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86,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祖无择(名 焕斗 字 择之 )
沈士龙(字 景之 )
宋敏求(字 次道 )
阮士龙
李山甫(字 明叟、公晦 号 龙溪钓叟 )
句龙爽
王鲸(字 彦龙 )
王荀龙(字 仲贤 )
曾安止(字 移忠 号 屠龙翁 )
李公麟(号 龙眠山中人、龙眠山人、龙眠居士 字 伯时 )
陈龙辅
傅希龙(字 廷允 )
余爽(字 荀龙 )
李冲元(字 元中 号 龙眠三李、龙眠道人 )
其它辞典(续上)
吕士龙祖无择(名 焕斗 字 择之 )
沈士龙(字 景之 )
宋敏求(字 次道 )
阮士龙
李山甫(字 明叟、公晦 号 龙溪钓叟 )
句龙爽
王鲸(字 彦龙 )
王荀龙(字 仲贤 )
曾安止(字 移忠 号 屠龙翁 )
李公麟(号 龙眠山中人、龙眠山人、龙眠居士 字 伯时 )
陈龙辅
傅希龙(字 廷允 )
余爽(字 荀龙 )
李冲元(字 元中 号 龙眠三李、龙眠道人 )
人物简介
简介
宝元元年(1038)任泉州知州。元宝二年(1039)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皇祐三年(1051)任梓州知州兼安抚使。皇祐五年(1053)任滑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84 【介绍】: 宋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全宋诗
祖无择(一○一○~一○八五,生年参《龙学文集》所附《龙学始末》及《咸淳临安志》卷八九),字择之,上蔡(今属河南)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历知南康军、海州,皇祐元年(一○四九)擢广南东路转运使,入直集贤院。五年知袁州,嘉祐初改知陕府,迁湖北转运使,入为中书舍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龙图阁学士,知郑、杭二州。神宗立,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三年(一○七○)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六年(一○八三)分司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八年卒,年七十六。有《洛阳九老祖龙学文集》十六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祖无择诗,以宜秋馆校刊徐氏积学斋景宋钞本《祖龙学文集》(其中诗四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南昌彭氏知圣道斋钞本(简称彭本)。底本第五、六两卷收入之祖氏与他人和诗及从《至元嘉禾志》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九三四
祖无择(?——一○八五),字择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宝元元年登进士第,授承奉郎、通判齐州。历知南康军、海州。皇祐中,提点广南东路、荆湖北路刑狱,改广东转运使。入直集贤院,又出知袁州。英宗朝,纠察在京刑狱,迁左谏议大夫,进龙图阁学士。历知开封府及郑、杭二州。神宗立,知通进、银台司。为王安石所斥,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寻复光禄卿、秘书监、集贤院学士,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元丰八年卒。著有《龙学文集》。《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四九
沈士龙(一○一六——一○八三),字景之,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宝元元年进士,时年二十三,为颍上尉。历益州录事参军、秘书丞,以奉议郎致仕。元丰六年卒,年六十八。著有《阳夏杂稿》五卷。见《奉议郎致仕沈公墓志铭》(《安徽通志稿》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79 【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次道。宋绶子。仁宗宝元二年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任编修官,预修《新唐书》。英宗治平中,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并编修《仁宗实录》,判太常寺。神宗时,历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修《两朝正史》。藏书三万卷,熟于朝廷典故,著书甚多。有《春明退朝录》、《长安志》,辑《唐大诏令集》等。全宋诗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仁宗时以父荫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后充编修官,预修《唐书》。出知亳州。英宗治平中,累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后出知绛州,寻召还,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著作今存《春明退朝录》三卷、《长安志》二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镇《宋谏议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一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一一一四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天圣三年,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宝元二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第。