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首官
向官府告发。《西游记》第九七回:“你却假捻失状,着儿子们首官。”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赵大 道:‘小人那日蚤起,果然见树上挂着一颗人头。心中惊惧,思要首官。’”
分類:官府告发
《國語辭典》:警笛  拼音:jǐng dí
军警所用以示警的哨子或电子响笛。
《漢語大詞典》:连保(連保)
宋 代行保甲法。保内有人犯罪,要举报告发,否则连坐同保之人。是谓“连保”。宋史·卢秉传:“持法苛严,追胥连保,罪及妻拏,一岁中犯者以千万数。”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追胥连保罪及孥,百日愁叹一日娱。”
《國語辭典》:飞变(飛變)  拼音:fēi biàn
告发急变的文书。《汉书。卷五九。张汤传》:「汤有所爱史鲁谒居,知汤弗平,使人上飞变告文奸事。」《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列传下。李巨川》:「建恶卫(卫)兵彊,不利己,与巨川谋,即上飞变,告八王欲胁帝幸河中。」
《漢語大詞典》:变告(變告)
谓告发谋反等非常事件。汉书·韩信传:“ 信 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有变告 信 欲反,书闻,上患之。” 颜师古 注:“凡言变告者,谓告非常之事。”
《漢語大詞典》:证父(證父)
告发父亲。庄子·盗跖:“直躬证父, 尾生 溺死,信之患也。”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万事不可过:“执礼之过,反邻於諂;尚信之过,至於证父。”参见“ 证父攘羊 ”。
分類:告发父亲
《漢語大詞典》:证父攘羊(證父攘羊)
谓儿子告发父亲偷羊。典出论语·子路:“ 叶公 语 孔子 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至若盛矜於己,而厚辱其先,此何异证父攘羊、学子名母?”
《國語辭典》:警钟(警鐘)  拼音:jǐng zhōng
警告发生意外或有危险情况的信号钟声。常用于防火、防盗等。亦借以比喻警醒人的讯息。
《漢語大詞典》:告劾
(1).揭发罪状;弹劾过失。史记·酷吏列传:“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擅罪人,无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
(2).指被人告发弹劾。汉书·昭帝纪:“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辽东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告者,为人所告也;劾者,为人所劾也。”
《漢語大詞典》:告奸(告姦)
亦作“ 告奸 ”。 告发阴私奸宄。《商君书·开塞》:“王者刑用於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於告姦,则细过不失。”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奖励告密,实行连坐法。告‘奸’的按斩敌首同等给赏。”参见“ 告匿 ”。
见“ 告姦 ”。
《漢語大詞典》:告匿
秦 法律名。指告奸与匿奸。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姦者腰斩,告姦者与斩敌同赏;匿姦者与降敌同罚。” 宋 秦观 《法律策上》:“ 魏文侯 之师 李悝 ,论次诸国之法,著为《法经》,其徒 商鞅 用以相 秦 ,始作牧司连坐告匿之法,而辅以詆欺文致细微之事。”
分類:法律指告
《漢語大詞典》:罗告(羅告)
罗织罪名而告发之。旧唐书·酷吏传上·来俊臣:“ 俊臣 将罗告 武氏 诸王及 太平公主 、 张易之 等,遂相掎摭, 则天 屡保持之。”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五年:“ 希暹 説 朝恩 於北军置狱,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繫地牢,讯掠取服。”
《漢語大詞典》:举告(舉告)
检举告发。《魏书·世祖纪上》:“夫法之不用,自上犯之,其令天下吏民,得举告守令不如法者。”
分類:检举告发
《漢語大詞典》:愬告
诉说,告发。明史·王用汲传:“大臣益得成其私而无所顾忌,小臣益苦行私而无所愬告。”
分類:诉说告发
《漢語大詞典》:指首
指名告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地方每有匿名砌欵,指首某人,必係仇家暗害。”
分類:指首告发
《漢語大詞典》:证羊(證羊)
谓告发父亲偷羊。 宋 岳珂 《天定录·谢宰执启》:“穹灵在上,忍为指鹿之欺;櫝背惨威,俾蹈证羊之直。”参见“ 证父攘羊 ”。
分類:告发父亲
《漢語大詞典》:证父攘羊(證父攘羊)
谓儿子告发父亲偷羊。典出论语·子路:“ 叶公 语 孔子 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至若盛矜於己,而厚辱其先,此何异证父攘羊、学子名母?”
《国语辞典》:首呈  拼音:shǒu chéng
告发他人的诉讼状。《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这奴才手里拿著一张首呈,就像拾到了有利的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