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獭祭鱼(獺祭魚)  拼音:tà jì yú
獭喜吃鱼,常将所捕的鱼井然有序的陈列岸边,如同陈列祭祀的供品,遂称为「獭祭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后形容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宋。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漢語大詞典》:错置(錯置)
(1).处置;安排。错,通“ 措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黄门闻之,皆诣 进 谢,唯所错置。”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斯必然之数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战略》:“可詔 昶 遵 等择地居险,审所错置,及令三方一时前守。”
(2).弃置。错,通“ 措 ”。 五代 丘光庭 兼明书·错陶唐之象:“ 张景阳 《七命》云:‘错 陶唐 之象’…… 陶唐 之代,人有犯罪者,画其衣冠,谓之象刑。言今 晋 德之盛,人犯罪者,其 陶唐 之象刑亦错置而不用也。”
《漢語大詞典》:交罗(交羅)
(1).交杂罗列。 宋 叶适 《沈仲一墓志铭》:“冰肝雪胆自琢磨,书林画苑纷交罗。”
(2).犹交织。 明 袁宗道 《江上游记》:“左江右湖,烟水交罗。” 刘大白 《心印》诗:“告诉你,吾爱!只有心和心,才能交罗地互印。”
《漢語大詞典》:丛攒(叢攢)
罗列分布。《楚辞·王逸〈九思·哀岁〉》:“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原注:“丛攒,罗布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七:“一篱缠结花为障,四面丛攒柳作城。”
分類:罗列分布
《漢語大詞典》:侈哆
(1).口大张貌。语本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清 许缵曾 《睢阳行》:“祝史乘机垄断张,阿母新来口侈哆。”因以谓谗言中伤。 宋 李纲 《摘鬓间白髮有感》诗:“纵横蹈危机,侈哆困贫嘖。”
(2).形容器物开张。 宋 苏舜钦 《检书》诗:“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3).环列,罗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燄嘘呵,高灵下堕。羣星从坐,错落侈哆。”
(4).犹骄纵。 唐 陆龟蒙 《登高文》:“镗威介私,放荡侈哆。”
《漢語大詞典》:例举(例舉)
提出若干有代表性的事物而逐一罗列。 丁玲 《韦护》第一章:“他又例举些她们还没有读过的名作,用他的善于描摹的言语,于是故事便更有声有色了。”
《國語辭典》:罗布(羅布)  拼音:luó bù
罗列分布。晋。成公绥〈天地赋〉:「万国罗布,九洲并列。」
《漢語大詞典》:列罗(列羅)
罗列,陈列。 南朝 梁 萧统 《殿赋》:“雕丹文於簷际,鏤华形以列罗。”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守》:“每至则醇醪饍饈,满前列罗,不审从何处得来。”
分類:罗列陈列
《漢語大詞典》:罗行(羅行)
罗列成行。 晋 成公绥 《隶书体》:“彪焕磊落,形体抑扬,芬葩连属,溢分罗行。”
分類:罗列成行
《漢語大詞典》:森鲜(森鮮)
谓森然罗列,色彩鲜明。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三年乃创大殿,建立三佛像与夫金刚、罗汉、韦驮、伽蓝之属,廊廡尞厨以及榱楹櫺槛之具,靡不森鲜。”
《漢語大詞典》:流水账(流水賬)
亦作“ 流水帐 ”。
(1).记载每日金钱或货物出入的、不分类别的帐目。红楼梦第四四回:“ 贾璉 又命 林之孝 将那二百银子入在流水帐上,分别添补,开消过去。” 茅盾 《林家铺子》五:“于是晚饭后算过了当天的‘流水账’, 林先生 就去拜访商会长。”
(2).比喻不加分析,罗列现象的叙述或记载。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这些谁都知道的‘流水账’,还用你再重述一遍?” 丁玲 《〈生活·创作·修养〉·创作与生活》:“我不愿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做了一番剪裁,我企图把它写成一篇小说,不是一篇流水账。”
(3).指记流水帐的帐本。 赵树理 《小经理》:“他一坐下就想看看 三喜 这半月来在账上闹了些什么笑话,顺手翻开了流水账。” 老舍 《四世同堂》五九:“他把流水账拿出来,请他们过目。”
《國語辭典》:万象森罗(萬象森羅)  拼音:wàn xiàng sēn luó
宇宙间的各种现象森然罗列在眼前。《群音类选。清腔类。卷八。浪淘沙。我有屋三间曲》:「万象森罗为斗栱,瓦是青天。」也作「森罗万象」。
《漢語大詞典》:丝纷栉比(絲紛櫛比)
像丝一样纷繁,像梳齿一样排列。形容纷繁罗列。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组异闻,网罗軼事,猥璅赘餘,丝纷櫛比,一经奇见而色飞,偶尔艷聆而絶倒。”
《國語辭典》:星罗棋布(星羅棋布)  拼音:xīng luó qí bù
形容布列繁密,如星星、棋子般的广泛分布。《隋唐演义》第五一回:「城北十里外,有一北邙山,周围百里,古帝王之陵,忠臣烈士之墓,如星罗棋布。」也作「棋布星罗」、「棋罗星布」、「星罗云布」。
《国语辞典》: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  拼音:bō luó tí mù chā
凡内容罗列戒律项目的律典,皆称为「波罗提木叉」。为梵语Prārimokṣa的音译。印度在布萨日时,于僧众前读诵之,以使比丘自省或讨论是否犯戒,是否应忏悔。一般称为「戒本」。也译作「波罗提目叉」、「婆罗提木叉」、「般罗底木叉」。
分类:罗列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