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暖 → 煖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暄萋
暖和而茂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巖下有大泉涌发,洪流巨输,渊深不测,苹藻茭芹,竟川含緑,虽严辰肃月,无变暄萋。”
分類:暖和茂盛
《國語辭典》:暖和  拼音:nuǎn huo
温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周秀才吃了,觉得暖和了好些。」《文明小史》第五○回:「不过这样大冷天气,在家里躲著几多暖和,跑出去简直是受罪了。」
《漢語大詞典》:喣濡
谓相互给以温暖和帮助。 唐 白居易 《放鱼》诗:“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竖喣濡饮食之惠。”一本作“ 煦濡 ”。参见“ 喣沫 ”。
《漢語大詞典》:喣沫
谓同在困境中互相帮助。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唐 元稹 《纪怀赠李六户曹等五十韵》:“喣沫求涓滴,沧波怯斗升。” 宋 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诗:“各閔伤弓翼,聊同喣沫鳞。” 清 赵翼 《六哀》诗:“识士於未遇,援手已高谊,不论遇不遇,喣沫情更挚。”
《漢語大詞典》:暄明
暖和而明亮。 唐 李商隐 《灯》诗:“冷暗 黄茅驛 ,暄明 紫桂楼 。”
分類:暖和明亮
《漢語大詞典》:暄美
谓天气暖和,景色明丽。 清 黄景仁 《重泊舟青山下》诗:“风日既暄美,云木交清疏。”
《漢語大詞典》:煦嘘
谓嘘气使暖和。《后汉书·鲁恭传》:“虽煦嘘万物,养其根荄,而犹盛阴在上,地冻水冰,阳气否隔,闭而成冬。”
分類:暖和
《漢語大詞典》:暄热(暄熱)
(1).暖和,温暖。 唐 裴铏 《传奇·张无颇》:“寒时但出此盒,则一室暄热,不假炉炭矣。” 宋 苏辙 《大雪》:“酒肴助暄热,笔砚尽霑涴。”随园诗话卷五引 清 杨次也 《西湖竹枝词》:“斟酌衣裳称体难,回时暄热去时寒。”
(2).炎热。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天气暄热,我来这里歇凉。”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这里是个三叉路,不知那条路往 黄州 去,天色暄热,就在柳阴直下歇一歇。”《水浒传》第三九回:“ 黄文炳 因见天气暄热,且去楼上闲玩一回。”
《漢語大詞典》:肜肜
(1).和乐貌。文选·张衡〈思玄赋〉:“聆广乐之九奏兮,展洩洩以肜肜。”旧注:“洩洩、肜肜,皆乐貌。” 李善 注:“《左氏传》曰:‘ 郑庄公 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肜肜。 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杜预 云:‘融融,和也;洩洩,舒散也。’融与肜古字通。” 唐 刘景夫 《内侍王守琦墓志》:“肜肜 王公 ,穆穆和慕。”
(2).形容暖和。 唐 房千里 《庐陵所居竹室记》:“外门凄凄而寒者,内室肜肜而热者。”
《國語辭典》:暖烘烘  拼音:nuǎn hōng hōng
温暖的样子。元。陈德和〈落梅风。寒江钓叟〉曲:「他道纵如图画里,则不如销金帐暖烘烘地。」《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身上暖烘烘,十分烦躁,起来脱去了一件衣服。」也作「暖溶溶」、「暖融融」。
分類:温暖暖和
《漢語大詞典》:微煦
(1).指婴儿双目稍具视力。《孔子家语·本命》:“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后有见。”参见“ 微的 ”。
(2).气候稍转暖和。 唐 席夔 《冬日可爱赋》:“依巢之鸟,感微煦而和鸣。”
《漢語大詞典》:微的
指婴儿双目稍具视力。《韩诗外传》卷一:“故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施化。三月微的而后能见,七月而生齿而后能食,朞年髑就而后能行,三年脑合而后能言,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
《國語辭典》:热烘烘(熱烘烘)  拼音:rè hōng hōng
热的样子。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热烘烘面如烧,心痒难揉。」《儒林外史》第一○回:「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热烘烘摆在面前。」
《漢語大詞典》:暄霁(暄霽)
暖和晴朗。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是日,风日暄霽,仰瞻天颜悦豫,羣臣皆喜。”《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中忽闻迅雷一声,天仍暄霽。”
分類:暖和晴朗
《漢語大詞典》:湿奥(濕奥)
潮湿温暖,暖和。奥,通“ 燠 ”。《汉书·李寻传》:“季夏举兵法,时寒气应,恐后有霜雹之灾;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
《漢語大詞典》:暄红(暄紅)
暖和红艳。 瞿秋白 《“子夜”和国货年》:“本来,这是‘子夜’,暄红的朝日没有照遍全 中国 的时候,那里会有什么真正的国货年。”
分類:暖和红艳
《漢語大詞典》:水横枝
一种盆景。在南方暖和地区,取栀子的一段浸植于水钵,便可长出绿叶,叫水横枝。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 唐弢 《人物创造随想》:“ 于伶 同志还用一盆水横枝暗示 华素英 的性格,这是诗意的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