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卷地图
   
献图
 
督亢图穷
 
藏匕首

相关人物
荆轲
 
秦武阳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36~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简释

图穷:喻最终显露本意或真相。宋钱惟演《始皇》:“金椎漫筑甘泉道,匕首还献督亢图。”


例句

燕丹卷地图,陈平绾花绶。 元稹 说剑

典故
武阳死灰
 
舞阳死灰
 
武阳坚紫
 
舞阳坚紫

相关人物
秦武阳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38~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燕丹子》卷下
武阳为副。荆轲入秦,不择日而发,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宋意和之。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二人皆升车,终已不顾也。二子行过,夏扶当车前刎颈以送。二子行过阳翟,轲买肉争轻重,屠者辱之,武阳欲击,轲止之。西入秦,至咸阳,因中庶子蒙白曰:「燕太子丹畏大王之威,今奉樊于期首与督亢地图,愿为北蕃臣妾。」秦王喜。百官陪位,陛戟数百,见燕使者。轲奉于期首,武阳奉地图。钟鼓并发,群臣皆呼万岁。武阳大恐,两足不能相过,面如死灰色。秦王怪之。轲顾武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见天子。愿陛下少假借之,使得毕事于前。」

例句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典故
舞阳
 
武阳

相关人物
秦舞阳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36~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55 【介绍】: 战国时魏国人。助范雎入秦。秦昭王任用范雎,安平亦任将军。昭王四十八年,安平击赵,为赵所困,降,封武阳君,卒于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27 【介绍】: 舞一作武。战国时燕国人。勇士,年十三即杀人。燕太子丹使荆轲入秦行刺秦王,令舞阳为副。既入秦,奉地图匣行至宫殿台阶,色变震恐,行刺未成,与荆轲同时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4 【介绍】: 西汉鲁国人,后徙杜陵,字君仲。史高子。元帝时以父荫为驸马都尉侍中,诏护太子家。元帝卧病,欲易太子,丹涕泣固谏,得不易。成帝即位,为长乐卫尉,迁右将军,封关内侯。又徙左将军,鸿嘉元年,封武阳侯。性奢侈,童奴百数,姬妾数十。卒谥顷。
全汉文·卷四十三
丹字君仲,鲁国人,戾太子史良娣之兄孙。宣帝时为太子中庶子。元帝时拜驸马都尉侍中。成帝即位,擢长乐卫尉,迁右将军,赐爵关内侯,给事中,徙左将军光禄大夫。鸿嘉初封武阳侯。永始四年卒,谥曰顷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6 【介绍】: 东汉沛国萧人,字叔元。从刘秀(光武帝)为偏将军,拜幽州牧,守蓟城,讨定北边,光武帝建武二年封舞阳侯。与渔阳太守彭宠有隙,为宠所攻。入为执金吾,迁大司空,徙封新息侯。明帝时为人所告,赐死。传世有《与彭宠书》。
全后汉文·卷二十一
浮,字叔元,沛国萧人。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从破邯郸,拜大将军幽州牧。建武二年,封武阳侯。为彭宠所攻,逃归,拜执金吾,徙封父城侯,迁太仆。二十年,代窦融为大司空。后坐事免,徙封新息侯。永平中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 【介绍】: 东汉南阳新野人。邓骘从弟。尝任乌桓校尉。安帝元初元年迁度辽将军。先后出军镇压羌人起事。封武阳侯。后受诬下狱,自杀。
《漢語大詞典》:武阳(武陽)
即 秦舞阳 。 战国 时 燕国 勇士。偕 荆轲 谋刺 秦王 ,因其恐惧失态,事败。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武阳 死灰人,安可与成功。”参阅史记·刺客列传
《國語辭典》:王乔(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國語辭典》:王子乔(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也称为「王乔」、「王子晋」。
《國語辭典》:外水  拼音:wài shuǐ
主要的、正常的薪给以外的收入。也称为「外快」、「外快子」。
《国语辞典》:李密  拼音:lǐ mì
人名。(西元224~287)字令伯,三国时蜀汉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彭山县)人。父早亡,母改嫁,育于祖母。李密事奉祖母,以孝闻名。晋武帝时,徵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上〈陈情表〉婉辞,辞甚哀切恳挚。武帝大为感动,遂赐奴婢与食米,使得终养祖母。
《漢語大詞典》:五阳(五陽)
(1).谓夬卦中的五个阳爻。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方今天下,当五阳之会,处极辨之朝;一阴潜萌,其兆已见。”
(2).指 城阳 、 南武阳 、 开阳 、 阳都 、 安阳 五地;又指 山阳 、 广阳 、 汉阳 、 南阳 、 丹阳 五郡。后汉书·方术传下·赵彦:“以贼屯在 莒 , 莒 有五阳之地,宜发五阳郡兵,从孤击虚以讨之。” 李贤 注:“谓 城阳 、 南武阳 、 开阳 、 阳都 、 安阳 ,并近 莒 。郡名有‘阳’,谓 山阳 、 广阳 、 汉阳 、 南阳 、 丹阳 郡之类也。”
《国语辞典》:法显(法显)  拼音:fǎ xiǎn
人名。东晋高僧。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俗姓龚,三岁为沙弥,二十岁受比丘戒。因感于当时律典的缺乏。乃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前往印度求法。至义熙八年才返国,前后共历十五年,携回了《摩诃僧祗众律》、《十诵律》、《杂阿毗昙心》、《大般泥洹经》、《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都是当时中土所无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并和佛驮跋陀罗共译出《摩诃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经》等,此外法显还将他西行求法的经历写成《历游天竺记传》,保存许多宝贵的西域古代史地资料,极为各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所重视。
《漢語大詞典》:赘婿得牛(贅壻得牛)
隋 大业 中, 张允济 为 武阳 令,邻县 元城 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八九年,牛孳产至十馀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讼累年不决。其人质于 允济 , 允济 令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牛所从来,妻家惧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壻家牛,非我所知。” 允济 遂发蒙曰:“此即女壻,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伏罪。见旧唐书·良吏传·张允济。后以“赘壻得牛”为断狱明决之典。 宋 黄庭坚 《送徐隐父宰馀干》诗:“赘壻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
分類:大业武阳
《漢語大詞典》:图穷(圖窮)
比喻形迹败露,处境窘促。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参见“ 图穷匕见 ”。
分類:处境
《國語辭典》:图穷匕见(圖窮匕見)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献燕国的地图,而藏匕首于图中,以谋刺秦王的故事。典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后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形迹败露,现出真相。如:「他私下挪用公款来周转,没想到图穷匕见,终于吃上官司。」也作「图穷匕现」、「图穷匕首见」。
分類:太子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