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抱魄
安心定志。道家的修炼工夫。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故抱魄寂处,凝神空居。”
《漢語大詞典》:内炼(内鍊)
谓修炼禅心,以求虚静寂定。 明 李日华 六研斋笔记卷一:“﹝ 时邦印 ﹞后师事 枫庵和尚 ,受内鍊之旨。”
《漢語大詞典》:炼魄(鍊魄)
指道家修炼。语本《至游子·阴符》:“阳者汞也,其性飞者也;阴者铅也,其性伏者也。圣人伏阳汞以鍊其魄,飞阴铅以拘其魂。”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潜光隐 嵩岳 ,鍊魄栖云幄。” 唐 奚贾 《谒李尊师》:“鍊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漢語大詞典》:旌阳宅(旌陽宅)
相传为 晋 许逊 炼丹成仙处。亦借称修炼成仙之所。 宋 姜夔 《鹧鸪天》词:“ 旌阳 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 宋 叶适 《赠赵季清县丞》诗:“多生有奇姿,名已在仙籍;朝游 风后馆 ,暮返 旌阳宅 。”
《漢語大詞典》:吸霞
谓吸食朝霞。道家用以修炼养生。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
《漢語大詞典》:修服
指道教的修炼服气。服气,即吐纳。 明 徐渭 《蒋扶沟公诗》:“伯氏颇好道,终岁事修服。”
《漢語大詞典》:诀箓(訣籙)
指道教的修炼秘诀和符箓之书。 唐 柳宗元 《东明张先生墓志》:“﹝ 张因 ﹞居 东明观 三十餘年,受毕法道行竣异,得众真秘书诀籙。”
《漢語大詞典》:鍊性
道家谓修炼心性。 唐 孟郊 《小隐吟》:“鍊性静栖日,洗情深寄渊。”
《漢語大詞典》:鍊指
束香于指,以火烧灼。为僧尼修炼苦行之一。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小娥 厚貌深辞,聪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漢語大詞典》:炼术(鍊術)
指道士修炼之术。 清 阎尔梅 《嵩岳庙有感》诗:“何处道人称鍊术,请从灰砾认丹砂。”
分類:道士修炼
《漢語大詞典》:炼养(煉養)
修炼养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四》:“至於 赤松子 、 魏伯阳 ,则主炼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言炼养服食,《黄庭》《参同》,足充案俎。”
《漢語大詞典》:炼顶(鍊頂)
以香、艾置于头顶烧灼供佛,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又有僧以艾覆顶上,谓之鍊顶。”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薛汝丹 家在 南岳 ,常与一僧知闻,其僧每年以香鍊顶供养佛,至八十餘终。”
《國語辭典》:精炼(精煉)  拼音:jīng liàn
1.去除杂质,提取精华。如:「精炼原油,做成各种能源。」
2.精通熟练。如:「他操作机器的工夫十分精炼。」也作「精练」。
《國語辭典》:精鍊  拼音:jīng liàn
1.敏锐干练。如:「他为人精鍊,是个领导人才。」也作「精练」。
2.简洁精要。如:「文章应力求精鍊,不宜过于冗长。」也作「精练」。
《國語辭典》:精练(精練)  拼音:jīng liàn
1.精通熟练。《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钟会传》:「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梁书。卷五一。处士传。庾承先传》:「九流《七略》,咸所精练。」也作「精炼」。
2.敏锐干练。《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国富兵强,六军精练。」《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今士卒精练,甲兵锐利。」也作「精鍊」。
3.简洁精要。如:「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练。」也作「精鍊」。
4.黄金。《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精练藏于矿朴,庸人视之忽焉。」
《漢語大詞典》:修摄(修攝)
指道教的修炼摄生。旧唐书·武宗纪:“帝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籙。”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静长官:“寡嗜慾,好道家修摄事。”明史·庄敬太子载壑传:“帝既得方士 段朝用 ,思习修摄术。”
《漢語大詞典》:服炼(服鍊)
亦作“ 服练 ”。服气修炼。道家养生延年之术。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按《神异秘经法》云:‘百岁蝙蝠,於人口上,服人精气,以求长生。至三百岁,能化形为人,飞游诸天。’…… 师古 因之亦知有服练术,遂入 青城山 ,不知所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又有抑情去慾、鍊身服气以覬飞昇者……愿服鍊,以懒惰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