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諰諰  拼音:xǐ xǐ
害怕、恐惧的样子。《荀子。议兵》:「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不久安。」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àn
1.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
2.比喻人与人间,除肢体、语言的冲突外,任何紧张、对峙的状态。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馀地。」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an
1.指国际间运用政治、经济、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战争。为英语coldwar的意译。今也指人际间以冷默态度取代激烈争论的方式。如:「夫妻间一有争议就吵架或冷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2.因寒冷、惊吓或紧张而发抖。如:「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酒意全消了。」《歧路灯》第四五回:「这『拐带人命』四字,把王中吓了一个冷战。欲待上前去问,却又苦于无因。只得倾耳细听。」《侠义传》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晓得本阁的规矩么?』艾虎听了,暗暗打个冷战,道:『小人不知甚么规矩。』」也作「寒噤」。
《國語辭典》:惊慌(驚慌)  拼音:jīng huāng
惊恐慌张。《三国演义》第一回:「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文明小史》第三回:「况且此时看过之后,并不立时动工,叫他们不必惊慌。」
《國語辭典》:怕惧(怕懼)  拼音:pà jù
害怕、恐惧。唐。薛能 野园诗:「娇养翠娥无怕惧,插人头上任风吹。」《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寻著他老实打他几下,也叫他知有怕惧。」
《漢語大詞典》:胆悸(膽悸)
胆寒,害怕。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一月十二》:“回来时,我看到那黑魆魆的小胡同,真有点胆悸。”
分類:胆寒害怕
《漢語大詞典》:惮劬(憚劬)
害怕劳累。 明 刘基 《长安有狭邪行》:“所以狭路间,叠足不惮劬。”
分類:害怕劳累
《国语辞典》:怕怕  拼音:pà pà
害怕、畏怯。如:「一般人看到蛇,心里总是怕怕的。」
分类:害怕畏怯
《漢語大詞典》:慑惧(慴懼)
恐惧,害怕。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蒙谤讟而晏如,不慴惧於可畏者,劲人也。”旧唐书·李义琰传:“时 李勣 为 并州 都督,僚吏皆望风慴惧, 义琰 独廷折曲直, 勣 甚礼之。”
分類:恐惧害怕
《漢語大詞典》:渗渗(滲滲)
(1).寒冷貌。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觉一阵渗渗的身上冷。”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就着这凉渗渗席垫着我这脊梁。”
(2).指因害怕而产生发冷的感觉。《醒世姻缘传》第四五回:“我不知怎么,只见了他,身上渗渗的。”
《漢語大詞典》:畏牺(畏犧)
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 , 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汉 班固 《幽通赋》:“ 周 贾 盪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服。”
《漢語大詞典》:怯畏
胆怯,害怕。 梁启超 《亡羊录》:“又出其鋭利之词锋,以责 李鸿章 ,诸臣皆怯畏无措。”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怯畏地立在房门口,四面望着。”
分類:胆怯害怕
《漢語大詞典》:追惧(追懼)
事后害怕。宋书·孝义传·龚颖:“臣过叨恩私,宣风万里,志存砥竭,有怀必闻,故率愚慤,举其所知。追惧紕妄,伏增悚栗。”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德远 ﹞方追惧,毛髮为洒淅。”
分類:事后害怕
《漢語大詞典》:寒乎
方言。畏惧,害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只要有你 闯王 在,官军就是比我们多十倍,我心上一点不寒乎。”
《漢語大詞典》:惊慑(驚懾,驚慴)
亦作“ 惊慴 ”。 惊慌害怕。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法善 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一座惊慑。遽视其所,乃盈瓶醲醖也。”太平御览卷四一五引 唐 张读 宣室志:“忽一日雷风甚,动其屋庐,殷殷然不断,若在簷宇。里人惊慴,遁去者不可胜计。” 宋 吴坰 五总志:“ 淮海 国王 钱俶 等惊慑,不敢仰视。”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舒州刻工》:“时羣臣及市民卖物者百餘人,震雷一击,其八十人随声而仆,餘亦惊慴失魄。” 冰心 《往事(二)》九:“这语声又似是从空中来,入耳使我惊慑。”
分類:惊慌害怕
《漢語大詞典》:惮色(憚色)
害怕的神色。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孔章 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
分類:害怕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