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西方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然诸大乘中念佛之言,独限于西方之阿弥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众生往生佛国之誓愿者,法界诸佛中独阿弥陀一佛也。大日如来虽于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说九字之真言,劝九品往生。释迦佛虽于诸大乘经中说十方无量之佛,然赞佛而劝念佛往生者,独弥陀佛也。故释签释诸经所赞多在弥陀。药师虽立十二大愿,然于念我者,但使八大菩萨引导其人于西方极乐,不愿使往生我国也。华严经入法界品,十方诸佛长子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说一切菩萨总愿之十大愿王,更说大经总结之颂文,中言「愿我临欲命终时,面见彼佛阿弥陀等。」愿于其土成就此十大愿,度一切众生也。普贤者,显密皆以为主发菩提心之德,以其愿行为三世十方诸佛菩萨之标准大本。故已来之佛,如此愿已往生西方净土而證菩提,未来之菩萨,自此往生西方极乐而證菩提。西方弥陀主五智中妙观察智或转法轮智,观察一切众生之机而转妙法。故天台于止观谓弥陀为法门之主。大日疏释大日如来入西方莲华部之阿弥陀三摩地说大日经具缘品,为所谓大悲生之嘉会坛曼荼罗((参见:嘉会坛))。又,密教立三品悉地。以天宫为下界悉地,十方净土为中品悉地,密严国土为上品悉地。日本弘法之秘藏记,释西方极乐即密严国土。日本觉鍐著五字九轮秘释,特劝西方往生也。然则权实显密,其道虽异,而其所归,在于往生西方,證大菩提。四十八愿中,曾无西方净土之言,弥陀者,其身周遍法界,其土亦周遍法界也,故观经说如来身是法界身,净土论释为究竟如虚空大无边际。故本愿有曰十方众生,而不言为东方众,岂净土所在,得以东西南北指定之乎。西方云者,释迦如来之方便也。东方日出处为万物之发生,西方日没处为万物之终归,故佛准世情特指定西方,而教众生涅槃之大归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西方同居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谓弥陀之极乐净土也。台宗之称。天台之四土,第一曰凡圣同居土。凡夫与佛菩萨之圣者同住之义也。此有二种:一同居土之秽土。如娑婆世界。一同居土之净土。如兜率天之弥勒净土,西方之弥陀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
指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因其土凡夫与佛菩萨共同居住。
灰头土面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修行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能投尘中,不顾自己之污秽也。如言和光同尘,拖泥带水。碧岩录四十三则之颂评曰:「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有时万仞峰头即是灰头土面。」
【俗语佛源】
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如宋·葛长庚《菊花新》词云:「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写作「灰头土脸」。或引申为晦气相。如《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此语出于禅宗。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如宋·圆悟《碧岩录》第四三则:「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禅宗又提倡「随缘任运」、「无修为修」的方式,把吃饭穿衣、斫柴兆水都视为佛法,内外打成一片。灰头土面在禅宗那里有时也含有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如《五灯会元》十八:「个汉灰头土面,寻常不欲露现。」(李明权)
守护大千国土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山南面大树林中,时毗耶离国有天变地妖,国土人民号哭,佛集大梵天王及诸天诸鬼神说守护大千世界之秘法。
安土地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即「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坚牢地神也。凡有三宝建立道场,诵经坐禅讲解之处。此坚牢地神禀报上天,常来拥护故,乃诵此真言也。」
安乐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极乐净土,安养净土之合称。谓极乐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西方极乐世界。
安养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对于裟婆之秽土,而谓极乐为净土。净土者,清净之国土也。
同居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同同居项。
同居秽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同同居项。
光明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无量光明土之略。西方极乐国之德名。平等觉经曰:「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至无量光明土,供养无数佛。」
【佛学常见辞汇】
无量光明土的简称,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尊称。
有漏净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有漏心变作之净土也。据群疑论一,谓阿弥陀佛之净土,虽由佛之无漏心变现而为无漏,然凡夫之心为有漏,故不得直生彼无漏之净土,但于佛所变之无漏净土上,由自己之有漏心,变作似无漏之净土,而往生其中云:申言之,即极乐净土者,就佛之本土而论,为无漏之净土,就凡夫之所变及受用而论,不免即为有漏之净土也。此准于唯识家之法相而判之。
【佛学常见辞汇】
依有漏心而变现的国土。
有馀土
【佛学大辞典】
(杂名)具云方便有馀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恼之圣者死后所生之处。故有馀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义,谓阿罗汉得无馀涅槃。则毕竟不生,无复生所,大乘之宗义则谓阿罗汉非毕竟不生。三界之生尽,则直生界外之有馀土。故彼之所谓无馀涅槃,尚为有馀涅槃。是大小乘之差别也。为无明未尽之人所生之土,故名有馀土。天台之观经疏曰:「方便有馀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馀。」
【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有馀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界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得了无馀涅槃之后,即毕竟不生,不会再有生处,但是大乘却认为阿罗汉不是毕竟不生,当他们把三界的生死断尽了,便生到界外的有馀土去,因此小乘所说的无馀涅槃,其实还是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印土
【佛学大辞典】
(地名)指印度。印度国土之义。出生义曰:「收迹都史天宫,下生中印土。」梵网经本疏曰:「是故印土持菩萨戒者,无不背诵。」肇论新疏中曰:「天竺或曰印土身毒。」
色相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以自行后得智为体。此由万德成就众宝庄严,周圆无际,是名色相土。(自行后得智者,谓如来自行满足,觉体圆明,后起妙用之智也。)
此土耳根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玄义六曰:「他土馀根皆利,随所用尘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他佛土之众生或有眼根之利者,佛对之而起色尘使得益,或有鼻根之利者,佛对之而起香尘使入于益,即六尘说法是也。今此娑婆界,耳根最利,故佛偏起声尘而说法也。此谓之作音声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