.年龄相同。唐。白居易 自觉诗二首之一:「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2.同一年。《晋书。卷六六。刘弘传》:「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弘不疑之。」
3.同年被荐举的人。汉。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漢語大詞典》:公选(公選)
谓公开选拔,公众荐举。《汉书·董仲舒传》:“广延四方之豪儁,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俢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宋 曾巩 《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制》:“非智能材諝,拔出一时,岂称公选。”《元典章·吏部六·令史》:“理问所令史未有选取定例,已后有闕,拟於各路三考司吏给由到省人内公选。”
《漢語大詞典》:乡荐(鄉薦)
唐 宋 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称“乡荐”。 唐 顾云 《上池州卫郎中启》:“自随乡荐,便托门墙。” 宋 徐铉 稽神录·赵瑜:“ 瑜 应乡荐,累举不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前 秦少游 来京,説他兄弟俱叨乡荐。”按,后世称乡试中式为领乡荐。
《國語辭典》:察举(察舉)  拼音:chá jǔ
经由郡县等官吏推荐而任官。《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必试章奏。」
《漢語大詞典》:充赋(充賦)
犹凑数。被官吏荐举给朝廷的谦词。汉书·晁错传:“今臣 窋 等乃以臣 错 充赋,甚不称明詔求贤之意。”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犹言备数也。’ 臣瓚 曰:‘充赋,此 错 之谦也,云如赋调也。’” 唐 白居易 《策尾》:“谬膺詔选,充赋天庭。”
《國語辭典》:内举(內舉)  拼音:nèi jǔ
推荐自己的亲属。《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存乎至公,岂惭于内举。」
分類:荐举亲故
《漢語大詞典》:察廉
犹举廉。 汉 朝选用官吏的一种方法,由郡国荐举廉洁之士,经过考察,任以官职。汉书·王嘉传:“光禄勋 于永 除为掾,察廉为 南陵 丞,復察廉为 长陵 尉。”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臣揆叙俯询感恩自愧恭赋》之四:“察廉恪守 周 官法,持节叨乘 汉 使车。”
《漢語大詞典》:荐延(薦延)
荐举招致。《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 文帝 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 武帝 荐延梟俊禽敌之臣,独有一 陈汤 耳!”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荐延,使羣臣荐士而延纳之。” 唐 刘禹锡 《谢窦相公启》:“荐延有渐,拯拔多方。”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君﹞于文士尤厚,收揽荐延惟恐不至。”
分類:荐举招致
《國語辭典》:公推  拼音:gōng tuī
共同推举。如:「我们公推学长为本届校友会会长。」
《漢語大詞典》:破白
(1).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或有关官署的荐举状。 宋 赵升 朝野类要·破白合尖:“选人得初举状,谓之破白;末后一纸凑足,谓之合尖,如造塔上顶之意。”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
(2).指开始征收钱粮,在空白的籍帐上登录缴纳情况。《续御寇略》引 清 咸丰 四年五月《催完钱粮示》:“而一县之大,屈计素封有力之家,实亦不少,显係藉端观望延挨,以致上年旧欠为数甚鉅,本年新粮尚未破白。”
《漢語大詞典》:岁荐(歲薦)
(1).每年定时祭祀。清史稿·礼志一:“各省所祀,如社稷,先农,风雷,境内山川……以及为民御灾捍患者,悉颁於有司,春秋岁荐。”
(2).每年荐举。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适郡有醼, 敬子 预坐间,言及岁荐事,寮属咸起囁嚅,帅曰:‘郡有贤儒为师楷,詎可舍不荐,皇及其它。’”儒林外史第四回:“去岁宗师案临,幸叨岁荐。”
《國語辭典》:达德(達德)  拼音:dá dé
1.常行不变的道德。《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2.选拔录用有才德的人。如:「尊贤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