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昌 → 冐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以家吏从刘邦起于山东,为代王中尉。吕后八年,周勃、陈平等诛诸吕,使人迎立代王。郎中令张武等皆以为不可信,独其劝王无疑。代王即位,是为文帝。拜其为卫将军,封壮武侯。景帝时,有罪夺侯。
全汉文·卷十三
昌,义孙。以家吏从高帝起山东,迁都尉,出为代中尉。文帝元年,拜卫将军,领南北军,封壮武侯。景帝中四年,有罪,夺爵一级,为关内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6—324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处仲。王导从兄。晋武帝婿。官扬州刺史。琅邪王司马睿(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导同心扶助。镇压杜韬起事,拜镇东大将军。东晋立,迁大将军、荆州牧,手握重兵。元帝欲抑制王氏势力,敦遂于永昌元年举兵反。攻入建康,杀刁协、周顗、戴渊等,自为丞相,还屯武昌,遥制朝政。明帝太宁二年,王导等乘敦病重,率军讨之。敦命王含、钱凤等再进兵建康,旋病死,军散。
全晋文·卷十八
敦字处仲,祥弟览之孙,尚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太子舍人。惠帝时,历给事黄门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出为广武将军、青州刺史。怀帝时徵为中书监,拜扬州刺史。元帝召为安东军咨祭酒,复拜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进左将军,又进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建武初迁征南大将军,加荆州牧。永昌初,与刘隗不睦,举兵入石头,拜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自加督宁益二州。明帝时移镇姑孰,自为扬州牧。病卒,戮尸悬首南桁。有集十卷。(案:《祖纳传》,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华阳国志》、《大同志》又有王敦,皆非处仲,盖同时同姓名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会稽馀姚人,字思奥。虞翻孙。州辟从事、主簿。齐王司马囧请为祭酒。率师参与镇压张昌、陈敏、杜韬,迁宗正卿。王含、沈充攻逼京师,潭起兵赴难。事平,出守吴兴。苏峻反,率众讨之,封武昌县侯,累官至吴国内史,修沪渎垒以防海寇。成帝咸康二年为卫将军,后拜右光禄大夫、侍中。卒于位,年七十九。善投壶。有《投壶经》、《投壶变》等,已佚。
全晋文·卷八十二
潭(一作谭),字思奥,耸弟五兄忠之子。州辟从事主簿,举秀才,大司马齐王囧请为祭酒,除祁乡令,徙醴陵令,以功赐爵都亭侯,领庐陵太守,转南康太守,进爵东乡侯,并领安成太守。元帝为丞相,召补军咨祭酒,转琅邪国中尉。及为晋王,除屯骑校尉。践阼后,徙右卫将军迁宗正卿,以疾归。明帝时拜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徵拜尚书,寻补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成帝时出为吴兴太守加辅国将军,进爵零陵县侯,转镇军将军吴国内史,进爵武昌县侯。咸康中进卫将军,以母忧去职。服阕,拜侍中右光禄大夫。卒年七十九,赠左光禄大夫,谥曰孝烈。有《大小博法》一卷,《投壶经》四卷,《投壶变》一卷。
宜勒库莫提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莫提为镇东将军,封武昌王。(《魏书》未见。《太武纪》真君八年有征东将军武昌王提,疑即其人。又《穆崇传》有宗人丑善子莫提为中山太守,除宁南将军、相州刺史,假阳陵侯。卒。乃道武时人,官爵亦不合,非即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0—407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稚远。王劭子。少有美誉,拜秘书郎,迁侍中,累官司徒。安帝元兴二年,桓玄篡位,谧奉玺册诣玄,封武昌县开国公。初,刘裕为布衣,众未之识,惟谧独奇贵之。及元兴三年刘裕破玄,迁谧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以受宠桓氏,惧不自安,出奔,为裕追还,委任如前。卒谥文恭。
全晋文·卷二十
谧字稚远,导孙。袭父协爵武冈侯,拜秘书郎,转丞,历中军长史、黄门郎、侍中。桓玄辅政,以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进中书令、领军将军、吏部尚书,迁中书监,加散骑常侍,领司徒兼太保。玄篡位,封武昌县开国公。玄败,以本官加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义熙三年卒,追赠待中司徒,谥曰文恭。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0—42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宣明。谢朗孙。涉猎文义,博赡多通。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刘穆之荐于刘裕,累迁太尉主簿。然议事常与穆之不同,穆之怒之,抑不得迁。穆之死,转从事中郎。从刘裕征伐关洛,委以要任。入宋,封武昌县公。总统宿卫。武帝死,少帝立,与徐羡之等共辅政。旋共废杀少帝,迎立文帝。后出为荆州刺史。文帝元嘉三年,诛杀羡之等,并遣檀道济讨晦,晦兵败被杀。
全宋文·卷三十三
晦字宣明,瞻弟,仕晋为孟昶建威中兵参军,又为武帝太尉参军,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入为太尉主簿,转从事中郎。宋台建,为右卫将军,加侍中。宋受禅,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寻与徐羡之、傅亮行废立,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文帝即位,加使持节,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元嘉三年,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案,《何承天传》云,晦将见讨,使承天造立表檄,则晦传所载之二表及檄,当编入《承天集》中。)
