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散弃(散棄)
四散弃置;随意弃置。 宋 欧阳修 《〈集古录目〉序》:“然而风霜兵火,湮沦磨灭,散弃於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石鼓文》:“鼓有十,先时散弃於野, 郑餘庆 置於庙而亡其一。”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那见过的一部分,后来也随手散弃,不知所在了。”
闲散自弃。 唐 常衮 《代裴相公让将相封爵表》:“臣儒门孤贱,行拙性愚,自甘散弃,岂望荣达。” 宋 曾巩 《送周屯田序》:“约居而独游,散弃乎山墟林莽陋巷穷閭之间。”
《漢語大詞典》:遗荒(遺荒)
犹言遗漏弃置。 汉 扬雄 《元后诔》:“帝致友属,靡有遗荒,咸被祚庆。”
分類:遗漏弃置
《漢語大詞典》:委废(委廢)
闲置,弃置。 唐 柳宗元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余既委废於世,恒得与是山水为伍。” 唐 令狐楚 《发潭州寄李宁常侍》诗:“君今侍紫垣,我已堕青天。委废从兹日,旋归在几年。”
分類:闲置弃置
《國語辭典》:作废(作廢)  拼音:zuò fèi
1.废弃。如:「这些破旧家具都该作废了。」
2.无效。如:「优惠票券限当天使用,逾期作废。」
《漢語大詞典》:驱屏(驅屏)
驱逐弃置。《梁书·武帝纪上》:“骋肆淫放,驱屏郊邑。老弱波流,士女涂炭。”
分類:驱逐弃置
《漢語大詞典》:遗枯(遺枯)
指弃置的枯骨。 明 徐渭 《义冢记》:“ 西伯 之仁,其使民送死当必无憾,而 岐周 之野,又间值遗枯而仅幸以掩。”
分類:弃置枯骨
《漢語大詞典》:遗放(遺放)
(1).指遗逸散失之人事和物件。 宋 苏辙 《京西北路转运使题名记》:“﹝ 陈知俭 ﹞復为副使,以领北道,始终劳瘁,寘功最力,将刻名于石,以貽厥后,而顾瞻前人,泯焉未纪,乃按典籍,以求遗放。” 宋 苏辙 《乞御制集叙状》:“臣等顷被旨编次 神宗皇帝 御製文集,检寻遗放,緜歷岁时。”
(2).指弃置未用之人才。 宋 苏辙 《吕大邡中书侍郎》:“网罗遗放而奬任勋旧,崇尚宽简而慎守典刑。”
《漢語大詞典》:遗索(遺索)
(1).弃置的绳索。形容长而曲折。 宋 惠洪 《过凌水县》诗:“野径如遗索,縈紆到县门。” 宋 惠洪 《瑜上人自灵石来》诗:“想见歷千峯,细路如遗索。”
(2).犹落选。 宋 黄庭坚 《同王稚川晏叔原饭寂照房》诗:“食鮭如举士,名下无遗索。”
《国语辞典》:抛摆(抛摆)  拼音:pāo bǎi
弃置不顾。宋。杜安世〈鹊桥仙。别离情绪〉词:「妖娆薄媚,不禁抛摆,渐觉肌肤瘦悴。」
《漢語大詞典》:沈弃(沈棄)
亦作“沉弃”。 沉沦弃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叶京 ﹞及至京师,时已登科,与同年连鑣而行,逢其人於通衢,马上相揖,因之谤议喧然。后颇至沉弃,终太学博士。”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谗险:“ 唐 自 昭宗 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 振 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朋附者非次奬升,私恶者数日沉弃。”
分類:沉沦弃置
《漢語大詞典》:衰离(衰離)
谓宠幸衰减而弃置。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 郭后 以衰离见贬,恚怨成尤,而犹恩加别馆,增宠党戚。”
《漢語大詞典》:转尸(轉屍)
亦作“ 转尸 ”。 弃置尸体。谓无安葬之地。《韩诗外传》卷三:“生不乏用,死不转尸。”《淮南子·主术训》:“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 高诱 注:“转,弃也。”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朽骨孤於墓,苗裔流於道,生为愍隶,死为转尸。”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死不能葬,故尸流转在沟壑之中。”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自 江 淮 至于 清 济 ,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百不一焉。”
《漢語大詞典》:遗错(遺錯)
(1).遗漏和错误。《晋书·王接传》:“伏惟明府苞黄中之德,耀重离之明,求贤与能,小无遗错,是以鄙老思献所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籍没家产》:“须照册比对明白,勿致遗错。”
(2).指弃置的磨刀石。 晋 郭璞 《晋元帝哀策文》:“林无滞才,山无遗错,恩靡不怀,化靡不被。”
《漢語大詞典》:遗授(遺授)
(1).指弃置未授官职的人才。《宋书·谢庄传》:“一人之鉴易限,而天下之才难原,以易限之鉴,镜难原之才,使国罔遗授,野无滞器,其可得乎?”
(2).犹传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利己》:“先君子尝云:人有多积以遗授於子孙者,不如少积以培养其子孙也。”
《漢語大詞典》:贬弃(貶棄)
谓免去职位,弃置不用。后汉书·酷吏传·王吉:“课使郡内各举姦吏豪人诸常有微过酒肉为臧者,虽数十年犹加贬弃,注其名籍。”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均徭赋,示以义方。”《万花楼》第六十回:“只求母后将儿处治,如若不忍,亦请贬弃幽宫,别立贤孝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