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6,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童齿
让齿
驹齿
勿齿
弱齿
素齿
齿尊
齿尽
齿更
齿白
齿力
齿黄
齿耄
叙齿
前齿
《漢語大詞典》:童齿(童齒)
犹童年。 唐 沈亚之 《与潞州卢留后书》:“彼言能化黄金,反童齿,今一郡大惑。”
分類:童年
《漢語大詞典》:让齿(讓齒)
对年长者谦让。齿,年龄。 晋 潘尼 《释奠颂》:“遵道让齿,降心下问。”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及门初拜母,让齿忝为兄。” 清 唐孙华 《送同年范国雯出守延平》诗:“让齿肩随赖有君,少俊风流羡裠屐。”
《漢語大詞典》:驹齿(駒齒)
(1).儿童的乳齿。北齐书·杨愔传:“ 愔 从父兄黄门侍郎 昱 ,特相器重,曾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2).指年少的人。 清 唐孙华 《喜宫恕堂擢第简庶常》诗:“驹齿先驰三载餘,裁看老驥籋云初。”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正应坐我老伏櫪,顾后驹齿皆顽駑。”
(3).指幼龄。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口中青者,三十岁;如虹腹下,皆不尽寿,驹齿死矣。”
《漢語大詞典》:勿齿(勿齒)
(1).不愿意提及。表示鄙视。庄子·列御寇:“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勿齿。”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一二鉅子,尚倡为 苏 黄 之派;又降则力摹 临川 ;又降则非 后山 、 简斋 ,众咸勿齿。”
(2).不录用。旧唐书·玄宗纪上:“三月戊申,詔自今内外官有犯赃至解免以上,纵逢赦免,并终身勿齿。”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 涪州 刺史 周利贞 等十三人,皆 天后 时酷吏,比 周兴 等情状差轻,宜放归草泽,终身勿齿。”
《漢語大詞典》:弱齿(弱齒)
少年;年少。宋书·范泰传:“ 扬乌 豫《玄》,实在弱齿;五十学,乃无大过。”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于轨范之中,自其弱齿,已立制防。”
分類:少年年少
《骈字类编》:素齿(素齿)
魏晋 傅玄 明月篇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國語辭典》:齿尊(齒尊)  拼音:chǐ zūn
对长者的敬称,指年纪大。如:「您是齿尊,应当上坐。」
分類:尊崇高寿
《漢語大詞典》:齿尽(齒盡)
指年老将死。后汉书·张奋传:“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
分類:年老老将
《高级汉语词典》:齿更  拼音:chǐ gēng
即换齿。人到六、七岁时,乳牙(出生六、七月生长之牙)脱落,渐被恒牙所代替,谓之齿更
《韵府拾遗 陌韵》:齿白(齿白)
北齐书神武帝纪高祖目有精光齿白如玉
《漢語大詞典》:齿力(齒力)
年龄与体力。新唐书·李夷简传:“久之,请老,朝廷谓 夷简 齿力可任,不听。”
分類:年龄体力
《分类字锦》:齿黄(齿黄)
尔雅翼晋人尤好食枣寘之怀袖食无时久之齿皆黄故嵇康养生论云齿居晋而黄谓枣故也梅尧臣乌啄枣诗西风落尽乌亦归晋客齿黄终懊恼
分类:
《漢語大詞典》:齿耄(齒耄)
年老。 宋 陆游 《祭朱元晦侍讲文》:“路脩齿耄,神往形留。”
分類:年老
《漢語大詞典》:叙齿(敍齒)
亦作“叙齿”。 按年龄的长幼而定席次。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听雨纪谈》:乡人叙坐固以齿,而云一命齿于乡,再命齿于族,三命则不齿于族。是同辈而叙齿可也。苟非其人,亦以齿尊之,不几失礼乎!”参见“ 序齿 ”。
《國語辭典》:序齿(序齒)  拼音:xù chǐ
依年龄的长幼排定先后次序。《宋史。卷三一三。文彦博传》:「用白居易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序齿不序官。」《水浒传》第二回:「叫庄客请这当村里三四百史家庄户,都到家中草堂上,序齿坐下,教庄客一面把盏劝酒。」
《骈字类编》:前齿(前齿)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因祖父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己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云笈七签道士有磨镜之药药方出于帛子以如米大者于前齿上嘘之复以唾傅拂其上以自拂之即明如日月