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治讼(治訟)
陈诉请求和争讼。周礼·天官·小宰:“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 孙诒让 正义:“云‘听其治讼’者,治谓陈请,讼谓争讼。”
《漢語大詞典》:诤辞(諍辭)
争讼之辞。諍,通“ 争 ”。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高阁常昼掩,荒阶少諍辞。”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一县无諍辞,有时开道经。”
分類:争讼
《漢語大詞典》:辩事(辯事)
(1).对所掌职事引起争讼。周礼·春官·大史:“辩事者考焉,不信者诛之。” 郑玄 注:“谓抵冒其职事。” 孙诒让 正义:“辩, 宋 本并作‘辨’,今据 唐 石经正。‘辩事’与前‘辩灋’义同,亦谓以职事争讼者……注云‘谓抵冒其职事’者,羣执事各有当掌之职事,凡慢废不修与专擅侵官,因而争讼者,皆为抵冒。”
(2).谓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务。管子·五辅:“君择臣而任官,则事不烦乱;大夫任官辩事,则举措时。” 尹知章 注:“辩,明也,能明所任之事也。”
《国语辞典》:对造(对造)  拼音:duì zào
法律上指产生争讼行为时,双方当事人对彼此的称呼。如:「对造人」、「对造律师」。
《漢語大詞典》:辩法(辯灋)
谓有关法典的争讼。周礼·春官·大史:“凡辩灋者攷焉,不信者刑之。” 郑玄 注:“谓邦国、官府、都鄙以法争讼来正之者。” 孙诒让 正义:“经典辩讼字通作‘辩’。 宋 以来版本并作‘辨’,误,今据 唐 石经正。灋通晐上文‘典’‘灋’‘则’而言。”
《漢語大詞典》:辞布(辭布)
谓市场上为钱物而引起的争讼。周礼·地官·司市“辟布” 汉 郑玄 注:“故书辟为辞。 郑司农 云:‘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孙诒让 正义:“因争泉物而辞讼,谓之辞布。”参见“ 辟布 ”。
《漢語大詞典》:辟布
古代买卖双方就钱币出入事发生争执,管理市场的胥吏对此加以审察,定其是非曲直,谓之“辟布”。周礼·地官·司市:“凡万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于其地之敍。” 郑玄 注:“辟布,市之羣吏考实诸泉入及有遗忘。” 孙诒让 正义:“盖凡万民买卖,贾直既定,而所与泉布或与所约之数不相应,或已付贾而物主诈称未付者,皆就其敍,案问其是非也。”
《漢語大詞典》:诋讼(詆訟)
攻讦,争讼。明史·朱善传:“民间姑舅及两姨子女,法不得为婚。讐家詆讼,或已聘见絶,或既婚復离,甚至儿女成行,有司逼夺。”
分類:攻讦争讼
《漢語大詞典》:竞民(競民)
争讼的人。 唐 孙樵 《书何易于》:“庭有竞民, 易于 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
分類:争讼
《漢語大詞典》:诤薮(諍藪)
争讼的渊薮。諍,通“ 争 ”。 清 魏源 《小学古经叙》:“夫执古本以攻改本者顺而易,执改本以争古本者逆而难,此《大学》所以久成諍藪也。”
分類:争讼渊薮
《國語辭典》:酗讼(酗訟)  拼音:xù sòng
因酗酒闹事而争讼。《魏书。卷一一一。刑罚志》:「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
分類:酗酒争讼
《国语辞典》:对簿公堂(对簿公堂)  拼音:duì bù gōng táng
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公开审问、争讼,以辨是非。如:「这件喧腾一时的诽谤事件,最后终于对簿公堂了。」
《國語辭典》:赤口白舌  拼音:chì kǒu bó shé
言语恶毒或说惹是非、不吉利的话。《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野叟曝言》第二八回:「今日要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也作「红口白舌」、「赤口毒舌」。
《漢語大詞典》:鼠雀之牙
指争讼之事。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奸诘》:“学生失於龙蛇之辨,致有鼠雀之牙,抚己多惭,见公甚愧。”参见“ 鼠牙雀角 ”。
分類:争讼
《國語辭典》:鼠牙雀角  拼音:shǔ yá què jiǎo
以强权暴力欺凌,引起争讼。语本《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后比喻因小事而争讼。《幼学琼林。卷四。讼狱类》:「与人搆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也作「雀角鼠牙」、「雀鼠」。
《國語辭典》:鼠牙雀角  拼音:shǔ yá què jiǎo
以强权暴力欺凌,引起争讼。语本《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后比喻因小事而争讼。《幼学琼林。卷四。讼狱类》:「与人搆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也作「雀角鼠牙」、「雀鼠」。
《漢語大詞典》:饶辩(饒辯)
争讼辩论。饶,通“ 譊 ”。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彭铎 校正:“‘饶’当作‘譊’。《众经音义》二十引仓頡篇:‘譊,讼声也。’‘譊辩’二字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