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慢性  拼音:màn xìng
1.性情迟缓,做事不积极。《水浒传》第五八回:「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
2.渐进的、缓慢的。如:「慢性中毒」、「慢性自杀」。
《国语辞典》:乾生受  拼音:gān shēng shòu
没有意义的辛苦、忍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公公也,则落得乾生受。」
《國語辭典》:打挨(打捱)  拼音:dǎ ái
勉强迟延,拖延时间。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一更三点左则,千方百计打挨。」
《國語辭典》:耐性  拼音:nài xìng
性情能忍耐不焦躁。《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姊丈见面后,著实怪他道:『老弟!你也忒没耐性。』」
《漢語大詞典》:忍抑
忍耐抑制。 姚雪垠 《长夜》二四:“于是坟园中暂时地静下来,只剩下孩子们的忍抑不住呼唤妈妈的颤栗哭声。”
分類:忍耐抑制
《国语辞典》:让三分(让三分)  拼音:ràng sān fēn
礼让一些,或忍耐一下。《红楼梦》第六九回:「他现是二房奶奶,你爷心坎儿上的人,我还让他三分,你去硬碰他,岂不是自寻其死!」《文明小史》第二回:「不过现在他们外国人正在兴旺头上,不能不让他三分。」
分类:礼让忍耐
《漢語大詞典》:以忍为阍(以忍爲閽)
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 唐 刘禹锡 《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启,尔心之门。无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漢語大詞典》:隐忍不发(隱忍不發)
亦作“ 隐忍不言 ”。 克制忍耐,不向人发泄、透露。 清 归庄 《与季沧苇侍御书》:“僕之受侮而隐忍不发者,以为将来且有德於我,有不可忘者在也。” 清 归庄 《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终隐忍不言。”
《漢語大詞典》:哑忍(啞忍)
沉默忍耐。 欧阳山 《苦斗》五八:“二叔公一个人左右寻思,想不出个好办法,只好暂时哑忍,装做不知道。”
分類:沉默忍耐
《国语辞典》:能忍自安  拼音:néng rěn zì ān
对于事物若能稍加忍耐,便可得到平安。如:「能忍自安是母亲与邻居相处的座右铭。」
《国语辞典》:南方之强(南方之强)  拼音:nán fāng zhī qiáng
南方人风气柔弱,故以宽容忍耐取胜。语出《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后为宽柔的代称。
《国语辞典》:捺定性子  拼音:nà dìng xìng zi
压住脾气。有忍耐、勉强的意味。《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气不了。周进只得捺定性子,坐著教导。」
《国语辞典》:掐鼻皱眉(掐鼻皱眉)  拼音:qiā bí zhòu méi
捏著鼻子,皱著眉头。形容忍耐或痛苦的样子。《土风录。卷一二。掐鼻皱眉》:「意不欲而口不敢言曰掐鼻皱眉。」
《国语辞典》:饥火中焚(饥火中焚)  拼音:jī huǒ zhōng fén
饥饿如火在体内燃烧般难以忍耐。《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慕政忍气吞声,只一件事忍耐不住,是从早晨起到现在已是下午,还没有吃一口饭,饥火中焚,更无法想。」
《国语辞典》: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切容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