仁宗朝历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太平、亳州,累迁至工部郎中。治平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熙宁中,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赠礼部侍郎。敏求学识博洽,著述甚丰。尝奉诏修《两朝正史》,预修《新唐书》,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百四十八卷,辑《唐大诏令》百三十卷,另著有《书闱集》十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集》十卷、《东观绝笔集》二十卷、《东京记》三卷、《閤门仪制》十三卷、《长安志》二十卷(存)、《河南志》二十卷(今存本不分卷)、《春明退朝录》二卷(存)等。见范镇《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苏魏公集》卷五一《龙图阁直学士修国史宋公神道碑》,《宋史》卷二九一《宋绶传》附子敏求传等。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二年(1065)任衡州知州。治平四年(1067)10月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蜀人。神宗时为画院祇候。工画佛道人物,喜为古衣冠,多作质野之状。善绘婴孩,得其神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长溪人,字彦龙。神宗熙宁、元丰间,尝两请乡举。王安石退居钟山,鲸游金陵,心怀成见,不登其门。与黄裳、陈宽民为文字交。苏轼守杭州,鲸投以诗,轼称赏之。全宋诗
王鲸,字彦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神宗熙宁、元丰间两请乡举。与尚书黄裳、秘阁陈宽民为文字交。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七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大名清平人,字仲贤。王岩叟父。历知恩、澶、棣州。尝入洛见邵雍,议论劲正,有过人之处,雍喜之。后为韩琦客。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四○八
曾安止(一○四八——一○九八),字移忠,号屠龙翁,吉州泰和(今江西泰和)人。熙宁九年进士。初授洪州丰城县主簿,调江州彭泽县令。以目疾弃官,授宣德郎。绍圣五年卒,年五十一。著有《禾谱》五卷,温雅详实,苏轼为赋《秧马歌》。又有《车说》一卷、《屠龙集》若干卷。见黄履《宋进士宣德郎移忠公墓志铭》(收入《全宋文》卷一七九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06 【介绍】: 宋舒州人,或作舒城人,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所画鞍马、人物,超越前代名家,时推为宋画中第一。哲宗元符三年,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全宋诗
李公麟(一○四九?~一一○六),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元丰二年(一○七九),为礼部试试官。哲宗元符三年(一一○○),病痹致仕,归龙眠山。徽宗崇宁五年卒。公麟以书画知名,工山水佛像。事见《画继》卷三,《宋史》卷四四四有传。今录诗二十首。词学图录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桐城人。熙宁三年进士。工诗文,擅画人物、鞍马,长于白描,又擅辨古器物。任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朝奉郎等。元符三年因病辞退,归老龙眠山。有《莲社图》、《西园雅集图》、《免胄图》、《孝经图》等。全宋文·卷二五六三
李公麟(一○四九——一一○六),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安徽舒城)人,南唐李升四世孙。熙宁三年(一作元祐三年)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官至朝奉郎。公麟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考订世次,辨识款识。尤工画,鞍马、佛像、山水、人物皆臻精妙,论者谓当为宋画中第一。元符三年病痹,遂致仕,肆意于龙眠山岩壑间。崇宁五年卒,年五十八。有《考古图》五卷。见《宋史》卷四四四本传,《画继》卷三。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二年(1087)任兴化军知军。元祐七年(1092)任袁州知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舒州人,字元中。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工书。善论人物。与李公麟、李亮工共为山泽之游,号龙眠三李。全宋诗
李冲元,字元中,号龙眠道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公麟族子。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善论人物,与李公麟、李亮工共号龙眠三友(以上《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曾典狱宜春(《山谷集》卷一三《李元中难禅阁铭序》)。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六一八
李冲元,字元中,自号龙眠道人,舒州(治今安徽潜山)人。少年豪迈,善论人物,工书翰,追踪钟王。与从兄李公麟、公麟之弟亮工同登元祐三年进士第,共为山泽之游,时称「龙眠三李」。冲元后为宜春决曹掾,作《鞫城》等十一铭。元符中又为袁州吏。见《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一、《别集》卷八,《挥麈三录》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及所撰《莲社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