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马道(馬道)  拼音:mǎ dào
旧时校场或城墙上驰马的道路。《北史。卷四三。郭祚传》:「时议定新令,诏祚与侍中、黄门参议刊正。故事、令、仆、中丞驺唱而入宫门,至于马道。」
《國語辭典》:垣衣  拼音:yuán yī
长在墙上的青苔,如人的衣,故称为「垣衣」。南朝齐。王融 药名诗:「石蚕终未茧,垣衣不可裳。」
《國語辭典》:敌楼(敵樓)  拼音:dí lóu
筑于城墙上,用来瞭望敌人的楼台。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一。官政》:「近岁边臣有议,以谓既有敌楼,则战棚悉可废省,恐将之未熟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却说王朗闻报孙策军马退去,自引众人来敌楼上观望。」
《国语辞典》:圭荜(圭荜)  拼音:guī bì
圭,圭窬,即墙上的小门;荜,荜门,即柴门。「圭荜」泛指贫苦人家居住的地方。《周书。卷六。武帝纪下》:「若政绩有施,治纲克举;及行宣圭荜,道著丘园:并须捡审,依名腾奏。」宋。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之一:「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
分类:墙上柴门
《漢語大詞典》:穿墙(穿牆)
(1).谓在墙上凿洞为鸡窝。尔雅·释宫“鸡栖於弋” 晋 郭璞 注:“今寒乡穿墙栖鸡,皆见。”
(2).借指破旧的房屋。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应锺十月》:“某陋巷孤游,穿墙自活。”
《漢語大詞典》:列钱(列錢)
宫殿墙上的装饰物。用镶嵌着玉石的金环排列在一条横木上,象连贯成串的钱,故称。文选·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 李善 注:“列钱,言金釭衔璧,行列似钱也。”《后汉书·班固传》:“是为列钱。” 李贤 注:“谓以黄金为釭,其中衔璧,纳之於壁带,为行列歷歷如钱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皎皎白间,离离列钱。” 李善 注:“列钱,金釭也。”
《国语辞典》:横轴(横轴)  拼音:héng zhóu
1.横挂在墙上的长条形书画。
2.数学上指坐标平面中水平方向的数线。
《國語辭典》:女垣  拼音:nǚ yuán
古代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状的矮墙。《北史。卷九○。艺术列传下。何稠》:「其城,周回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兵,立仗建旗。」也称为「女墙」。
《國語辭典》:灯谜(燈謎)  拼音:dēng mí
元宵节时黏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的谜语。有时亦贴在墙上或挂在绳子上,猜中者多可获致奖品。《红楼梦》第二二回:「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你们大家猜。」亦称「灯虎」、「文虎」。
《漢語大詞典》:女头(女頭)
城墙上垛子一类的防护建筑。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东都外城:“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
《漢語大詞典》:棘墙(棘牆)
谓墙上置棘。亦指置有荆棘的墙。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 孔颖达 疏:“棘墙者,谓墙上置棘。” 宋 俞文豹 《吹剑录》:“与韦布之士联翩负籍,傴僂棘墙之下。”
分類:墙上荆棘
《國語辭典》:窗口  拼音:chuāng kǒu
1.窗前。如:「他伫立在窗口欣赏街景。」
2.车站或电影院等的售票处。如:「往高雄的旅客请到二号窗口购票。」
3.大陆地区特指大陆沿海开放的城市。如:「需制订增强窗口吸引腹地的新政策。」
《國語辭典》:墙衣(牆衣)  拼音:qiáng yī
墙壁上的青苔。唐。白居易 营閒事诗:「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分類:墙上苔藓
《漢語大詞典》:正梁
架在屋架或山墙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也叫大梁、脊檩。 三国 魏 王朗 《谏行役夜表》:“臣闻飞蓬随风,集於正梁之衡。” 朱心 《鱼抬梁,土堆亭》:“走进正殿,见地基已经打好,墙也已经砌好,殿上的柱子也竖起来了;地上横放着一根大正梁,一看就知道梁太短,和屋顶要相差一大段。”
《國語辭典》:乳口  拼音:rǔ kǒu
城墙上高出的短墙。《董西厢》卷一:「乳口敌楼没与高,彷佛来到云霄。」
分類:城墙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