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逊体(遜體)
谓柔弱的形体。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木生火所以还烧其母何?曰金胜木,火欲为木害金。金者坚强难消,母以逊体助火烧金,此自欲成子之义。”
分類:柔弱形体
《漢語大詞典》:依柔乞煞
形容柔弱无力。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他三个……依柔乞煞手脚滴羞篤速战。”
分類:柔弱无力
《漢語大詞典》:虚桡(虚橈)
柔弱而易屈曲。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夫松竹贞秀,经寒暑而不衰;榆柳虚橈,尽一时而零落。此草木之性,修短之不同者也。”
分類:柔弱屈曲
《漢語大詞典》:小绵羊
常指小于一岁或一岁左右未剪过毛的绵羊
像羔羊般天真、温顺而柔弱的人
《国语辞典》:南方之强(南方之强)  拼音:nán fāng zhī qiáng
南方人风气柔弱,故以宽容忍耐取胜。语出《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后为宽柔的代称。
《国语辞典》:轻尘弱草(轻尘弱草)  拼音:qīng chén ruò cǎo
微小的尘埃停在柔弱的草叶上。比喻人生短促无常。如:「人生在世,如轻尘弱草,何需如此自苦?」
《国语辞典》:柔能克刚(柔能克刚)  拼音:róu néng kè gāng
柔弱能克服刚强。《三国演义》第六○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也作「柔能制刚」。
《国语辞典》:英雄只怕病来磨(英雄只怕病来磨)  拼音:yīng xióng zhǐ pà bìng lái mó
(谚语)强壮的英雄一旦久病也会变柔弱,所有壮志也无法实现。如:「瞧他如今病成这样,往日的意气风发已经不复存,真是英雄只怕病来磨。」
《国语辞典》:纤纤弱质(纤纤弱质)  拼音:xiān xiān ruò zhí
柔弱的气质,多指女性。如:「纤纤弱质,惹人怜爱。」
《国语辞典》:外刚内柔(外刚内柔)  拼音:wài gāng nèi róu
外表刚强,内心柔弱。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也作「内柔外刚」。
《国语辞典》:粥粥无能(粥粥无能)  拼音:zhù zhù wú néng
语本《礼记。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清。方苞〈尹元孚墓志铭〉:「自服官日,取汉唐以来代不数见之人以自律,故自视若粥粥无能者。」
《国语辞典》:以柔克刚(以柔克刚)  拼音:yǐ róu kè gāng
用柔弱之道战胜刚强。如:「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拳术。」也作「以柔制刚」。
《国语辞典》:以柔制刚(以柔制刚)  拼音:yǐ róu zhì gāng
用柔弱之道来制服刚强。比喻用温和的方法取胜。《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铁保等条陈修防各事,惟于原议高堰石坦坡,未曾筹及蓄清刷黄,专在固守高堰,实得全河关键,以柔制刚,其法最善。」也作「以柔克刚」。
《国语辞典》:北方之强(北方之强)  拼音:běi fāng zhī qiáng
子路向孔子问强。孔夫子答称南方之人性柔弱宽厚,不报无道,是南方之强;北方之人则性刚劲,以力服人,为北方之强。见《礼记。中庸》。后多以北方之强喻刚劲。
《国语辞典》:摧花斫柳  拼音:cuī huā zhuó liǔ
花、柳比喻女子之美好与柔弱。「摧花斫柳」比喻伤害女子。如:「这种伤天害理,摧花斫柳的事,他竟然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