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龙宫
【佛学大辞典】
(杂名)龙王之宫殿,在大海之底。为龙王之神力所化作。海龙王经请佛品说海龙王诣灵鹫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龙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无量珠宝,种种庄严,且自海边通海底造三道宝阶,恰如佛往昔化宝阶自忉利天降阎浮提时。佛与诸比丘菩萨共涉宝阶入龙宫。受诸龙供养,为说大法。
【佛学常见辞汇】
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
【俗语佛源】
「龙宫「在大海中,源于佛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说:「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花,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花,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海龙王经·请佛品》载,佛接受海龙王的邀请,入龙宫宣说大法。又《龙树传》载,龙树比丘曾随大龙菩萨入海,在龙宫中发七宝华函,获得《华严经》。民间有关于「龙宫」的传说。如《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向龙王借宝的故事;《封神演义》中有那吒与小龙王搏斗,抽出龙筋,作为腰带的故事。再如唐·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龙宫塔庙涌,浩动浮云卫。」宋·赵彦卫《云麓漫抄》指出:「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李明权)
佛法隐没龙宫
【佛学大辞典】
(传说)摩诃摩耶经曰:「千五百岁,(中略)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皆悉流移至鸠尸那竭国,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而灭尽也。」莲华面经下曰:「佛言阿难:此阎浮提及馀十方所有佛钵及佛舍利,皆在婆伽罗龙王宫中。」
龙畜
【佛学大辞典】
(杂语)龙属于六趣中为畜生趣,故曰畜。
龙峰
【佛学大辞典】
(人名)黄龙派之祖慧南禅师,住于宋黄龙山,故其法脉称黄龙派。师称龙峰。
龙座
【佛学大辞典】
(仪式)屈膝而坐也。文殊师利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曰:「作龙座而坐(贴膝坐也)。」
龙珠
【佛学大辞典】
(物名)龙颔下之珠也。四分戒本二上曰:「律中龙珠乌翅,一去不还。」行宗记二上曰:「龙珠者,昔有螺髻梵志,居恒水边,为龙所挠。佛令从彼乞颈下珠璎,龙即不来。」
龙章
【佛学大辞典】
(杂语)经卷之异名也。其梵文之形,如龙蛇之蟠旋,故云。
龙猛
【佛学大辞典】
(人名)旧译曰龙树,新译曰龙猛。西域记八曰:「南印度那伽阏刺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龙树之译名有三:一、龙树(罗什译之龙树传),二、龙胜(般若流支译之顺中论),三、龙猛(今之西域记)。嘉祥中论疏序会龙树与龙胜之名,贤首宗致义记上会龙树与龙猛之名,真言宗常依新译用龙猛之名。
【佛学常见辞汇】
龙树的译名之一,龙树的译名共有三个,即龙树、龙胜、龙猛。
龙华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苑珠林曰:弥勒为佛时,于龙华树下坐。华枝如龙头,故名。亦云种出龙宫,故曰龙华树。(参见:龙华会)
【佛学常见辞汇】
古字华即是花,将来弥勒菩萨,坐龙华树下成佛,因其花为龙所尚,故名龙花。又因其花似龙头,故名。
龙华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经当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于此土出世,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谓之龙华会,中世身化龙身,又入禅定,以待龙华会。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八日,诸寺各设斋,以五香水浴佛,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徵。刘禹锡诗曰:「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佛学常见辞汇】
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将来下降人间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叫做龙华会。
龙华三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勒佛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之众生,故曰龙华三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佛既转法轮,度天人已,将诸弟子入城乞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尔时去雉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中略)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阿罗汉,第二会有九十四亿人,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民,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法弟子。」心地观经二曰:「若有得闻此心地观报四恩品,(中略)若命终时即得往生弥勒内宫,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龙华三会,当得解脱。」
【佛学常见辞汇】
弥勒佛将来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的众生,叫做龙华三会。
龙华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茶香室丛钞曰:水经泗水篇注云: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据此,则龙华寺,实中国第一佛寺矣。
龙华树
【佛学大辞典】
(植物)弥勒佛成道时之道树也。梵名,奔那伽。弥勒大成佛经曰:「枝如宝龙,吐百宝华。」大日经疏七曰:「奔那伽是龙树华,弥勒世尊于此树下成佛,其直云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佛学常见辞汇】
将来弥勒佛成道时的道树。
龙华忏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明如惺集。说祈念弥勒菩萨忏悔罪障之作法。
龙象
【佛学大辞典】
(杂语)Na%ga,梵语,那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诃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三曰:「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中阿含龙象经说唯佛大龙象。【又】象之大者曰龙象。如马之美者曰龙马。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譬如龙象蹴蹋非驴所堪。」注曰:「肇曰:象之上者为龙象也。」同嘉祥疏曰:「此言龙象者祇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又僧之敬称。禅门言:「西来龙象」,「法筵龙象众」等。
【佛学常见辞汇】
指修行很勇猛而且具有大力的人,今作为出家人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