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密地  拼音:mì dì
秘密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就密地叫他仔细再看相,柳庄相罢称贺。」
《漢語大詞典》:试守(試守)
正式任命前试行代理某一职务。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宋 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遂取礼部所选之士中第或高第者,以次使试守,满再岁或三岁,选择以为州属及县令丞郎,有秀才异等,皆以名闻,不拘此制,如此者谓之特举。”
《漢語大詞典》:升差(陞差)
升迁其职务。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六月,戊午朔,詔曰:‘诸军陞差,盖择将之根本,必有智勇劳效,乃能服众,今后宜精选,毋得循习苟且。’”
分類:升迁职务
《國語辭典》:复任(復任)  拼音:fù rèn
回复原任。如:「他因功复任,而且受到上司的赏识。」
《漢語大詞典》:外职(外職)
指地方职务。与中央职务相对。北史·李谔传:“上谓羣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 李諤 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 諤 之力也。’”
分類:职务中央
《漢語大詞典》:常秩
(1).一定的职务。左传·文公六年:“予之法制,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 杜预 注:“常秩,官司之常职。”一说秩,禄廪。常秩,一定的俸禄。
(2).普通的品级。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 韩子华 在翰苑日,乃以布衣常秩充选,而莫有继之者。”
《漢語大詞典》:除免
(1).罢免;免去职务。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叙阶之法,有以封爵,有以亲戚……有除免而復叙者,皆循法以申之,无或枉冒。”《元代白话碑集录·平遥崇圣宫给文碑(一)》:“得此文状,除别文外,已将本宫并下院差事行下道司除免去讫。”
(2).取消,撤消。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方今各国,奴隶之制尽解,卖买人口之风已禁,即 俄 最多奴,亦已除免。”
《漢語大詞典》:戟卫(戟衛)
指侍从职务。 清 冯桂芬 《〈鸿雪因缘〉序》:“而当日戟卫清闲,雅歌投壶,高怀远致,道卧以游之之风也。”
分類:侍从职务
《國語辭典》:剧职(劇職)  拼音:jù zhí
事务繁杂而地位重要的职务。《左传。襄公十六年》晋。杜预。注:「祁奚去中军尉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閒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令孜老大不忍,心里要抬举他,不论好歹,署了他一个剧职。」
《國語辭典》:后任(後任)  拼音:hòu rèn
1.后方的事务。《南史。卷二三。王华传》:「文帝将入奉大统,乃留华总后任。」
2.继任的人。《元史。卷八三。选举志三》:「然前任少,则后任足之;或前任多,则后任累之。」
《國語辭典》:填空  拼音:tián kòng
填补空缺的位置或职务。如:「担任这个职务,不过是帮公司填空补缺。」
《國語辭典》:填充  拼音:tián chōng
填补,充塞。如:「这鼓鼓的荷包袋内所填充的可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國語辭典》:交卸  拼音:jiāo xiè
1.卸除职务,移交给继任的人。宋。刘克庄〈最高楼。南岳后〉词:「仙都玉局才交卸,新衔又管华州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当日已有委员前来代理篆务,交卸之后,他就合帐房商议,要找一位懂得六国洋文的人做个帮手。」
2.卸下货物,交给他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由长江一路进发,包送到杭州交卸。」
《国语辞典》:加给(加给)  拼音:jiā jǐ
于本俸之外,因其所任职务之职等、性质,与服务地区之不同,另外给予的待遇。如:「职务加给」。
《國語辭典》:专职(專職)  拼音:zhuān zhí
专门担任的职务。如:「他的专职是记者,另外还在学校兼课。」《清史稿。卷三七九。列传。陶澍》:「屡请复盐政专职,皆不许,澍益感奋,力排众议,毅然持之,卒获成效。」
《國語辭典》:兼任  拼音:jiān rèn
1.一个人在本职以外,同时担任别的职务。如:「他今年又兼任别校的课,所以特别忙碌。」
2.非专任的。如:「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