《漢語大詞典》:退谷
山谷名。在今 湖北 武昌 西 樊山 、 郎亭山 之间。 唐 孟士源 曾与 元结 同隐于此,名之曰“退谷”。 结 为作《退谷铭》,并序曰:“ 抔湖 西南是 退谷 ……时 士源 以 漫叟 退修耕钓,爱游此谷,遂命曰‘退谷’。 元子 作铭以显 士源 之意。”后以“退谷”代指退老、归隐之处。 清 钱谦益 《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三休记》向 中条 勒,《四漫诗》留 退谷 刊。” 清 吴伟业 《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诗之二:“一自弓旌来 退谷 ,苦将行李累衰亲。”弓旌,征聘隐者之礼。
《漢語大詞典》:楚王台(楚王臺)
(1).台名。即 阳台 。在 四川省 巫山县 ,相传为 楚襄王 梦遇神女处。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一:“暂留 鱼復浦 ,同过 楚 王臺 。” 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 楚宫 ,在 巫山县 西二百步 阳臺 古城内,即 襄王 所游之地。” 唐 岑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诗:“城边 宋玉 宅,峡口 楚王臺 。” 清 高咏 《归舟作》诗:“ 江 上羣山拥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
(2).台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内。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城内 楚王臺 设有军械局。”亦称“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吴醒汉 等整队赴 楚望臺 ,补充子弹,佔领 蛇山 。”
《国语辞典》:武汉(武汉)  拼音:wǔ hàn
武昌和汉口的合称。有时亦兼汉阳。
《漢語大詞典》:蛇山
(1).即 黄鹤山 。横亘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中。与 汉阳 龟山 隔江对峙。山形蜿蜒如蛇,故名。
(2).在 陕西省 宝鸡市 西南。山多蛇,故名。
(3).山海经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四百里,曰 蛇山 ,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堊,其木多栒,多橡章,其草多嘉荣,少辛。”山海经·海内经:“ 北海 之内,有 蛇山 者, 蛇水 出焉,东入于海。”
《漢語大詞典》:小庾
称 晋 荆州 刺史 庾翼 。 翼 继兄 亮 镇 武昌 。皆有名,故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小庾 在 荆州 ,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我欲为 汉高 、 魏武 何如?’一坐莫答。” 唐 韩翃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诗:“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 小庾 甚风流。” 清 陈维嵩 《小秦淮曲》:“谁将碎雨零烟痕,説向风流 小庾 知。”
《国语辞典》:武汉三镇(武汉三镇)  拼音:wǔ hàn sān zhèn
湖北省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的合称。此三地分别是政治、工业、经济都市,水陆交通都非常发达。
《漢語大詞典》:坐帐无鹤(坐帳無鶴)
晋 葛洪 神仙传载: 介象 字 元则 , 会稽 人。 吴 主征至 武昌 ,供帐皆是绮绣。遗黄金千镒,从 象 学隐形之术,后告言病,帝遣左右姬侍,以美梨一奁赐 象 。 象 食之,须臾便死。帝埋葬之。以日中时死,晡时已至 建业 ,所赐梨付苑吏种之。吏后以表闻,先主即发棺而视,唯存一符。帝思之,与立庙,时躬往祭祀,常有白鹤来集座上,迟回复去。又传说 汉 丁令威 成仙后化鹤飞回故乡 辽东 ,飞鸣作人言:“有鹤有鹤 丁令威 ,化鹤千年今始归。”见旧题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后遂以“坐帐无鹤”为思念故土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坐帐无鹤,支牀有龟。” 倪璠 注:“坐帐无鹤者,言己无仙术可归 建鄴 也。时 梁 都 建鄴 ,思归故国矣。”
分類:会稽武昌
《漢語大詞典》:十九信条(十九信條)
指1911年( 宣统 三年)11月 清 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武昌 起义爆发, 清 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 毛泽东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这个宪法草案也总结了从 清 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从 清 末的‘十九信条’起,到 民国 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直到 蒋介石 的伪宪法。”
《漢語大詞典》:两湖书院(兩湖書院)
清 张之洞 任 湖广 总督时在 湖北 武昌 设立的学校。学生为 湖南 、 湖北 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碑传集补·张之洞》:“比督 楚 ,復创 两湖 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